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

范宁听说天子贺礼送到,连忙上前谢恩,一名宦官高声朗读天子手谕,“切以满堂欢洽,正鹊桥仙下降之辰,朕喜闻才俊之臣范宁新婚大喜,特送上贺仪,聊表朕恭喜心意,祝愿新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念完,宦官又高声道:“天子赐范宁官瓷若干,龙茶百斤,皇后赐新妇朱氏首饰若干,宫衣五套,菲薄之礼,望无推却!”

范宁连忙躬身谢恩,“臣范宁谢吾皇陛下,谢皇后娘娘圣恩!”

为首宦官把手谕交给范宁,笑眯眯道:“恭喜范知州新婚大喜了!”

朱元丰连忙上将,给每个宦官手中塞一只红封,里面是百贯会子一张,为首宦官给了五百贯,众人顿时皆大欢喜,喝一杯喜酒,告辞而去。

待一群宦官走了,婚礼继续进行,这时,新郎父亲范铁舟将挂在大门前的一段彩帛抛给了宾客,宾客纷纷争抢,将彩帛扯碎,各抢一块,这叫‘利市缴门红’,大家都沾沾新郎的喜气。

虽然这只是一个仪式,但今天天子和皇后同时给新人送来贺礼,这份福气不是一般人家能有,更不是能轻易遇到,这便使得大家都在真心抢夺彩帛,抢到者得意洋洋,失手者则气得跺脚。

下面的环节是新人拜堂,和电视剧中大同小异,但也有不同之处,拜堂是婚礼中仅次于撒帐的一个重要环节,范宁在礼官引导下,来到富贵床前,请新妇朱佩出来牵巾,新郎手执槐简,挂着红绿彩帛,绾成同心结,另一头交到新娘手中,新郎新娘各执一头同心结,面对面相向而行,新郎倒行,牵着新娘走到大堂。

身边媒人则念念有词:团圆今夕色珍晖,结了同心翠带垂,此后莫交尘点染,他年长招岁寒姿。

一对新人并肩站在大堂上,这时范宁的三婶陆氏手执秤杆走上前,用秤杆猛地挑开了新娘的盖头,奇怪吧!怎么不是在洞房里掀盖头,又被电视剧忽悠了........

掀盖头的长辈妇人必须儿女双全,像二婶只有两个儿子就不行,宋朝可不是重男轻女,讲究儿女双全。

烛光中新娘朱佩娇艳无比,娇羞无限,顿时满堂喝彩,气氛到了高潮。

司仪高喊道:“一拜先祖!”

可不是一拜天地哦!祖先才是最重要的,天地是天子去祭拜的,哪里轮到一般老百姓去拜。

两人在范氏先祖的灵牌前跪下磕头,司仪又大喊:“二拜高堂!”

按照风俗,这里拜高堂只拜夫家父母祖辈,但也有夫家厚道,把亲家父母和祖辈也请来一同受拜,表示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范家也把亲家一并请来,中间坐着范仲淹和朱元甫,右首是范铁舟和张三娘,左首是朱孝云和王氏。

这却是张三娘的建议,她虽是范家的媳妇,但在她心中,儿子的利益远远大于范家,要给足朱家面子,对儿子只有好处,虽然范家几兄弟都有点不太愿意,但张三娘坚持自己的建议,大家也都同意了。

司仪见众人坐好了,大喊道:“三叩首,谢高堂!”

范宁和朱佩在蒲团上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双方家长都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好孩子,快快起来!”

司仪大喊:“夫妻对拜!”

两人又各自跪下,给对方行了大礼,这表示夫妻双方要互敬互重,司仪又大喊一声,“送入帐中!”

拜完堂不是进洞房吗?才不是呢!后面还有撒帐、喝合卺酒、结发三大礼仪要做,夫妻还要去感谢宾客,喝几杯酒,然后才会被送入洞房。

撒帐一直被称为汉人婚礼中第一重要的仪式,从隋唐时开始皆是如此,新人坐在一顶青色小帐中,这才是青庐的本意,南北朝时代兵荒马乱,百姓颠沛流离,很多南下的士族定下婚姻,就在路边搭帐为新人举行婚礼,青庐就由此而来。

把撒帐定为婚姻中最重要的仪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先祖的敬意。

新人坐在帐中,双方家长拿着金银盘子,里面盛着铜钱、杂果、糖、花瓣等吉物,亲人们将吉物撒在大帐上,对新人表示祝福。

礼官还要念撒帐词,这些词今天听起来略微有点不雅,但在宋朝却是对新人的祝福语。

“........苏幕遮中,像鸳鸯之交颈,绮罗香裹,如鱼水之同欢,系裙腰解而百媚生,点绛唇偎而十娇集,款款抱柳腰轻细,时时看美人娇羞,既遂永同,帷宜歌长,寿乐是夜也.........”

这是大户人家的撒帐词,若是乡里小巷人家成婚,撒帐词会更加粗俗直白,就是教导新人如何行鱼水之欢。

...........

五更时分,范宁醒来了,他慢慢睁开眼睛,眼前是如瀑布般黑亮的秀发,这小妮子居然趴在自己身上睡着了,还身无寸缕。

想到昨晚两人的疯狂,他不由有一丝苦笑,不过洞房花烛夜应该都是这样吧!否则怎么会让人怀念呢?

范宁轻轻抚摸朱佩雪白细腻的香肩,他不得不承认,朱佩是他见过女人中皮肤最好的一个,不仅冰雪晶莹,还白如羊脂。

当然,论容貌,自己的小妻子也不输给任何人。

‘嗯!’一声,朱佩也醒了,她伸出双臂搂住夫君的脖子,娇声道:“阿呆,人家动不了,怎么办?”

“你应该换个称呼了吧!夫君、官人都可以。”范宁苦笑一声道。

“不嘛!人家就要叫阿呆。”

朱佩撒娇地扭动着身子,范宁顿时邪火直冲头顶,一翻身将她压在身下。

“随便你吧!阿呆就阿呆!”

........

待云收雨歇,范宁慢慢坐起身,眼睛蓦地瞪大了,就在他们床边,还站着一个小娘子,竟然是阿雅。

虽然隔着帐子,但......难道她刚才一直在旁边?

阿雅满脸通红,盈盈行一礼,“姑爷和小夫人要起身了吗?”

陪房丫鬟的意思就是这个了,夫妻行房,她一般都不回避,她睡在外间,随时可以传唤,伺候两个主人。

王夫人昨晚细细给她交代了,不过阿雅还是没有完全理解透王夫人的意思,她其实应该是站在门外,而不是站在帐外。

当然,一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暗示,她还无法理解很正常,毕竟王夫人也不知道她是日本国人。

“你这个小妮子,站在帐外做什么?”朱佩浑身娇无力,也懒得骂她了。

范宁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她,或许这是她该做的事情?既然朱佩不生气,自己也就不多事了,今晚倒是要提醒她一下,不要再站在床边了。

“阿雅,把地上的衣服递给我。”

地上的内衣其实已经被阿雅收拾叠好了,她从帐子下面递给了范宁,范连忙穿上白绫内衣,又下地穿了鞋,披上一件深衣,对阿雅道:“你服侍小夫人起身吧!”

他迈步向外面走去,朱佩连忙起身喊道:“夫君,你要去哪里?”

“我就在水榭这里!”范宁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朱佩这才起身,穿上了内衣,又轻轻拧了一下阿雅的脸蛋,咬牙笑道:“今晚不要在床边了,要在外屋,明白了吗?”

阿雅的俏脸顿时羞得通红,她这才明白自己搞错了,她看到了一些不该看到的事情。

“我....我知道了。”她心慌意乱地回答道。

天气已经有点热了,朱佩也没有梳头,披上一件薄薄的纱衣,神态慵懒地来到外面水榭。

她倒不担心被人看见,目前整个后宅就只有他们三人。

只见内堂上,夫君正在解开一只礼盒,好像是天子赐的贺礼,她好奇地问道:“夫君,是什么?”

范宁连忙向她招手笑道:“你快过来看,是好东西啊!”

第一百七十章 头疼的家务事第六百八十九章 锦州奇兵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证书第四百零三章 鼓动办报第三百六十一章 鲲族内奸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灯会(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两地激战第一百零五章 连环毒计第一百六十章 寿山寻宝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争红利第九十九章 找关系要趁早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师第二百七十章 走为上计第一百八十六章 风雨袭来第三百八十八章 从何入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国舅第七百五十七章 鲸州首县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二百九十一章 杀一儆百第一百七十四章 发现矿脉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战协议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出击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罗国(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发现疑点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辩第二百零七章 礼部发难第四百五十二章 时机已到第一百四十章 痴人说梦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访欧阳修第四百二十三章 韩府策划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为大第十九章 吓煞人香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后第三百零七章 鲸州野马第三百九十六章 发现疑点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五十五章 学堂有本难念的经第一百五十三章 码头偶遇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堂会审(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机会第四百三十五章 遗产分配第三百四十一章 琐事争吵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职第一百八十九章 两堂会审(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乡遇旧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诚惶诚恐,老高稍微说两句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题第三十一章 饭堂风波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诏南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论功再赏第二百三十五章 寻找寿礼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旧陷新阱第七百二十九章 内应暴露第九十七章 新来的高县令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试第二百二十七章 宫中来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门赔礼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随势动第三百五十九章 两族火并第三百六十一章 鲲族内奸第五百二十六章 鲲州宣权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罗国(下)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劝天子(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摆脱迷惘第五百九十章 紧急授命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职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二百零三章 关扑店第六百零二章 伤亡惨重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开出海(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一百章 打算开补习班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临幽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决定北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来外援第一百零一章 六个师弟第六百二十九章 铜铅活字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扑风波第七百四十七章 辽皇北撤第一百三十五章 县考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见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议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结难解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试辟谣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顶第三百八十章 调令到来第一百章 打算开补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