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孙承宗、我要拿一人祭旗

当然了,这朝堂之上,也不是全都站在商人的利益上。

还是有不少乃是忠心耿耿,一心为大名的能臣。

这些人其实早已经对当年由周延儒、王永光、温体仁等人定下来的三响产生不满。

也知道百姓肯定是没有那个能力来支撑三响,可是那时候的崇祯皇帝生性多疑,却又亲信周延儒等人。

这朝堂上的官员,时长少了谁谁谁,有多了谁谁谁。

他们能够明哲保身,站在这朝堂之上已经是非常不错了,那里还能做什么其他的事情?

而现在。

真正清明的政令出现了,他们自然是十分维护。

按照崇祯皇帝给出的商税章程,开始于崇祯四年对大明天下商人进行征收商税。

面对朝堂上没有大臣愿意站出来为那些个商人说话,而反倒是还有不少大臣已经撸起袖子加油干。

都想要学习一下孙承宗、骆养性、洪承畴和孙传庭,再加上一个袁崇焕和满桂。

这六个人已经隐隐被崇祯皇帝给当做是中兴六臣子了。

每一次早朝的时候,崇祯皇帝必然会把这六个人的奏折拿出来说道说道。

比如孙传庭在三边之地的所作所为,对于晋商投敌卖国、对于张家口已经成为了投敌卖国的关口,成为了一个身在紫禁城之后的关口。

这种事情,当真是让很多人都不可思议。

而崇祯皇帝拿这件事情说事儿,也是变相地堵住了很多人的口。

大明对商人太好了。

以至于现在的大明商人已经忘记了,是谁给他们的这个稳定的环境,让他们行商。

当真是为了利益而不顾一切。

利益熏心来形容现在的大明商人是一点儿都不为过。

“是时候把这些钱财用出去了。”

国师府的东院,整个院子里面摆放着成山一样的钱财。

站在这钱山的面前。

江枫对崇祯皇帝说道。

崇祯皇帝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钱财,也是第一次知道,其实大明现在有钱的人多的是。

以前总以为大明很穷,并没有钱财。

原来,是他看错了。

“国师想要怎么用?”

江枫回道:“现在的百姓缺少的就是过冬的粮食,所以这些钱财自然是购买粮食,然后分发给那些穷苦的百姓。”

崇祯皇帝点点头,却又听到江枫继续说道:“这一次,我准备亲自出面,带着人去各地购买粮食,然后又一个一个分发下去。

派遣他人去做这件事情,我并不太放心,一旦像是饷银或者是赈灾之银一样层层剥夺下去,最后到那些百姓手中的粮食,估计也就一口。”

此话说的让崇祯皇帝多少有一些羞愧。

因为以前赈灾的时候,他就是这样做的,内阁呈上来折子,请求赈灾。

他便直接下令,让户部拨款放粮。

至于赈灾的结果如何,只要是折子上没有了关于灾情的内容,而大臣们也都说天下一片大好。

那便是没了灾情。

谁知道,这竟然不过是那些个乱臣贼子对他这个帝王的欺骗。

对于周延儒那些人,崇祯皇帝到现在都没有忘记他们。

“如此,那就要劳烦国师了。”

崇祯皇帝自己是走不开的,不然他肯定也想要亲自出面,这可是笼络人心的好机会。

不过,他现在也明白,自己不可能亲自去做这件事情。

而且把这件事情交给大明国师去做,也并不是坏事,他不担心国师会功高盖主。

对方当年脚踏金龙而降世,便是最好的证明。

江枫带着钱财从京津冀开始,一路收买粮食,一边收买,却又一边送出去。

那些个粮商,谁敢不给大明国师面子?

都想要留下一个情分,以后也好获得仙人的庇佑,能够获得仙人的仙丹。

也有一些粮商表示愿意捐赠全部家产,请求江枫赐予他一颗仙丹妙药。

江枫直接拒绝了。

有了第一次,肯定会有第二次。

仙丹只能在拍卖行拍卖,而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买卖。

这就失去了仙丹应有的效益。

对于仙丹求而不得,很多粮商或者是盐商等巨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失望。

不过却也不敢真的就有什么其他想法。

仙人的手段,可比他们想象中要强大很多。

仅仅是送给那些穷苦百姓的粮食,就没有人敢偷窃,因为在最开始就出现了几个。

有一些好吃懒做的人,见此机会,就大着胆子,想要去偷窃粮食,转手卖了。

结果,偷到手,却被什么蛰了一下,然后手臂浮肿了半月才见好。

如此,也就无人敢偷粮了。

仙人赐予。

谁人敢窃?

江枫在一开始就防备着这件事情。

怀璧其罪的道理,他是明白的。

这些穷苦之人有了粮食,自然会引起其他人的觊觎。

所以在下发粮食的时候。

江枫是送到了每一户每一个人的手中,进行了认主。

系统兑换的高科技手段。

那装着粮食的袋子,就不是一般的物品。

袋子出了这一户的家门,就开始自动生成攻击方式。

升级了三次的系统。

当真是越来越好用了。

用了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江枫从京津冀到了云贵之地,进入四川,又去了陕西、陕西,最后回到了紫禁城。

如此一来,也就保证了崇祯四年冬春之际很多百姓的命。

死亡率降低,出生率提高,自然也就能够扩大大明时期的人口,从而产生人口红利。

这也是江枫在每一个朝代都会用到的手段。

而这一番举动,自然也获得了很多声望值,不过因为粮食的袋子技术,这声望值最后积累的并不是很多。

但是盛世任务,却是前进了一大步。

而在崇祯四年春,二月初六。

孙承宗终于完成了他对于整个锦衣卫的清查。

随着这一场清查的结束。

大明延续了这么多年的锦衣卫官职机构,也被彻底废掉了。

大明重启御史台,也随之树立起来严格的审查百官的章程以及威望。

孙承宗把目光离开了锦衣卫之后,却又盯上了另外一个人。

御史台的威望想要彻底建立起来。

那就必须那此人祭旗!

“不可能!”

崇祯皇帝看着孙承宗的奏折,顿时脸色铁青不已。

第四百八十章 你可与某同坐第五百一十七章 韩世忠火烧连营第七十三章 李二陛下想要草原第四百七十八章 扬州李敬业第一百二十六章 努力的王玄策第五百二十三章 金兀术力劝粘罕第三百五十章 老狐狸江枫第两百九十二章 龙之逆鳞第五百五十一章 卖大米不讲武德第两百五十章 周而复始第三百六十八章 吐蕃求和亲第两百九十六章 横推一切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第两百六十五章 蒸汽时代第十八章 动起来,建造帆船第一百零一章 是谁犯了死罪?第一百零一章 是谁犯了死罪?第六百零三章 众爱卿、废了锦衣卫和东厂吧第五百六十一章 弘文馆训斥宰执第六百四十一章 秦良玉,大明的第一女英雄第六百五十章 黄宗羲、我的脑袋要爆了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况!第五百二十九章 吴乞买举国一战第七十二章 有路就有自行车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蛮入侵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匹狼引发的战争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上仙谏言献策第八十七章 成也魏征,败也魏征第三百一十七章 卧龙凤雏第六百七十三章 霸主路、大明的无敌大军第九十四章 江枫的怀柔手段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蛮夷,可恶至极第六百五十一章 教育学、这是一个很深的学问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时代周刊的作用第五百四十八章 淮南路人心各异第六百三十二章 这大明、已经快要没救了第五百八十章 新改革万象气盛第四百一十二章 准备战斗第十五章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第六百零三章 众爱卿、废了锦衣卫和东厂吧第两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渔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痛快的太平找痛快第三百零五章 永徽年的大唐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金国溃军千里第一百二十八章 脚下的大陆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卵击石第两百五十四章 福泽万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审讯宁桓,真正的幕后主谋第四百二十七章 谁才是老狐狸?第三百零九章 元老功臣第九十八章 言传身教第一百四十四章 聪明人的谋划第一百四十二章 临危受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努力的王玄策第二十八章 七岁封侯,位列国师第三百一十五章 找人帮忙第两百六十七章 迷惘!第三百九十四章 让薛绍去报效陛下吧第一百三十四章 古往今来之少有第两百二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分配原则第两百三十八章 因果第四百三十三章 都是撑杆惹的祸!第两百六十一章 水土流失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国宴第五百五十一章 卖大米不讲武德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六百一十章 崇祯帝、我今天要吃肉第九十五章 盲目加上自信第三百七十九章 给郑某一个面子第两百七十一章 杀盗第两百六十章 司天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六百零八章 多尔衮、见到白衣之人就逃吧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祯帝、这红薯棒极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孙承宗、我要拿一人祭旗第四十四章 世家主负荆请罪第三百八十五章 江某只是略懂第六百二十章 大国丈、你的事情被告发了第五百零五章 乘坐神兽,离开仙岛第五百九十章 崇祯啊,你御驾亲征吧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四十六章 仙人带着太子和公主飞天了第五十二章 大军还有五分钟到达战场第一百一十三章 所向睥睨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郎,你怎么看?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蛮入侵第两百二十一章 武才人第七十八章 人心思异第五百六十七章 江上仙再施手段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轻别离第三百六十三章 关于皇太子李贤的谣言第五百七十三章 绍兴年天下大变第两百六十一章 水土流失第五百三十五章 江上仙点金成将第八十五章 送上门来的肥羊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学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国师,太子就交给你了第两百四十二章 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