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婉拒

宋玲儿穿着军服,站在医院外面,等待着孙卫华的出现,她要知道孙卫华是否把食盒送到了里面,她要知道孙兴华是否吃下了午餐。

完美的身姿,漂亮的脸蛋,孙兴华原本是属于她的,是不是上天和两个人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原本属于她的孙兴华,现在却已经成为了别人的丈夫。

当初两个人要结婚,孙兴华逃婚的时候,宋玲儿还没有对孙兴华那样浓重的感情,但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宋玲儿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这个男人了。

“玲儿。”轻轻的呼唤声从医院里面传了过来。

穿着整洁病号服的孙兴华从里面走了出来,柔弱的目光,看着面前的宋玲儿,她的心意他明白,只是有太多的无奈。

“好久不见。”孙兴华笑着说了一句。

宋玲儿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当后面的孙卫华走了出来的时候,宋玲儿目光恶狠狠的看着孙卫华,仿佛是想要把他吃掉一样。

孙卫华躲在孙兴华的身后,身体不由的颤抖了一下,他知道自己这次是把宋玲儿给得罪了,可是当时孙兴华逼问他,他又不得不说。

“振国,你先回去吧,我和你玲儿姐姐有话说。”孙兴华回头,对孙卫华说。

孙卫华听到了孙兴华的话,如同逃离地狱一样的逃离了医院。

以前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有任何的隔阂,但是现在两个人在一期,却多了隔阂,宋玲儿站在一旁,目光看着地面,也不主动说什么。

孙兴华笑了笑,如同兄长一样的问候宋玲儿,但是宋玲儿的态度,依然没有任何的改变,尤其是在孙兴华以兄长的态度问候的时候,宋玲儿的态度甚至是冷淡了下来。

1933年五月二十七日。

担任同盟军第五师师长职务的宣侠父,从察哈尔省赶到了甘肃省。

这次宣侠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争取孙兴华支援同盟军,为同盟军提供武器装备,支援同盟军在察哈尔省的作战。

“孙教官,同盟军拥有十万多人,但是大多数官兵使用的都是步枪,缺乏重武器,一旦和日军展开作战,恐怕同盟军是要吃亏的。请孙教官念及同胞之情,对同盟军伸出援手。”医院里面,宣侠父先是问候了孙兴华的身体情况,紧接着就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剑魂,那里不适合你。”孙兴华平静的说了一句,他是不会对同盟军伸出援手的,必要的时候,孙兴华甚至会对他们实施打击。

冯玉祥组建同盟军,并不是为了抗日,他是为了东山再起,甚至孙兴华可以想到,一旦冯玉祥驱除了察哈尔省内的伪军之后,他的野心会变得更大,如果不及时的制止冯玉祥,恐怕第二次中原大战又要展开了。

这位倒戈元帅很傻很天真,只要别人一忽悠,他绝对敢打起反蒋的旗号,中原大战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纵观所有反蒋的军阀里面,和冯玉祥可以平起平坐的李宗仁、阎锡山,始终都保持手上的兵力,以及广西,山西省的半独立状态,唯独冯玉祥,不但丢了地盘,还把自己手上的部队全部丢光了。

“孙教官,您可以支援东北抗联,可以支援义勇军,为什么不能够支援同盟军,他们都是抗日的部队,为什么您不能公平对待?”宣侠父听到孙兴华的话,站了起来,满脸不理解的说着。

如果不是往日孙兴华的态度,恐怕宣侠父早就当场发作了。

“振国,把察哈尔省的情况告诉你的一期师兄。”孙兴华的语气没有任何的改变,不温不火,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目前察哈尔省的敌对武装,只有在热河省作战时候投靠日本人的李守信部,大概在六千余人,在察哈尔省行动的,只有刘桂堂七千余人,张海鹏一千余人,总兵力在一万四千人左右。这些伪军战斗力不强,日军在长城抗战遭遇打击,目前是不可能对察哈尔省实施支援作战的。”孙卫华站了起来,将最近得到的情报说了出来。

李守信占据察哈尔省一部分的县城,张海鹏和刘桂堂也有在察哈尔省行动的迹象,但是这些部队,根本就不是当地守军的对手。

即便没有冯玉祥的同盟军,国民政府也会处理好这件事情。

这些人不是土匪出身就是伪军部队,战斗力不足为惧,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他们完全可以在投靠国民政府。

这些伪军部队,投靠日本人是为了升官发财,而不是为了给日本人卖命。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搞不懂你们的思想,但是古人早就说过这样的话。百姓的利益是高于国家君主的,冯先生如果真心抗日,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在闹出内战,否则他就是国家的罪人。剑魂,让中国安稳的发展几年,我向你保证,只要到了合适的机会,蒋先生仍然不抗日。连我都可以加入到反蒋的阵营里面去。”孙兴华语重心长的说着。

宣侠父是人才,在黄埔的时候,孙兴华对这个学生印象深刻,在他离开黄埔的时候,孙兴华还曾向蒋校长进言,但是始终都没有挽留住这位人才。

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或许这就是宣侠父的一生的写照,精钢宁折不为钩。

宣侠父看了看孙兴华,现在孙兴华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他知道自己无法说服孙兴华,长叹一声,宣侠父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剑魂,党军第一军政治训练部主任的职务,始终为你保留,只要你愿意回来,这个位置始终属于你。抗联和义勇军那里的军需,我会继续供应他们。”孙兴华并没有因为宣侠父的离开而愤怒,反而十分平静的为宣侠父留下了另一条道路。

宣侠父回头看了看孙兴华,敬了一个军礼后,大步走出了医院。

“二哥,要不要把他留下。”孙卫华看着宣侠父的背影,小声的询问道。

“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孙兴华无奈的说了一句。

孙卫华似懂非懂的看着孙兴华,不知道孙兴华到底是什么意思。

孙兴华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看着孙卫华说:“你去安排一下,我要见见在长城抗战受伤的弟兄们。”

孙卫华点了点头,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1933年六月初,伪军刘桂堂部,张海鹏部,进入察哈尔省,与李守信部联合到了一起,准备对察哈尔省实施蚕食。

这些伪军仗着日本主子撑腰,显然没有把察哈尔省的守军放在眼里。而日本人对待他们的态度,也是模糊不清的,日本人对这些伪军既是用着,又是防着。

尤其是李守信部,李守信原本是热河省东北军,在热河作战之中投靠了日本人,由于投降时间短,李守信本人人品低下等原因,加上前段时间又和刘桂堂火拼过.日军对他极其不信任,怕他随时会倒戈走人,并没有给李守信任何的武器支援。

对于伪军蚕食察哈尔省的行动,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申报军委会,在得到蒋校长的命令之后,何应钦命令张智能的保安总队,做好战斗准备,随时支援察哈尔省的作战。

张智能的保安总队还在准备之中,冯玉祥的同盟军已经采取了行动。

经过十几天的准备,冯玉祥的同盟军在六月二十一日采取了行动,22日,康保的李守信伪军二小时内大部投降,小部溃逃走,抗日同盟军攻克康保。23日,沽源的刘桂堂部被我优势兵力合围,刘桂堂害怕被全歼,率部投降抗日同盟军.当日收复沽源。

经过沽源县一战,察哈尔省实力最强大的刘桂堂部,已经被同盟军收编,由伪军的身份,变成了同盟军一员,也是抗战的部队了。

刘桂堂投降的理由很简单,他的部队是土匪出身,李守信的部队是热河省东北军出身,战斗力根本就不再一个层次。

两个人在争夺多伦县城的时候大打出手,刘桂堂的人数虽然比李守信多一些,但是土匪哪里是正规军的对手,刘桂堂没有得到多伦县城,所以对李守信十分的怨恨。这次投靠冯玉祥,一半是为了保存实力,一半是借助冯玉祥的手,来收拾李守信。

这些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但是这些人的脑袋,却是鬼精鬼精的。

7月1日,抗日同盟军猛攻宝昌,李守信部和张海鹏部不敌,3000多人被歼灭或者打散.他们很快丢弃城池,逃到多伦。

这个时候,伪军部队只有五千多人了,他们驻守在多伦县城。

按照李守信的意思,多伦县城是要放弃的,反正自己手上还有五千多部队,但是李守信部队里面的日本顾问不干,非让李守信守住多伦县城。

为了加强李守信守城的信心,日本人特意运来了十门大炮,还有一百挺机枪,送给李守信当礼物。

李守信在日本人的眼里,属于后娘养的那种伪军,这次为了让他坚守多伦县城,也是下了本钱的。

;扫描起点微信二维码,全民抢答冷知识,拿勋章,赢大奖!点击微信右上角+号,选择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参与!各种大奖,轻松拿下!

第227章 九一八事变(一)第12章 广州之行第214章 中原大战(十三)第256章 司马台长城第84章 开展副业第246章 九一八事变(二十)第284章 南天门14第115章 王牌对决第71章 惠州之战(三)第51章 棉湖大战(十)第296章 反攻12第204章 中原大战(三)第53章 晋升团长第90章 上门生意第369章 功亏一篑第159章 校长阻拦第8章 总理北上第248章 报国疆场上(二)第395章 沉默第323章 夹击第127章 突袭永定第144章 龙潭大战1第40章 淡水之战(四)第8章 总理北上第166章 校长亲临第273章 南天门3第147章 龙潭大战4第349章 解决第253章 报国疆场上(七)第4章 英雄救美第13章 军事演习第148章 龙潭大战5第273章 南天门3第285章 反攻1第345章 密商第194章 三家联盟(一)第159章 校长阻拦第269章 长城抗战13第224章 绝不同意第270章 长城抗战14第158章 济南惨案第217章 中原大战(十六)第104章 友情价格第378章 刺刀见红第84章 开展副业第238章 九一八事变(十二)第306章 关爱第2章 火攻西关第3章 断其后路第345章 密商第193章 换装德械第191章 围歼马麒(下)第116章 火炮袭击第71章 惠州之战(三)第62章 枪击事件第17章 重任在肩第323章 夹击第13章 军事演习第22章 攻击东莞(下)第263章 长城抗战7第11章 特别官佐第326章 后路第32章 援军到来(上)第195章 三家联盟(二)第232章 九一八事变(六)第229章 九一八事变(三)第281章 南天门11第265章 长城抗战9第275章 南天门5第16章 大战前夕第336章 时光第384章 大同会战1第352章 奔赴前线第335章 交易第290章 反攻6第90章 上门生意第143章 龙潭大战第353章 浴血南口第122章 慷慨就义第372章 军事会议第362章 十七军第90章 上门生意第256章 司马台长城第353章 浴血南口第186章 飞机制造第59章 广州平叛(四)第242章 九一八事变(十六)第11章 特别官佐第343章 平息第136章 平定福建(一)第19章 到达虎门第394章 打援3第307章 婉拒第64章 刺廖事件(下)第11章 特别官佐第98章 北伐作战第61章 风雨前夕第71章 惠州之战(三)第255章 风波再起第212章 中原大战(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