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谁的错?

“大宋立国两百余年,和契丹人更有百年盟约,一百多年来,除了西北一隅,没有任何战事,国强民富,按道理早该北上征伐,收复故土。如今官家有意北伐,不料却屡遭阻扰,归究原因,除了现实考虑和道义思量外,就是百年和平造就的富裕已经磨去了中国人的热血,他们安于现状,担心失败,说到底就是一句话,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赵良嗣谈了一口气,“我到了大宋后,知道了很多事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变法之争。王安石变法,本意是强国富民,但新法却因为触犯了权贵们的利益,连遭重挫。”

“在大宋,支持变法的人称之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的则被称之为元佑党人。官家承继大统后,把元佑党人尽数驱逐,其意思很明显,就是要锐意变法,强国富民,继而收复故土,中外一统。”

“这个策略没有错误,但今天看来,国强民富也有它不好的地方,比如恐惧战争,不敢承担失败的罪责,宁愿守成,不愿进取。尤其让人不解的是,越是品行高洁,才智出众的人,越是反对变法,反对战争,他们有勇气以死相谏,他们有勇气不遗余力地打击对手,却没有勇气去变法,去开疆拓土,去建立一个更强大的王朝,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看看今天的女真人,他们一无所有,但他们有勇气,他们无畏无惧,他们敢于以死相搏,结果如何?他们击败了七十万辽军,取得了护步达岗的胜利。他们因为这场战争而建立了大金国,他们从无到有,崛起于辽东。”赵良嗣有些激动,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相反,看看大宋,大宋和女真人相比,孰优孰劣?如今大宋在北伐一事上踌躇不前,而女真人正在一往无前,对此我们能说什么?勇气,大宋什么都不缺,就缺乏勇气,缺乏锐意进取的勇气。缺乏汉人的脊梁。”

屋内很安静,只有赵良嗣急促的喘息声。

黄涉目瞪口呆地望着他,不知道他为何突然发出这种感概?马植向往天朝,矢志收复故土,为此他抛弃了一切,然而,仅仅过了几年。他变了,他的热情正在消褪,他地热血正在冷却,为什么?

“官家有什么错?为了强国富民,为了变法,驱逐元佑党人,这有错误吗?”

“官家为了收复故土。不惜竭尽全力,在西北鏖战了十几年,这有什么错误?西北军统帅不能理解官家的策略。于是官家让童贯出任西北军统帅,十几年来也打了不少胜仗,更关键的,它拖垮了西夏。以大宋的国力和西夏拼消耗,继而彻底平定西北,这个策略有错误吗?”

“如今辽东烽烟四起,女真人崛起于辽东,契丹人岌岌可危,趁此良机。北上征伐。收复故土,这又有什么错误?”

“但是。朝堂之上,除了官家地亲信大臣,其他人都是反对,反对……似乎大宋就应该安于现状,似乎大宋就应该坐山观虎斗,似乎大宋就应该丢弃故土,似乎官家和他的亲信大臣都是祸国殃民的奸佞,只有他们才是大宋的忠臣。”

“无耻……”赵良嗣痛心疾首,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们为什么安于现状?为什么坐山观虎斗?为什么不意收复故土?就是担心失败,恐惧承担罪责,害怕失去自己的利益,他们吃大宋的肉,喝大宋的血,到了大宋需要他们的时候,却一个个缩着脑壳做乌龟,不但如此他们还扯后腿,下黑手,无所不用其极。世上若论无耻,这是这帮自以为高风亮节、自以为忠贞不贰的人最最无耻……”

“我在大辽宫帐看到地一幕,在大宋朝堂上也看到了,而且比大辽宫帐更加无耻,更加恶

黄涉感觉窒息,感觉头晕目眩。

马植是自己的好朋友,如果不是这层关系,他绝不会在这种场合下讲这种话,他肯定是太痛苦了,所以才有这番情不自禁的宣泄。

良久,赵良嗣冷静下来,诚恳说道:“官家不惜违背祖制,答应了藩镇,由此可见他对你们期望之高。如果你们能帮助官家收复故土,让主战派大臣们扬眉吐气,给朝堂上那些无耻的士大夫们沉重一击,收益的不仅仅是官家和一帮大臣,还有大宋和大宋的子民。有了燕云故土,重建了中原屏障,大宋才算完整了,安全了,然后守内虚外之国策才有可能改变,才能谈到中外一统之大业。”

黄涉自然是满口答应。

赵良嗣那番话给了他极度的震撼。诸如开疆拓土这种大事最最重要地是上下齐心,当年秦皇汉武和唐太宗之所以能建下震古烁今的大业,莫不如此。今日女真人能立国开疆也是如此,反观大辽,之所以失败,不是败于实力上,而是败于内讧,败于宫帐。假如大宋朝堂和大辽宫帐的情况如出一辙,大臣们为了一己之私利,未战先怯,大宋皇帝的宏图志愿恐怕最终要以失败而收场。

辽东义军本意不过是得到大宋的援助,然后打一块地盘发展壮大,能否生存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所以大宋朝堂上的情况短期内还影响不到义军,但是,从长远来看,义军地最终出路却和大宋密切相关。现在辽东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清晰,不管辽金最后是战是和,留给义发展的时间都极其有限,某种程度上,大宋皇帝和大宋朝廷地策略将直接影响到义军的生存。

赵良嗣接着详细述说了大宋皇帝的意思。

鉴于目前宋廷状况,皇帝重启平燕之策,只能绕过外廷,所以皇帝接纳李虎和辽东义军一事要保密,暂时不能公开。其次,援助肯定要给,但不能无偿,因为调拨物资需要通过外廷,皇帝需要给外廷一个合理的理由,因此,在辽东形势没有明朗之前,援助只能以回易的方式输送辽东,也就是以战马换取物资。其实,这也是皇帝防备上当中计,以免竹篮打水一场空,留下笑柄。

黄涉惊喜万分,没想到汴京之行如此顺利。看来,李虎的运气就是好,神灵保佑啊。他需要大宋的时候,马扩就到了,他需要钱财物资的时候,大宋皇帝就同意了。在桃花岛的时候,李虎和自己都担心此趟可能空手而回,哪知事情竟然如此顺利。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啊。

两人又谈了一些细节。赵良嗣随即告辞,回宫复旨。

马扩送走赵良嗣后,问起商谈经过。黄涉也不隐瞒,照实说了,赵良嗣详细解释平燕之策,也谈了接纳义军地细节,仅仅把赵良嗣地那番宣泄之语省略了。

马扩大喜,“官家既然让他给你解说平燕之策,并告之西北战事,可见对义军期待极高,此事必成。”

黄涉看到了这位名震天下的大宋权臣。蔡京七十有二了,须发皆白,不过保养得很好,看上去比真实年纪要小,气宇轩昂,精神矍铄,谈吐间自然流露出一股逼人气势,这股气势让黄涉有些紧张,初见之时甚至有些局促不安,喘不过气,说话都不俐落了。

蔡京说话沉稳有力,句句直击要害,没有一句废话,而且一句接一句,让黄涉应接不暇,连思考地机会都没有,仿佛眼前的蔡京就是一股呼啸狂飙,扑面而至,要把自己活活撕裂。

屋内很凉快,但黄涉额头上冒汗了,很快身上也见汗了。此时正值夏天,衣衫单薄,黄涉无所遁形,那副汗流浃背的样子看上去很狼狈。

蔡京忽然站起来,递给黄涉一把精致的蒲扇,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意,“你这样来汴京,其实就是空手套白狼,你所有的承诺就象这夏天的空气一样,虽然炙热,但它终究无形。”

黄涉恭恭敬敬地接过蒲扇,轻轻摇了几下,勉强挤出一脸笑容,“相公需要什么?”

“今年内,我要看到你们攻占平州路,否则……”蔡京停了一下,慢慢说道,“否则你的承诺没有任何意义。”

黄涉犹豫了片刻,没有说话。

“你们之所以投奔大宋,不过是为了缓解自身的生存危机。”蔡京话锋一转,两三句话把李虎和义军目前的处境说清楚了,“对于契丹人来说,你们就是祸根,势必要灭了你们。对于女真人来说,你们目前还有利用价值,但等到你们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你们也就完了。所以,你们投奔大宋,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大宋能接纳你们,那是陛下天大的恩赐,你们要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黄涉无语,拜谢,效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空手套白狼,只有忍气吞声了。

第54章 决战前夜第61章 不要脸第37章 打土贼第73章 我把脑袋还给你第26章 良心的折磨第95章 拖死你第3章 失守第43章 幽燕镇戍第44章 杀人的天才第70章 赌一把第24章 童贯之痛第97章 退敌之策第12章 庸人自扰第21章 设套第34章 事事牵挂第68章 汉王府的权力有多大第72章 漫长之路第81章 我就怕他不贪婪第15章 五月纪事第25章 就是遭践你第50章 个陷阱也太深了第73章 晕了第38章 马哥不上当第71章 老子比你更狠第56章 诱敌第72章 长发悍将第19章 金兀术和哈迷蚩第52章 良禽择木第42章 突围第十五日第35章 决裂第2章 各有难处第20章 李虎之计第8章 质疑第22章 协调两府第25章 给老子出出气第9章 兄弟还争气第86章 陈兵饮马河第30章 副元帅第40章 火器第53章 深陷局中第35章 得失之间第9章 继续攻击第84章 吞并第75章 中国之祸未有宁息第13章 董帅生辰第65章 跛子第9章 急赴平州第74章 藩镇第22章 刨地三尺第84章 以耻为荣第63章 我不会离开第80章 岳飞回京第86章 内绥外御第91章 陷阱第31章 犹豫第59章 狮子大开口第87章 阉猪的小方第27章 大石很无奈第34章 事事牵挂第53章 你不仁我不义第8章 少帅罗兰第58章 得失之间第68章 大结局第64章 紧张部署第67章 暗度陈仓第18章 岳飞的近忧第21章 我虞尔诈第89章 可怕的未来第41章 他们在骗你第68章 过河拆桥第67章 仓惶后撤第62章 永不放弃第74章 打一坨子第24章 童贯之痛第99章 美丽的陷阱第56章 突见恶鬼第99章 大旗第27章 伺机而动第36章 我能值多少?第80章 平燕策第86章 内绥外御第13章 董帅生辰第25章 就是遭践你第45章 为了孩子们,我要努力第80章 岳飞回京第1章 变数第98章 天生的死对头第41章 自扫门前雪第21章 拟策第86章 兵逼江宁第85章 十万贯买来的消息第50章 中国的草民第96章 利器第75章 李虎的雄心第39章 覆手为雨第56章 谁有实力谁是老大第20章 焦虑第57章 走投无路第39章 白干了第91章 想不想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