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官仓硕鼠一

苏阳给出的价钱是平日的三倍,这七个铁匠,自然乐意。

所以干活也用心,再加上苏阳和几名与马为伍的士兵在一边出主意,下午的时候,终于弄出来一个让苏阳满意的马蹄铁。

不过想要给他们这里的马订上马蹄铁,今天显然是不行了,夜里光线太暗,根本无法做工。

所以,苏阳等了一天,这七个铁匠,忙了一整天,才打造出足够的马蹄铁。

“大人,有这马蹄铁,何愁我大宋不能打造出一支所向无敌的铁骑呢!”随着苏阳一起来的那名都统秦虎兴奋的说着。

苏阳微微一笑,他打造马蹄铁的时候,已经想到了,这马蹄铁,能够让马匹的速度每天至少增加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对于马脚不会有太大的损伤,只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两三天连续奔跑不成问题。

如果组建一支骑兵,何愁不能奔袭千里,直捣黄龙!

苏阳也没有想到,自己偶然想到的事情,会有如此影响。

所以在第一时间,就给徐明礼传回消息,让他询问左相的意见。

而他们现在,距离京城还不到五百里,所以在出发前,已经接到了飞鸽传书。

左相对此极为重视,让苏阳派人将那几名铁匠和知道的驿官暂时扣留,他会派人前来接管,这马蹄铁,绝对不能外泄出去。

但是对着七个铁匠和驿官来说,绝对不是坏事,打造马蹄铁,也得用到工匠,只不过需要保密而已,这些人,或许会因此弄到一些好处。

不过,这后续的事情,对苏阳来说,也无所谓了,他现在敢往蜀地,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多耽误了一天,但是有了马蹄铁,前进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每天他们可以前进两百二三十里。

而每过三天,苏阳也会休息一天,否则自己扛不住,这马匹也扛不住。

如果更换马匹,马蹄铁也换不掉,总不能再找人来打马蹄铁,那还是要费力气,还麻烦。

之前在那驿馆看守那些铁匠,都用了十个兵丁。

在第九天,苏阳他们进入了蜀地,而第一站,则是利州。

利州,按照苏阳的记忆,这里因该是后世的广元。

只是到了利州,苏阳的脸色就没有舒缓过,因为看路边田地的庄家长势,哪怕是此后一两个月雨水充足,也很难算一个丰收年。

“大人,要不要去利州仓看看?”周峰问了一句。

“不必,直接去蜀仓,如果蜀仓无恙,其他地方有问题也无妨,若是蜀仓空虚...”苏阳一脸寒意,如果蜀仓空虚,这一次,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蜀地,也称益州,英宗时益州路升为成都府路,统管蜀地政务。

蜀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称,自给自足,汉高祖刘邦入川休养生息,出川争夺天下,后又有三国刘备占据益州,与孙曹三分天下。

蜀地,自古就是兵家要地,天然粮仓。

照理说,这样的地方,就是出现灾荒,往年的储备,也足以度过。

但是苏阳了解到的状况,却堪忧!

蜀仓的规模,虽然不及洛仓,但至少也有其三分之二。

根据信息,这里有粮仓五百座,蜀地之军民,远不及京畿要地,所以供应一两年的用度毫无问题。

蜀仓,在其治所成都外三十里,不过苏阳没有立刻去蜀仓,依照惯例,苏阳需要先去拜见执掌成都府大权的转运使司衙门,跟成都府路转运使打声招呼。

转运使,本为钱粮调度转运的职务,全力并不大,但是到了本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节度使的全力,转运使渐渐成为一路行政长官。

而曾经在唐末卷动风云的节度使,成为虚衔。

宋国如今分为二十三路,和后世的省级行政单位大致相当。

不过这转运使的职权,却又被分割了许多,比如主管刑讯的提刑司,平抑物价的常平使司衙门,至于军务,则是安抚使统领,直属中央。

原本这四个职责,在唐末都是节度使执掌,而如今节度使成为了一个虚衔,品级虽高,却没有实权,大都是宰相退位之后封赏的荣誉称号,比如王佑安就领着镇南军节度使的名号。

成都,又名蓉城,以美食著称。

苏阳让秦虎带人马在城外安顿,他带着常胜入城,而徐景涛也要跟着去看看,苏阳也就随他了。

这家伙虽然现在大小算是个从七品的信使官,但性子并没有多少变化。

“看起来,变化还是很大的!”苏阳入了城,自言自语的嘀咕一句。

苏阳不是成都人,但前世,自己的妻子孙莉是成都人,做饭比教书更专业。

成都,苏阳去过七八次,和眼前的街道,的确有着不小的变化,但轮廓还在,以前去的时候,还能看到曾经留下的遗迹。

但是现在那些遗迹,都在苏阳眼前。

“亦恒,你来过这里?”徐景涛问了一句,有些意外。

苏阳摇了摇头,“没来过,只是在书上看过而已,走吧!”

成都人口,虽然不及汴京,但四五十万总有,按照苏阳的了解,如今蜀地的人口,已经超过千万,占了宋国十分之一。

成都也颇为繁华,至少还没有看到灾荒的影子,但是苏阳一路所见,只怕这灾荒不会太远了。

这种歌舞升平的日子,也维持不了多久。

在路边询问了一个摊贩,得知转运使司衙门的位置,苏阳带着两人直接去了。

这衙门规模宏大,门口有一队衙役把守,苏阳四人靠近,立刻就有守卫拦住去路。

苏阳将手里的公函递了过去,这个,也就相当于是介绍信,因为在信息流通缓慢的时代,估计这里的人,是没有人认识苏阳这个状元,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公函递了进去,不久之后,一个衙役将三人带入转运使司衙门。

不过却不是见什么转运使,而是带着他们在一个小院里休息。

苏阳问了衙役,那衙役只说是管事吩咐,说他们舟车劳顿,让先休息,其他一概不知。

衙役走了,苏阳的脸色却沉了下来。

就算是自己仅仅以仓部郎中的身份拜见,这转运使哪怕不见自己,也不应该是这种态度。

自己来拜会,只是通个气,不想坏了规矩。

等了一个多小时,除了有人送来一顿丰盛的午饭外,在没有半个人露面。

“亦恒,太气人了,居然不让咱们出去,这不是软禁吗?”徐景涛的声音传来。

苏阳没有说话,刚刚,已经让常胜去试过,的确是被软禁了。

还真是有意思啊!

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荐蔡京第七十一章 急赴蜀地第三十三章 义女凤儿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门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五十五章 科举考试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一百一十九章 惊闻辛秘第五十一章 梅州赵籍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九十二章 麟儿诞生第三十七章 治国之论二第十四章 精炼食盐第一百章 疏通运河一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来第九章 一念之间第三十五章 见王安石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第三十五章 见王安石第一百五十一章 宁河之战二第九十三章 齐人之福第一百七十八章 蓝图第一百八十四章 铁剑滴血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二章 初次见面第一百七十八章 蓝图第三十六章 治国之论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来袭第二百章 私盐案九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一百九十四章 将进酒第三十五章 见王安石第五十五章 科举考试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科状元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召见第一百二十章 为帝择后一第九十四章 茗烟困境第十三章 独门秘方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殿惊变第一百一十章 奔丧江宁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一百四十七章 整军备战第一百零九章 终成眷属第七十七章 官仓硕鼠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众美齐至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四十八章 游览开封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临大理第一百四十七章 整军备战第五十章 恩科备考第二十七章 雪梅其四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开封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儿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会六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台第十四章 精炼食盐第二百零三章 两曹尚书第一百零八章 安国公主第五十四章 科举考试二第九十七章 水调歌头第八十九章 杀鸡儆猴第九十六章 饮酒论策第一百六十六章 儿女亲家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会四第六十五章 科场舞弊二第六十五章 科场舞弊二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一百七十四章 弹劾苏阳第十三章 独门秘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开封府第二十四章 宋国现状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会六第一百二十章 为帝择后一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嘱托第十二章 雪梅诗会二第五十一章 梅州赵籍第七十三章 官仓硕鼠二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会一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会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争相斗艳第七十六章 官仓硕鼠五第二十三章 朝堂之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铁剑滴血第一百九十六章 暗流涌动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远来援第一百零六章 升职赐婚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驹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袭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四十章 苏家往事第一百零八章 安国公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九十章 私盐案三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二百零一章 私盐案十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