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平定福建(二)

福建的战事,随着曹万顺,赖世璜两支生力军的加入,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悬念,周荫人的失败,从这两支生力军加入之后,就早已经注定了。

各部在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的带领下,继续向福建纵深挺近,而捞足功劳的党军第一旅,则是留守后方,驻守永定,上杭,龙岩等地。

对于何应钦的这份命令,孙兴华不忧反喜,因为他正好利用守备的机会,好好的训练自己刚刚经过整编的部队。

龙岩,党军第一旅旅部。

作为参谋长的罗新伟,把党军部队的编制呈报了过来,交给了孙兴华的手上。现在孙兴华的党军第一旅,可谓是兵强马壮。

“旅长。”就在孙兴华查看党军第一旅编制的时候,警卫连的连长孙光平走了进来,对着孙兴华敬礼说。

“光平,坐下谈。”孙兴华笑着说了一句。

这次孙兴华把孙光平叫过来,是打算让孙光平担任第三团的党代表。孙光平出身黄埔一期,现在一期生最次的也是个营长的职务,只有孙光平还是担任着连长的职务,所以这次陈立夫挑选第三团党代表的时候,孙兴华当时就想到了孙光平。

“这次旅部把你调到第三团,是协助蔡涛团长指挥的。当年你随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也认识蔡涛,你们配合在一起,我是放心的。第三团是北洋军改编过来的,他们的一些习性,和我们是完全不同,我们要尊重他们,不要强行的改变什么。”孙兴华看着一旁的孙光平说。

孙光平点了点头,随即说:“旅长,我知道该怎么样做。”

孙兴华笑了笑,对于孙光平,他还是放心的。

随即陈立夫又和孙光平谈了一会,直到蔡涛来到旅部之后,孙兴华这才让孙光平跟随蔡涛前往第三团。

“旅长,永定梁浩想要见您。”就在他们离开不久后,一个参谋走了进来说。

孙兴华脸上露出了些许疑惑,上次自己在永定被围困的时候,梁浩带领部队前来解救自己,这让孙兴华十分的感动,在永定作战之后,孙兴华特意把缴获一批北洋军的武器,送给了梁浩,并且说明了自己的招揽之意,不过当时梁浩并没有答应。

即便梁浩数次拒绝了孙兴华的招揽,但是孙兴华仍然没有放弃,派遣自己的部下多次到永定,说明以后的局势,招揽梁浩。

现在梁浩的到来,倒是出乎孙兴华的意外。

“快请。”孙兴华虽然疑惑,但是还是要见见梁浩。

不一会,梁浩穿着长衫从外面走了进来。

此刻梁浩的心情是复杂的,短短几天的时间,永定就好像变了一个样,自从北伐军攻占永定之后,就开始对永定实施管理。

让梁浩没有想到的是,国民政府的官员们,推行了二五减租法,这可是增加了不少佃户的收入。

而梁浩的大多数匪兵,都是活不下去的农民,现在有了这样的政策,大部分有家世的匪兵们,都想要回到家里去耕种,与家人守在一起。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在中国占据很大的比例。而中国最容易满足的,就是这些农民,他们可以忍受任何的欺压,可以忍受任何的侮辱,只要能够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不会在意任何事情。

当土匪,对于农民来说,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现在有了好政策,他们自然不会愿意顶着这个的名声了。

梁浩虽是悍匪,但是也是读过书的,对于自己匪兵们的要求,梁浩自然不会反对,并且拿出了自己的钱财,亲自把这些匪兵们送回到村里。

“孙旅长。”梁浩走到了旅部,看着孙兴华说。

“瀚文,坐下谈。”孙兴华亲切的叫着梁浩的字,这无形之中,似乎已经确定了某种关系。

“北伐军仁义,国民政府大义。我自知这无本的买卖,恐怕是无法继续做下去。这次到孙旅长这里来,是想要在孙旅长这里,某个差事。”梁浩是悍匪出身,自然没有那些婆婆妈妈,豪爽的说了出来。

“瀚文,我等就是你这句话。”孙兴华走了过去,紧紧的握住梁浩的手,笑着说了一句。

看到孙兴华的表情,梁浩心里放松了许多。投奔孙兴华,是梁浩想了很久的问题,此刻他一千多人的部队,已经走了大概六百多人,只有五百多人无家可归的人跟随在他的身旁。

他知道这样下去,根本就不是办法,早晚不是要解散这些人,就是要被当地政府收编,想到自己的大志,想到自己这些弟兄们,梁浩决心投奔到孙兴华这里,毕竟党军部队的大名,早已经从广东传到了福建,投奔这样的一支部队,梁浩认为一点都没有辱没自己。

1926年十一月,北伐军攻占漳州,击溃周荫人残部。而就在这个时候,孙兴华收编永定悍匪梁浩,改编梁浩部为旅部直属之特务营,梁浩授少校军衔,担任特务营的营长。

此刻的党军第一旅,已经拥有了三个步兵团,旅部直属四个营级部队,三个连级部队,部队人数达到了七千多人,相当于国民革命军普通两个师的人数总和。

1926年十二月九月,北伐军攻占福州,全面控制福建全境。

江西,庐山。

北伐军总司令部,蒋校长看着何应钦发来的电文,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过蒋校长认为,如果没有党军第一旅攻占永定,打的周荫人落荒而逃,没有党军第一旅驻守永定,吸引周荫人八个旅的部队攻击,东路军根本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现在全闽平定,蒋校长更加的看重党军部队了。

“文白,你马上给敬之发电,让他做好攻击浙江的准备。另外以我的名义,任命孙兴华为福建安抚使,党军部队驻守福建,协助政府人员处理善后工作。”蒋校长叹息了一声,看着一旁的张治中说。

如果不是顾及到各军的反应,蒋校长真想把党军部队扩编为师,让孙兴华在之后的作战之中,更加的大放光彩,但是蒋校长不能这样做,这个头不能开。

第124章 围歼援军第217章 中原大战(十六)第96章 校长囚徒第102章 朦胧之爱第246章 九一八事变(二十)第352章 奔赴前线第170章 迷雾阵阵(下)第369章 功亏一篑第105章 桂系拉拢第260章 长城抗战4第219章 中原大战(十八)第369章 功亏一篑第10章 政治主任第127章 突袭永定第39章 淡水之战(三)第376章 骑兵第17章 重任在肩第101章 留守部队第230章 九一八事变(四)第99章 漏洞百出第29章 孤军奋战(上)第347章 动乱第78章 奉命增援第278章 南天门8第378章 刺刀见红第157章 开赴河南第236章 九一八事变(十)第126章 攻击福建第137章 平定福建(二)第7章 冤家路窄第207章 中原大战(六)第131章 相谈革命第116章 火炮袭击第122章 慷慨就义第53章 晋升团长第235章 九一八事变(九)第2章 火攻西关第29章 孤军奋战(上)第261章 长城抗战5第82章 兄弟情深第306章 关爱第184章 借刀杀人第227章 九一八事变(一)第116章 火炮袭击第30章 孤军奋战(中)第251章 报国疆场上(五)第211章 中原大战(十)第104章 友情价格第50章 棉湖大战(九)第295章 反攻11第302章 孙父第70章 惠州之战(二)第107章 誓师北伐第81章 关键时刻(三)第332章 民心第201章 射日飞机第392章 打援1第75章 驻守惠州(二)第178章 坐山观虎第221章 清剿土匪第79章 关键时刻(一)第290章 反攻6第107章 誓师北伐第311章 行动第158章 济南惨案第309章 伪军第97章 重返黄埔第160章 初战日寇(一)第254章 国之殇第222章 少帅学良第272章 南天门2第108章 卫戍司令第77章 党军军歌第333章 杀贪第245章 九一八事变(十九)第121章 阻敌增援第227章 九一八事变(一)第5章 晋升团副第13章 军事演习第318章 迷局第273章 南天门3第220章 甘肃乱局第145章 龙潭大战2第108章 卫戍司令第371章 预备役第137章 平定福建(二)第266章 长城抗战10第127章 突袭永定第242章 九一八事变(十六)第294章 反攻10第75章 驻守惠州(二)第391章 打援第20章 攻击东莞(上)第350章 少帅第201章 射日飞机第214章 中原大战(十三)第166章 校长亲临第42章 棉湖大战(一)第294章 反攻10第374章 阵亡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