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天下第一战列舰

e:明天还有一场会,固,为神马大家都那么喜欢开会呢。

1909年(宣统元年)-月10日,伦敦,海军本部。

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海军元帅费舍尔勋爵正在和海军大臣丘吉尔谈话。

“勋爵阁下,您听说美国那边的消息了吗?”海军大臣丘吉尔很恭敬的问道。他今天一早就得到一个情报,就急匆匆的赶来和费舍尔商量对策。

第一海务大臣是海军现役将领的最高职务,而海军大臣则是由文官担任,一文一武共同领导海军,原则上两者平级,但丘吉尔的资历比老费差的太远了,自然态度恭敬。在老费面前,丘吉尔就像面对老师的小学生一样。

“你是说他们送给南中国战列舰的事情吧……”费舍尔点点头。

前些天,中国西南自治政府在-月l日发出公告,宣布:即日起,“中国西南自治政府”改称“中国南方自治政府”。因此也被外国称为“南中国”,清廷则被称为“北中国”,日本那边当然一以贯之的叫“南支那”和“北支那”

英国毕竟是世界第一强国,各处的耳目无数,赠送战列舰这种事情,就算中美双方再怎么保密,也不可能完全瞒天过海的。更何况,中美两方也没有保密太久的意思,也就顺水推舟的公开了。

当然,明面上的过程是这样:米国将退役的四艘旧式战列舰卖过南中国政府麾下拆船厂,但又被南中国海军看中,觉得还能有些用途,就从拆船厂手里买了过来,顺便请美国的船厂帮忙翻新。

至于为什么每艘战列舰才卖一美元?为什么哪家拆船厂是一家只有名字的皮包公司,不要说没有厂房场地,哪怕是就连把扳手都没有?……等等之类问题,呵呵,这种小事大家就不要在意了。

这种事情大家心里都有数,也就是个借口而已,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四艘旧战列舰而已,在我们的无畏舰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费舍尔笑了笑,不以为然的说道:“帝国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盯紧德国,威廉二世那个家伙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发神经。远东的事情还不值得我们去操太多心……”

“勋爵阁下,我说的不是这个……”丘吉尔连忙说道,说着拿出随身的文件递了过去:“您看,这是美国那边过来的最新情报……”

费舍尔接过文件看了几眼,就愣住了。

“这个情报准确吗?这些数据准确吗?”

丘吉尔说道:“我们已经从几个不同聚到核对过,非常可靠,可以相信……数据是来着海王星造船厂的一个主任工程师,他能接触到全部图纸,这些数据是记在他的备忘录里的。我们的情报人员刚好和他有交情,就设计让他喝醉,趁机把他的备忘录拍了照……”

丘吉尔拿出的这份情报可比日本人得到准确多了,正是中国的新战列舰的真实数据。虽然只有尺寸、排水量、主炮口径和数量,以及动力功率等粗略数据,但却是真实无误的。

费舍尔放下情报没有吭声,仰头看着天花板。丘吉尔知道这是他思考的习惯动作,当下也不在吭声,就静静的坐着。

过了大约一分钟,费舍尔催下视线,表情却明显的轻松起来。

“温斯顿,不用着急。”费舍尔端起了桌上的红茶,笑着说道:“美国人从来没有建造-万吨军舰的经验,就连我们大英帝国也没有这种经验。就算这个数据是真的,他们能不能造出来还是问题,就算能够造出来,也不知道会出什么毛病,何况这个图纸还是中国人自己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国人制造过36吨以上的军舰,你听说过吗?”

“呃,这倒是没有……”丘吉尔笑了笑。

费舍尔带着一丝轻蔑的说道:“中国人做做瓷器丝绸什么的还可以,嗯,我承认,他们的飞艇和陆军搞得不错,汽车不错,还有些家用的小玩意儿也很不错,但也仅此而已。可让他们设计军舰,还是前所未有的-万吨级超无畏舰,呵呵,开什么玩笑……”

费舍尔勋爵说得也有道理,这个时间上确实没有哪个国家有建造-万吨级战列舰的经验,英国在1909年l月开工的海王星号战列舰标排才不到2万吨,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的不倦级战列巡洋舰是1860吨,巨像级战列舰也才226吨。美国今年开工的佛罗里达级战列舰是2182吨,德国的也是差不多的大小,其他国家的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更大的军舰比如-万吨左右的设计也是有的,但目前还在图纸上呢。但图纸是图纸,要变成实物还得需要船厂的工程师和工人,建造吨位一下子跨度太大的话,工厂没经验,肯定要出问题。英国在这方面是很有经验的,费舍尔于了一辈子海军,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对中国人的狂妄和无知很是瞧不起。

丘吉尔却并不是太赞同,说道:“确实如此,所以我得到这个情报也很迷惑。南中国的首脑文德嗣是一个出色的商人,从他以前的行为看,他不像是一个盲动无知的人。因此我判断,他们的设计还是有些道理,否则艘超无畏的造价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文德嗣很有钱,但也不会于没有太多把握的事情。”

“呵呵,就算他们造得出来,也是几年后的事情。就算中国人的设计毫无瑕疵,那帮美国人可没有经验,对于难度这么大的东西,没有四年到五年是绝对造不出来的。呵呵,这次算美国人走运,又能赚钱又能练手。”费舍尔都有些羡慕美国人,怎么我们英国就不能遇到这种冤大头呢?

丘吉尔说道:“勋爵阁下,但日本以此为理由,向我们申请贷款,并要求加快订购战列舰,并提出购买我们的图纸。他们现在觉得自己制造的河内级已经落伍了,想在我们的图纸基础进行修改您的意见如何?”

费舍尔眼睛一亮,马上说道:“这个建议很好啊,为什么不呢?”老子正愁没有冤大头上门呢,这不就来了

现在美国代为建造的几艘军舰,正是中国南方自治政府的《1909年海军建设计划》里,最大的六艘军舰。两艘吨位和火力都是空前的超无畏就不用说,这种以原时空的新墨西哥级为蓝本,再经过魔改的战列舰,确实可以碾压当今任何一种同类。

新墨西哥级本来就是一款很经典的战列舰,而且文德嗣手下的生化人工程师们还利用23世纪的知识和量子计算机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优化。比如水下线型和舱室、装甲的分布配置等等,这些不起眼的地方往往才是最考验技术含量的地方。

超无畏不用说,另外也是以前的中国想都不敢想的巨舰。

那艘被文总称为“大型巡洋舰”的军舰,则是这款魔改新墨西哥级的缩小版。

它的水线长20米,宽2。6米,吃水b米。标准排水量80吨,满载排水量280吨。武备为:三联装20毫米45倍径主炮4座,全中轴线布局,首尾背负布置。双联装130毫米6倍径副炮b座,布置在舷侧。主装甲带厚3m覆盖6%勺水线长度,主装甲带倾斜布置,首尾部分水线稍低位置有6mm水平装甲,核心区主水平装甲厚10m主炮塔正面装甲33umm炮座最厚处3m司令塔装甲3umm防雷隔舱厚6mm。

动力装置是2台重油专烧小水管锅炉,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6万轴马力。最大设计速度2节,续航力66海里/2节。

和超无畏一样,它和6万级重巡也都是采用的电传动驱动方式。因为中国海军的这几种军舰都会配置大量电气设备,用电量很大,而且电传动的好处比直接传动多太多了。

这级虽然被文总取了个“大型巡洋舰”的固名,但无论哪个国家都不会真的当它是巡洋舰,它的每一条标准都是按战列舰来的,是可以进战列线对轰的家伙,巡洋舰个屁啊而且它的速度达到2节,已经可以当战列巡洋舰用了。

好吧,唯一有点争议的地方就是它的主炮,20毫米的主炮在当今世界的无畏舰里面确实稍微小了一点,不过德国的前几级无畏舰也就这个口径。

最后的艘重巡洋舰,或者按现在的惯例叫“装甲巡洋舰”的家伙,也不是可以轻视的东西。

它的数据是:水线长180米,宽2。6米,吃水6米。标准排水量15950吨,满载排水量630吨。武备为:三联装240毫米6倍径主炮4座,全中轴线布局,首尾背负布置。副炮与超无畏和大巡一样,都是双联13um0倍径副炮b座,布置在舷侧。

它的主装甲带厚2umm覆盖6%勺水线长度,主装甲带倾斜布置,首尾部分水线稍低位置有3mm水平装甲,核心区主水平装甲厚75mm,主炮塔正面2umm炮座最厚处2umm司令塔装甲3umm防雷隔舱厚6mm。

它们的动力配置和超无畏一样,fj4万轴马力,最大设计速度2节,续航力706海里/2节。

它们的火力和装甲配置要进战列线有些勉强,但是作为巡洋舰杀手却是很合格的,它们的任务也正是猎杀对方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保护己方战列舰的侧翼,以及作为斥候等等任务。

这三型军舰还有个最大特征,就是它们的侧影非常近似,桅杆、舰桥、主炮塔和副炮塔的位置和形状,都完全一样,如果不看细节根本无法分辨到底是哪一种军舰。这一方面是为了节省设计时间,另一方面当然是故意的,就是要让敌人不容易分出来。

内江,科社党总部。

“文总,我们军舰的命名规则想好了吗?海军催了好几次”顾晓绿问道。

“嗯,已经想好了”文德嗣笑了笑,说道:“按照我的设想,以后我国军舰的命名应该这样定。航空母舰用朝代名和省名,战列舰用古代圣贤和英雄、伟人的名字,大型巡洋舰和重巡洋舰用山岳命名,轻巡洋舰用江河命名,驱逐舰用市级城市命名,护卫舰用县级城市命名。两栖舰艇用湖泊,潜艇用神兽和海洋生物……暂时就这些,剩下的那些辅助舰艇、小型舰艇就交给海军自己想去,哈哈哈……”

军事秘书顾晓媛翻了个白眼,说道:“那么武昌级怎么算?它是护卫舰啊……”

“不是已经决定建立武汉市了吗,武昌就是个区了,相当于县级啊……”文德嗣说道。

“那么美国那边建造的新舰呢?”顾晓绿问道。

文德嗣想了想,说道:“我们的超无畏战列舰就叫【伏羲级】,两艘分别叫伏羲和女娲。大巡就是【秦岭级】,分别叫秦岭和太行。重巡就是峨眉级】,分别叫峨眉和青城,你们觉得怎么样?”

另一边的顾晓红问道:“那么美国那几艘二手船呢?”

“呵呵,燧人、有巢、后稷、仓颉……法国鸡和意大利的二手船命名就交给你们吧……”文德嗣很不负责的说道

e:征集意呆利和公鸡的二手舰艇名字,有兴趣的同学在书评区留言吧n-n)

第455章 各界的反应第666章 非洲问题(2)第597章 五马克党的修养第19章 当官了第374章 改变历史进程的弄月号事件第97章 海军天才第151章 “一五计划”(2)第675章 不好意思,狗链松了!(上)第716章 根本停不下来(3)第223章 买飞机第354章 不卖队友约翰牛第100章 急迫的美国第231章 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第57章 帮列强印钞票第48章 湖北解放第162章 脸,就不要了第605章 大洋风雨起澳新第101章 修约和关税(上)第600章 志愿者第290章 重建的联合舰队第151章 国庆之前第713章 我们也要种蘑菇第234章 猎杀运金船队第192章 中日癸丑战争(四)第180章 文总的动物园第314章 法罗群岛的烽烟第116章 天下第一战列舰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军火市场(下)第87章 基层(下)第526章 非洲日本631章 纳拉伯装甲大会战中第408章 海军假日和国际联盟(下)第145章 间谍(中)第691章 人革联维和部队(5)第701章 打击(9)第63章 气死老佛爷第80章 两广局势第252章 西亚风云(下二)第146章 间谍(下)第125章 苏皖鲁战役(七)第502章 “秘银”做的飞机第126章 苏皖鲁战役(八)第672章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172章 渔业(上)632章 纳拉伯装甲大会战下第306章 神盾制药公司第452章 夜起暴风扫日本第476章 二十年代的网络第255章 躺着中枪的奥斯曼帝国(下)第296章 国内的情况第674章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679章 “强大”的尼泊尔(上)第362章 趁火打劫为快乐之本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网631章 纳拉伯装甲大会战中第238章 观察团(上)第107章 清廷的脑洞计划第666章 非洲问题(2)第608章 最后通牒第578章 国庆前夜第178章 金钱开疆第219章 忧郁的首相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278章 日落日德兰(上)第512章 五五计划的成就第704章 次大陆的未来格局第134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445章 蘑菇是怎样栽培的(上)第171章 法国远东舰队覆灭(下)第426章 请叫我威廉三世第311章 新型军舰第459章 南美起风波第245章 隔岸观火好种田第172章 渔业(上)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中)第81章 研究机构和黑科技第333章 阿妹你看,人类希望第603章 今夜,我们都是美国人第630章 纳拉伯装甲大会战(上)第721章 没坑到了第541章 马奇诺之殇第414章 石原莞尔的中国行(上)第5章 买地第31章 巴纳扎尔的奋迅第492章 黑鱼和黑蛋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第157章 “一五计划”(6)第155章 “一五计划”(4)第573章 “兽类大作战”落幕第141章 西北和外蒙第492章 黑鱼和黑蛋第668章 非洲问题(4)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653章 澳新马战争结束第433章 惨烈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第567章 猛禽之战(上)第304章 沙俄的崩溃第446章 蘑菇是怎样栽培的(中)第342章 爪哇海之战(一)第495章 小胡子上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