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帮一帮可怜人(第一更!)

“姐……”

狄进等在书房里,明明已经破案,但相比起之前困在家中,镇定自若,稳坐钓鱼台,如今反倒有些心神不宁。

主要是有种感觉,如果那位胡娘子在背后推动着案情的发生,那她对于自己的结局也该有所预料。

因此当狄湘灵推门而入时,狄进立刻起身,开口呼唤,但脚下又随之一顿。

对方前所未有的失落表情,已经表明了结局。

“胡娘子死了,自焚在自己家中……”

一向精气神十足的狄湘灵,稍稍低垂着头,声音里颇为苦涩:“我到底该不该救她呢?”

狄进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带着姐姐来到桌前坐下,从壶里倒了杯热茶,轻轻摆放在面前。

狄湘灵怔然片刻,缓缓开口,将胡娘子死前告知的案件真相娓娓道来。

“地方上为求兼并土地,逼得农户走投无路,京师里宅院寸土寸金,同样逼得百姓控诉无门,家破人亡……”

“最初接触到《苏无名传》的,果然是这位受宠的妾室么?这不奇怪!”

“温大夫愿意招供与秦氏的通奸关系,是因为时日无多,在胡娘子的劝说下为家人留一份保障,这……”

狄进细细聆听,对于胡娘子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感到同情,对于她在背后默默推动秦氏杀夫的行为并不意外,唯独提及与温大夫的关系时,微微皱了皱眉。

而狄湘灵犹自沉浸在情绪中:“我当时看出她死志已决,这般活下去只是一种折磨,没有出手强行带走她,但后来见得那宅中大火,又生出后悔,如果真的强行带走她,是不是也能劝她改变心意,好好活下去?”

说到这里,狄湘灵眼中带着忐忑。

但狄进的回答,却不是任何一种选择:“我不知道,甚至她也不知道,这来日发生的事情,谁又知道呢?”

狄湘灵愣了愣,沉默下去。

“就怕选择两难,选哪一个,以后都会对另一种产生怀念!”

狄进顺势引导:“姐姐尊重胡娘子的选择,并不是错,反倒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同情心,将想法强加于他人之上,才是一种自私!”

“呼!也罢!六哥儿说的确实有道理!”

狄湘灵不是钻牛角尖的人,长长叹了口气,倒是又恢复了往日的精神,起身来到窗边,看向外界,目露寒光:“不过经过此案,有一件事情让我耿耿于怀——”

“刘美还是一个官声不错的外戚,如果此人暗中都逼得不知多少户小民家破人亡,那些贪官污吏又当如何?这京师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一座宅院,被迫租房居住,那些宅院的房契业主,又写了哪些人的名字?”

“若是正经的买卖倒也罢了,别给我遇到那种巧取豪夺的,否则就算是为了出一口恶气,顺一顺心意,我也得灭个一家大户试试!”

这回换成狄进沉默。

武侠世界的江湖中人,与朝堂势力很多时候泾渭分明,顶多骂一句鹰犬走狗,大部分时期还是井水不犯河水,而历史的江湖中人,则基本上敌视庙堂,尤其是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权贵高官,因为这些江湖子的存在,其实就是民间推举出的精英人物,来抵抗官府的索取和欺压。

所以狄湘灵所言,还真不是一时的气话,她完全是做得出来的。

这位如果再过個百年,到宋徽宗那昏君祸乱天下的时候,绝对是造反人员之一,能不能成气候不说,至少多杀些贪官污吏,快意恩仇。

不过现在距离五代乱世结束,才五十多年,甚至可以说澶渊之盟后,中原大地才经历了十多年真正的太平时光,造反是背离民心所向,从全局着眼,终究还是要解决问题。

而江湖人可以解决有问题的人,却无法解决问题,真正让小民过上相对好的日子,终究还是要靠朝廷和官员。

狄湘灵以前或许懒得考虑那么多,但现在杀意毕露后,又转过头来:“六哥儿,原来家中为你取字仕林,一心入仕,我还有些不以为然,现在倒是觉得,以你的才能和手段,来日定可以当一个压制那群权贵狗官的人!”

“确实!”

狄进并不自谦,点了点头,走上去,与她并肩而立,看向窗外的京师:“破案缉凶的难度再大,终究不如从根源里杜绝这类案件发生,或许终结罪恶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事情,但有许多人在默默努力,世间会渐渐变得不同!”

说到这里,狄进看向隔壁:“如公孙明远,他正是为求真相不顾自身安危的人,亦是我所敬佩的人物,但世上与我最亲近的,自然是姐姐,有姐姐继续助我一臂之力,我才更有信心,成为一个不必委曲求全,放心揭露真相的神探啊!”

狄湘灵涌起被需要的感觉,眼睁睁看着胡娘子自焚的挫败感消去,胸中的戾气平息了许多,终于抚掌一笑:“那是当然!我们姐弟合力,好好管一管这些不平事,帮一帮更多的可怜人!”

……

“老身外族庸劣失德,犯此重恶,实在愧与诸卿议论此事,未免国朝蒙羞,当夺老身兄长太尉之职,罢一切封赏,刘氏贬黜出京,永不再用!”

请访问最新地址

“不可!刘氏一案,乃教化亏败,臣等亦有罪,圣人实在无需自责!”

赵祯坐在御座上,着绛纱袍,戴通天冠,加白罗方心曲领,努力扮出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帝王威严,实则有些怔然地聆听着大娘娘与群臣争吵。

就在刚刚,太后刘娥提议收回刘美的一切追赏,并将刘氏贬黜出京,遭到群臣激烈反对。

首相王曾强烈反对,次相曹利用也不轻不重地说了几句,参知政事吕夷简、枢密副使晏殊皆出言反对,讲明群臣也有过错,未能延续当年刘太尉在世时对家族的教导,以致于出了此等人伦逆案。

赵祯很不理解。

如果大娘娘要保刘家,群臣要对刘家严惩,那是正常,现在为什么反过来了呢?

大娘娘半点不袒护自己的外族,反倒是群臣要袒护刘家,不能惩罚过甚……

首相王曾在唇枪舌剑之中,看了这位小皇帝一眼,心中暗叹。

正是对方的不理解,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先帝去时,官家尚在幼冲,先帝遗命太后辅政,从那时起,大宋的君上,就是太后爱护辅佐的官家,也从那时起,太后与官家母慈子孝,为社稷尽心尽力,两者的利益牢不可分,共同代表着皇权。

但群臣也有制衡太后权力的义务,不让她如前唐武氏那般数度僭越,为所欲为,直至生出非分之想,染指大位,终究大肆提拔奸佞,排除异己,一味固权,以致于边土沦丧,国力衰微。

但也不能将皇权打压太过,以致于出现之前丁谓专权的场面,那同样是提拔奸佞,排除异己,朝野上下乌烟瘴气。

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各走极端是最容易引发矛盾的行为,作为宰执,必须要有这样的觉悟与默契。

而太后敏锐地把握住这一点,反过来将刘氏一免到底,损的其实也就是些许颜面,毕竟刘氏外戚在朝堂上并无势力,真正投靠太后的如枢密使张耆,才是她能够执政染权的关键,而贬了刘氏,接下来提拔亲信时反倒难受阻碍,宰执们正是预见到了这点,不得不出面制止,保持局势的微妙平衡。

当然,这看似是以退为进,实则分寸更难掌握,稍有不慎,刘氏之案真的导致太后威严大损,也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因此双方绵里藏针,以枢密使张耆为首的太后心腹,起初不做声,渐渐的也参与其中,最终当连权知开封府,负责此次查案的陈尧咨被逼出面,基调就已定下。

命案低调处理,相关犯人及早行刑,刘府上下闭门,悔过自新,然内殿崇班之位,由刘氏另一位旁支族亲接替。

赵祯觉得好像这样处理似乎还行,但又觉得哪里不太对,唯有脑袋懵懵地回到崇政殿。

这里本该是朝会结束后,天子的阅事之所,可现在阅事的权力由太后掌控,这里倒是成了为天子授课的地方。

而讲学的先生,自然是在前朝就得真宗看重,互相小纸条传信,然后入了太子东宫的神童晏殊。

当然,为天子授课的不止这一位,还有好几位饱学鸿儒,但赵祯平日里最期待晏殊的讲学。

只是今日他脑袋胀胀之后,再往外偷偷瞧了瞧,便把一卷书册拿了出来,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正看到一小半,敏锐地听到脚步声传来,赵祯赶忙把书册往袖中一藏,动作已是极为熟练。

晏殊今年三十六岁,在一众高官里,是最为年轻俊逸的一位,但他入朝为官实则二十多年,更经历过真宗驾崩后那段动荡惊险的时期,气质沉稳得一如两府的宰执,目光一扫,其实就看到了赵祯的小动作,却视若无睹,将今日的经卷翻出,开始讲经。

讲着讲着,却是停了下来,轻叹道:“官家今日何以这等心不在焉?”

赵祯心中一半挂念着朝会里的交锋,一半挂念着苏无名案件的真相,闻言倒是露出惭愧,起身行了一礼。

晏殊轻笑,笑容里带着一股抚慰人心的力量:“官家不必自责,臣少时听先生讲学时,也有分心之举,尤其是听了外界有趣之事时,更是心痒难熬……”

赵祯眉头一扬:“先生早而夙慧,少而神童,又极勤奋,生病犹手不释卷,世上恐怕无几人能及,还有这等趣事?”

晏殊谦逊地道:“官家谬赞,世上早慧之辈,非臣一人,今国子监便有一位学子,才华横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令臣至今回味无穷,赞叹不已,愿将此篇佳作与官家共赏!”

赵祯下意识捏了捏袖中藏着的书册,抿了抿嘴道:“正要聆听先生的点评!”

……

小半个时辰后,赵祯目送晏殊离开,暗暗松了口气。

这位先生教育人的方式,当真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明明是告诫他不要沉迷于话本传奇里面,却是半个字不提,只是将那浣溪沙分析讲解,数度赞叹,看来是真的很喜欢这首词。

说实话赵祯也很喜欢,但相比较而言,却更喜欢这位狄仕林的另一篇作品。

他掏出卷得弯曲起来的书册,心疼地捋了捋,然后又期待地道:“第四卷出很久了吧?苏无名的传奇,什么时候写后续呢……”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切为军事服务的狂人第五十章 我是读书人第两百六十八章 官场神技——不粘锅!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场大魔王的发挥,就是一个字——稳!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点状元也别这么明显啊!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朝的改变,从个人的进步开始!第九十七章 《苏无名传》多了两位读者(第一更)第六章 《富家子女连续绑架事件》第两百一十六章 死这么点就想结案?天真!第一百八十九章 《给神探的挑战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这样么?(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让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八十章 扬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订!)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朝的改变,从个人的进步开始!第一百五十章 开封府衙有一点忙(第三更)第两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爷”逼近第两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盗匪第三百零八章 咸鱼丐首喻平背后的真相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后一块拼图第四百三十七章 狄相公的经略布局第两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红伞验尸(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无论过程正义,还是结果正义,先要有正义!(第一更)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烦恼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时,解元在备考(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孙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两百七十六章 辽人寻子也可以三选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吕夷简的助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该蒙受不白之冤!为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爷”,我现在要打死你,你能别跑么?第三百四十三章 在朝堂中的份量,已经不可忽视了!第两百六十八章 官场神技——不粘锅!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来做(第一更)第两百三十三章 十几年的刑名,就是这样糊涂断案的?第两百零一章 三位神探对案件的剖析第三百六十一章 贯穿多起凶案的宫廷秘药第两百四十七章 军器府库案的真相第两百七十五章 合着你连中三元包括武状元啊?第八章 目标不是乱选的,是有备而来!第一百五十六章 将七爷的秘密一层层扒干净(第三更)第三百八十七章 万众瞩目的归来第五十五章 一开始就露出了破绽第三百三十八章 还是江湖人报仇效率高,专挑“金刚会”的灭门第三百五十二章 《苏无名传》对于勋贵的吸引力第三百五十五章 盗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这么牛逼?第两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式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么叫班门弄斧么?第两百五十九章 这特么八岁?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也给你诚意,你受得住么?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颗头颅被发现了?(第三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让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两百一十八章 姐姐提锏上门,单挑忠义社第一百五十五章 解元随身带一根锏,不是很合理吗?(第二更)第三百零三章 杀人案转为舆论战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尽头,登临绝顶!第三百四十九章 快别热身了,你打不过这个宋使啊!第三百七十一章 辽帝有请第两百八十三章 功勋旧臣不允许提功勋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来做(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渤海王国的秘传宝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们的命就该这么贱么?(第一更)第五章 现在就想搞钱!第三百三十九章 这下诛心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孙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两百七十章 现在轮到我们出手了!第两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盗匪第两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赢第三百一十六章 曹利用的末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还是江湖人报仇效率高,专挑“金刚会”的灭门第一百一十四章 公孙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第两百五十四章 他还得谢谢狄同判呢!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谜(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谜(第一更)第两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讲道理的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读书人?(第三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元妃:裁员裁到了大动脉?第三百四十二章 偷偷上进,卷死对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药(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让“英雄”查“英雄”,让“好汉”查“好汉”第两百九十四章 刚刚恨上,就已倒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灵童旧案的真相第三百七十一章 辽帝有请两百六十九章 死者的身份,太后的震怒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谜(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雷家:我们如临大敌的敌人,在狄进面前只顾着求饶?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书生第两百七十五章 合着你连中三元包括武状元啊?第一百一十章 官家想看更新?抱歉,不写!(二更)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宽厚仁义第一百零二章 通奸之人竟然是她!(第三更)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书生第两百一十六章 死这么点就想结案?天真!第一百九十章 犯人想不到吧!神探有三位!第二十四章 灌汤包贵么?第三百八十四章 让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点状元也别这么明显啊!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桩能影响京师房价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对我们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