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打拼(下)

二师父妙手书生朱聪,一手妙手空空和擒拿手绝技,让他领队商业区治安,小偷小摸应该就无处遁形了才是,而且江南七怪中就他识字最多,偶尔帮忙兼课当当先生还是不错地人选。三师父马王神韩宝驹,相马、训马、骑术在蒙古部里可谓是数一数二的强人,更何况在牲畜育种、伤病医治方面,部落里更是无人能及,不让他当牧业大总管就是屈才了。五师父笑米陀张阿生别以为他空有一身蛮力,论专业,他杀鱼宰畜剥皮剔骨熟练无比,还有眼瞧手掂斤两的本事神乎奇迹,有时客窜一下公称员,保证让缺斤少两的奸商原形毕露。

郭进手下的大票小弟,不管是铁谷本部的,还是他带在身边培养的,统统都被他分到了七位师傅的身边当学徒。这次郭进可是不怕什么树大招风,谁叫蒙古部现在没这方面的人才呢,此时不将手插进来更待何时?

商税一般分为过境税和营业税,在金国、南宋各路的商税从百分五到百分二十不等。像克烈部的商税是百分十,而现在的草原商业中心翁吉刺惕部的商税在百分之五左右。在冬雪未下的最后几场大型赶集活动中,除了本部的流动集市,郭进还特意派人在克烈部、翁吉刺惕部市集大肆宣传蒙古集市将实行终身免商税制,建设中的店面也将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各路商客,而且如果客商先下一部分租金的话,还可以根据个人的要求,设计专属店面。

一开始进入新商业区的商旅大多抱着尝试经营的想法,租用店面可以省下买屋钱,又可以在形势不好时以微少的损失撤离资金,而郭进坚信新商业区定可发展为草原的商贸中心,草原人视如粪土的房地产,到那时就会变成寸土寸金。

郭进现在只租不卖就可以将这笔房地产买卖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所得资金就可补充免税带来的收入缺口。当然,一个地方能成为商贸中心,除了地利、交通、政策之外,还需要有特色产品才行。

而这亦是郭进的优势所在。五十度以上的多次蒸馏烈酒,正对北方民族喝烈酒驱寒的味口;有铁匠老头相助,郭进可以经营草原部落最稀缺的铁器。(老头是他的家人,虽被铁木真命为军械总监,但毕竟不是铁木真的家奴,有自己的支配权,除了指导铁木真军械部制造铁器外,他亦可以生产经营自家的铁器店。当然,如果是兵器的话,受军令所禁,是不能大量生产贩卖给其他部族的,所以铁谷经营的主线在精品兵器和劳动工具、家庭用具方面)

为了保证在商业区的利益,郭进亦是与铁木真签定了协议:商业区建好后,将作价五千两白银卖与郭进独家经营,银两分十年付清,不计利息,每年至少还款三百两白银。说到这里,很多人认为五千两太少了,君不见电视、电影、小说里的江湖人,随便赏个车夫、小二、门人、下人都是几十、上百、成千地顺手一扔。

那郭进就只能说你给那些没见识缺常识的无良编剧、白痴导演或无知YY作者给蒙骗了。在中国历史上,银价最便宜的一两都在RMB50以上,在金宋时期,一个铜板可以换一个馒头,价值相当于二到五毛(各地消费水平不一样),以两毛五算。一贯等于一千文,而一两银子在各地的价值不同,可换一到两贯钱,以最低的一贯来算的话,一两银子就相当现在的RMB250元左右。

那些电视、电影、小说里的江湖人士,有时为了见一名妓,随手一扔就是几千上万的,单以一千两算,就有250000RMB。想来就算是世界首富比尔盖次出手也没那么冤大头吧。

留下副将驻守呼伦贝尔草原,木华黎领着五百侍卫以及郭进派去的管理,协助管理帐目的子弟兵就返回了温都尔汗述职:五百多人实现了管理三万多头牲畜的任务,并让牲畜数量增加了两成以上。这不仅验证了郭进企业化经营方案所能带来的巨大效益,也让大家看到了绝大利益。

可这让铁木真又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人口过剩。中原过亿的汉人都不嫌人口过多,一个蒙古族才区区十五万人口就在为人丁过多而烦忧了,说出来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却确实是存在的。

按照郭进所定下来的方案来做,所能节省下来的劳动人口,将东蒙古的所有牧区开发到这个时代的极限,从事的牧业人员、皮毛加工、食品加工、医疗人员、教育工作者,满打满算也只要五万人就足矣,再扣除五万守护部落的职业军人,也不过只需要十万人而已。

那余下来的五万多人,则都成了养着吃白食的了。草原上的农牧产出本来就低劣得可以,现在计算出来,又要负担如此多余出来的人口,更是难于自给自足了。

难道要把这群吃白食的家伙全杀了不成?那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样的话,要安置多出来的五万多人,就只有两种途径了,一是让他们从事另一种需要密集劳动力的工作,如农业、工业等;还有一种是通过征服,掠夺更多的土地和生活资源。

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时代工业发展的限制,对游牧文明来说,第一种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选择第二种方案才更符合他们的生存习性,这就使得游牧文明为了所谓的生存而富有侵略性,想来一般人口中的草原异族生性残忍好杀,可能就跟这种生存习性大有关系。

这要是换成了农耕文明的话,那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也直接影响着两种文明进化的快慢。试想一下,同样给你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千个劳动力。若是用于放牧,可能只要一百人就够了,其余九百人都是白养着的,你若实行的是原始社会的平分制度,那努力工作的一百人肯定是不会干的。

而若是封建主义、社会主义或是资本主义制度,那九百人只有沦为乞丐的份了,而出于人道主义或是防患他们生存不下去而造反,你就只能白养着他们,而且待遇还不能太差。

与其当然这样不如采用奴隶制,以贵族待遇,集中最好的一百个人才从事生产,以最小的消耗延存着那九百人的生命。换成农耕文明的话,要开发一平方公里的耕地,一千人完全不够,若是实行原始或奴隶制度,就算是傻子也不会为你卖力干活的。

为了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你只能采用更高阶的社会制度。当然,单就选择社会制度,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马克思说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受生产力的制约,游牧民族一般采用较为落后的生产关系,但落后的生产关系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第五十九章 势不可挡第二十七章 牛家村之变第八十一章 坚持第八十八章 统一(下)第十五章第八十章 小弟报告(中)第六十四章 任务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 立基(上)第十七章第一百零一章 回家第七十二章 七怪(下)第四十六章 来信第八十二章 征战不休(下)求票第九十三章 离前准备(下)第三十三章 东夏国?第十七章第十章 战丘处机(上)第六十章 整合势力(上)第四十九章 储位第四十七章 怒火与突袭第四十七章 三封来信(上)第十二章 闹剧第九十二章 回来了第四章 受伤(下)第五十九章 势不可挡第九十五章 争权夺利(下)第二十一章本书上架以及关于以后清节的一些说明第五十章 隔阂第三十九章 千里救援之遁入少林第七十二章 大胜和计划第二十五章 藏龙卧虎第七十二章 大胜和计划第四十三章 离开第十六章 行商(下)第八十章 以利诱之(求红票)第七十二章 赔个女儿第二十四章 立基(下)第九十四章 争权夺利(上)第六十一章 离去心伤第二十五章 无题第十八章 形势逆转第六十四章 主意(下)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变化(下)第三章我是谁(上)第四十七章 三封来信(上)第六十章 整合势力(上)第八十七章 动员第八十九章 运铁之路与分歧第七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一章 手段第八十五章 狡诈(上)第九十四章 虎父无犬子第十三章 郭进的车队第十四章第三十八章 隐秘安排第十四章 势不可档第八十八章 统一(下)第十章 得逞(下)第一章 被忌惮的王爷第六十七章 全真第四十九章 刀法(中)第四十七章 结拜(下)第十四章 势不可档第八十一章 征战不休(上)求红票第九十六章 布置(上)第六十一章 整合(中)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七章 神箭(上)第三十三章 血染沙场(下)第六十五章 金国来使(上)第十九章第七十二章 七怪(下)第三章 这个小子不简单第七十一章 七怪(上)(求红票)第十六章第五十七章 猛攻第三十六章 四方云动第十八章 独孤九剑第九十九章 兄弟(下)第八十章 长生?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一章 整合(中)第三十章 怒火与攻城第十九章 杀蛇第十二章 闹剧第十八章 规化(中)第四十四章 初呤(上)第七十四章 婚约(下)第六十九章 挣扎第三十九章 投效(上)第五章 艰难的童年第二章 劝说第五十六章 寻求突破第八十一章 坚持第五十九章 密闻(下)第四十七章 怒火与突袭第七十九章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