第1169节 书生造反,三年未成!

南京,秦淮河边、夫子庙左近,大明首辅府。

姚府!

俗话说“天下神仙府,地上宰相家”,其朱门绿瓦,边线镶紫如紫气东来,是为朱紫,贵不可言。

庭院深深,门户重重,十分气派。

但府内气氛紧张,往来人员皆无笑容。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是府内那位家主归位,对于府内真是天坍了。

病榻上,姚明恭病体沉重,昏昏沉沉,要不是家人用力推他,他都睁不开眼睛。

吃力地睁开眼睛,听儿子姚启荣轻声道:“马相来了!”

姚明恭用力眨眼,看到了马士英的马脸映入他的眼中,向他点头,顿时,姚明恭脸上微露笑意,颤巍巍地伸出了他的手!

旁边的儿子姚启荣有种雨过天清的感觉,那一刹那,眼泪都差点流下来。

以前姚明恭即使清醒,也心忧天下,担心着朝政之事,难以释坏。

他忧国忧民,想得太多,这病岂能好。

姚明恭知道公主朱真真还不能彻底掌握朝政,他若不在,谁人能够帮她?

朝政若再乱起,大明再也不能经得起折腾了。

甲申之变还不到十年,陆上中华好不容易才恢复了一点元气,怼海上中华?

姚明恭太了解海上中华的实力,固然陆上中华资源丰富,人力更足可奈不住是一团散沙!

那些明臣?

嘿嘿,姚明恭早看熟他们了,纸上谈兵,嘴炮专家,擅长“兄弟们给我上”,敌得过“兄弟们跟我冲”的海上中华那些如虎似狼的军人与文官?

东南府的文官,一样要进行军训!

事实上,他们派到海岛任职,那里的形势复杂,文官端枪上的情况向不少见,甚至有的文官干得爽了,在海岛上肝土著上了瘾,干脆转职为武官!

不能说姚明恭不忠于明朝,而是他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道干仗,陆上中华真干不过海上中华,而且海上中华有的是钱,什么手段使不出来?

反之,海上中华臣民军队万众一心,用钱也不能收买,因为他们的领袖如天神般站在他们的心田上,无可替代。

“我来了,首辅大人,您请放宽心!”马士英轻拍姚明恭的手道。

“好,好!”姚明恭含糊地道,嘴里说着什么,姚启荣凑近去听,转述道:“家父问海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东南国一切照旧,政通人和,民众起劲生孩子,赚钱!”马士英一说,姚明恭就笑开了。

生孩子,赚钱正是海上中华风范,好极了!

还有打仗,合为海上中华三大要务。

“领袖西征,在中东地区与奥斯曼打仗,开罗城下斩了奥斯曼人二十万,在霍姆斯城会战又杀了他们十万人,损失不到他们的五分之一,然后领袖见好就收,正在回朝途中!”马士英准备充分,拿出小地图来示意给姚明恭看。

顿时,姚明恭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果然不出所料,没谁能够敌得过领袖!

“公主娘娘着我暂代首辅……”马士英说明来意,取出了公主的旨意道。

姚明恭示意儿子,姚启荣取出一个印盒,打开来,翻过来,正是首辅金印!

这枚印,关系重大,姚明恭没有上交,谁都不给,一定程度上造成内政混乱,但也没出什么大乱子。

没他这枚印鉴,什么东西都是非法的!

姚启荣把印盒合上,交给马士英,马士英郑重接过来,向姚明恭说道:“首辅大人放心,一切有我!告辞!”

姚明恭欣慰地点头,向儿子呶呶嘴,姚启荣赶快道:“马相公,小侄送送你!”

他把马士英送出府外,见到外面都是兵,看他们的装束打扮,正是东南国海军陆战队!

他们负责护送马士英,杀气弥漫,望之令人心悸

马士英这次以神速的动作回南京,他带兵进京,用东南军的百胜之师先行护住皇宫、内阁和重要地方,他见了公主朱真真,纳头就拜:“臣奉领袖旨意,特来护驾!”

他呈上颜常武与杨王后的信件,让朱真真热泪盈眶,几欲流泪。

政事不易为,政事难为!

坐在她那个位置上是高处不胜寒,她毕竟是个女流之辈,其实她不算权欲熏心的人,很传统,甚至她的上位是因为听从丈夫之命,出嫁从夫嘛。

有助力是不同的,让她感觉到有依靠,她拆信来看,见颜常武向她问候,感谢她看家,表达对她的爱慕之情!

再就是向老婆大人作战事的汇报,是的,他又胜利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他表示,他正在回途,先回旭日城,再回南京城,夫妻相聚,放心,没啥他解决不了的事情!

杨莺儿的信件则表示出对妹妹的关怀,说明东南国诸事顺利,实力从一个台阶迈向上一个台阶,是朱真真的强力后盾,放心!

他们夫妻俩的文风相近,语气口吻作不得假,让朱真真看了再看,只觉得幸福无比!

她如小女孩般地失态了,马士英却丝毫不敢怠慢,他知道狐假虎威,她上面有人,那人太恐怖了!

所以姚明恭跪了,马士英也跪了,在那个人面前俯首贴耳,生不出任何反抗之心。

是夜,东南国海军陆战队拱卫皇宫。

马士英的回京让那些原本感觉良好,自认为为国锄奸的道貌岸然家伙们乱成一团,他们集中会商,却是一筹莫展!

庙堂抗争?

别傻了,掌权的朱真真没下台,她毕竟还是名正言顺的统治者。

兵谏?

群臣之中有高级武官的,他们说起调兵的不易,军队制度严格,没有相应的手续不容易调兵。

更主要的是军队比起文臣更忠于朱真真。

大臣们恼怒,心中那个恨啊,派去联系永明帝朱由产的人回来说永明帝连门都不让他们进去!

如果永明帝出面,事情就好办许多。

至于大臣们会用“衣带诏”矫旨这等猛烈手段来“造反?”

“其实……”一身白衣的叶廷桂苦笑道:“我们做什么都是白搭,只要那个人不倒……其他人,谁都不敢下注!”

所有的人坐困愁城,这样做下去也不是路,各自归家休息。

许多大臣着家人准备好东西。

干嘛?

准备入狱!

结果一夜无事,没有戒严,半夜捉人之事。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应天府城生气勃勃,而一些上朝的大臣们,脸上臭臭,似被人抢了钱一般。

第393节 海盗的窘境第952节 接收王太子上舰第1170节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819节 可恨的蒙古人第141节教育军官们听话第1756节 跑都跑不掉第1624节 双方应对第846节 细节令人诚服第1026节 十万埃及人败北第1754节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884节 十天破城第1010节 土澳大陆的事业第1783节 苏丹不见了第832节 领袖的关外攻略(订阅多更得多)第1596节 天生一个仙人洞第1730节 有小路可到敌后第363节 杀倭!第795节 颜常武是圣人第1583节 包头佬转性了第619节 葡萄牙人成大赢家第2180章 定名分第1601节 影响深远第1336节 不能丢脸!第1564节 运河之开工二第79节海峡两岸的计划第609节 将军的敬礼!第1954节 见招拆招第892节 洪煕官的心声第1756节 跑都跑不掉第1456节 锡克人上阵第1033节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542节 叁蹶帕夏第1327节 马瘟害马第616节 摩加迪沙之战第1356节 面子要紧第773节 宁完我的两面人生第1597节 朱由产彻底想通第1305节 不让倭人演绎经典第178节战列线交战第1788节 大维齐尔之死第2041节 血战伊斯坦布尔第1283节 大明第一忠臣第551节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336节 不能丢脸!第353节 釜底抽薪第1689节 杨展眼红土司第1835节 不能救“高雄197”号舰第234节又一个历史节点第1899节 烟客必胜!第1518节 撤退(三)第2056节 窦名望的不开心第259节攻打土著营地第1675节 捕鲸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93节颜大少又被卖了第354节 “赤地千里”计划第1580节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第957节 王子的军旅生涯第108节前往台北第989节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857节 三哥晋阶第1189节 请妈祖神器!第503节 百万华人下南洋(四)第342节 来华助人洋人们第89节定鼎之战(四)第236节六条三级战列舰第1475节 敌情介绍第1767节 一招鲜吃遍天第1465节 又要战争第303节 汉奸最可恶第57节 惩治不义行动第16节不要就硬送第399节 第三次巴达维亚会战虎头蛇尾第1684节 两全其美的方法第1445节 硬刚(一)第791节 皇子的愤怒!第564节 驱虎吞狼之素丹廷议第1478节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726节 皇室家务第1861节 城墙上的枪声第2035节 初战伊斯坦布尔第645节 亚齐战事完第131节非战不可第1740节 汉藏交战(三)第2022节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1106节 终有一战第652节 最怕汉化第819节 可恨的蒙古人第932节 莫谓言之不预也第616节 摩加迪沙之战第1282节 福王见驾第811节 鞑靼人的部署第1850节 准备发起进攻第353节 釜底抽薪第1711节 口诛诸酋第373节 白水平有水平第754节 杀吴惟华第452节 炮轰万丹第443节 狗咬之谜第579节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第1682节 拜访总督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