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节 少个尚书倭国就乱

夜深了,老虎桥巷十六号,倭人阿部贤六打开院门后登堂入室,摸黑进入内室。

这是他买下来的居所,来得多了,闭着眼睛都可以进来。

东南王回归,万民相庆,他也和在京的倭人朋友们及中国朋友们度过了一个开心的夜晚。

岂料,耳边有人轻声相唤道:“阿部君!”

听得是熟人的声音,他大为诧异,在桌上找着火折子点燃了蜡烛,见是倭人石原喜之郎坐在黑暗中,他大为诧异地问道:“石原君,你……”

石原喜之郎沉痛地道:“山崎英夫,已然殉国!”

“什么?!”阿部贤六震惊不已,他与山崎英夫、石原喜之郎都是好友,相约一起登泰山,一起在莫愁湖边观赏引种的倭国樱花---当其时,大明是世界上灯塔国,充满了自信,作为中倭友好的象征,官府允许倭国使节团在莫愁湖边种下了樱花,一到樱花盛开的季节,在南京的倭人相约赏樱,不亦乐乎。

阿部贤六坐都顾不得坐下,一迭连声追问怎么一回事,难道倭国国内竟到了如此危险的地步?

公元1651年,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归天,他的儿子,当时才10岁的家纲,在江户城中接受了将军宣下。自从家纲以后,将军宣下这个仪式改在江户进行,而不是到京都受天皇诏令。

新的江户幕府特派“老中”高官,相当于副总理级别的阿部忠秋,亦即是阿部贤六之父晋京,向大明朝廷报哀。

当其时,东南王不在南京,政归监国公主朱真真,她与倭国之间的联系不多,感情不厚,且女人毕竟头发长见识短。

为倭国大将军葬礼礼遇之事,南京朝廷吵翻了天,内阁阁员、以大学士管部的礼部尚书阮大铖主张厚待之,在他看来,东南王笼络倭国,倭国不象中明时期派倭寇来东南沿海捣蛋就是好倭倭。

而朝中前礼部尚书,时任大学士、刑部尚书方一藻与他打对台,认为倭国是小CASE,偶一个小指头都能放倒他们,值得上派个尚书出东洋浪费公帑?太看得起他们了!

新旧两个尚书咆哮朝堂,倒下的是吃瓜首辅姚明恭,户部左侍郎叶廷桂把楼歪了,说着说着姚明恭被他认定是明朝第一奸臣,来了一句“明姚明恭灭明于此”这诛心之言把姚明恭放倒,中风了!

朝政闹成这样,姚明恭一伙的不待见始作俑者的倭国,至于方一藻同党更不想理会倭国,只派出一个名不经传的低级别侍郎过海去江户吊丧。

世人都是就高踩低的,国与国之间也不例外,当倭国臣民们见着明国派来的是这种货色而不是重量级的大臣到来时,无不大失所望,一些强藩更是开动脑筋,动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一直以来,雄据两中华的颜常武镇压东方,他的力量沉甸甸地压在了中华小跟班诸国身上,概莫能外。

任何国家的国君只要得到他的支持,地位将会稳固,反之若恼了他,他的舰队上门,谁都讨不了好。

明国只派个侍郎,连个尚书都没有,更不见大学士,至于内阁成员想都不用想!

见到颜常武的国度如此怠慢,倭国的长州藩复藩,再度强档出击,组成了倒幕大军!

为什么说他们再度出击,盖因以前也有过藩国造反的“光荣”事迹,颜常武都参与镇压过,砍了好些倭头。

倭人从来都不安分守己,下克上是倭人的传统,只要有可能,就会出来蹦跶一二。

包括了肥前藩、土佐、还有丰后、日向诸藩,由著名的一向宗在京都附近组织了一向一揆,就是造反,引起倭国内乱,打出尊皇攘夷的旗号,说倭国的执政者理应是天皇,而不是征夷大将军,就是藩主、武士阶层指屏斥江户幕府军政,奉还天皇实权,对中国人予以征讨的政治诉求活动。

且认为德川家纲无德,不足以就任征夷大将军。

造反诸藩上洛,他们士气如虹,幕府军相当腐朽,他们没学到东南国的尚武,却将两中华的享受尽学到手,而且主少国疑,结果一败再败,阿部贤六、石原喜之郎的好友山崎英夫恰逢其会,参加了幕府军,战死于京都城外!

“山崎君,居然殉国了……”阿部贤六跌坐回位,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然确是事实,曾经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的好友已经魂归大地,再不能与他诗歌唱和,茶酒相会。

两行热泪自阿部贤六眼中流下来,悲伤不已。

“现在情况怎么样了?”阿部贤六定了一下神问道。

“国家大难,幸有忠臣,会津藩藩主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胜,老中松平信纲,阿部忠秋等死守江户,而倒幕派得到京都后,进攻态势消耗殆尽,无力拿下下江户,两方相持!”石原喜之郎简单说了一下形势道。

“你们来南京是来求援的?”阿部贤六问道。

“不,是我来求援的!”石原喜之郎出乎他意料地道。

“什么?”阿部贤六惊道,再问下去,他说不出话来,明白了什么叫做“屋漏恰逢夜雨”!

是的,幕府派出了使节团到南京求援,因为多在中国与倭国往来,石原喜之郎也在其中。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船只被风吹得偏离航道,在长江口触礁,结果船沉了,当时风浪颇大,石原喜之郎要不是在中国时学了一身好水性,也几乎完蛋。

由于东南王的关系,两中华中东南国游泳是学生必考,考不及格不能毕业,这股风气影响到大明,游泳也成了社会风气。

已经看到了大陆,太可惜了!

他精疲力尽地被风浪吹上海岸,逃得一命,可是整个使节团都沉入海底,而且,代表使节的信物也统统没了!

石原喜之郎被海边渔村渔民所救,渔民们侍他很客气,将他送到县城,县里也很重视,派人将他送到州里,州里又送他到了南京城。

可是,没有代表使节身份的倭国幕府敕书、印章及节杖,说自己是使节,人家就算想信,但也得有相关凭证,否则阿猫阿狗都可以说自己是外交使节,那还得了!

来之前,石原喜之郎已经找过了大明礼部相关官员,但他们爱莫能助,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必须有凭证。

说起国内情况,真是处于水深火热中,倒幕派所到之地,疯狂地反攻倒算,杀害幕府人士,盘剥百姓,说起来,让石原喜之郎恨之入骨。

见他满是憔悴,骨瘦如柴,一阵风都能够将他吹倒,阿部贤六思忖片刻道:“石原君,你好好休息,下面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办!”

第1264节 朱由榔出逃第1314节 灭虏会议(三)第889节 红毛番亦有壮士第999节 蓝军在行动(一)第343节 大贤孙元化第1876节 包头佬版的失街亭(四)第860节 乌龙事件第1943节 魁星阁会第696节 准备再准备第466节 攻打安汶第5节初议事第1589节 撒拉丁不如你第396节 全亚洲的白种人,联合起来!第654节 历史开的大玩笑第691节 都是不要脸的!第1165节 倭人阿部贤六第277节 英国人干的?第1987节 血肉磨坊之莎车第452节 炮轰万丹第181节大海战(三)第961节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第1047节 战土耳其人(二)第1426节 魅影危机第1379节 带路第113节征服中的战斗(一)第941节 治理印度的三句话第662节 万马齐暗中唯周敢战第1425节 北方无援第817节 旧事不须再提第1244节 他回来了!第1625节 清楚敌情第1819节 杀进那不勒斯城第1605节 高琪劝降第794节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1133节 太后教子第493节 哪有乐土?第1395节 洪升上位第1071节 战火中成长的骑兵第1038节 拿下法里奥第2086节 连续不断的战斗(三)第1295节 得手第1443节 一场辛苦为谁忙第725节 军政之事第178节战列线交战第752节 今非昔比第586节 大明殇始之老熊来归(四)第1667节 边吃边喝边打仗第1627节 俺是射雕手的师傅!第614节 看错了第1228节 总督之心(二)第1282节 福王见驾第330节 “友好通商协议”?第1681节 天下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第786节 王爷的礼物第1408节 打不下来别回来第1755节 黑武士那恐惧的大家伙第1211节 王的欣悦第1847节 炮轰伊斯坦布尔第1763节 包头佬来烧船第249节到吕宋之时代不同了!第824节 疯狂的菜鸟第1764节 娘娘保佑!第702节 捕到大鱼了第52节造船!第943节 华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484节 伏击之硬核缅甸人第1775节 毕加索伯爵大人第2190章 从《三国演义》学到谋朝篡位第907节 狮心王颜常武第544节 斗倭倭(二)第1677节 北美洲开发总公司成立第1456节 锡克人上阵第1961节 活佛在此第152节越来越强大的东南府第743节 攻徐州第161节 人见人爱的颜大少第1984节 遇神都敢打第1661节 疲惫之兵第1704节 李定国的二件事第1581节 狮子不吃肉第1941节 一首诗,一个故事第1496节 玩具船打大船第1678节 王董事长的得瑟第743节 攻徐州第1489节 超级大炮毁城第2040节 饥饿的城市第1647节 出兵黑龙江去打老毛子(四)第61节追杀敌船第1509节 我要杀了那个老头!第1991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72节 情义到,重礼还第478节 打进王宫第618节 过瘾第280节 从军记之陈玉雪第163节书房夜话之议诸事第1150节 拆城第375节 海盗上门第870节 林加岛之战(二)第428节 孙承宗主持立法第531节 熊文灿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