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西北筹划新体制 北京宣布剃发令

接下来的日子,在兰州听军政各官员汇报,开会处理不在时积累的政务。

一切都处理完,王烁便带着宋献策和李岩到西宁去参观他建立的各种工厂,又到各地去参观成立起来的各种专业学校,政府运作和市镇的新形式。

他也需要通过这种参观,来了解自己建立的这一套接近现代的机制实际运行的状况。

一个落后的旧的社会体制,向一种全新的社会形式迈进,最缺乏的就是人才。所以,各种专业学校开办的是最多的。

有以军事为主的军事院校,也有李天俞开办的工业学校,还有政府开办的财会、管理学校,工商学校。农业学校则把种地抽象成一门理性的科学,教大家如何施肥、灌溉,育苗、因地制宜等等。

这都是些速成学校,在这里上学的人们,几乎都是已经有了具体工作,来参加知识补充和培训,短期培训合格以后,立刻就要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

基础学校,政府还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大多还是民间开办,不过政府还是出版了大量的基础知识教材,比如历史、数学、算术、几何,物理,甚至有化学,这都是经王烁指导,由专门的教育部来办理的。

政府也在逐渐的建立自己的学校,先从中学开始,渐渐向上和向下发展小学、大学,为民办学校提供样板。

吴朗西的工厂已经开始分类,矿山开采单独分出来,李天俞找专门的人员去管理。

然后便是基础原材料制造,比如焦炭、玻璃、铸铁、火碱、硫酸、硝酸、火药,都有专门的工厂生产和制造。

还有机械加工,也单独分出来,按照所需零部件分为不同的作坊,还专门搞了一个运输大队和武装大队,负责各作坊、制造单位的安全,以及运输安全。

还成立了专门的实验研发单位,来研制王烁提出来的那些新东西。

这些工厂和学校正由西宁一步步的向兰州扩展,一切都在变得越来越有秩序。

这里所有的事物都让李岩和宋献策看的目瞪口呆。

他们想象力再丰富,也绝对想不到,王烁领导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竟然完全不同。

如果不好好学习,不要说做头领去领导别人,恐怕自己生存都有困难。

从外地参观回到兰州,两个人二话不说,直接去王烁办的,培养高级干部的军事院校学习去了。

他们得从王烁和梁敏编的,最基础的政治文件开始学习,彻底改观对世界的看法,真正去体会,什么叫人人平等,什么叫法制,什么叫民主,然后才能将这些概念结合起来,然后还有更先进的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等着他们。

王烁则利用这一段时间,把他早就在设想的,伟人的中央政治委员会的管理办法和梁敏商量。

待梁敏理解并同意以后,还要分别和各地方政务负责人,军级以上军官交流,让他们也能深刻理解他的这些新办法。

当然,还是由梁敏负责针对政务口,他负责针对军队这帮将领。

伟人的中央权力机构,原来是常委会负责制的,王烁在现代时就很崇尚这种朴实而实效的组织形式。

这一次搞中央政务委员会,他当然会效法这个常务委员会机制。

原来根据地里缺乏他能够认可的人才,搞不成决策层,现在宋献策和李岩来了,这个制度就可以施行了。

他、梁敏、宋献策、李岩,再加上一个王平,决策委员会就初具雏形了。

之所以让王平出任几个决策委员之一,而不是让辛思忠、马守应夫人这些人出任,是因为军队也需要有能力的将领来亲自率领,政府部门就更需要马夫人这种办事效率高的负责人四处奔波,解决问题,并不是说他们就不如王平有能力。

这一点,大家都在设身处地的实际工作,完全能够理解王烁的想法,倒不用他大费周折。

很快,中央决策委员会的筹备工作就进行的差不多了,单等李岩和宋献策在高级军校里学成归来,就可以召开第一次会议了。

在王烁忙他的政府组织机构改革的时候,盘踞在北京城里的多尔衮已经开始翘尾巴了。

谭泰和准塔只是配合了一下吴三桂,就能把李自成杀个屁滚尿流,直接跑回陕西去了。

这说明,李自成的主力已经完了,而满清八旗的主力还没动呢。

放眼中原,实力最强的是谁?李自成啊。李自成都变渣了,谁还能是他多尔衮的对手?

他不再夹着尾巴做人了,立刻命令把北京城里的汉狗都撵出去,以后不允许汉狗在京师内城居住。

内城只能住他们高贵的满洲八旗,汉狗只能住南外城,京师将来就是他满洲贵族的地盘。

接着,他下了剃发令,命令所有汉人剃头留辫子,不剃头就是表示对满人主子不服,就得杀!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这还不算完,满洲八旗都进关了,都有功劳,得赏赐啊。

接着就下令,京师周围允许满洲八旗各自圈地归自己所有。

怎么圈地?让马跑啊,跑到哪里,哪里的地就归他了。

圈进来的汉人就是包衣奴才,任由满人处置,逃跑死罪。这就是又颁布的《逃人法》,直接就没打算拿汉人当人。

那位范文程大章京心里是一个劲的叫苦啊。心说合着我原先写的奏折,这位主子爷都给抛脑后去了,我整日规劝他的那些话也全成了放屁了。

可这个时候,多尔衮正志得意满,认为世界上老天第二他第一,你去劝他改邪归正,他也不听啊,没准自己还要挨他一顿训。

你几个意思?劝我不剃头,不圈地,不撵汉人出京师?你是不是惦记着和汉狗一条心造反呢?

范文程没傻到要拿脑袋撞墙的地步,明知没有好处的事情,这老家伙才不会干。

其实,他早就认可自己的血肉是满人的了,这话可是这老家伙自己亲口说的。

他这样干,完全就是为了满清可以永远占领中原,并不是真正要为了汉人好。

35.批斗大会358.律法推行运动熄 行政机构悄然生266.美梦破灭气黑脸 西北士卒接皇帝47.当街断案军师忒损 苦无良策军令压人98.重义轻色忘美人 王烁返京救圆圆235.义愤填膺杀鞑子 不管汉人与满人163.清真羊肉87.连续击发374.马屁拍到马脚上 领袖原来无自由357.老鼠会不分时代 出损招休赖别人312.郑成功败退天津 鲁小钰率队失踪405.破了大清就得宝 王烁四处忙点火96.计划出逃342.魏忠贤含冤而死 东林党死灰复燃251.阿济格还京祭老九偏厅内放肆出狂言368.好言难劝痴心人 只为真爱不践约98.重义轻色忘美人 王烁返京救圆圆194.哈克什能吹能啦 诸部落左右两难235.义愤填膺杀鞑子 不管汉人与满人128.左右为难234.金王要做嫁衣裳 以今推古忧徐州174.拼死争夺制高点 按捺不住亲上阵188.悟道升级353.强忍悲痛做鼓动 阶级斗争不能忘183.独闯敌营5.论律法训众将 再深造齐入学83.虎威再现斩敌酋 天幸大明有英雄349.问半天不得要领 不出招无的放矢340.王烁一路瞎得吧 解铃还须系铃人132.大会闭幕群情振奋财力有限心急不得129.解放农奴227.主战场誓师宣战 辛思忠横扫微山379.机构重组王烁出兵 无人可用鳌拜掌权1. 伏羌失陷103.决战西宁(2)33.说感受觉前景不妙 谈条件狮子大开口91.希望渺茫143.新年大事110.军师算账闹笑话 小钰买船下运河180.马老回回357.老鼠会不分时代 出损招休赖别人278.漳县号进军杭州湾郑成功助盗试虚实186.民族英雄73.救人不成恼羞成怒 一地鲜血吓坏美人345.道貌岸然实无赖 复社坑死社稷臣87.连续击发357.老鼠会不分时代 出损招休赖别人240.制定方略对敌计 李达攻破青疃集40.武英殿君臣拉呱 袁督师实非将才62.避免冲突296.脸皮不要耍无赖 小学中学学十年116.琴瑟和谐158.郑芝龙扶保隆武 朱聿键立志中兴222.大本营研究坑大清宋献策分析敌我情46.人人平等309.满清永不失血性 誓与京师共存亡354.干柴终于等到火 复社官员手脚乱297.过江学习先参观 上尉讲解学级制168.兵不血刃占西安 被迫无奈行险棋398.定国老城苦战 李过进攻受阻195.喝酒拖延时间 回军吓坏诸酋310.平原相遇争胜负 满清无惧江南兵178.这算什么272.郑家不肯帮忙 王烁急造战舰128.西北筹划新体制 北京宣布剃发令38.陇中新法337.开会一天议对策 外面已经变了天33.以少胜多8.思大明越想越气 拒满清苦无良策366.一朝天子一朝臣 破罐破摔失意人66.被迫妥协10.待宰羔羊79.激情演讲154.两个老子367.圆圆发问连珠炮 冒襄羞愧冷汗流297.过江学习先参观 上尉讲解学级制276.为找银钱慌开门 夫妻房内忙斗法104.醒悟晚事后诸葛 圆圆叹红颜祸水366.一朝天子一朝臣 破罐破摔失意人57.命中注定有此难 厄运难逃空盘算4.政军全面改革 叫板不良作风8.思大明越想越气 拒满清苦无良策77.改变策略75.撤退不及105.决战西宁(4)140.工兵锹挖掘战壕 火枪军严阵以待3.尼玛悲催5.自寻死路看破敌谋急传警 不以为意失良机91.不成气候才可用 汉奸闻之当汗颜243.洪督抚无奈做俘虏大将军不用大汉奸44.人民力量200.人才难求92.清军彪悍世无双 占据中华非侥幸135.李大土司344.广告造神不亚现代真才实学堪比傻瓜145.号炮传警267.西安看到新世界 各有所想主动学98.微服私访164.随机应变改打阻击一事未完又起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