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官仓硕鼠二

“公子爷,依我说,直接打出去就行了,就那几个,还不够咱砸两拳的!”常胜一脸不屑的看向门口。

门口有一队衙役,十来个,但战斗力,估计比地方上的厢军都不如。

“不惊动外门的人,能走吗?”苏阳问了一句。

常胜又绕着院子看了一圈,爬上墙头,看了看四周,回来跟苏阳说没问题,外面没有多少巡逻的。

这小院偏远,应该可以直接翻墙出去。

苏阳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办差,居然要翻墙。

“七哥,你留在这里应付前来的人,这庐陵郡公的名帖你拿着,若是有人发现我们走了,你就说自己是庐陵郡公,他们不敢为难你,等我查清楚蜀仓的事情再回来接你!”

徐景涛楞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你,你让我冒充你!”

“算是吧!”

“不行、不行,我可不敢!”徐景涛连忙摇头。

“你就安心呆着,该吃吃,该喝喝,什么都不用管,如果那转运使来见你,你再说实话就行,记得,如果是其他任何人来了,你都说自己是庐陵郡公!”

这...

徐景涛一脸苦涩,他只是想要进来逛一圈,怎么就弄成这样了?

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苏阳还是跟着常胜翻墙走了。

常胜也算是高手,带着苏阳走出这戒备并不森严的转运使司衙门自然不成问题。

出去之后,苏阳立刻就出城,然后与城外秦虎等人汇合。

虽然苏阳不能肯定,但转运使司衙门的遭遇,让他明白,这蜀仓,绝对有问题。

但是苏阳这点人,如果直接去蜀仓,只怕连门都进不去,又会被软禁起来。

看守蜀仓的士兵虽然不多,但上万人肯定有的。

所以,苏阳现在,要去借兵。

枪杆子里出政权,苏阳一直信奉这句至理名言。

如果自己想要在短时间内查清洛仓状况,并且弥补亏空,确保蜀地度过危机,那就必须用些非常手段。

成都路安抚使司衙门,并不在成都城内,而在城南二十里外,说是衙门,其实是一座军营。

苏阳这一次,依旧是带着常胜前去,在军营外,就被拦住!

这一次,苏阳没有废话,直接从常胜手里将一个长条形的锦盒打开,从一面取出一面金黄色的卷轴,而那卷轴之上,写着两个字,圣旨!

“让成都路安抚使邱元彬接旨吧!”

守卫的士兵,看到苏阳手里的圣旨,吓了一跳,哪里还敢废话,立刻就跑回去通知了。

只等了三五分钟,就有一个穿着文官袍子的微胖中年小跑而来。

苏阳不认识邱元彬,但看样子,是此人无疑了。

“不知上使驾临,下官有失远迎...”邱元彬说着,就要跪拜下去接旨。

“邱大人,这是密旨,还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听吧!”苏阳说了一句,阻止邱元彬下拜。

邱元彬闻言,楞了一下,密旨?陛下给自己下什么密旨?

但是却不敢怠慢,立刻引着苏阳前去军营。

而这军营之中,还真是别有洞天,邱元彬居住的安抚使司,和一般的庄园差不多,虽然算不上奢华,但也绝对不是多么朴素,这邱元彬一看,就不是一个委屈自己的人。

邱元彬带着苏阳进入自己的书房,苏阳让常胜在外面守着,不让其他人靠近,而这时候,邱元彬又打算跪下接旨。

但是苏阳却又拦住了他。

“邱大人,不用跪,这圣旨,不是给你的,是我来蜀地之前,左相给我请的一道密旨,邱大人看看就好了!”

邱元彬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怒意,用圣旨来开玩笑,这是死罪!

但是苏阳手中的圣旨到底说的什么,邱元彬并不知道,所以也没有轻举妄动。

邱元彬看了圣旨上的内容,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因为这圣旨上只说让苏阳盘查宋国仓储事宜,如遇突发状况,可便宜行事!

这上面,没说苏阳可以节制他,也没说不可以,这模棱两可的圣旨,自己是尊还是不尊?

“你是今科状元,庐陵郡公苏阳!”邱元彬眉头皱了一下,如果苏阳只是一个六品的仓部郎中,自己估计根本不会理他。

“正是在下,邱大人身在蜀地,想必不会对蜀仓的状况没有耳闻吧?”

“苏大人所说,似乎并不在本官职责范围之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邱元彬显然是不打算管这件事,因为他很清楚,这件事,不好管!

“邱大人说的不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若是蜀地大灾,引来民变,不知邱大人可能置身事外?”

民变,如果引来民变,他这个安抚使,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苏大人这话,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是不是危言耸听,邱大人心里有数,蜀仓之中有多少粮食,虽然本官现在没有具体数字,但绝对不会超过一百万石,不足总储量的五分之一,比规定的三百万石,也远远不足。

如今辽夏兵力集结,一旦战事开启,只怕蜀仓还要供应战备征调,到时候,可不仅仅是灾民,邱大人手下这些士兵若是吃不饱肚子,会发生什么事情,邱大人想过吗?”

邱元彬的脸色微微一变,民变还好,只要从速从快平定,以蜀地的闭塞,很容易压下来。

但如果出现军队哗变,自己这安抚使可就真的当到头了,甚至还有性命之忧。

他是文官,却执掌一路兵马,那些武将平日里对自己都不是很服气,如果哗变...

邱元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是却又不敢轻易答应帮苏阳做事情。

“你说的这些,发生的概率并不高,而且蜀地向来富足,数十年来未有灾荒出现,就算是真有灾情,蜀地之粮,也足以度过此次危机。”

“邱大人知道蜀地有多少田地?每年产多少,吃多少,余多少?这些结余的粮食,现在又去了何处?”

苏阳这些话,立刻就将邱元彬问住了,他管得是军队,只要军粮供应充足,谁会去管这些?

“蜀地有良田三千五百一十八万亩,每年产量六千三百五十万石,蜀地人口一千一百五十三万,每年消耗三千五百万石,结余的似乎不少,但是再除去供应朝廷的,每年能结余五百万石都算不错了,而蜀地每年却产出宋国三分之一的酒水,这酒是用什么酿造的,不需要我说了吧!”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七十章 对话保定帝第三十九章 庐陵郡公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为题第八十三章 造访云州第一百零七章 圣贤有错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盐案八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宴会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盐案八第四十章 苏家往事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台第一百九十六章 暗流涌动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盐案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第二十二章 秉烛夜谈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远来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卞第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来袭第二十七章 雪梅其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弹劾苏阳第二百章 私盐案九第二章 初次见面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第十五章 人间美味第一百六十六章 儿女亲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黄龙军营第一百六十二章 战马之殇第七十五章 官仓硕鼠四第六十二章 牡丹花会七第二百零三章 两曹尚书第一百三十三章 争相斗艳第七十二章 官仓硕鼠一第四十八章 游览开封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七十章 洛仓之行第六十八章 状元及第第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来袭第二十六章 琅琊山庄第一章 入赘徐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第五十五章 科举考试三第三十七章 治国之论二第二百章 私盐案九第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众美齐至第四十九章 街头恶少第五十一章 梅州赵籍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四十七章 抵达京城第二章 初次见面第一百四十章 率军出征第七十章 洛仓之行第四章 执子之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誉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赵佶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百章 私盐案九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盐案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机军营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七十章 洛仓之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争相斗艳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盐案一第六十四章 科场舞弊一第九十七章 水调歌头第一章 入赘徐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誉第三十一章 瘟疫来袭四第六十二章 牡丹花会七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九十四章 茗烟困境第一百零五章 监军童贯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用人之长第三十八章 开办酒坊第一百七十四章 弹劾苏阳第十二章 雪梅诗会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盐案八第一百二十章 为帝择后一第五章 前尘往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科学院雏形第四十章 苏家往事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会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儿第二百零一章 私盐案十第一百二十二章 为帝择后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为帝择后二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门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一百九十章 私盐案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边情紧急第六十七章 绝户之计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远来援第六十章 牡丹花会五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一百零五章 监军童贯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二百零二章 变法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