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时,解元在备考(第一更)

五更刚过,天刚蒙蒙亮,国子监外,已经有人候在那里了。

渐渐的,人流汇聚,越来越多,不少以往风度翩翩的文人士子,都眼巴巴地看着那还空无一物的照壁,期待着里面的官吏早些把榜单挂上去。

公孙策也在里面,看了看周遭那些热切渴望的眼神,觉得有些丢脸,暗暗后悔自己也不该来,让书童大壮跑一趟,确定了榜单便是。

好在解试放榜又不是省试放榜,还没轮到榜下捉婿,所以就场面来说,人数虽多,还不算特别拥挤。

再加上公孙策左右瞧瞧,发现王尧臣、韩琦、文彦博等国子监有名的才子,一个不拉全部到场,并不是只派书童前来,心里也踏实了。

大家都紧张!不光是我!

王尧臣、韩琦和文彦博也注意到了公孙策,毕竟此人相貌极佳,那一次的言语又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键还是那人的好友。

可左看右看,都没有看到那个人,不禁心头一沉。

莫非对方没来?

那自己倒是落了下乘,显得沉不住气了,早知道派书童前来看榜的……

寻找狄进的,不止是这几位准备一较高下的才子,还有宫中来人。

比如内官张茂则。

穿着朴素,相貌清秀,倒像是某位士子的书童,静静地站在外侧,等待放榜。

赵祯的话本被晏殊没收,所幸后来文茂堂又出售,张茂则奉命买了一套带入宫中,如今只要不在课上偷看,晏殊也不再多过问,毕竟十六岁的少年天子,总不能半点娱乐都没有。

而把四册苏无名翻烂的赵祯,在听说国子监今日放榜,也让这贴身内侍出宫看榜,第一时间将好消息传回去。

赵祯的原话是:“我还想在殿试上,正式见一见这位狄才子呢,解试一定要考好啊!”

且不说官家的期盼,单就张茂则自己而言,也由衷地希望这位能写出人命大如天的士子,可以金榜题名,最好能高中魁首。

但另一边的某个人,则是完全相反的期盼。

“连放榜都不来?这是太有信心,还是发挥失常,觉得无言以对?”

“定是后者!”

“落榜!落榜!落榜!”

皇城司勾押贾显纯,口中喃喃低语,默默祈祷。

这段时日,他的日子很不好过,经常被江德明责骂。

原因不问可知,皇城司以前还是很威风的,顶多不能在进士面前逞凶,但武官将领,平民百姓,还有那些没有功名的士子,哪個不怕他们?就连权贵外戚,也等闲不愿意得罪,毕竟他们是皇家的人!

结果这一回,别说对付了,连恶心对手都没成功,还凭白折损了二十几个人手,最后闹得麾下逻卒消极抗命,这些人也非良民,贾显纯心知不妙,没敢逼迫过甚,然后就被顶头上司臭骂。

江德明的怒火发泄到贾显纯身上,贾显纯无处可以宣泄,只能默默诅咒,在科举的第一场就直接失利。

真要有如此落差,哪怕狄进年纪很轻,完全可以往后再来,但皇城司也不会给予机会了!

“出来了!出来了!”

正盼着转折点来临,士子高声喊道,只见国子监大门打开,一名考官带着数位吏胥走了出来。

在包括张茂则、贾显纯的翘首以盼下,一张巨幅的榜单被挂了上去。

所有人第一眼,都望向排在最前面的那个名字。

“国子监发解试头名:狄进,河东路并州人士,大中祥符四年生人,年十六!”

“是他?”

“为何是他?”

“果然是他……”

一时间众皆哗然。

大部分都是不解和不甘,少部分倒是并不意外。

王尧臣就是不例外的,眼神却也黯淡了一下,定了定神,往下看去。

他看到了韩琦,排在第三。

他看到了文彦博,排在第五。

但还是没看到自己。

过了前十,王尧臣的脸色已经沉下。

历史上他是今科状元,但没有连中三元,这点是可以确定的,否则荣耀又会更上一层,至于解试和省试的具体排名,这就没有记录了。

不过以正常水平论,这位即便不是第一,也会名列前茅,至少在前三之列。

王尧臣也有这份自信。

但现在,前十都没有他。

明清时报名次,对乡试第一名解元以下,也有一些恭维称呼,其中第二到第十名就叫做“亚元”,当然有的地方是所有通过乡试的举人,都可得这个称呼。

王尧臣并不知亚元这个称呼,可前十名是一个档次,这无论在哪个朝代类似的,现在居然都没有他,显然就是发挥严重失常。

直到第十三名,才终于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上。

王尧臣闭上眼睛,叹了口气,旁边传来平和的声音:“伯庸兄?”

王尧臣睁开眼睛,看向韩琦,苦笑道:“让稚圭见笑了,我在写完后,就知此次答得不好,无论是诗赋,还是贴经墨义,都有疏漏之处,只是终究抱有侥幸之情啊!”

韩琦其实也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好,但大家都是这样,如果科举考试和平日里做学问一样,那也不会出现许多名家大儒一辈子都考不上的情况了,便轻声安慰起来。

请访问最新地址

经由这位尚未及冠的学子安慰,王尧臣心情好了许多,另一边公孙策的脸色已经变了。

他先为狄进高中榜首感到欢喜,再仔仔细细地看了下去,别说前十了,都看了将近五十名,还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

公孙策额头已经开始冒汗,吞咽着口水,继续往后看。

看啊看啊看啊……

终于,在榜单的末尾,排名倒数第三的位置,看到了“公孙策,淮南路庐州人士,景德二年生人,年二十二”。

他长松一口气,握成拳头的手缓缓松开,但在意识到这是什么排名后,脸又涨得通红:“若不是国子监的解额多,我在第一场解试就被刷下去了?”

国子监的解额,即录取人数是全国最多的,今年足足有一百个名额,次一级的就是开封府乡试和锁厅试,也都有大几十个名额。

而天下四百军州的平均解额只有十人,大部分地区都只有个位数,有的甚至一个州只有三名贡生举人。

这也体现出寄应开封府的好处,有的学子才学不够,靠着长辈世族的人脉关系,得高官举荐,入开封府考试,反倒能考中。

当然如果移籍的学子是当地最优秀的,地方上的其他人也高兴,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如果是那种纯找关系的,倒也无妨,解试过了还有省试,那场考试就没办法走后门了,到时候才学不够的,依旧会被刷下去。

由此可见,公孙策如今的九十八名,其实是会被别人讥讽一句纯走关系的,他都还不了嘴。

因为就这成绩,在极重文教的庐州,还真不见得能考中,你反驳不了!

所幸这个时候,也没人注意到他,那边厢已经吵起来了。

“这河东狄进凭什么高中头名?”

“我们要看答卷!我们要看答卷!”

解元除了在地方上有名望外,实际意义并不大,毕竟许多偏僻的军州,第一名解元也是第二场省试的陪跑。

但如果说哪个地方的解元,最有地位,最得外界看重,那毫无疑问是群英汇聚的国子监发解试!

那是打败了众多寄应开封府的地方才子,独占的鳌头!

这个年代国子监解元的含金量,即省试只要不发挥得过于失常,基本是稳过,进士之位铁板钉钉!

所以众士子不服。

之前被压下去,还能期待科举排名,狠狠打脸。

现在可好,他们被一个只来了两次国子监的河东士子狠狠打脸……

对方甚至看榜都没来!

此时张茂则已经放心离开了,回去向官家通报好消息,贾显纯则先是面色剧变,听到众学子的争吵后,也抱着一丝希望,挤到了前面,捏着鼻子叫囔起来:“看答卷!看答卷!”

“展出答卷!”

听到众士子要求,考官并不诧异,挥了挥手,又有吏胥将排名前列的誊抄答卷拿了出来,贴在照壁上。

宋朝科举公平的地方,在于考生的试卷还会展出,尤其是排名前列的,其他学子若是不服,尽管来看。

这当然不能完全避免不服,比如嘉祐四年龙虎榜,众太学士子看过之后,依旧去围堵欧阳修。

因为欧阳修将太学体全部黜落,弄得太学第一的刘几都没考上,那群士子顿时爆了,天下文宗也围给你看……

现在没有文风之争,都是西昆体,众人一批又一批,全部凑到面前细看。

然后一批又一批,看完后齐齐沉默了。

“这篇诗赋好生清丽雅致,还有几分雄健气骨,应试之诗赋都能如此,狄仕林得解元之位,实在名副其实,是我小觑天下英才了!”

王尧臣看了后,倒是坦然了许多。

如果让他自由发挥,或许能写出更好的诗赋,可在应试诗的种种限制之下,即便状态最佳,也不过如此了。

而还有不少学子想从贴经墨义上找毛病,然后发现居然什么毛病都挑不出来,更是面面相觑。

这等试卷,确实没有不给头名的道理,至少排在后面的二三名,都明显差了不止一筹。

公孙策也看着答卷,想到自己每日去隔壁寻找,大部分时间对方都在苦读,由衷地露出佩服之色:“仕林,合该你高居榜首,力压国子监那帮眼高于顶的学子啊!”

公孙策却没有注意到,看榜的人群里,也有两道阴冷的目光落在自己背后,还以低声的声音交谈:“此人中了么?”

“中了,名次靠后,这等人考不过第二场的!”

“嘁!算他走运,有功名的别下手,开封府衙不会善罢甘休,让他多活些时日……”

“最近惹我们的人太多了,七爷说了,定要多杀几个,好好震慑一番!”

“走!”

且不说人群里几个人默默转身,贾显纯失魂落魄地离开,韩琦、文彦博和王尧臣倒是找上公孙策,上前见礼:“恭喜公孙明远!”

公孙策傲气不起来了,脸色微微涨红,拱手还礼:“同喜……同喜……”

韩琦十分好奇,倒也直接问道:“不知狄仕林?”

公孙策道:“我昨日就告知了仕林今日放榜,但他在家备考省试,便不来了!”

听了这话,韩琦和文彦博为之沉默,王尧臣则不由地升起一股挫败感。

胜不骄败不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等的难,解试发挥得如此完美,居然还有如此心态……

自己在文会时,狄仕林在苦读。

自己在看榜时,狄仕林在备考。

这等对手,真是可怕啊!

第三百二十八章 吕夷简的助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愿成佛(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官场靠山第两百八十八章 太后的厌蠢症犯了第七十一章 祖传钓鱼绝技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烦恼第三百五十九章 让辽人教西夏何为上下尊卑第三百一十三章 宝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两百七十四章 什么!馆伴使正在热身?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谁把谁放在火上烤?(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这才是推理第一百五十九章 将阴沟里的老鼠打回原形(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孙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刚会”》(新年快乐!)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药(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动机!真相大白!第一百七十章 你看,又急!(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会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官场靠山第两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盗匪第九十一章 自己伤害自己,这叫“造作伤”!(第一更)第两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虚的,只有进步最实际!第三十五章 《辽国暗谍抓捕事件》第七十七章 证据呢?你倒是把证据拿出来啊!第两百四十三章 他以为他是神人么?说剿匪就剿匪?第三百二十章 邀请北侠攻略盗门第两百七十六章 辽人寻子也可以三选一第两百九十章 凶手的动机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压!成名!第一十九章 三个嫌疑人第八章 目标不是乱选的,是有备而来!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场积累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为北侠第三百三十八章 还是江湖人报仇效率高,专挑“金刚会”的灭门第三百七十一章 辽帝有请卷末感言第两百三十一章 下马威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灵的过往》第两百八十九章 凶手现形第四十五章 为了查案,小抄一首第两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压!成名!第三百六十一章 贯穿多起凶案的宫廷秘药第三百零二章 《浣溪沙词句杀人事件再现》第五章 现在就想搞钱!第三百五十三章 杨公宝库的传奇故事第三百零六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第三百五十五章 盗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这么牛逼?第三百五十八章 宋朝“太后党”挽救辽国太后党第一百五十六章 将七爷的秘密一层层扒干净(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凶手居然是他?第一百六十章 解元在备考之余,顺便擒获无忧洞贼首?(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谁都可以是萱娘第四百零六章 合格的侦探要从不经意的话语中,将疑惑解开~第八十六章 公孙策:真乃奇书也!(第七更求订阅!)第三百八十四章 让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九十二章 夜间看侦探小说的,不是书迷,就是……(第二更)第两百二十九章 朝堂重臣的格局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爷”,我现在要打死你,你能别跑么?第三百二十六章 灵童旧案的真相第三百一十六章 曹利用的末路第六十八章 不可能犯罪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执怎么就拿捏不了一个小辈呢?第两百零八章 《“极乐净土”的名单》第一百八十三章 谁的人都敢抓!谁的人都要审!(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动机!真相大白!第一百零八章 真相(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给脸不要,那就别体面了!(第一更)第两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讲道理的第五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两百五十二章 吕公孺拜师第两百一十五章 让吕夷简见识见识什么叫五代遗风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四百零七章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第四百零四章 侦探小学生出马第两百一十章 事实证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钱第三章 狄氏家传武器,锏!第四十二章 防范于未然第一十九章 三个嫌疑人第四百零二章 展昭与“陷空”第两百一十二章 吕夷简:怎么每次犯事都有你!第两百三十八章 姐姐出马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小乙:公子身边的人有点强……(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势异也第七十四章 赌上狄梁公的名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这样么?(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好的挑拨就是如实相告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时,解元在备考(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这下丐首兄弟在监狱团聚了! (第一更)第三百七十章 天下至毒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第两百九十五章 “二爷”供认“金刚会”第一百零八章 真相(第三更)第两百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人第一百四十章 国子监学子仗义执言,围堵驸马!(第二更)第两百八十六章 一个名字引发的线索第五十二章 这次是真丢了第三百一十章 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