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

婚庆的酒宴早已结束,三百多名客人聚集在范宁府,女宾们了翠云楼的二楼和三楼,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评判着这座园子的心得,这种皇家园林式布局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尽管有点不太实用,但感性丰富的女人们都暂时考虑这一点,反正不是她们住,实不实用与她们何干?她们更欣赏园子的美。

男客们则呆住青庐大帐,悠闲地品茗着平时难得喝到的好茶,朱家拿出三十斤凤茶招待贵客,五名负责点茶和烹茶的师傅也是京城有名的茶师,请他们来半天,每人要支付两百贯钱的劳务费。

用的茶具也是等的建州黑盏,当然不是官窑,但至少也是民窑的精品。

朱元甫陪同着二十几名酷爱石的宾客,站在翠云峰下聊天,聊天的话题当然也离不开石。

“当年是一名太湖渔民一下去,结果渔被缠住了,又找来几艘渔船帮忙,结果发现是一块湖底石缠住,大家把这块石头捞起来,准备运回去卖个好价钱,回码头时正好遇到四处闲逛的周璘,他一眼看了这块石头,花了两千贯钱买下它,是这块翠云峰,我当时愿意以五万贯钱买下它,周璘是不干。”

朱元甫介绍了这块翠云峰的来历,众人听了唏嘘不已,居然才两千贯钱买下来,其实他们哪里知道,那是因为渔民们都认识石痴周璘,才狠狠宰他一刀,要是石贩子出手,最多给五十贯钱顶天了。

在石出价,朱元甫也是高高在,不懂底层行情,范宁告诉他那块溪山行旅石是用五百贯钱买下来的,他一直信以为真。

“我说元甫老哥,你那块万玲珑让给我怎么样?”

说话的是相公富弼,他也是一个酷爱石的石痴,范仲淹在厢房内陪同聊天,他没有兴致,却跑到这里来和石友们聚会。

富弼所说的万玲珑是当年范宁卖给周璘那块极品石,外形如笔筒,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小孔,那是周璘最珍爱的石之一,周璘去世后,被他儿子打包卖给了朱元甫,去年京城石友圈斗石,朱元甫用这块万玲珑轰动了京城,让无数石爱好者眼红。

朱元甫呵呵一笑,“老富要我的万玲珑,还不如把我的头割了去,至少还只是脖子疼,心不疼。”

众人轰然大笑,大家完全理解朱元甫的心情,这些人个个爱石如命,别人把他们心爱的石头抢走,杀了他们还难受。

富弼也不恼,指着朱元甫笑道:“你们看看这个为富不仁的老家伙,自己有宝贝掖着藏着不拿出来,还好我只是问他要万玲珑,要是问他转让溪山行旅石,他还不得把我生吞活剥了?”

朱元甫嘿嘿笑道:“还别说,溪山行旅石真不在我手,我给孙女做嫁妆了。”

众人眼睛顿时瞪大了,富弼激动道:“那块石头在范宁手?”

在朱元甫手他没有想念,在范宁手说不定有一线希望了。

“你也别想念了,溪山行旅石在石馆做镇馆之宝,没事可以去多看看,免费欣赏。”

富弼被揭穿了心思,尴尬地笑了笑,回头又打量一下翠云峰,“这块翠云峰你也给孙女做嫁妆了?”

朱元甫含糊地答应一声,这块翠云峰虽然是他最心爱的至宝,但孙女朱佩说得对,他的大部分子孙都不爱石,搞不好会像周璘的儿子一样,在自己百年后把这些石头全卖了,还不如把石留给爱石的子孙。

朱元甫已经决定把他所有的石都留给长孙朱哲,由孙女朱佩监管,并立下了正式遗嘱,这块翠云峰虽然矗立在范宁的府,但所有权却是长孙朱哲的,这个秘密只有他和孙女朱佩知道,连儿子朱孝云都没有告诉,范宁在娶了朱佩后,自然也会知道这个秘密。

这时,外面有人喊道:“迎亲队伍回来了!”

众人纷纷向大门外跑去,范铁戈也急忙大喊道:“快铺青布毯,把马鞍拿来!”

‘砰!砰!’门外的鞭炮声大作,远处鼓乐声已依稀可闻。

...........

黄昏时分,迎亲队伍在一片炮仗的硝烟抵达了范家府宅,此时,府宅前站满了客人,在府门口有几个重要的仪式,司仪已在门口等候,他大喊道:“落轿!”

当然司仪也很有眼力,他面对的可是朱家嫡女,不是那些可以任他折腾的小家新妇,他不能过份,只能点到为止。

这时候,新郎没有什么事,范宁趁这个机会把朱哲从侧门带进府,此时朱哲格外听话,跟着范宁一路了翠云楼的四楼,这里是范宁的外书房,其实很宽大,也很舒适,他吩咐人事先送来数十盘各色点心,又送来茶水和果子。

朱哲进来回到家一样,直接在范宁午休的低矮床榻坐下,从他随身到的盒子里取出刻刀,眼巴巴地看范宁。

范宁忍不住笑道:“说你傻,你还真记得!”

他从书架取下两颗大小如鹅卵的田黄石,这是两颗最极品的田黄,通体金黄、细腻,没有一丝杂质,是明仁从仓库里找出的标本。

范宁把田黄石递给朱哲,他想了想,取出两幅张璪的《寒林图》和《流水涧松图》,当然不是原本,但也是宫廷画匠临摹的大作,递给朱哲,笑眯眯道:“在石头刻这两幅画,需要什么给乳娘说一声。”

朱哲接过田黄石,眼睛顿时亮了,他这两年刻了数百块田黄石,他能感觉到这两块田黄石细腻和精美。

朱哲一言不发,便开始反反复复地摆弄起两块石头。

范宁便再不管他,又给乳娘吩咐几句,告诉她门后有马桶之类,一切安排妥当,他这才下楼去了。

门口新妇进门已经到了GC,马鞍已经跨过,这是唐朝留下的风俗,叫做平平安安,媒人端的饭也吃了,这叫做吃了夫家饭,便为夫家人,虽然新妇一路盖头,但在吃饭时露出了晶莹雪白的一片肌肤,让很多宾客都惊叹新妇的美貌。

这时,婚庆店请来的阴阳克择官走前,他手拿着花斗,斗盛着五谷钱果等物,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风俗,叫做‘撒谷豆’,用五谷辟邪法压住青羊、乌鸡、青牛三煞,三煞在门,新人不可进去,不然会对家长辈不利,还会影响子嗣。

撒过豆谷,三煞自动避开,新人进门才能平平安安。

阴阳克择官念念有词,撒了豆谷钱果,司仪大喊:“三煞避,新人进门!”

青布毯铺了来,阿雅扶着朱佩缓缓前行,前面还有个使女捧着一面镜子一步一步倒行,富贵人家的青布毯其实也是两条,长约一丈,走完一条,后面一条马接,摆放在前面,如此反复,一直到进大堂为止,这表示传宗接代、子孙延续,也是隋唐留下来的风俗。

朱佩被领到了左侧房,坐在一张床休息等候,这坐富贵,新妇的事情稍稍告一段落,下面是新郎场了。

在大堂前方,范宁骑刚才朱佩跨过的马鞍,这叫高坐,是婚礼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排在第四位,仅次于拜堂、撒帐、合卺酒。

女方家要把新郎请下来,先是媒人敬第一杯酒,请新郎下来,新郎喝了酒却不肯下来,然后是女方的舅母或者姨母敬第二杯酒,新郎喝完酒,还是不肯下来,这时场面到了GC,岳母王氏端着第三杯酒前笑道:“女婿,对我女儿满意吗?”

“满意!”范宁借着酒意大声道。

“那喜欢吗?”

“喜欢!”

王氏微微笑道:“既然喜欢又满意,那还不喝了这杯酒进洞房,别耽误了良辰美眷!”

在一旁哄笑声,范宁接下这杯酒一饮而尽,终于下了马鞍,众人大喊:“快进洞房!”

范宁走了几步忽然醒悟道:“不对,还没有拜堂呢!进啥洞房?”

大堂顿时响起一片欢笑声。

范铁戈忽然急匆匆跑进来,对朱元甫附耳说了几句,朱元甫愕然,腾地站起身,大堂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一名宦官走进大门高喊道:“皇帝陛下贺礼送至!皇后娘娘贺礼送至!”

大堂顿时一片哗然,天子和皇后同时送来贺礼,这可是十分罕见的情形,数十名宦官挑着三十余口大箱子走进大门,箱子扎满了红绸,宾客们议论纷纷,这应该不是朱家的面子,朱家孙子成婚都没有见到天子贺礼,这必然是范宁的面子。

众人异常羡慕,天子和皇后居然给从五品官送来了成婚贺礼,这种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其实大家猜测也不完全对,至少曹皇后是专门给朱佩送来的贺礼,倒和范宁无关。

第六百四十三章 粮食断绝第二百零二章 省试结束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职第三百零七章 鲸州野马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灯会(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鸟第四百六十七章 组建变法司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宫面圣第三十九章 乡村离婚案(下)第九十六章 何处不相逢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报到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择第五百零三章 护犊之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齐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举月来临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后是谁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临毛人岛第三百七十七章 论功再赏第一百一十五章 叶子戏第七百一十二章 苏氏兄弟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试(下)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七十五章 四强赛(中)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陆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二十章 五件礼物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宫第四百零七章 罢相传闻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谋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宫面圣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动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双岛第四百零七章 罢相传闻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会忘记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后真相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会忘记第七百五十五章 开京之战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六十七章 贵客来访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传闻第六百四十三章 粮食断绝第七百零二章 精钢契机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军营第五百二十六章 鲲州宣权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养商机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战(上)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鲲族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岛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谋退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决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课第六百六十八章 发展之道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五百零一章 东宫议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证据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残酷第九十九章 找关系要趁早第四百六十五章 争取支持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顶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寿(上)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袭鲲南湾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携后辈第一百二十章 范铁牛打官司(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怀州陷阱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四百零一章 让他彻底闭嘴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权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获颇丰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门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发远征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举报第四百五十九章 时间紧迫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寿(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锦州奇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军第六百四十七章 驱逐宋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马车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议事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内乱第一百零三章 两套茶具第二百三十二章 县学演讲第四百九十七章 连荐二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视察井陉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