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舌战群雄

“扑腾”一下,金鱼轻盈一跳跃出水面,又沉入水池中。激起的水花溅在了小八的衣服上,惹得他一阵惊叫。

“啊,肿眼泡生气了。”

男孩的玩兴大起,兴致勃勃的捋起袖子伸手去捉水池里的金鱼。然而鱼戏莲叶间,哪里捉得到。小八的倔强劲儿顿时涌了上来,卷起裤脚就要往水池里面爬。

“兀那小子,你在作甚?”

刘海蟾一声厉喝,吓得小八猛一激灵,一时站立不稳,晃晃悠悠,眼看就要掉进水池里。刘海蟾叹了口气,只一个眨眼的功夫,已经将小八抱着放在了自己身前。刘海蟾吹胡子瞪眼的对着小八的额头弹了一指,训斥道:“调皮,胡闹!”

“哎呦。”

小八吃痛,捂着自己的的头顶连忙躲到王重阳身后,拉着王重阳的衣裳,气呼呼的看向刘海蟾。

“老爷爷,你看这个坏老头,他弹人家头顶。咱们走吧,留在这里了。“

王重阳呵呵一笑,不做回答,宠溺的摸着男孩的头。倒是刘海蟾颇有些不满小八把他称作坏老头,瞪着眼睛说道:

“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小八怯生生的躲在王重阳身后,小声道:“我叫小八。”

刘海蟾翻了个白眼,又摆出一副吓人的样子,咋呼道:“我是问你姓甚名谁,不是问你的乳名。”

“他叫李从益。”

王重阳长叹了一口运气,拉着小八坐回了一旁的椅子上。

“是李煜的遗孤。”

唐宋觉得自己实在有些愧对列祖列宗。

几日来,他准备的兵法、谋略、国策萧后一样都听不进去,反而是对他一开始讲的那个灰姑娘的故事十分感兴趣。于是,每日的早课,唐宋讲课的内容自然而然的由传统文学转变为了安徒生童话。

萧太后真的很喜欢听童话啊。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默默地讲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唐宋知道他今天的任务又完成了,接下来萧绰大概要打发他走了。

出乎他的意料,萧绰这次没有急着撵他或是追问问题,反而一脸认真地托着腮帮看着他,脸上挂起了淡淡的微笑。

“你很会讲故事,油嘴滑舌。”

唐宋不明白她葫芦里又在卖什么药,只好干笑两声,应付道,“其实在下只是小时候听那些说书的吹牛吹多了。别的本事没有,吹牛、讲故事还是略懂的。”

“今日早朝的时候,有些大臣向我进言,劝我联合庞籍所领西夏旧部,南下宋国。而且,支持者呼声甚重。唐宋,你对这个提议怎么看。”

“与庞籍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一想到与庞籍的恩怨,唐宋忍不住叹了口气“庞籍此人,天生狼顾之相。他未发迹时,在下与他素来无冤无仇他还要害我,何况现在他做了定难五州之主,胃口更大。太后,恕我直言,我觉得庞籍对太后的威胁不亚于来自宋国的赵官家。想必若是开战,燕云十六州就要被庞籍此人给盯上了。”

萧绰的嘴角挂起了一丝淡淡的微笑,忽然拍起了手。

“不愧是在他手下吃过亏,唐太傅,你看的还真是透彻。”

缓缓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身凤袍叮咚作响,萧绰迈着小步走到唐宋面前,掏出一张奏折递给了他,“今日早朝时那些人的言论我已命人记录在册。你回去仔细琢磨琢磨,明日不必再来这里为本宫上课。明日我会派人接你上殿参加早朝,届时你要想办法为本宫,说服那些人,不要整天喊打喊杀的。”

唐宋有些诧异的看着萧绰,低下头大致翻了翻那本奏折,抬起头问道:“娘娘要我上殿?”

“嗯。本宫明日会在当庭公布你太傅的身份,本朝素无太傅一职,你又是个汉人,想必我辽国的忠臣少不了要和你计较几句。不过你不必担心,有本宫和楚国公韩德让为你撑腰,没人敢真的动你。”

唐宋会意,拱手道:“太后的话,在下记下了。太后若是没有别的吩咐,在下就告退了。”

萧绰点了点头,坐回书案前,翻阅起奏折来。

第二日一早,萧绰派去接唐宋的轿子果然早早就到了。耶律兰兰昨日听说了唐宋要上朝的消息,也是欢喜得不得了,拉着唐宋去他爹爹的房间里忙活半天找了件最惹眼的一副。看着唐宋换上华贵服饰,气度不凡,耶律兰兰不禁又犯起了花痴,忍不住在唐宋身上摸了几把揩揩油。唐宋没有自己的官袍,本来还感谢耶律兰兰为他解决了这么个大难题,突然被她这般转变吓了一跳,顿时慌慌张张的告辞了。

一路来到宫门口,跟着几名侍卫走进金銮殿。一班辽国大臣正在议论纷纷,倒没几个注意到唐宋的。偶尔有人看上他一眼,也只道他是从地方来觐见的小官。唐宋既无熟人可以讲话,所幸站在人群最后面,无聊的看着四周。

“汉人,你就是唐宋?”

一声雄壮的声音传来,唐宋扭过头,发现一个虎背熊腰、满脸虬须的男子正向自己走来。此人身高九尺,长相粗狂,偏偏是一身文官打扮,颇有些格格不入。唐宋不认得他,愕然拱手道:“正是在下,还未请教?”

那男子冷这张脸,也不还礼,不阴不阳的说道:“楚国公,韩德让。太后没有告诉过你吗?”

我又没欠他钱,他干嘛对我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唐宋心里嘀咕着,猛然间一惊,暗想道:

韩德让是萧绰的情人,又是耶律兰兰的老爹。我住在他家里和他女儿整日嬉笑打闹的,又天天和萧绰密室相谈,换个男人恐怕也会对我产生敌意吧。糟糕,偏偏我身上这件衣服也是他的,不是说男人*如换衣……妈呀,据说这韩德让脾气十分暴躁,若是让他误会了我,不会发难与我吧?”

想到这里,唐宋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韩德让。

韩德让注视着他,小声道:“待会见机行事即可,有人出招,本王自会替你接着。”说罢,也不再理会唐宋,挤开人群走上了群臣最前方站定。

“皇上驾到~~~太后娘娘驾到~~~”

小宫女一声喊,萧绰领着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款款走出来坐到龙椅上。文武百官纷纷跪拜,口中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平身。”

萧绰淡淡的回了一句,而后目光扫视着殿前群臣,看到唐宋的身影后,微微一笑。

“今日本宫要宣布一件事情,本宫今日研读汉人著作愈发觉得费力,决定册封一位太傅来辅佐本宫。唐太傅,请上前来。”

唐宋闻言,诺了一声,规规矩矩的从人群末尾小跑着上前,跪下听封。

“本宫封你为本国太傅,位同北宰相府宰相,赐绫罗绸缎五百匹,赏黄金五百两。”

一群辽国大臣咋一听萧绰要册封太傅,还以为不过是效仿汉人给自己请了个教书先生,可现在一听这个教书先生位同宰相,顿时一个个不乐意了,议论纷纷。

辽国的官制,在萧绰实行汉化改革之前,其实还存在着许多差异之处,拿《辽史·百官志一》中的一段话来描述是这样的: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太祖神册六年,诏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首先,皇帝之下,最大的官是“于越”。于越是辽国大于越府的首辅,无具体职掌,就是“大之极矣,所以没品。”而这一官职的代表人物有拥立阿保机称帝的耶律曷鲁、辽道宗耶律洪基讨平耶律重元的叛乱中救驾的耶律仁先等。辽国九代皇帝二百一十年的统治期间也只有三人被封为于越,可见其何等尊贵。

辽国共设立了两套官僚机构:一是北院,掌管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事物;另一是南院,掌管境内汉人州县等事。南院官多仿唐制,也有三省六部、各台、院、寺、监、诸卫等官,多用来安置汉人的,但是并无实权。地方的燕云十六州等汉人居住区,实行州、县两级制,州长官为刺史,县长官为县令。北院大权则一直是由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所把持。

北院的最高机构是北枢密院,“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帐殿之北,故名北院”,长官为北枢密院使,副官为知北院枢密使事。属官有知枢密院事、北院枢密副使、知北院枢密副使事、同知北院枢密使事、签书北枢密院事。南枢密院虽然与北院并列,实际上,主要的权力机构是北枢密院。

两院之下有北宰相府,设北府左、右宰相、总知军国事、知国事等官;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之政,设北院大王;宣徽北院,设北院宣徽使,掌北院御前祗应之事。

除此之外,还有掌刑狱的夷离毕院、掌文翰的大林牙院、掌礼仪的敌烈麻都司等等十数个部门。

“太后,臣有话要说!”

唐宋正等着接受封赐,殿下一人忽的站出来厉声道:“我朝素无太傅一职,臣以为贸然提升一名汉人位同宰相之列,实在难以令百官信服!”

萧绰冷眼看去,淡淡应道:“耶律虎骨,你是觉得此人未能展露实学,让你不服气?”

“太后明察。”

“那好”萧绰冷笑道“我告诉你,这个汉人的身份,乃是前西夏夏州知州,唐宋这个名字,各位应该都清楚吧。”

唐宋?殿前一阵骚动,百官顿时议论纷纷。唐宋不是已经死了吗?为什么会在这里?据说这个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连李继迁那个莽夫都被他捧上了西夏王的宝座,若果真是他,这太傅倒也当之无愧。

唐宋得了萧绰的颜色,微笑着站起来,面向群臣压了压手:

“各位大人安静,请听在下几句。”

“我唐宋自西夏灭国后,一路流落到上京,幸得太后赏识。唐宋虽只是一介书生,却也愿意以自身之力助太后一臂之力。诸位大人若是有何见教,尽管招呼,唐宋接着就是。”

好嚣张的态度!台下的辽国重臣一个个顿时不悦,区区一个汉人还敢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台下顿时站出一人,大喊道:

“在下想请教唐太傅,听闻唐太傅历任宋、夏两国,不知可曾有过得意门生?”

唐宋向说话之人看去,是一三十出头的精壮汉子,气度不凡。唐宋肃然起敬道:“未请教阁下是?”

“北院大王,耶律斜轸。”

唐宋脑中一阵思索,继而嗤笑道:“原来是北院大王。在下在汴梁时,曾任过太子中书舍人,太子赵元佐算是我第一个门生;在夏州任职期间,在下多少指点过西夏王李继迁。”

一旁的耶律虎骨接过话冷笑道:“哼,是啊,这二人一个如今从太子沦落到庶人,一个从西夏国主沦落到生死不知。唐太傅,真是好本事啊!”

“虎骨大人,究竟想说什么?”唐宋轻蔑的看着他,傲然道“至少在我留在他们身边期间,他们一个是大宋太子,一个成了西夏霸王。”

耶律斜轸点了点头退回人群中,耶律虎骨却不罢休,咬着牙逼问道:“你做太傅,可有真才实学?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你可识得?天道人事,老庄之学,你又懂得多少?”

“孔孟之道,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老庄之学,玄之又玄,子虚乌有也,何能用之社稷?在下岂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耶律虎骨含恨而退,却见殿下一人又上前道:“唐太傅一张快嘴,好生厉害。可是在下听说李继迁未遇阁下前,尚能无敌于西北,何以各下一来,反而西夏国灭,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了?”

唐宋凛然道:“西夏之祸乃是出自庞籍小人阴谋诡计,非战之过。难道屡败潘美、收服七氏、东拒杨继业之功都被阁下给吃了?”

唐宋身后传来一声轻笑,萧绰掩着嘴,默默看着唐宋在殿前耍宝。殿下大臣一个个轮番上阵,可是没一个能说的赢唐宋。等到唐宋连败十二人之后,终于再无人敢上前迎战。台下辽国臣属虽仍有不服,却多是畏惧,不敢上前。

这个汉人脑子都长嘴上了,谁还愿意再去找没趣……

见再无异议,萧绰又宣布了一遍对唐宋的封赏。忽然,唐宋受封完毕,忽的转过身啦,咧着嘴对殿下百官阴险的一笑。

“在下听太后说起有几位大人昨日提议联合庞籍,共伐中原,在下正巧有些不同见解想和诸位讨论一番,不知都是哪些大人啊?”

文武百官震惊了,这个人是狗吗,怎么还咬着不放了?

“我说!”

耶律虎骨又站了出来,挺起胸膛大喊道:“我耶律虎骨觉得联合庞籍南下中原之计,甚好,唐太傅,你有什么高见?”

百官顿时眼中带着憧憬的看向了耶律虎骨。耶律虎骨的虚荣心顿时膨胀起来,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不向恶势力低头的英雄,胸膛挺得更高了。只是他没有发现,众人看他的眼神里,除了憧憬,更多的是怜悯……

唐宋一看又是这个不识相的站了出来,无奈的叹了口气,伸出手指向了他:

“我就是觉得这个计策是在放屁,你有什么意见吗?”

“我!”耶律虎骨大怒,咆哮道“那你倒是说理由啊。”

“老子和庞籍共事两年,从堂堂夏州知州被他坑到如今要放下身份和你在这里浪费口水,老子就是活证据!庞籍为人反复无常,阴险狡诈,与他合作简直是自寻死路!耶律虎骨,我问你,要是你大舅子借了你100两黄金不还给你,下次再借,你还借给他吗?吃一堑长一智,今天本太傅免费给你上一课!”

耶律虎骨气的满脸通红,还想要反驳,却被萧绰制止了。

“够了。唐太傅说得十分在理,本宫心意已决,不会和那庞籍联手。”

耶律虎骨双眼通红,一时情急,暴怒道:“太后何以处处包庇这个汉人,他是唐太傅,不是楚国公!”

“大胆!”

萧绰气的脸色通红,一番群臣则下意识看向了人群前的韩德让。韩德让默不作声的从人群前走到一旁侍卫身边。

“给我。”

从侍卫手中一把抢过戎杖,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一杖子打在耶律虎骨头上,耶律虎骨顿时脑袋开了花,至死不敢相信韩德让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他活活打死。

诛杀大臣,论罪当斩。

第6章 庞籍自荐第16章 三王聚会第28章 无言的收场第37章 决不妥协第13章 合纵第17章 王不留行第47章 麟州陷落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13章 大决战(上)第43章 公主驾到第16章 唐宋不是人第27章 炒作第42章 重逢第1章 美人之恩最难消受第27章 炒作第32章 联姻(下)第13章 大决战(上)第8章 狼与藏獒第15章 物是人非泪先流第43章 公主驾到第9章 残存亦末路第28章 无言的收场第44章 忠烈杨家将第22章 小周后第22章 他的女人第29章 落幕第34章 第一良相第40章 银州易帜第27章 过河的小卒第1章 梦境第6章 庞籍自荐第1章 梦境第38章 一审卢又元第41章 三审卢又元第45章 此去经年陌路第12章 嘴炮战争第4章 胜负分晓第46章 杨家将大战折家将第6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7章 太宗北伐第14章 大决战(下)第48章 蹂躏吧!猛犬军团第22章 他的女人第35章 就叫他——李元昊第19章 青楼文化第10章 人心险恶第6章 庞籍自荐第48章 蹂躏吧!猛犬军团第4章 胜负分晓第36章 真相难明第4章 汴梁行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2章 梦中人第7章 太宗北伐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34章 第一良相第13章 大决战(上)第25章 汴河局势的转机第37章 决不妥协第7章 拜龙教第39章 选美大赛(二)第32章 联姻(下)第16章 三王聚会第38章 选美大赛(一)第42章 重逢第47章 麟州陷落第43章 公主驾到第28章 无言的收场第26章 瞒天过海第12章 守的云开见日出第32章 凶案第17章 王不留行说点心里话第15章 物是人非泪先流第33章 寇准入狱第12章 嘴炮战争第34章 第一良相第11章 府谷第53章 王政终焉第16章 三王聚会第4章 胜负分晓第33章 寇准入狱第9章 再生变数第21章 佛门是非之地第16章 分别第7章 断粮计第16章 唐宋不是人第10章 人心险恶第1章 美人之恩最难消受第6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9章 再生变数第6章 想方设法第48章 蹂躏吧!猛犬军团第11章 壮士解腕第16章 三王聚会第10章 人心险恶第1章 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