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举国之力哄太后

第19章 举国之力哄太后

贾中堂由衷感谢“无泪懒虫”同志,在中堂尚未发迹前就主动捐输纹银一千两,成为本作品继“小小霸王别鸡”后的第二位盟主大佬!

深秋的北京,早晚都冻得很,尤其是黎明时分最是寒冷。

这个点,任谁都想赖在被窝里不起来。

除了要忙于生计的穷人(打工人),以及当官的。

大清规定官员在衙门坐班时间是冬春为辰正(七点到九点),夏秋为卯正(5点至7点),所以即便眼下已经是深秋天冷得很,那些必须坐班的官员大多也要在寅时(三到四点)就得起床穿衣洗漱。

家不能住在满城的汉官们有些更要在丑时(两点)就得起来,否则误了坐班时间,可是要被负责风纪纠察御史弹劾的。轻则罚俸入记考绩影响年终考评,重则都会因此而罢官。

因此,贾六他爹贾大全说当官,尤其是当京官乃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事,不是没有道理的。

刑部尚书兼办户部侍郎差的正黄旗满洲都统英廉就早早起了,今儿是他这位满尚书坐衙当班,因此万不能迟了。

只是英廉毕竟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了,尽管身上穿得颇为暖和,但走出屋子那刻,那扑面而来的寒意还是让老人皱了皱眉,轻呼一口气缓了阵后方在下人搀扶下上了轿子,随后便往皇城方向而去。

户部衙门在皇城内,过了大清门就是,紧挨着礼部和吏部。清承明制,六部九卿衙门大多是在原址办公。

今儿是十三,不需朝会。

即便上朝,大清同前朝也不一样,因为大清的皇帝一个月只需上三次朝即可,也就是初五、十五、二十五这三天。

世祖那会,顺治爷一开始倒是勤于政事,要求文武百官每日都要入朝奏事。可时日一久顺治爷就吃不消了,觉得这天天上朝太繁也太累,便定初五、十五、二十五这三天文武上朝奏事。其它二十七天,不必上朝。

前朝时,皇帝但凡一天不上朝便要被骂,说不勤政、怠政、懒政,个个是昏君。

大清直接定下皇帝一月只上三次朝的制度,朝堂内外包括民间,无不称颂明君。

不过不上朝对皇帝是个解脱,于百官而言却无多大实惠,除内廷行走大小官员外,凡满汉文武官均须于黎明前往衙门准点坐班。

满洲正黄旗分在德胜门,也就是皇城的北面,此地离皇城也是最近,从英廉家到大清门不过一柱香时辰。

此时天仍黑的很,路上前往衙门坐班的官员轿子很多,也有品级不够坐轿的官员在摸黑走路。

临近各衙门所在的皇城,能看到好多低品官员尾随可以提灯照明的王公大员轿子,好像一条蜈蚣似的亦步亦趋。没法子,之前发生过因为天黑没有照明,结果误入御河溺亡的事。

只是今日却是有些奇怪,尚未到大清门时,坐在轿中捧着暖手壶的英廉就觉得外面怎么突然就亮了,并且人声鼎沸,奇怪之余掀起轿帘一看,眼前的一幕顿时让这位英中堂吃了一惊。

只见原本漆黑一片的大清门竟然一夜之间张灯结彩,从上到下一排排的宫灯将大清门映得是金碧辉煌。

再看大清门通往宫城天安门(明承天门)的长道上,竟然每隔数十步就搭建了一座戏台,每两座戏台之间又建有牌楼一座。两侧各大衙门口的净道上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若干游廊,同样是张灯结彩,一眼望不到头。

再看大清门外面的广场,也是无数宫灯悬于半空。原本空无一物的广场之上竟然凭空冒出许多松树来,每棵树上都以丝绸彩带布置,搭配四色宫灯,看的让人是目瞪口呆,同时也是豁然开朗。

此刻的皇城内外,当真如人间仙境般。

大小官员都叫眼前景像吸引,一时倒忘了去坐班。

英廉也从轿子中走出,他看了眼地面,发现地上并无任何泥土,显然是有专人连夜清理过。不由心道内务府办差倒是有效率的很,却不知那帮家伙从中贪墨了多少。

“老爷,你看那,看那!”

“.”

英廉的随从同轿夫好像乡下人进城般,四处张望,很是兴奋,一个个都叫眼前的美景给看花了眼。

可他们的主人此刻对眼前富丽堂皇的景像却如无睹,反而面沉如水,眉头也是轻皱。

不远处有人看到了面沉如水的英廉,略一思索缓步过来,轻声道:“计六兄,户部这下麻烦了。”

“计六”是英廉的字。

来人是《四库全书》总裁官、上书房总师傅、东阁大学士,任军机大臣的刘统勋。

“何止是麻烦,我看把户部当了都不够。”

又有一人走了过来,却是原大学士尹继善之子、现任军机章京的庆桂。

“太后六十大寿时用银九百六十万两,七十大寿用银一千三百万余,这次八十大寿规模可比前两次大得多,我看弄不好就要半个国库了。”

望着张灯结彩犹如仙境的皇城内外,庆桂忍不住摇了摇头。

大清如今国库年入三千万余两,皇上给太后做一次生日就要花去国库一半收入,任谁不心惊!

刘统勋苦笑一声,对英廉道:“计六兄,你如今兼着户部的差,这户部什么情况想来你比我这军机更清楚,我看你还是要上折子才行,不然亏空太大从哪里着补?”

言罢又叹口气道:“前番用兵西陲,平定准、回两部历时五年,所用帑银三千万余两。前次用兵金川,地仅千里,不及准、回两部十之一二,用帑银至四千万,然事半功倍,今小金川再反,三路大军齐集,恐钱粮开销不下三千万。三十一年时用兵缅甸至三十四年,也用银千万余两.如今又要为太后庆大寿,国库哪里能供应得上,若不行劝阻,国家财力竭了不说,民间也必定怨声载道。长此下去,如何得了。”

“可不是么,前番巡幸,有司地方一意奉承,所费岂是以千万来计。东南元气大耗,影响所及,吏治民风都一一败坏。我等身为臣子,岂能趋利避害,不加以劝谏。”

庆桂虽然年轻,却是满洲大员中难得务实清廉之人,也以敢言敢谏著称。

“刘中堂且放心,既我担着户部差事,自当以国事为重。”英廉表明态度。

“如此,甚好。”

刘统勋也不多言,自去上他的轿子入值军机。庆桂则是留下又与英廉多说了几句方才告辞。

目睹庆桂走远,英廉正要上轿,耳畔传却来一人的声音:“皇上乃大孝之人,中堂不可就太后寿辰一事谏言。若国库真难以支应,倒不妨请开大捐。”

所谓“大捐”即吏部“捐纳”办法中的暂行例事——遇到特定大事拿出一些高品官爵发售。

吏部常规发售的官爵多在四品以下,故称小捐;

大捐所售官爵则最低也在四品,且多为实职,所以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才会拿出来发售。

第679章 篡清大业第295章 做官就是做生意第966章 都是人精啊第346章 当世名将鬼子六第267章 好纯正的味道第256章 我是个满清人第909章 六子,谈谈嘛第872章 一个大清原则第304章 男克清,女文静第118章 要让皇上爱我们第694章 狗富贵,勿相忘第351章 西方鬼家,贾也第985章 皇上您要打招呼啊第834章 全民拥戴,一个不能少第725章 宗室出征第118章 要让皇上爱我们第511章 大清的救火队长第522章 不出钱也敢说忠君?第1008章 皇上怎么可能是假的呢!第712章 朕提议,世凯为睿王第852章 军前贾皇帝第499章 这是朕的皇爸爸?第279章 开始吧,诸位!第1007章 朕去打个招呼第81章 六子,你别走!第739章 以大将军王为榜样第724章 王爷,做大事吧!第765章 别了,爱新觉罗第335章 宝刀配英雄!第867章 陛下给兄弟封个王吧第944章 维新朝的第一枪第814章 狱中的好大人第42章 贾领班开张大吉第792章 敌在紫禁城第335章 宝刀配英雄!第390章 我出钱,你出力第361章 黑枪第617章 少爷,祥瑞啊!第131章 打不过,可以谈第299章 能取保候审么?第116章 我是通敌,不是叛国!第486章 如何成为国宝第981章 老陈,要坚持啊第82章 大人放心,我会掩护你的第1007章 朕去打个招呼第261章 大人就是朝廷第936章 色大爷不老实第393章 这是皇上的意思!第737章 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第481章 大清奇男子第431章 汉八旗代表团第587章 实锤了,鬼子六姓爱第404章 破宫城,乱杀人第141章 下个县长就是你了第593章 那个,领导不会了第741章 打仗靠的是勇气!第606章 再办大将军第400章 皇上是圣祖爷生的第283章 请立即平乱第847章 东阁,悬崖勒马吧!第212章 我在紫光阁等你们!第314章 杀出一条血路第84章 八旗的荣誉不容玷污!第271章 气氛到二二六了?第264章 大人英明第202章 偶尔叛下国没有关系第167章 六子也是你能叫的!第989章 我就是列强第617章 少爷,祥瑞啊!第366章 做好大清的兵就行了第662章 十五阿哥不得了第235章 额驸速来,有好事!第147章 贾大人真满洲第369章 四川绿营三巨头第153章 誓为八旗除祸患第559章 我的富爸爸啊!第863章 维新大帝第940章 乾隆的工作安排第61章 收钱办事,童叟无欺第450章 我与贵人有缘第970章 好,很有精神!第871章 浙江什么情况?第900章 皇上,直捣黄龙吧第303章 不孝子啊!第481章 大清奇男子第920章 泰陵岂可一日无主!第555章 职业拖后腿第135章 巴图鲁鬼子六第252章 额驸从来不胡闹第764章 那么,谁才是反贼?第866章 秘密调查组第620章 票选帽子王第435章 朕不是汉人!第889章 福治时期第811章 你个汉人神气什么!第68章 贾大人盖世武功第628章 这官够大了第62章 八旗侦缉贾队长第754章 外务大臣第836章 直隶的秘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