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现!暗号留下的关键线索!(第二更)

就在国子监外众学子为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时,被历史上的三位名臣视为可怕对手的狄进,其实并没有在家中复习。

就在刚刚,吴景那边传来了调查的最新消息,孙洪的医馆之前在京师还真有些名气,因为常常为富家小儿看病。

历史上北宋有一位名医叫做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这有点像宋慈之于刑侦验尸领域的地位,之前仵作还是大量存在的,只是水平良莠不齐,同样的道理,在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之前,并不是说小儿科的病症就没人看了,恰恰相反,这方面的需求极大,仅仅是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归纳。

主要也是太难了,古代医家称小儿科做哑科,因为小儿自己往往说不清楚,只知道哭泣,又脉微难见,靠脉诊难以辨证,再加上夭折率那么高,很难说到底是医生的医术不够,还是小儿先天体弱,靠医术难以回天……

正因为困难,那么一个好的小儿科大夫,在民间也必然受推崇,日进斗金,过上富裕至极的生活或许办不到,但在京师养活一家子人,还是很正常的。

所以吴景给出了这份孙洪的钱财来源调查后,这条线也基本断了。

“迷案难查啊!”

狄进并不意外,只是有些无奈。

就目前而言,几条线索都断了。

他最先发现孙洪幼子幼女齐齐夭折,觉得有蹊跷,让狄湘灵从丧葬业入手,确实找到了三年前为孙家办丧事的铺子,确定了孙洪的幼子幼女几乎同时死的,最后也一同下葬。

根据铺子的人回忆,这家大官人出手阔绰,在丧礼上的规制要求极高,但同时也极为悲痛,当场哭得几乎晕厥。

全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线索断了。

至于公孙策提供的线索,和州之地也发生过类似的无首灭门案,且不说路途遥远,一时间无法查证,就算确切无疑,如果没有进一步的特征联系,只是单凭死法的相似,并不能作并案处理……

又是一条无法跟进的线索。

狄进摇了摇头,倒也不气馁,回到书桌前,将前任推官袁弘靖的刑名笔录拿出。

对于这位开封府衙的前任判官,狄进倒是进一步向吕安道了解过情况,袁弘靖不是进士出身,而是考的明经科。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俗语人尽皆知,两科的难度也一目了然,故而世人都以考进士为荣,考明经似乎是那些摆烂人的选择。

毕竟明经科出身的官员,一辈子努力的终点,就是个基层官员,那恰恰是进士的起点,两者于仕途上的发展简直天差地别。

但实际上,狄仁杰就是明经科入仕,因为那时的狄家虽然也出了几任官员,就门第而言,仍是寒门,狄仁杰学识再好恐怕也是考不上进士的,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了明经科。

同样的道理,明经科不代表能力低下,恰恰相反,能考得上明经科的,就证明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智慧思考,这些人或许在底层为官,没办法青史留名,为后世熟知,但他们在各自领域上的处事能力,也许也很优秀。

袁弘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笔录里面,皆是一桩桩普通的案子,却记载得极为细致。

若论格局,自然远不如宋慈的《洗冤集录》,但对于现场侦查的总结,让人颇有所获。

狄进已经看了第二遍,第一遍是纯粹的阅读,第二遍就是将袁弘靖笔录里有用的段落摘录下来,作为援引,再经过一点点修改,顺理成章地构成《洗冤集录》里的篇章。

这個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大部分,如今再抄了两刻钟,笔录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最后一案是天圣元年十月发生的,是一起庸医害人的案子,从时间上看,后面没过多久,灭门案就发生了。

按照袁弘靖边查案边记下笔录的习惯,应该至少记录一些内容。

但或许是因为那起案件太过严重,身为推官忙碌不休,根本挤不出时间来记笔录,亦或是别的原因,反正笔录到十月份戛然而止。

狄进收到笔录的当晚,就检查了一遍,从页面的封订来看,并没有最后几页被撕毁的迹象,当然如果小心一些,将最后几页取下,再重新订成册,也是完全可行的。

当然,如果凶手真的发现了笔录的存在,根本不需要那么麻烦,直接烧成灰烬便是,正如那场刑房的大火。

所以狄进并没有觉得会从中收获什么关键线索,但此时写着写着,突然看向这笔录上记载的最后一案,笔缓缓停下:

“外城十里铺铁匠袁大,状告庸医严诚,误诊小儿病状,致使家中幼子病发,老母急怒病倒。”

“庸医严诚……小儿病状……老母急怒病倒……”

狄进目光一动,将笔录收好,起身走出书房,穿过院子,抵达后门。

后门外此时停着一辆马车,车架上有车夫,不是吴景,而是其师弟悟觉。

吴景法号悟净,四位师弟在五台山上的法号皆是悟字辈,是为悟明、悟照、悟觉、悟本,都颇具禅意,但从他们的相貌上完全看不出来清静觉悟之意。

这个悟觉尤其粗犷,长得虎背熊腰,面色黝黑,仅比起雷澄要稍瘦一圈。

此时眼见狄进出来,他立刻跃下,瓮声瓮气地道:“公子,有何吩咐?”

狄进登上马车:“去外城十里铺。”

“驾!”

相比起吴景的驾车技术,这位就比较废马了,从城内颠到城外。

请访问最新地址

当狄进走下车来时,都呼出一口气,幸好他体格健壮,习武在身,换成郭承寿那种体格的,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悟觉憋红了黑脸,讪讪地跟在身后:“对不住!对不住!”

狄进道:“你是专职的车夫,这般驾车可不行。”

悟觉低声道:“俺平日里只会练武,旁的都不会,大师兄也说过俺咧……”

狄进倒是不觉得专心一件事有什么不好,顺势问道:“那你擅长什么武器?”

“斧头!”悟觉顿了顿,很是自信地补充道:“俺擅长双斧!”

狄进看了看他的肤色和身板,想象了一下他挥舞双斧时的场面,不禁心生一丝促狭:“法号不便对外称呼,不如唤你铁牛吧!”

“铁牛……铁牛……”悟觉捏了捏手掌,还觉得挺满意:“这叫的威风,俺喜欢!”

带着铁牛,狄进总觉得自己的画风都有些改变,朝着十里铺深处而去。

出了城墙,就不是官府的规划了,而是民众自发聚集后形成的街巷,这十里铺顾名思义,号称长达十里都是各色店铺,固然有所夸张,但当狄进真正走入,也发现了不逊于城内街区的繁华。

ωωω¸ тт kǎn¸ C O

他没有直接寻找,而是目标一扫,看向街边闲汉,招了招手:“你过来!”

闲汉早就注意上了,有铁牛这种护卫的公子哥可不多,何况狄进的相貌气质本就出众,赶忙屁颠颠地上前:“小的拜见秀才公!”

狄进道:“你们这十里铺中,可有一位铁匠唤作袁大?”

闲汉眨了眨眼睛:“这……”

狄进这才醒悟没带林小乙,而身后的铁牛显然不合适做给钱的活计,自己从腰间的钱囊里取出一吊钱:“带我去寻他!”

“好嘞!”闲汉点头哈腰地接过,马上对答如流:“袁大是俺们这有名的铁匠,打造出来的铁器个顶个的好用,更是个实诚的人,有大铁铺子招他,他都不去呢!”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还没到铁匠铺前,狄进就发现几名刚刚走出的客人,看模样都是周遭的住民,带着镰刀铁具而出,脸上都是满意之色,而闲汉已经跑了进去:“袁大!袁大!俺给你拉到贵客咧!可要请俺喝酒啊!”

不多时,他拽着一个汉子走了出来。

这位铁匠袁大并不是老实巴交的模样,相反相貌颇有几分凶横,脸颊有疤,一看就知是不好惹的人物,表情并不冷淡,抱了抱拳道:“大官人一看便是贵客,光临小的铁匠铺,有什么要打造的,尽管吩咐!”

狄进道:“我要打造的不好告知旁人,进去说吧!铁牛,伱在外看着!”

悟觉闷闷地应了一声:“好!”

“莫不是打造什么兵刃咧……”

闲汉立刻知道不妙,往后缩了缩,再看人时就没影了,袁大稍稍皱了皱眉,倒是不怎么畏惧:“大官人请!”

待得两人走进铁匠铺内,狄进看着这个铁匠,语气中特意多了几分亲近:“阁下或许不知,我有一友人与你相识,他很关切令堂身体如何?记得三年前她还病着……”

袁大闻言嘴角扯了扯,勉强压住嘲弄:“大官人许是记错了人,俺从小就没了娘,何来三年前还病着?”

狄进皱起眉头:“不对啊,我的那位友人说过,令堂三年前患病,是因孙子遭小儿庸医所误,才气急攻心……”

“呵!俺的儿子早已年长成亲,如何遭小儿庸医……”

袁大冷笑一声,刚刚准备送客,但动作又陡然一定:“三年前……小儿庸医……不知大官人的友人是?”

狄进道:“袁刚,字弘靖,你可认得?”

袁大面色立变,露出戒备之色,手甚至摸向打铁的器具。

狄进却没有等他动手后再澄清,而是取出了刑名笔录,翻开第一页,露出字迹:“此物你可认得?”

袁大仔细盯着字迹,辨别了好一会儿,才放松下来,缓缓地道:“是恩公的字!是恩公的字!”

狄进道:“你与袁推官是何关系?”

袁大沉声道:“袁推官与俺是本家,更是俺的恩公!若无他的搭救,俺当年就被污蔑入狱,流放千里了!”

狄进点了点头:“好!那么袁推官当年可有托付你什么?”

“有!”

袁大深吸一口气,从打铁的炉子背后,打开一个小小的暗格,从里面取出一个油布包裹之物,眼眶一红:“恩公当年说,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有人来取此物,但俺是准备一直侯在这十里铺的,直到他重新回来取回此物,或者如大官人这般,带着笔录前来寻俺……俺其实希望是恩公回来!”

袁弘靖回来取,自然是代表他还活着,而如果旁人来拿,那这位尽忠职守的推官,必然是凶多吉少……

狄进能理解对方的期盼,他何尝不希望这种尽忠职守的好官能不遭噩运,但此时说什么都没用,唯有郑重地双手接过,缓缓地打开油布包裹。

里面是一沓笔录!

袁弘靖失踪前经手的最后一案,天圣元年京师灭门案的笔录!

第三百八十一章 这下师出有名了!第一十九章 三个嫌疑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吴景成为狱友的七爷(第三更)第两百一十八章 姐姐提锏上门,单挑忠义社第三百二十四章 密盒单防盗首第一百二十六章 奉旨查案!我要掘土开棺!(第三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总纲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该蒙受不白之冤!为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谁?”“狄进,一位侦探而已!”第一百六十六章 国朝又将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两百九十八章 机宜司缉拿辽人谍细!闲者退避!第两百六十二章 《洗冤集录》里的学术之理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么叫班门弄斧么?第二十四章 灌汤包贵么?第两百八十一章 萧正使,你也不想那件事……第两百三十九章 能打死的,就别哔哔!第三百四十二章 偷偷上进,卷死对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现!暗号留下的关键线索!(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奉旨查案!我要掘土开棺!(第三更)第两百九十章 凶手的动机第三百三十八章 还是江湖人报仇效率高,专挑“金刚会”的灭门第两百六十五章 刘娥初见狄卿(除夕快乐!)第两百一十五章 让吕夷简见识见识什么叫五代遗风第两百九十六章 太后再赐银鱼袋第两百五十六章 《洗冤集录》上线前夕第三百一十八章 《渤海王国的秘传宝藏》第四百一十章 子时到来第两百八十五章 “金刚会”终于露出马脚了第两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长了,大家都很欣慰第两百三十章 吕家人确实好用,狄三元很满意第六十三章 气氛都到这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终没有勇气的太子和太有勇气的汉臣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旧案的真相揭露第一百零七章 案情的背后还有蹊跷?(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宽厚仁义第两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强势围观第三百八十四章 让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两百五十六章 《洗冤集录》上线前夕第四百一二十章 “长春”,你终究逃不掉!第九十四章 《小说剧情杀人事件》(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也给你诚意,你受得住么?第三百八十一章 这下师出有名了!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谜(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场大魔王再度降临(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将七爷的秘密一层层扒干净(第三更)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侦探就是要能触发命案第四十五章 为了查案,小抄一首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吴景成为狱友的七爷(第三更)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势易也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该蒙受不白之冤!为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两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强势围观第三百一十二章 终于拿下!第三十章 真相第一百二十四章 破不了的迷案就找狄解元,真是个小机灵鬼!(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爷:区区三个赶考士子,看我怎么拿下!(第三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谁的人都敢抓!谁的人都要审!(第二更)第一十八章 《书院监院遇害事件》第两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盗匪第两百五十六章 《洗冤集录》上线前夕第一百二十章 什么叫风轻云淡啊?科举之后,不看榜单!(第三更)第五十二章 这次是真丢了第两百六十一章 那个男人要回来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这下师出有名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么叫班门弄斧么?第五章 现在就想搞钱!第两百五十四章 他还得谢谢狄同判呢!第两百七十八章 不利于两国太平的话,千万不要说!第两百六十一章 那个男人要回来了!第四百零一章 国朝哪来这么多的贪官,说白了不就是内斗嘛!第三百四十八章 给你们一个不被我无视的机会第一百九十章 犯人想不到吧!神探有三位!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终没有勇气的太子和太有勇气的汉臣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人称颂的“北侠”与老鼠洞里的“盗首”第七十二章 这才是推理上架感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愿成佛(第三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让“英雄”查“英雄”,让“好汉”查“好汉”第九十三章 刘从广之死(第三更)第两百九十六章 太后再赐银鱼袋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破案了吗?如破!第九十二章 夜间看侦探小说的,不是书迷,就是……(第二更)第二十章 潘县尉的推理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为北侠第两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长了,大家都很欣慰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杰来相助第二章 铜钱油花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爷:我竟然变成了那种乖乖交赎钱的蠢人?(第二更)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帮一帮可怜人(第一更!)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爷”是谁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好的挑拨就是如实相告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给露出来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大王的末路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来做(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这回旋镖来得也太快了!(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发展,唯独七爷破防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朝的改变,从个人的进步开始!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颗头颅被发现了?(第三更)第九十一章 自己伤害自己,这叫“造作伤”!(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