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第469章 摩尼教现

“占城稻种子!”

“那种早熟的种子足以让田地达到一年三熟!”

“听说产量也高,最高可是亩产五百斤!”

……………………

漆园内的漆工议论纷纷,一个个眼神发亮!

“那奸臣又岂能有如此好心,听说这批占城稻种子乃是他范氏义庄的种植,定然是想要在清溪县卖出一个高价,盘剥我等的钱财!”方腊愤然道。

任谁都知道占城稻种子的价格已经达到了稻谷的三倍以上,邪医范正借着直管清溪县的机会,高价强行摊派占城稻种子。

这种打着对百姓好,然而趁机敛财的事情,乃是官员惯用的手段,现在百姓根本不相信这一套。

其他漆工也不由陷入了迟疑,有了占城稻种子是一件好事,然而要是要价太高恐怕就得不偿失了,更别是这钱都让奸臣给收刮走了。

“尔等都错了,据说此稻种平价出售,根本就不贵。”老漆工难掩激动道。

“平价出售?”

“当真?”

………………

当下,所有漆工不由一震,一个个都难以置信,毕竟占城稻种子如此火爆,哪怕涨了两倍都能被抢购一空,根本不愁卖。

而范氏义庄的占城稻种子竟然仅仅平价出售,岂不是让他们占了大便宜。

“莫非清溪县真的迎来了青天大老爷?”一众漆工半信半疑道。

方腊冷哼道:“什么青天大老爷,尔等以为这些占城稻种子真的会轮到我等平民手中,恐怕早就被城里的地主老爷霸占完了。”

官官相护,官员和乡绅勾结,此乃大宋最常见的事情,方腊心中明白,哪怕朝廷出了什么好政策,恐怕最后也轮不到他们普通人。

老漆工摇头道:“尔等都错了,这些平价占城稻乃是按照每户来分配,而且所有赤贫之户皆可以免费领取一亩地的占城稻种子。”

一众漆工闻言顿时欢呼,当下纷纷前去打探情况。

方腊闻言一愣,当下皱眉道:“走,我们去看看那奸臣在打什么主意?”

当下,一众漆工纷涌前往县里上,前去购买占城稻种子。

“转运使大人有令,每户都能平价购买一亩水田的稻种。”清溪县内,奉命前来的包康高声道。

“太好了!”

清溪县百姓纷纷欢呼,有了一亩水田的占城稻种子,到了秋季,他们就能收获四五百斤,来年足够让所有田地都种植上占城稻,还能专卖占城稻种子大赚一笔,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慢着,这样分不公平!”忽然一个声音打破了众人的欢喜。

包康眉头一皱,只见一个锦衣老者越众而来。

“石老爷!”

一众青溪百姓纷纷惊呼,石老爷乃是清溪县最大的地主,家中土地众多,为人却极为吝啬。

包康眉头一皱道:“包某按照清溪县户籍分配,每户一亩田的稻种,有何不公平!”

石老爷拱手道:“包师爷,你有所不知,按户分配的确是很公平,然而石家足足数千亩土地,而普通农户仅仅有数亩薄田,如果都按户分配,那石家数千亩田才能分到一亩占城稻种子,如何够用!”

“然也!我家的良田也有千亩,同样也分一亩稻田的种子,根本不够用。”

“依在下看,需要按照田亩多少来分才公平!”

……………………

在石老爷的带领下,一众清溪县的大小地主纷纷鼓噪道。

方腊等人见状,不由脸色一变,这些地主都是清溪县的地头蛇,他们联合出面定然会将这些占城稻种子瓜分殆尽,普通人根本争不过他们。

包康闻言脸色一沉道:“此策不妥,按照田亩来分,土地少的农户恐怕仅仅能够分到一点点占城稻,而占城稻种植至少要一亩田起步,稻种过少,必将会串种,根本无法做到高产早熟!”

“可是…………。”石老爷还想继续争辩。

包康摆摆手道:“而且占城稻需要精耕细作,才能高产,尔等田亩过多,根本顾不过来,唯有交给每户一亩田的稻种,方可让占城稻得到精心的照顾,来年才能产出更多的稻种。”

“大人,所言甚是!”

“大人英明!”

一众清溪县百姓纷纷欢呼道,这是第一次,官员亲自站在他们普通人的利益这一边。

任谁都知道,一旦他们种植了占城稻,就能获得不菲的产量,还能继续卖稻种,虽然只有一亩稻田的产出,却能让他们发一笔小财,这对普通人家来说,可是弥足珍贵的。

“包师爷三思,如果包师爷肯照顾一二,我等定然会有厚报,甚至这些占城稻稻种,我等愿意以三倍的价格收购,如此包师爷对转运使大人也能有所交代。”石老爷一脸坚定道。

“三倍价格?”

不少地主一阵心疼,然而他们却知道,这点种子钱根本不算什么,只要能够拿下这批占城稻稻种,他们的亩产就能更进一步,更别说日后可以向外地卖稻种,足以大赚一笔。

“劣绅!”

方腊等人心头大怒,看到无法挤兑包师爷,竟然妄图用钱来贿赂。

其他清溪县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毕竟石老爷等人的势力在清溪县颇大,若是得罪了他,很容易被他们打击报复。

包康闻言却一脸讥讽的看着石老爷等人道:“尔等以为就你们知道占城稻种子的价值么?转运使大人会不知道?若是转运使大人想要赚钱,无需将这批稻种拉到清溪县,就能赚的盆满钵溢。”

“呃!”

石老爷等人顿时脸色一变,他们自然清楚,占城稻稻种就是邪医范正大力推广,他们又岂能不知道其中的利益。

包康傲然道:“转运使大人在两浙路推广富民之策,让利于民,这才将占城稻种运到清溪县,将富民的机会让给青溪百姓,而尔等家中已经有了良田千亩,为何还要与民争利。”

“尔等已经这么有钱了,为何还要和我等争这些蝇头小利!”方腊躲在人群中,高喊一声。

“就是,为富不仁!”“为富不仁!”

整个清溪县城内,顿时响起了阵阵高呼。

石老爷等人脸上顿时青红不定,然而包康乃是两浙转运使的师爷,背后可是站着邪医范正,他也根本奈何不了,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还真是青天大老爷!”

青溪百姓一阵欢呼!这是他们第一次享受到官府给的福利,有了占城稻种的扶持,他们的生活将会大大好转。

“听说这位包师爷乃是包拯包青天的五世孙!”

人群中,有人听说过包康的名号,议论道。

“包青天!”

方腊等人不由眼神一闪,看向包康多了几分信任。

经过李清照改变曲剧《陈世美》,包拯包青天刚正不阿的形象早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宋,清溪县也曾经有过《陈世美》的演出,当时可谓是万人空巷,很多百姓自然知道包拯的大名。

包康见状不由心中冷笑,这些占城稻乃是转运使大人为了根除摩尼教所准备,自然不会让尔等所染指,而且正是有尔等这些蛀虫,才让摩尼教在清溪县如此盛行。

包康环视一众百姓道:“从今以后,清溪县由转运使大人直管,推行富民之策,今日的发放第一步,此后,医家将会进驻清溪县,三年内,彻底灭杀大肚病,开发漆业、木材等业,彻底带领清溪县走上富裕。”

“好!”

一众清溪县百姓顿时欢呼。

要是之前,他们根本不相信官府的话,然而如今包康当众拒绝石老爷等人抢夺占城稻种子的举动,再加上包康乃是包拯五世孙的名声,让清溪县百姓多了几分信任。

“来人,按照户籍,立即发放稻种!”

包康一声令下,立即下令发放稻种。

一众青溪百姓心中振奋,带着对未来的激动,领取一亩水田的占城稻种。

“那奸臣竟然真的如此好心!”

方腊看着自己手中的占城稻种,依旧难以置信。

“兄长,转运使大人的确有邪医的称号,然而其却救人无数,绝非人人口中的奸臣,而且就算其乃是奸臣,又和我们有何干系?”妹妹方百花看着占城稻种,不由痴迷起来。

清溪县多山林,土地贫瘠,产量不高,很多家庭都颇为贫困,要是有了占城稻稻种,他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不少。

方腊也是微微点头,邪医范正的确名声不佳,但是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好处,无论是沽名钓誉还是一心为民,都和他们无关。

当下,方腊和妹妹方百花一起回到家中,和方氏族人视若珍宝的将占城稻种下。

“启禀包师爷,全县所有占城稻种已经播下。”一个小吏匆匆前来禀报道。

包康见状不由一笑,当下点头道:“传信给转运使大人,可是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很快,一个文书快马传递到杭州城,没多久,一个庞大的医队就匆匆赶到清溪县。

“转运使大人筹备五百万贯飞钱,正在修建上海城,需要大量的上等木材和劳力,所有青溪百姓可以优先聘用,官府亲自带队,只要没有大肚病和夜盲症皆可前来应聘。”很快,青溪县衙传来一个好消息。

“上等木材和劳力!”

此消息一出,所有青溪百姓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这等好事竟然轮到了青溪县头上。

对于邪医范正筹备五百万贯的飞钱,修建上海城的消息并非秘密,这也是两浙百姓称之为奸臣的原因之一,然而当这泼天的富贵砸到了青溪县的头上,自然再无人说其是奸臣。

而且清溪县多山林和桐漆,正是上海城和海运所急需的材料,那可是足足五百万贯,稍微漏一点就足以让青溪县富裕起来,若非青溪县归邪医范正直属管辖,这等滔天的好事又岂能轮到他们。

就是邪医范正的要求严格了一点,还需要检查身体。

“废话,当然要检查身体,上海城一旦建成,那可是天下水运中心,承接天下海商,要是让尔等大肚病之人前去,感染了商旅,岂不是扩散整个大宋。”一个商户冷哼一声道。

“那夜盲症呢?难道还影响干活。”一个青溪百姓不服道。

“你以为大城市做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旦海船到来,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卸货,伱若是夜盲症,夜间怎么干活,要是掉进黄浦江只能去喂鱼。”商户傲然道。

不少人心中不满,然而为了去上海城做工的机会,也只能前往医院检查身体。

“视力还行,没有大肚病,通过!”

“夜盲症很严重,不通过!”

“夜盲症!不通过!”

………………

很快一个个医者检查青溪百姓的视力,大肚病很容易发现,查出大肚病的极少,而唯独夜盲症患者只需进入一个昏暗的房间再配合范正的山字图,立即让夜盲症患者暴露无遗。

“还请通融一番,我等家庭贫困,实在需要去上海城打工挣钱。”一个夜盲症患者苦苦哀求道。

医者劝说道:“夜盲症不难治,只要连续吃一段时间肉即可。”

“吃肉!”一众青溪县百姓不由一叹,他们自然想要吃肉,然而他们家庭贫困,哪里有能力吃肉。

包康见状起身道:“转运使大人宅心仁厚,为了让根治清溪县夜盲症,已经从海边调运大批平价的咸鱼,虽然是海鱼,咸味重,味道不好,但是胜在便宜量大,足够治愈夜盲症。”

这个时代大海还没有污染,再加上海运已经蓬勃发展,捕鱼业大丰收,然而海盐技术却颇为落后,海盐苦味极重,直接食用难以下咽,然而范正却别出心裁,让其腌制海鱼,可谓是物尽其用。

“咸鱼!竟然如此便宜!”

不少人打听到海鱼的价格,不由怦然心动,咸鱼如此廉价,他们也能承担的起,再加上治好了夜盲症,非但对自己有利也能前往上海城挣钱,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下,不少百姓纷纷踊跃购买咸鱼。

而一些青溪百姓听到了需要吃肉才能治愈夜盲症,不由眉头一皱,悄然的退出队伍。

并非是他们不愿意治疗夜盲症,也并非咸鱼太贵,而是他们乃是摩尼教徒,不能吃肉,只能吃素。

第374章 变法商家第303章 军中反应第297章 蛔虫童年阴影第414章 滇东三十七部第306章 灭辽毒药人参第125章 岁币耻第306章 灭辽毒药人参第165章 第七轮和诗!第10章 邪方:伤口撒‘盐’第435章 千年人参是毒药第215章 战胜痘疮477.第477章 ‘崔杼弑其君’第380章 抗洪邪方479.第479章 战争再起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220章 变法:户婚律第357章 南下大迂回战略第90章 邪方装病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225章 天下皆贺第433章 范正归家第246章 铁浮屠之威第42章 邪医开正方第320章 大宋皇家银行第250章 破解气疫第246章 铁浮屠之威第233章 巫蛊之祸是一场闹剧罢了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16章 诗仙之酒——白酒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杀伤力第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111章 邪方会传染第218章 邪方:俗词第145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第405章 丛林法则第255章 唐诗宋词李曲第290章 王诜的报复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33章 邪方抽奖第1章 名正方邪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371章 休克疗法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72章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464.第464章 科举舞弊案第46章 携美游汴京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伦理之争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第300章 加点白糖大伊万第362章 争尚驸马第75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74章 奉旨行医第445章 猛虎宴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384章 苦蒿治疟疾第131章 亡国之策,垂帘听政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388章 李清照临产464.第464章 科举舞弊案第341章 双全法第292章 陈世美和王诜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第162章第161章 震天雷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235章 最后的赢家是医家第294章 莫须有之罪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第159章 平夏城第314章 童贯的野望第174章 辽国调停 (二合一)第188章 医家作保468.第468章 方腊第46章 携美游汴京第135章 再也不开邪方了第204章 儿科之圣钱乙第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444章 辽国的抉择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第340章 范李和离第36章 干他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110章 东坡肉第85章 大宋,讳病忌医也第363章 潘意的计谋第354章 李清照怀孕第361章 最强赘婿苏遁第190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