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加商税、改造大明的三步走

多尔衮自然是不想要放弃入侵中原的机会。

毕竟大金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瓶颈,再加上,攻战、中原乃是太祖的时候就定下来的。

而不管是他这个摄政王还是新登基的少年国主顺治,都会把攻占、中原当做是己任。

也只有攻占、中原才能够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只不过。

一个仙人就像是他们面前的一座山。

这座大山让他们很难翻越过去,连抬头仰望的心都没有。

不仅仅是多尔衮不敢。

就是大明现在的天下人,也都不敢对大明仙人有什么不敬。

大明天下万万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求取仙人的一颗仙丹,想要获得仙人的庇佑。

听闻那范金民以二十五万两的钱财购买了仙丹之后,当场交了钱。

拿到仙丹之后,一口吞了下去。

不过一会儿。

他便觉得一身轻松,然后身体的一些小毛病都没有了。

当真是仙丹妙药。

有了范金民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二场长安府的拍卖会,自然更加热烈了。

一颗仙丹,竟然出现了二十八万两。

简直就快要倾家荡产了。

洪承畴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手中的杯子都没有拿稳,茶水洒了不少。

王家禄看着很少有如此不平静的三边总督洪承畴,稍微有一些意外。

“总督?”

洪承畴也注意到了自己的不平静,放下被子之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我一直致力于肃正整个陕西之地,以待万岁爷和国师的知遇之恩。

没有想到,肃正了一年的时间,还是有人有这个能力,以二十八万两的钱财,购买一颗仙丹。”

其实,洪承畴是对仙丹直接涨价,变成了二十八万而有一些心惊不已。

要知道他可是暗中支援了一个商人,想要借此机会买下仙丹。

只不过,筹备了二十六万两的钱财,竟然还是不够。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他以前就多多抄一些家,从中或许一些钱财。

但是却又不敢。

大明国师对待钱谦益那种手段,洪承畴可是知道的,一旦他真的这样做了。

到时候被大明国师知道了,他的仙缘也就完全没有了。

如今的钱财,也都是洪家的底子,全部拿出来了,却还是不能买一颗仙丹。

王家禄还真的以为眼前的三边总督洪承畴真的是因为那个原因,便劝说道:“总督在陕西之地的所作所为已经非常值得称赞了。

不仅仅镇压了各地的叛军,还清肃了整个陕西之地的官府,为两千余百姓伸冤。

为几百人平冤昭雪,斩杀贪、官、污、吏一百多人。

这乃是前所未有之事。

现在的陕西之地,谁敢再贪墨?”

王家禄乃是榆林的郡丞,在洪承畴平定陕西之乱的时候,因为能力出众而被洪承畴提拔,成为了自己的副手。

洪承畴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他要的,已经不仅仅是什么功名利禄了。

长安府的拍卖会,仙丹以二十八万两的钱财被买走了之后,天下人都开始专注这件事情了。

至于朝堂之上,孙承宗的御史台和骆养性的都察院。

已经没有人有那个心思了。

而长安府的拍卖会结束不久,南京的拍卖会也被筹建起来,于十二月二十四开始。

天下的富商从紫禁城跟到了长安,又从长安跟到了南京。

可以说。

随着这些人的流动,整个大明的钱财也被带动了起来。

只不过这种带动的效果对于朝廷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因为崇祯皇帝征收的是三响,而不是商税。

在南京的拍卖会开始举行的时候,崇祯皇帝下了一份诏书,乃是昭告天下人。

减轻三响的征收。

农业税只收一成,也就是粮食税。

并且重新征收商税。

内阁首辅韩癀最开始并不知情,等到早朝的时候,崇祯皇帝当众宣布了这件事情。

大明国师直接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时候。

他们想要阻拦,也已经晚了。

站在这里的很多人,其实都是一些商人的保护伞。

平日里也都是得到了不少商人的好处,在这朝堂上,也都为商人说了好话。

当初的加征三响,其实就是他们所为。

然而现在崇祯皇帝却要加征商税,减轻农业税,作为户部尚书卢若腾却站出来表示第二个支持。

此人算得上是忠臣守节之人,为官清廉,并且也有一些能力。

面对户部尚书都站出来了,内阁首辅韩癀也只能是败退,而其他人更是不敢再进言。

一个大明国师堵在他们的前面,就像是一座山一样。

这也让很多大臣对此开始有一些不满,想要搬开这座山,还恢复他们作为大臣的权力。

可是,却无人敢出面做这件事情。

他们为官这些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错误,一旦这些个错误被公之于众。

首先遭殃的就是他们,而不是大明国师。

以现在万岁爷的态度,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朝廷的饿大臣们沉默以对。

而地方上的富商以及世家豪族却想要联合起来抵抗这一次的加征商税。

毕竟这可是关乎于他们手中的钱财啊!

然而当南京的曹化淳联合了京津冀等地的商贾,上表忠心,表示愿意接受加征商税之后。

其他的商贾一下子就傻眼儿了。

死太监,不讲武德!

拥有肥皂厂、香水厂、染布作坊、纺织工厂、养殖工厂的曹化淳。

已经隐隐成为了可以和江南顶级富商相抗衡的新起之秀,也因此获得了不少商贾的跟随。

此番联合起来,上表忠心。

是其他商贾万万没想到的。

让他们还没想到的是,连泉州的最强海商郑芝龙都表示,愿意支持崇祯皇帝征加商税。

并且主动把这三年的商税给补起来了。

对于年百万的郑家来说,上交六十万两,获得两颗仙丹,还有两名进士的名额,绝对是赚了。

有了这两个商业大鳄的支持,其他的那些商贾想要联合起来,却还要能够让朝堂上的大臣愿意开口。

然而,这些大臣自然不敢开口。

在崇祯皇帝把商税的章程都已经拿出来之后,谁敢反对

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五百二十章 岳鹏举守株待兔第十八章 动起来,建造帆船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唐的粮仓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轻别离第三百二十三章 先发制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江上仙建造学院第两百一十八章 后手第四百三十八章 只有一人可救大唐第六百四十二章 迎亲宴、蹭吃蹭喝的大学士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驸马第两百三十九章 宫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开始营生第二十五章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第十六章 宋文弱、明壮烈第三百二十八章 武后的小心思第四百三十三章 都是撑杆惹的祸!第一百四十章 阴谋的味道第八十九章 当局者迷第六百一十七章 加商税、改造大明的三步走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卵击石第六百零八章 多尔衮、见到白衣之人就逃吧第三百七十二章 老当益壮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三百五十三章 让百官眼热的土豆第两百零一章 征途第两百三十章 迷雾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一章 守得云开日月明第两百五十八章 晋王第四百二十五章 来自大唐的福报第六百四十章 三种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六百二十四章 范景文、这个任务臣接了第五百零六章 大宋国师第三百五十九章 会炼丹吗?第八十八章 演戏?加我一个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况!第五百五十二章 监察部正名之时第三百零七章 风波不平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我要解救天下百姓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大郎的一天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多尔衮、一次失败罢了第三百零三章 仙岛之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卢象升、大明的帅才第三百三十四章 江山秀色第六百三十二章 这大明、已经快要没救了第两百三十章 迷雾第五百六十二章 韩世忠泼性不改第五百三十四章 刘光世的穷途末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议商第五百五十三章 江上仙再言未来第四百八十章 你可与某同坐第五百二十六章 赵官家聊表孝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丽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史令的遗言第四十章 小棉袄啊小棉袄第六百五十四章 卢象升、大明的帅才第两百七十五章 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第六百七十章 洪承畴,我渴望得到仙丹第五百五十三章 江上仙再言未来第五百四十九章 为见仙各逞心机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陵山智激阿史那第一百九十一章 攻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赵官家巡视天下第二章 演!继续演!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开始营生第四百五十二章 薛元超致仕,武后又胜一筹第五百零七章 斩秦桧、锄奸臣、扶朝纲第五百六十二章 韩世忠泼性不改第六百六十九章 崇祯帝,国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第三百三十六章 海岛余生第六百零三章 众爱卿、废了锦衣卫和东厂吧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五章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第五百零二章 升级了的忽悠第一百零四章 告别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祯帝、我又被国师说教了第两百五十九章 识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江上仙法力无边第四百四十章 此子不可留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一百二十六章 努力的王玄策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国师、何以中兴大明第两百一十一章 家事第六百零三章 众爱卿、废了锦衣卫和东厂吧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一百一十一章 火牛阵的翻版第一百八十三章 借兵第两百一十章 大力第五百六十八章 吴大帅心忧天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驸马第九十八章 言传身教第四百六十三章 百官请天后重回朝堂第四百四十一章 归途中的箭羽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国师,有趣的灵魂第一百零九章 四面埋伏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人看盛世不爽第一百零四章 告别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国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