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第468章 方腊

“占城稻熟了!”

杭州府的公田里,无数赤贫之户在辛勤的劳作,而不远处的私田里的传统稻谷才刚刚灌浆。

“邪医范正果然没有妄言,占城稻果然早熟!”

无数农户眼神放光的看着面前已经成熟并且正在收割的占城稻,心中震撼不已。

当初邪医范正推广占城稻的时候,给所有公田发放完占城稻种子的时候,还剩下不少的占城稻种子,并向所有农户平价出售。

然而这些农户却根本不信,不愿意冒险种植占城稻,如今不禁肠子都悔青了。

“早熟有什么用!关键还是要看产量!”一个青衣士子冷哼一声道。

一个老农呵斥道:“不识五谷之人,又岂敢妄谈农事,占城稻早熟,就能节省大量的农时,占城稻收割之后,再种晚稻,九月收割,随后再播种一轮冬小麦,或者油菜,足以做到一年三熟,占城稻别是高产,就是产量和平常稻谷一样,甚至少一点,也是千值万值。”

老农心中大震,别看占城稻比普通稻谷仅仅提前一段时间,正是这宝贵的时间,正好可以让两浙之地实现一年三熟的奇迹。

足足多收一季,岂不是直接将产量暴增五成以上,那时所有农户的收入必将暴增。

青衣士子顿时脸色谄谄,老农的话让他颜面尽失。

老农看了看垂下来沉沉的稻穗,不由露出一丝惊喜道:“以老朽看,这占城稻的产量必然不会低了。”

“那是自然,否则邪医范正又岂能不远数千里从占城运回稻种!”一个赤贫之户的傲然道。

如今占城稻早熟,早就让一众赤贫之户心中大定,正如老农所说,占城稻的早熟特征,足以让农田达到一年三熟,也就是说,别看他们仅仅有一亩水田,然而其一年三熟的产出足以让他们一家果腹。

不!可不是果腹这么简单,这些占城稻还没有打下来,就已经有人高价收购,作为稻种,价格已经开到了稻谷价格的一倍了。

这一次,他们这些赤贫之户,或许真的能够依靠这一亩公田和占城稻翻身,当下一众赤贫之户纷纷加快收割的速度。

每户不过分到一亩多田,人口多的很快就已经收获。

“称重!”

包康一声令下,立即让其在众目睽睽之下,称重占城稻的产量。

“亩产四百三十斤!”

当产量爆出之后,所有人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苏湖熟天下足,两浙地区的水稻产量已经是天下之最,然而最多也不过三百五十斤左右,占城稻的产量却足足亩产多了八十斤。

那整个两浙路又有多少亩水田,要是全部换成占城稻种子,定然能够让两浙路的粮食产量更上一层楼。

随后越来越多的公田被当众称重,最次的公田也达到了亩产四百斤,产量最高的足足达到了五百斤,直接刷新了大宋水稻亩产记录。

“年产五百斤的占城稻!”

看着亲眼称量出来的水稻产量,这一次无论是官员还是农户都不禁咂舌,占城稻非但早熟,节省大量的农时,更能让产量暴增,如此良种一出,必将会让两浙路愈加富裕。

“富民!”

当下不少官员不由的看向为首的年轻的转运使,难怪邪医范正主张官员升迁以富民为主,良种占城稻试验成功,再加上上海城如火如荼的建设,两浙路毕竟富甲天下,恐怕只有开封府才能和两浙路一较高低。

不!甚至是超过天下首善之地开封城也并非不可能,到那时,邪医范正必将更进一步。

面对一个冉冉升起的政坛重臣,两浙路的官员再无任何怠慢,毕竟邪医范正的未来地位不可限量,再加上甚是年轻,日后他们若是真的恶了邪医范正,必将会遭到秋后算账。

“范大人担任转运使,实乃两浙百姓的福音!”

一众官员心悦诚服道。

范正平静点了点头道:“传令下去,立即在两浙路推广大力推广占城稻。”

“遵命!”

一众官员当即领命道。

然而此刻的根本无需官府可以推广,亲眼见证占城稻高产早熟的农户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找那些赤贫之户购买占城稻稻种。

然而这一次购买稻种可不是之前的平价,而是足足是稻谷市价的一倍,甚至最后涨了两倍之多。然而即便如此,依旧供不应求,毕竟相比于多出的种子钱和占城稻带来的受益根本不值一提。

然而占城稻毕竟才在杭州府公田上种植,就算产量颇高,赤贫之户仅仅留下下一季的种子,依旧难以供应两浙路的庞大的稻田。

“公田已经没有占城稻的种子,可是范氏义庄却有大量的占城稻稻种!”

一个农户心中一动道。

当年范正在推广两浙路的推广占城稻,强行让赤贫之户在公田上种植占城稻之外,依旧剩余不少的占城稻种子。哪怕是平价出售,依旧没有人愿意种植占城稻,最后被邪医范正全部给了范氏义庄。

“占城稻利国利民,还请大人不计前嫌,将范氏义庄的占城稻种推广开来,以助两浙富民之策。”

当下,在谭洪的带领下,不少没有抢到海运和养猪场的内陆各县令纷纷上书,任谁都知道谁能拿到更多的占城稻,就能最先富民,在评选中占优。

而且他们已经打听清楚了,范氏义庄的占城稻已经收获,上千亩的稻种即将送到杭州府。

范正看着一众知县的文书,心中不由冷哼,当初他大力推广占城稻,各县推三阻四,哪怕是公告以富民为评选标准,这些各县依旧意兴阑珊,如今却急了,盯上了范氏义庄的占城稻。

范正摇了摇头道:“范氏义庄的占城稻的确即将到来,不过本官另有大用!不会分给各县。”

“另有大用?”谭洪眉头一皱,心中不由冷哼,什么大用,该不会是范正看到了占城稻稻种价格涨了两倍,想要让范氏义庄趁机大赚一笔吧!

“想来堂堂邪医范正,却没有想到也有如此私心?”不少官员也不由心生怨恨。

更有官员奸计陡升,心中道:“邪医范正定然早就知道占城稻的优势,故意平价卖给范氏义庄稻种,如今却高价出售稻种,我等若是传出,必将让其伪君子的面目暴露无疑。”

然而却听范正话音一转道:“这些稻种乃是范氏义庄平价买的,此次稻种范氏义庄依然会平价来卖。”

“平价卖!”

一众不由豁然一惊,那可是上千亩的占城稻,杭州府的占城稻价格已经涨了两倍,若是平价卖,范氏义庄将会损失多少钱财。谭洪见状立即道德绑架道:“范大人仁义,下官替杭州百姓多谢大人恩德。”

范正摇了摇头道:“谭大人误会了,范氏义庄的占城稻的确是平价卖,然而却不是在杭州附近卖,而是要卖到清溪县!”

“清溪县!”

谭洪见状不由一愣,清溪县乃是杭州府最为贫穷的县,而且清溪县县令又牵扯到张汝舟的科举舞弊案中已经免职,谁能想到范正竟然将目光盯在清溪县内。

范正朗声道:“杭州城已经足够富裕了,再者杭州城周围的公田最多,只需一年半载,就能让占城稻推广开来,而清溪县乃是整个两浙路最为赤贫之县,本官要推行富民之策,自然要以身作则,从现在起,清溪县归两浙路直属管辖!而占城稻则是本官给清溪百姓的礼物。”

“清溪县归两浙路直辖。”

“一千亩占城稻种子给清溪百姓的礼物!”

谭洪等人不由目瞪口呆。

“邪方,又是邪方!”

谭洪等人头皮发麻,范正自从担任两浙转运使以来,行事规矩,所出的也都是正方,而如今邪医范正在两浙路站稳了脚步,其本性立即暴露,又开始乱出邪方。

无论是一路长官直辖一县还是转运使给百姓送礼,都是历朝历代闻所未闻。

“大人仁义!”

如今范正的两浙路大权在握,谭洪等人只能无奈低头。

而在一旁的包康却眼神一闪,别人还蒙在鼓里,而他却明白范正此举的深意,那是因为清溪县既是两浙路最为贫穷的县,又是摩尼教最为泛滥的县。

谭洪等人离去之后,范正将目光投向包康的身上,

“包师爷!你乃是包公之后,更在两浙路颇有名望,本官命你替本官暂时主持清溪县政务,若能顺利平定摩尼教,本官不吝向朝廷保举你接任清溪县县令一职。”范正道。

范正可是知道大宋文人最大的执念就是为官,前世宋江已经割据一方,为了朝廷的一个编制,不惜让梁山好汉一一赴死。而包康这个方腊起义的军师,为了官位,必将是摧毁摩尼教的最锋利的一把剑。

包康顿时呼吸一滞,屡次不第,的确对朝廷颇有怨念,然而范正和李清照编写曲剧让先祖包拯名声大噪,包康欠了李清照偌大的人情,这才同意担任范正的师爷。

随后,李清照揭露张汝舟科举舞弊案,更让包康大为畅快,更别说范正一系列为国为民的动作,更让包康敬佩至极。

至于清溪县县令的职位更是他梦寐以求的官位,让他根本没有拒绝的选择。

“多谢东家赏识,属下定然不负所望!”

包康激动道。

“好了,如今占城稻稻种已经到了,伱立即带着稻种赶往清溪县!”范正当机立断道。

“是!”

包康郑重领命。

“摩尼教!”

看着包康离去,范正心头沉重,作为后世之人,他自然知道宗教是何等的顽固,如果贸然禁止,必定会引起摩尼教的反叛,唯有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法,方可将摩尼教的损失降到最低。

清溪县!

如今的清溪县刚刚经过官场大地震,清溪县县令因为科举舞弊被免职,如今的清溪县群龙无首。

“简直是大快人心,知县这个大贪官也有今天!”

清溪县内,一个漆园内,一个青年愤然道。

“方腊所言甚是,县令没少盘剥我等漆工,命名朝廷下令的摊役入亩,我等乃是漆工,竟然还要缴纳免役钱!方腊带头才没有让其得逞。”一个漆工敬佩的看着青年,此人正是方腊。

方腊闻言不由露出一丝得意。

“不过说起免役钱,尔等可知新来的转运使可是对大名鼎鼎的邪医范正,据说摊役入亩就是其提出的,清溪县令就是他抓起来的,是个好官?”另一个稚嫩的漆工将自己听到的消息一一道来。

“好官?邪医范正不过是二十多岁,就担任了两浙转运使,若不是官家崇信和其父亲乃是宰相,又岂能位居高位,此乃妥妥的奸臣!”方腊斩钉截铁的说道。

其他漆工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虽然邪医范正名声极大,然而其乱出邪方,又有邪医的称号,在民间名声不好。

以范正的年龄和官位,这的确是妥妥的奸臣模版呀!

“摩尼在上,天下乌鸦一般黑,自古以来官官相护,此人一旦掌权,必将为祸两浙。”方腊继续诋毁范正道。

“听说邪医范正还从南洋带回了占城稻,听说能够早熟,还产量高,足以一年三熟,要是如此,我等恐怕不用再饿肚子了。”一个年轻的漆工憧憬道。

“一年三熟,简直是痴人说梦,除非有摩尼保佑,再说就算有,邪医范正不也是优先杭州府这等富裕之地,根本轮不上我等这些低贱的漆工。”方腊继续打击道,同时也不忘宣传摩尼教。

一众漆工顿时眼神暗淡,毕竟杭州府这等富裕之地他们仅仅在只言片语中听说,邪医范正和他们相比更是远在天边之人,根本不可能有交集。

“好消息,大好消息!”

忽然一个老漆工气喘吁吁的跑来高呼道。

“什么好消息!莫非是摩尼显灵了?”方腊等人不由一愣,连忙上前道。

摩尼显灵乃是他们摩尼教惯用的招募信徒的手段,然而最近他们根本没有布置摩尼显灵呀!

老漆工摇头道:“不是摩尼显灵,是邪医范正显灵,不!是邪医范正要亲自管理清溪县,还送来了占城稻的种子!”

“邪医范正直管清溪县!”

“占城稻种子!”

所有漆工不由一愣,他们刚刚还在谈论邪医范正,没有想到邪医范正就来了,同时还送来了轰动两浙的占城稻种子。

第183章 输血疗法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21章 治愈心疾第56章 家长找上门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247章 无处不在的邪方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138章 中策摊役入亩(二合一)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215章 战胜痘疮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463.第463章 推广占城稻第433章 范正归家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192章 冷锻甲第358章 变法法家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296章 青塘后续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120章 组建太医院第262章 医疗保险第119章 邪方种猪计划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16章 诗仙之酒——白酒第42章 邪医开正方第47章 无悔的决定499.第499章 辽国大败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第282章 范正护妻第206章 生产建设兵团第143章 旧党也要变法第375章 宋商第371章 休克疗法第347章 简体字第119章 邪方种猪计划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331章 西夏战败,辽国撤军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40章 《男儿行》第382章 以工代赈第282章 范正护妻477.第477章 ‘崔杼弑其君’第355章 女医大兴第323章 万万贯青苗钱第21章 治愈心疾第256章 范纯礼的无奈第269章 医家内患第259章 躺赢第282章 范正护妻第66章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465.第465章 变法解试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354章 李清照怀孕第26章 质疑太医令第59章 邪方:情诗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299章 解决厢兵之患第196章 功过三七分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177章 宋辽夏和谈(一)第284章 曲剧《杨门女将》486.第486章 金国立,灭西夏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369章 范相公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488.第488章 抬棺出征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8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149章 阳谋:即时候补第332章 大宋的报复第414章 滇东三十七部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术——棉油第202章 变法的真谛在于‘变’第107章 邪术vs邪方(二合一)第8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28章 我有一个梦想497.第497章 帝都杀手,开封城破!第251章 宋夏和谈第186章 国债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138章 中策摊役入亩(二合一)第424章 龙首关降第373章 商部第124章 活字印刷术(加更)482.第482章 第480 邪医挂帅477.第477章 ‘崔杼弑其君’第361章 最强赘婿苏遁第114章 赵煦变法,小试牛刀(二合一)第257章 全城义务教育第167章 西夏反应第89章 《相思十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