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

赵顼负手在房间里走了几步,渐渐消化了范宁的奇道和诡道,但现在他还不想深究,又问道:“范爱卿当年再报告中谈到了以国力胜辽国,去年你又一次提到利用大宋国力远超辽国的优势来战胜辽国,朕有点不太明白,你能不能具体说一说,国力指的是什么?”

“陛下,国力有很多方面,简单的说,资源是有限的,过多用在军事上,必然会减少民生和生产支出,农民都来当兵,没有人种地了,牧民也成为骑兵,畜牧也会减少,加上辽国贵族的穷奢极欲,对礼佛的大肆挥霍,辽国又没有海外开源,失去了宋朝的岁币,它们的老底能坚持多久?”

范宁见赵顼听得入迷,又笑了笑继续道:“举例来说,最简单就是生铁,辽国和我们一样,也有铁矿,会冶炼,会打造各种军器物资,而生铁又是消耗品,为了战争需要,辽国不仅会征集更多的民夫去采矿,冶炼,而且会将大部分生铁用在军事上。

用于生产的人口减少,用于生产的铁器减少,必然会影响其生产,导致农作物减少等等,大宋也一样,就看谁受到的影响更小,谁更能持久,这就是国力比拼。

大宋人口十几倍于辽国,那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兵力,还有充足的财力,充足的粮食、充足的生铁,充足的工匠等等。

所以要发挥国力优势,首先我们要摒弃从前一战决定胜负的大战思想,那是辽国所期待的,但绝不是大宋的优势,我们要做好打长期战争的准备,要做好牺牲五十万军队来彻底灭掉辽国的心理准备。

尤其陛下要有强大的信念,相信我们一定会灭了辽国和西夏,不要被文官软弱的一面的所误,绝不能和辽国签订任何停战条约,要咬紧牙关打下去,打十年八年,辽国就彻底崩溃,甚至我们只要能坚持五年,辽国的国力也承受不住。”

1“可如果辽国和西夏两线进攻我们怎么办?”

“陛下,我们拥有铁火雷这个强大的防御武器,我们的防御完全能守得住,对付西夏,我们就死守,而对付辽国,我们则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一步步蚕食幽燕的城池,然后利用城池来做防御战,绝不和敌军野外交战,一旦辽国出奇兵南下,那我们也从水路出奇兵攻打他们要害,迫使辽国不敢增兵幽燕。”

“如果辽国愿意交出幽云十六州来实现和解停战呢?”

范宁冷冷一笑,“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那就说明我们离武力收回幽云十六州不远了,陛下,辽国一定会提出这个停战条件,但陛下要记住,辽国之所以答应交还幽云十六州,是因为他们守不住了。

况且辽国狡诈,他们只会答应交还土地,而不会答应交还人口,他们会得到停战谈判的宝贵机会,迅速将幽燕的汉人转移北上,留一片空地给我们,所以请陛下记住,绝不谈判,一定要彻底灭掉辽国和西夏,那时,陛下就是大宋的汉武帝。”

赵顼听得热血沸腾,他狠狠一拳砸在桌上,慷慨道:“幽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的伤疤,而檀渊之盟又是大宋的耻辱,上苍既然把机会交给了朕,那就在朕的手中雪洗耻辱,朕一定要让先祖们在九泉之下瞑目!”

范宁点点头,“陛下有决心,但也要行动,微臣既然担当北伐重任,就请陛下给微臣权力,并答应微臣一个请求。”

“你说!朕一定会答应。”赵顼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范宁。

范宁取出一份折子,递给赵顼,“这是微臣考虑的民兵法,恳请陛下在天下各州废除徭役,推行民兵制度,以民兵集中训练代替徭役,使大宋在未来十年内,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合格士兵的补充,这是大宋战胜辽国的最大保证,是我们强大国力的体现。”

.........

当天上午,赵顼和范宁拜见了曹太后,范宁的持久战方案赢得了曹太后的支持。

曹太后和赵顼联合下旨,封参知政事范宁为征辽使、八卫军都统制、河北路宣抚使,赐上方天子剑,节制河北、京东两路军政。

另外,应范宁的要求,调狄青为征辽副使,任命韩绛为陕西路经略使,种谔为经略副使,防御西夏。

次日,赵顼提议召开知政堂议事,正式提出了民兵法方案,责令知政堂讨论后通过,该法案的核心便是在各州废除徭役而实施民兵法。

废除徭役一直是右相富弼的主张,但韩琦和文彦博反对,现在天子强行推行,目前在京的知政堂五相中,虽然文彦博和吴充还是不赞成废除徭役,但富弼、范宁和张方平三票支持。

使废除徭役制度在知政堂得以通过,并由民兵法取而代之。

十月二十日,赵顼正式向天下颁布诏书,令天下各州府推行民兵法,各县各乡组建民兵社,农民和城市平民利用空闲时间集中起来,离土不离乡进行军事训练,由县令和县尉负责此事。

朝廷将各地官府库存的数十万把半旧步弓以及百万支长矛以及战刀分发给民兵,用作训练。

同时大宋废除了饱受民众痛恨的徭役制度,该法令于十一月初一生效,但因为战争而临时征集的民夫不在废除的徭役之中。

.........

范宁得到一个很有趣的头衔,八卫军都统制,意味着大宋将在河北路方面投入军队达四十万之众,其中六卫陆军三十五万,一卫水军五万人。

其中陆军又分骑兵和步兵,在范宁第一阶段作战中,对骑兵的需要不多,只调用了五万骑兵,步兵则调用三十万。

另外,朝廷利用冬天机会征集河北民夫四十万人,打通滹沱河和黄河之间的通道,由于黄河在三年前改道,在河间府抢夺了永济渠北段,经过河间府、沧州,最后在宋辽边境的沧州北面流入渤海,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塘沽口。

那么只要疏通扩宽深州五十里的一段淤堵的小河道,将黄河和滹沱河连接起来。

那时沿着永济渠北上的船队,既可以走黄河而直达宋辽边境,又可以通过黄河连接的滹沱河和白沟,船队将粮食物资送到雄州、霸州、保州、定州、真定府等地。

所以这五十里河道工程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一旦打通,整个河北的水路就完全盘活了,便可利用蒸汽机船带着运输拖船将不计其数的粮食物资从扬州运到宋辽边境,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朝廷在征集四十万民夫疏通河道的同时,又征集运输拖船三万艘,将由朝廷匠作监和范氏机坊联合制造蒸汽机船,争取在一年内达到三百艘的规模。

知政堂随即又发布了战争动员令,朝廷将动用五百万两战争储备黄金,要求加大铁矿和硝石矿的开采和冶炼,加大万石以上福船的建造,加大海外粮食种植,同时又招募十万矿工,准备明年开春后赴吕宋岛增大开采金矿和铁矿的数量。

七天后,范宁以征辽使、七卫军都统制以及河北路宣抚使的身份,率骁骑、熊渠、射声、龙神四卫二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北上,屯兵河间府,加上十万边军,宋朝已在河北一线投入三十万大军之众。

泉州的两万水军也分乘三十艘福船北上莱州,使莱州聚集的水军兵力已达近四万人,万石福船五十艘、两万石桨船二十艘,以及其他万石以下战船上千艘。

大宋的水军有五万人,目前除了海外驻扎的一万人外,其他大宋各地的水军已全部调集到莱州,加入征辽之战。

范宁的军衙官署放在河间县,这是河北路仅次于大名城的城池,城池周长达四十余里,人口二十万人,城池高大坚固,河间县紧靠滹沱河,有航运的便利,北面又有莫州、雄州和霸州作为缓冲,是个非常理想的指挥中枢之地。

范宁刚到河间府,韩琦便从保塞县赶来了。

此时范宁正在城外军营内查看河北防御图,这份河北防御图是天子赵顼给他,是木头雕刻而成,长宽各有两丈,由六块稍小地图拼接而成。

这份地图是宋真宗时期,数十名工匠耗时三年雕刻而成,充分体现了大宋工匠高超的木雕技术,高山、丘陵、森林、麦田、河流、桥梁、城镇等等,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包括城池大小都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还有城池坚固程度也用颜色表现出来,颜色越深,城墙就越高大坚固。

不过这毕竟是宋真宗时代雕刻的地图,还有一些变化它没有反应出来,比如河间县的护城河,就是在宋仁宗皇佑三年开凿,地图上就没有,所有几名工匠正对照着最新地图小心翼翼修改木雕地图。

“小范相公可在?”大帐外传来了韩琦洪亮的声音。

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战第三十八章 乡村离婚案(中)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种小马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岛第二百八十四章 计划有变第六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七章 萝莉小女侠第四百六十五章 争取支持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险船只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无人可求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间购岛第一百二十八章 当局者迷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风波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门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寿(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内战第六章 假亦真时真亦假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剑第六百五十章 谣言四起第六百六十八章 发展之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访高县令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择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吕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第四百零三章 鼓动办报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陆大战第六百四十章 惊天骗局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军营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桥之战第八十章 一号大案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出击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出击第五百二十六章 鲲州宣权第六百九十五章 哑雷事件第二百二十一章 关键证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绝好的广告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结交第二百八十七章 当务之急第四百一十章 潼关税吏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场考试第六百四十章 惊天骗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发俸之日第七十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绝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职(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战争升级第四百一十四章 齐人之福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堂会审(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马车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试大幕拉开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师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变第七百五十三章 辽国灭亡第七十章 比赛要延期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四十二章 韩绛的要求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讨嫁妆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礼风波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一百四十四章 兴农九策第七百零二章 精钢契机第六百二十二章 两地激战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战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国舅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结难解第四百八十八章 赵宗实入坑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临琉球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记石刻第三百一十四章 辽国来使第七十五章 四强赛(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县学增补考试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汇聚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三百四十一章 琐事争吵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三章 枫桥夜泊第四百四十三章 顾家站队第六百四十章 惊天骗局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发远征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军南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会第四百四十六章 丢车保帅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结果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银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