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用人之长

“参见王爷!”

众臣躬身下拜,这洛阳王虽然没有担任职务,但其乃是英宗的弟弟,真正的皇族亲王,比他们这里,所有人的品级爵位都高。

“种老将军,小王有礼了!”洛阳王快步走到种诂勉强,拱手行礼,显然很敬重这位老将军。

“末将如何当的王爷行此大礼!”种诂连忙说着。

“种家世代忠良,保我大宋江山社稷,本王心生敬佩!而老将军不顾年迈操劳,再次出山,这封忠义,可比某些窃位之徒强了千百倍!”

洛阳王的语气,若有所指,高侃气得面色发白,但是却不敢开口。

因为在洛阳王有先皇所赐的金锏,这就相当于是尚方宝剑,甚至比尚方宝剑都管用!

太皇太后与皇帝出现,众朝臣各自归位。

洛阳王依旧被赐座,而那品级并不算太高的种老将军,也被太皇太后赐座,这份殊荣,就是左右丞相和枢密使高侃,都不曾有过的。

“王爷,不知择后之事进行的如何了?”太皇太后问了一句。

虽然太皇太后的风寒已经痊愈,但是经历却大不如前,这一两个月,也已经很少在临朝听政。

“回皇嫂,历时三月之久,于各州府甄选的三千六百一十五名适龄女子之中,今择出品貌俱佳备选三十人,请陛下与皇嫂定夺!”

“王爷辛苦!”太皇太后说了一句,然后目光落在皇帝赵煦身上。

“先帝驾崩,留下我孤儿寡母,至今业已足足七年,全赖诸位爱卿忠君体国,边关将士用命,才保我大宋江山稳固,如今陛下也已成年,而哀家精力日益不济,所以哀家决定,即日起,还政于陛下,还望诸位爱卿继续辅佐陛下,保大宋天下太平!”

此言一出,一众朝臣的脸色都变了,虽然皇帝亲征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太后所说的,实在有些突兀!

“太后不可,陛下尚幼,还需太后扶持,还望太后收回成命!”高侃大惊,虽然知道自己的妹妹跟高氏已经不是一条心,但也没有想到,太皇太后会在今天宣布。

而他显然没有做好准备,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一天,高氏就能名正言顺的执掌朝政,可太皇太后一旦归政于皇帝,只怕朝臣的心,立刻就变了,毕竟明正才能言顺!

“请太后三思!”

立刻就有十几个朝臣跪下请命,这些人,与高氏的利益息息相关,一旦高氏衰落,他们也会跟着江河日下。

高氏没有说话,而她的迟疑,让不少朝臣的心又动了起来。

又有七八人请命,其中就包括右相吴世勋。

右相开口表明意见,更多的人跪拜下去,转眼就已经过半。

六部尚书,除了礼部尚书崇敏和户部尚书之外,都站在高侃一边。

这一次,洛阳王没有说话,因为他从来都不参与朝政,此时开口有些不合时宜。

太皇太后高正仪看着跪下去那些朝臣,心中微微叹口气,高氏的势力,似乎比她想象中还大,而这一切,正是因为她促成的。

当初皇帝年幼,自己只能依靠娘家势力,毕竟在神宗离世的时候,革新派的力量,还是很大的,如果不是高氏站在她一边,他想要将革新派全部祛除朝堂,罢官、贬谪,根本不可能。

但是现在,却不得不吞下这苦果。

不过高正仪也非寻常女子,并没有因此多愁善感或者神慌意乱,反而在庆幸,还来得及。

他的目光落在殿下站着的苏阳身上,此时,她心里在想,若非是这苏阳,只怕这些人的逼宫,她根本没有拒绝的底气!

“哀家心意已决,不必再议!”太皇太后的面容坚决。

“太后,此时归政于陛下,尚未到时机!”高侃却继续说着。

太皇太后的脸色有些难看,她虽然不远高氏继续专政,但也不希望和自己的家族撕破脸皮,而且这还是自己的亲哥哥!

“陛下业已成年,且沉稳睿智,不知高大人认为,什么时候才是正确的时机?”一直没有开口的左相宋承运开口问了一句。

高侃的脸色愈发难看,这老狐狸,这时候跳出来,平日里只当其是一个老实的呢。

“昨日收到边关战报,敌国大军压境,陛下未经战事,如何能决断!”高侃的话,让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坐在前面的种诂看向高侃,“辽夏边境安稳,何来敌国大军压境,高大人说的莫非是大理国不成!”

大理国是宋国的属国,从未有过战乱,种诂如此说,自然不无嘲讽高侃之意,甚至在质疑他谎报军情,以此来实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种老将军怕是卧病日久,不记得我宋国还有另外一个敌国吐蕃!数日之前,吐蕃雅隆觉阿王纠集部众,集结二十万大军于边境,妄图夺回河、洮、岷诸州!臣正要请示太后,如何应对!”

高侃的话,让种诂的脸色微微一变,哪怕知道这很可能是高侃的阴谋,但这种消息,就算是要验证,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真伪。

因为宋国的主要威胁来自辽国,其次为西夏,吐蕃虽然有战乱,但因为吐蕃分裂,实力大不如前,二十年前,王安石率军夺回河、洮、岷等五洲之地,吐蕃军力损失不小,很难在发动战争。

可事无绝对,吐蕃还有其他部族,如果真联合起来,边境危咦。

太皇太后的脸色,瞬间无比难看。

如果吐蕃大军压境,必然需要调动军马,而一旦宋国军马异动,辽夏必然察觉,因为宋国之内,必然有辽夏两国的细作,宋国同样有人在其他国家收集情报。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慎,国之将倾,这种时候,真要让赵煦这个刚刚成年的皇帝来决断,别说她不放心,只怕赵煦自己,都没有这个信心吧!

太皇太后看向赵煦,虽然赵煦依旧在强装镇定,可她依旧看出赵煦有些慌乱的眼神。

虽然赵煦当了七年皇帝,但是却没有经历过战乱,对此并不熟知。

苏阳眉头皱了起来,高侃这一招,还真是狠啊。

若只是找借口,那就是欺君,弱真的是吐蕃大军集结,此时他说出来,就更是罪该万死。

苏阳可不信这么巧合,军情正好就昨天传回来。

赵煦的目光,似乎也看向苏阳,但是此刻,苏阳不可能开口告诉他怎么做。

苏阳知道,如果在这么下去,只怕赵煦想要亲政,将遥遥无期。

而经过今天这么一闹,高氏绝对会加速自己掌权的步伐,以高氏如今的掌控力,会发生什么,实在难说。

苏阳的目光看了一眼赵煦,然后挪到了坐在前面的老将军种诂身上。

他只希望,赵煦能看得懂。

赵煦本就聪颖,所以苏阳的目光看过来,他似乎想起来苏阳说的那句话:用人之长...

第六十五章 科场舞弊二第六十六章 科场舞弊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众美齐至第十四章 精炼食盐第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战马之殇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机军营第十章 苏阳志向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盐案八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来第一百四十七章 整军备战第十一章 雪梅诗会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会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会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盐案二第三十七章 治国之论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苏枫的窘境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袭第八十九章 杀鸡儆猴第六十章 牡丹花会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会三第一百零五章 监军童贯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会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盐案七第八十九章 杀鸡儆猴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会六第三十六章 治国之论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为帝择后二第一百零六章 升职赐婚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第六十六章 科场舞弊三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会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会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殿惊变第一百三十一章 众美齐至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嘱托第一百九十章 私盐案三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会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开封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临大理第六十章 牡丹花会五第三十八章 开办酒坊第二十二章 秉烛夜谈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会二第六十五章 科场舞弊二第七十五章 官仓硕鼠四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会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弹劾苏阳第一百八十五章 临街刺杀第六十八章 状元及第第九十四章 茗烟困境第二十八章 瘟疫来袭一第三十一章 瘟疫来袭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五十四章 科举考试二第六十五章 科场舞弊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盐案八第六十四章 科场舞弊一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会四第九十一章 东坡献礼第九十五章 教化边民第二十八章 瘟疫来袭一第九十六章 饮酒论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七十八章 蓝图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与曾布第八十五章 返回庐陵第一百五十三章 宁河之战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与曾布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来第七十八章 蜀中刘家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会四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九十九章 师兄蔡京第六十五章 科场舞弊二第四十九章 街头恶少第一百九十二章 私盐案五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会一第一百零七章 圣贤有错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盐案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宴会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弹劾苏阳第五十一章 梅州赵籍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儿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盐案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宁河之战五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会一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会八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七十二章 官仓硕鼠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阵前定计第二十九章 瘟疫来袭二第一章 入赘徐家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一百九十六章 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