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世袭之祸

大理之战乃是整个大宋都为之关注的战争,此战若成,大宋将会重现宋太祖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原之策略。

“只有大宋灭掉了大理,锻炼强兵,增强实力,才有可能心无旁骛的北上,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

开封城中,一众百姓议论纷纷,纷纷讨论大理的形势和局面!

“大理的实力的确不强,然而大理地处西南林莽,地势险要,大理城更有龙首关,龙尾关这等险关,当年大唐十万精兵就是全军覆没在龙首关下!万一…………。”

也有开封百姓担忧道。

无他!大宋夙来有弱宋之称,虽然官家变法让大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毕竟才有数年而已,不可能让军队短时间变强。

就连当年天下无敌的唐军就在龙首关下全军覆没,宋军的战斗力难道还能胜过唐军不成。

“若是只有他人进攻大理,或许会重蹈唐军在龙首关下的悲剧,然而此战可是有邪医范正率领的东路军,已经有捷报传来,邪医范正已经攻破了高家的老巢鄯阐府,声势颇大。”一个消息灵通的开封百姓傲然道。

世人皆知,邪医范正一旦出马,那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既然邪医范正亲自参加大理之战,那大理必亡。

“可是邪医范正的计策乃是斡腹之谋,主要是出其不意扰乱大理的腹地,虽然攻击大理要害,但是并不致命,更别说邪医范正仅仅带领三万人马,想要攻破大理城,还要靠西路军和北路军!”一个书生摇头道。

邪医范正的计策的确正中大理要害,但是东路军的人马太少,西南蛮夷又不堪重用,想要灭掉大理只能依靠灭掉吐蕃最为勇武的西路军,或者兵力最多的北路军。

“邪医范正已经在大理腹地搅得天翻地覆,西路军和北路军若还是能击败大理,只能说其无能。”开封百姓冷笑道。

开封城乃是邪医范正的主场,无数百姓对邪医范正推崇备至。

“西南大捷,大理国灭!”

忽然,八百里加急从御街匆匆而过,立即引起了轰动。

“大宋无敌!”

顿时一众开封百姓轰然叫好。

击败辽夏,灭青塘吐蕃,如今大宋又灭掉了大理,早已经培养出大宋无敌的气势。

御街上,看着八百里加急匆匆而过,冰激凌店的莲儿不由大喜,连忙道:“来人,备马本掌柜要去范府报捷!”

当下,莲儿立即上马,匆匆赶往范府。

“西南大捷?”李清照忍不住惊喜道。

得到莲儿传来的消息,整个都为之惊动。

莲儿点了点头道:“不错,八百里加急从御街疾驰而过,是莲儿亲耳听到。”

“太好了!”

马氏不由喜极而泣道。

范正出征大理,让范府担忧不已,如今传回了大理国灭的捷报,那就说明大理战事已经结束,范正已经没有风险,很快就要回来了。

李清照这按耐不住心中欣喜,抱起一旁的范直,喜形于色道:“直儿,你的爹爹快要回来了!”

“爹爹!”

范直如今已经学会了说话,顿时张口喊道。

“快!快去通知老爷!”马氏连忙道。

李清照劝阻道:“母亲莫急,如今八百里加急已经奔向皇城,想必满朝都已经得知,父亲定然已经知晓。”

………………

皇城中

八百里加急的消息让所有的官员为之震动,所有官员不约而同的聚集,在三大宰相的带领下来到垂拱殿内。

“哈哈哈!西南大捷,我大宋无敌!”

垂拱殿内,赵煦看着手中的捷报,纵声大笑。

大宋积贫积弱百年,如今在他的手中,变法图强、开疆拓土,这等攻击足以堪比太祖太宗。

“恭喜官家!”

三大宰相和百官纷纷恭维道。

“众爱卿起身!”

赵煦挥挥手道。

百官起身,章惇不由的看向其他两位宰相,心中傲然。

在他看来,这一次灭掉大理的一定是枢密使曾布,曾布乃是新党人士,此战兵力最多,官位最大的就是枢密使曾布。

更别说北路军和东路军都受他节制,灭掉大理国的功劳定然非他莫属,一旦新党得到了灭大理国的功劳,定然会声势大涨,彻底压过旧党和医党。

“好一个斡腹之谋,范相公养了一个好儿子。”赵煦看向范纯礼不由感慨道。

“斡腹之谋?”

曾布眉头一皱,他自然知道范正所提出的斡腹之谋,并亲自带领三万人马其执行此奇计,然而他心中清楚,斡腹之谋只能对大理造成重创,不可能灭掉大理。

“犬子协助宋军灭掉大理,乃是臣子的本分,当不得官家盛赞。”范纯礼谦逊道。

他虽然也很看好斡腹之谋,但是清楚想要范正的三万人马根本不可能灭掉大理国。

赵煦感慨道:“一次斡腹之谋已经是天下奇计,让东路军率先攻到大理城下,更让人惊叹的是范太丞竟然将此计用了两次,带领西南精锐翻越苍山,对大理城再来一次斡腹之谋,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攻破大理城,灭掉大理。”

“什么两次斡腹之谋!”

“翻越苍山!”“灭掉大理国的竟然是邪医范正!”

……………………

百官一片哗然,不由震惊的看着赵煦,而章惇更是难以相信,灭掉大理国的竟然是邪医范正。

大理之战在朝堂上关注已久,百官对其颇为了解,他们都清楚,以宋军目前的实力,北路军和西路军到大理城下汇合并不困难,却没有想到仅仅有三万人马而且是乌合之众的东路军竟然率先攻打到大理城下。

更别说大理城的龙首关和龙尾关更是天下赫赫有名的雄关,唐军就在此折戟,十万唐军全军覆没,以大宋百官的预测,宋军若是攻破龙首关定然会损失惨重,甚至朝廷都已经对此结果有了心理准备。

可是谁能想到范正竟然将斡腹之谋用了两次,轻松的攻破大理国,让龙首关和龙尾关两大雄关形同虚设。

“恭喜官家,此战我军损失微乎其微,此乃上天垂幸!”宰相苏颂松了一口气道。

宋军损失轻松,就攻破了大理国,这让如此幸事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一般。

赵煦哈哈一笑道:“的确是上天垂幸,给了大宋一个邪医范正!”

百官不由默然,以前赵煦十分崇信邪医范正,对其邪方深信不疑,让他们颇有微词,而如今范正两次斡腹之谋,灭掉大理国,这让他们哑口无言。

就连范纯礼也不由一叹,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如此轻易的灭掉大理国,在他看来,斡腹之谋能够牵制大理后方就不错了,真正的灭大理的主力必定是北路军和西路军。

赵煦看到百官沉默,不由微微得意,百官皆认为他对范正太过崇信,然而他们却没有看到自己任用范正的邪方,每每收获满满。

正所谓,走捷径一时爽,次次捷径次次爽,如今的赵煦已经和当初的李清照一样,对范正的邪方有极大地依赖性。

“对了,如今大理已灭,三路大军的主将都送来了治理大理之策,诸位大人传阅一番,商议一番如何抉择!”赵煦朗声道。

“治理大理!”

百官纷纷点头,大宋攻下大理,乃是为了下一步攻打蒲甘国,获得西洋出海口,自然不可能还给段氏,但是大理之地毕竟刚刚征服,如何将其归心大宋,甚至成为日后进攻蒲甘国的桥头堡。

当下,众人纷纷传阅大理送来的奏折。

“大理采用吐蕃之策,解放农奴?”

当百官看到西路军种朴送来的折子,不由眉头一皱。

“启禀官家,吐蕃和大理的情况天差地别,又岂能同用一方?”章惇直接否决道。

“不错,此乃下策也。”苏颂点头道。

吐蕃解放农奴之策过于激进,由于吐蕃的形势极为特殊,再加上大宋急于平定吐蕃,腾出兵力进攻大理,这才选用了范正的邪方,然而此刻可以急用,却不能常用。

其他大臣也纷纷否决此策。

赵煦点头道:“朕也是如此认为,吐蕃之策不宜在大理推行。”

章惇迫不及待道:“老臣认为,曾布大人此方乃是上策,如今大理刚刚被西南蛮夷烧杀劫掠,人口凋零,不如对大理进行大量移民,日后宋人的数量超过西南蛮夷,方才能让大理彻底纳入大宋管辖。”

蔡京附和道:“枢密使大人之策乃是上策,朝廷可以将厢兵改造成建设兵团,移民大理,同时派遣大量流官管理大理之地,如此一来,既能解决大宋冗兵之策,又能缓解冗兵之患。”

百官纷纷赞同,大理拓地千里,再加上范正以人为蝗的邪方已经将大理百姓祸害一空,正是移民大理最佳时期。

当下,朝中大部分官员都纷纷赞同曾布的奏折,对其大加赞赏。

赵煦不禁微微点头,曾布的奏折若是推行成功,一劳永逸的解决大理之地,足以让西南彻底对大理归心。

“臣则认为范太丞之策方是治理大理最佳之策。”

忽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在朝中响起,百官侧目望去,只见赫然是范正的父亲范纯礼。

章惇冷笑道:“世人皆知举贤不避亲,而范相公明知令郎的奏折乃是中策,竟然还依旧推举,未免太有私心了。”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就连旧党也保持沉默。

无他,正如章惇所说,范正的奏折何止是不如曾布所提的上策,恐怕就连种朴所提的下策也不如,封各部族长为土司,让其世袭,这不是等同于是国中之国么?日后壮大,或者对朝廷不满岂不是留有隐患。

范纯礼心中冷哼,范正出征大理,他自然对范正的举动多有关注,当他得知范正推行以人为蝗的邪方,让西南各部内斗,就明白范正就是为日后移民宋人做准备,毕竟将厢兵改造成建设兵团就是自己儿子的杰作。

然而如今这个良方竟然出现在曾布的奏折中,他虽然性格古板,然而毕竟在官场历练一生,自然明白其中的魑魅魍魉,轻易猜出曾布抢功的可能。

当下,范纯礼冷笑道:“我儿的确素来爱出邪方,但是从来没有出过蠢方,既然其上奏朝廷献出了土司制度的方法,自然有其道理。”

范纯礼此言一出,赵煦顿时微微一愣,范纯礼此言虽然有强行为范正辩解的意图,但是也并非没有道理,毕竟邪医范正行事向来天马行空,其邪方都是出人意料,让人根本猜不透,万一这次也是如此。

其他官员闻言,也不禁一愣,不禁开始仔细审视范正的土司制度。

章惇见状不由气急而笑,冷笑道:“范相公未免太亲亲相隐了,令郎此方竟然让西南各部族长世袭,世人皆知世袭之弊端,而如今我大宋早已经废除了世袭,又岂能再让西南各部世袭。”

别说是西南各部小小的蛮夷族长,就是大宋的王爷也不再世袭,数代之后,也大多泯于众人,西南各部的族长竟然能够在大宋境内世袭,那岂不是比大宋的王爷还要尊贵。

范纯礼闻言不禁气势一弱,然而他却明白自己的儿子不可能无缘无故推出土司制度,当下心中按照儿子的思路来分析此策。

“或许,犬子所用正是世袭之弊呢?”范纯礼心中一动道。

“世袭之弊?”

百官顿时不解的看向范纯礼。

范纯礼醍醐灌顶道:“在医家,毒药如果运用得当,也能成为让无数百姓吃饱的良药。而世袭之弊同样如此,世袭需要朝廷每年花费大量的钱粮供养,如同朝廷身上的寄生虫一般,大宋自然会废除世袭,然而西南各部世袭,却无需朝廷出一分钱,反而西南各部需要获得朝廷的承认,还需要向朝廷上贡。”

蔡京冷哼道:“范相公就不怕西南再出一个李元昊么?”

百官脸色一凝,当初李元昊的党项就是李家父子世袭,最终让李元昊做大,酿成大祸,他们好不容易平定大理,若是再让西南出现一个强国,岂不是重蹈党项之祸。

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17章 范正心疾第36章 干他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450.第450章 重启庆历新政486.第486章 金国立,灭西夏第190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第353章 以官家为邪方第408章 斡腹之谋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443章 西夏变法第66章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第53章 医城之方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436章 邪方:道德绑架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24章 齐聚太医局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355章 女医大兴第53章 医城之方第282章 范正护妻第258章 免费义务教育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388章 李清照临产第156章第135章 再也不开邪方了482.第482章 第480 邪医挂帅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150章 西夏来袭第251章 宋夏和谈454.第454章 未来的第三次变法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第232章 邪术:巫蛊之祸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247章 无处不在的邪方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254章 邪方:纳妾写词第347章 简体字第322章 变法青苗法第56章 家长找上门第395章 新老医家第一人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第424章 龙首关降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术——棉油第247章 无处不在的邪方第20章 《临江仙》第121章 范正一统医家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184章 玻璃问世!第444章 辽国的抉择第264章 保险:用不上是万幸第408章 斡腹之谋第207章 炭毒实验第3章 李清照的傲娇病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104章 又见邪方(二合一)第161章 震天雷第352章 生物进化论第291章 《铡美案》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56章 家长找上门第253章 江郎才尽李清照第73章 赵挺之的毒计第305章 辽国毒瘤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苏遁第119章 邪方种猪计划第192章 冷锻甲第75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第33章 邪方抽奖第42章 邪医开正方第36章 干他第176章 范正归来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376章 热射病第290章 王诜的报复第299章 解决厢兵之患第414章 滇东三十七部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24章 齐聚太医局第222章 孟皇后的决定第177章 宋辽夏和谈(一)第322章 变法青苗法第4章 钗头凤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473.第473章 灭佛?第353章 以官家为邪方第301章 武举开始第128章 赵煦亲政第371章 休克疗法第363章 潘意的计谋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476.第476章 摩尼教灭第150章 西夏来袭第425章 争灭国之功第145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477.第477章 ‘崔杼弑其君’第214章 牛痘之术第56章 家长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