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永不言放弃的汉人后代

,月城内外都是唐军十兵,被带讲城来时怀有此疑虑的夏,惭巴,看到这么多打心底熟悉的面孔,还有那听着感觉很亲切的话语,心里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终于在他们自己这部族人之外看到真实的汉人,而且还是数万的汉人将士,无数的突厥及其他族人被当作俘虏看管着,这让这些年常受突厥人欺侮的夏外袍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苏定芳和李业嗣带着夏外袍进到李业诩的帅帐里面来,李业诩已经大概知道了情况,不待几人行礼。即上前问夏外袍道:“你们是汉人的后代?”

李业诩知道在西域一带汉人的后代主要在原高昌今西州境内。西州到伊列河弓月城有千里之遥。到碎叶城则更远,如今这样一个几百人的小部落,自称是汉人的后代,还是从伊列河西面来投奔自己,有些不可想象。而且看这些人的面孔,脸上满是沧桑之态,虽然与汉人有些相像,但已经略胡化了,衣着也有不小的差异,心里有些疑惑。

夏外袍看上去与苏定芳年龄相仿,长相也是如他的部落其他族人一般有胡化的倾向,但举止平匕仪上与汉人却无二异。

“大将军”夏外袍行了礼,他不知如何称呼李业诩,只得用这自觉不会错的称谓,回李业诩的话道,“我们是先晋时候西域长史府属下的汉兵后代”

夏外袍的一口汉话还是地道的关中腔,这让李业诩吃惊,他到唐后这些年,已经把后世的普通话都改成关中腔了,但自觉还是没有眼前这位夏外袍讲的地道。还有,夏外袍的话中还说他们是先晋即西晋西域长史府的守军后代,这更让李业诩惊讶的张大着嘴巴。

夏外袍所讲的像一个离奇的故事一样,让李业诩这个穿越人都觉得有些难以想象,从西晋到唐,可是过去了三四百年时间了啊,竟然还有晋军守卫西域的士兵后代留存在这片土地上,难道这些人也都经历了时空穿梭?

李业诩对两晋的历史不太清楚,他只知道汉朝时候曾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却不知道晋代也曾治理过西域,看来历史知识懂得还是太少了。

“你与本将说说你们部落的情况,还有如何擒获欲谷设的 ”李业诩大感兴趣,示意夏外袍在一旁坐下。

夏外袍略显拘谨地在一边坐下,苏定芳和李业嗣分站在他的两边稍远处。

被三位不一般气势的唐军将领注视着。夏外袍稍稍的有些紧张,猛吸了几口气,即开始讲来。

原来夏外袍是前晋时候西域长史府手下一名将领的后代,晋亡后,西域诸国也跟着作乱,侵占汉人所居的地盘,当时西域长史府守兵还有近两千人,而且那时候守卫西域的将士都是带着家眷的,他们不知道前晋已经败亡,还是以晋的名义顽强地在这里坚守了多年,到后来,被西域一带的乌孙、匈奴等诸势力击败,守军连同家眷四五千人,本来想东归退回中原,但被匈奴人截断归路,只得向西逃亡,沿着伊列河向西,最远曾到达波斯、大食一带,人员也不断地减少,到最后剩下不到千人,再也没能力回中原,只好在碎叶以西这一带繁衍生息,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回归中原的念头。

早的时候,这些晋军的将士和他们的家眷,都在自己的这个部落一样的团体内婚配,但经过数代后。因怕同族性太强,也娶了一些面孔上类似汉人的女子为妻。

几代人之后,面孔上慢慢地有些胡化了,这些汉人后代们,日常中一直行汉俗,说汉话,用汉字,坚持汉人的传统,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私熟,有族中学问不错的长者教习孩子们写字念书,这些繁衍出来的后代们,也一直牢牢记着他们父辈的嘱咐,那就是要后代们想办法回到中原去。

为了这个信念,也为了生存,那些老兵和他们的后代,及至后来的几代人在西域各地流亡,顽强地生存下来,人口也慢慢地恢复,最多时候曾达到一千五百多人,但后来多次遭遇突厥人的袭扰,人口减少了,如今还有八百多人。

因消息闭绝,上代以前,他们不知道中原一带发生了什么事,直到十几年前,有胡商从长安回程经过碎叶城近时,才知道了中原的变故,还有如今大唐的大概情况。

知道汉人建立的大唐如今国势如日中天,西域一带有许多臣服于大唐的小国,也有许多往大唐而去的商人,夏时袍认为时机成熟,带着他的族人,想趁这个时候返回中原。

作为头人的夏外袍集合了全部的族人,从夷播海一带顺着山势沿伊列河谷行走,踏上回家乡的路,但被暴风雪所阻,只得在伊列河下游一带暂时停留。

夏外袍说这些事的时候,眼川“满是泪水了,连李膛诩听了也有此动容,从井晋。也就尔四义上的西晋灭亡,到如今的大唐贞观年间,已经有几百年了,这些经过几代有可能十几代、几十代繁衍的汉人后代们,还是没有放弃他们回家乡的信念,苦苦地坚持着,以自己是汉人的后代坚守着那一份祖上的遗,不放弃,这太让人感动了。

“你们祖先是哪里人?,小在夏外袍哽咽之时,李业诩忍不住问道。

“在下的故乡是在司隶河东郡一带!”夏外袍背过身,擦了一下眼睛,再回过身应道,“还有其他一些人是河内郡、河南郡!”

“司隶?”李业诩一愣,司隶是什么地方,他可从来没听说过。

一旁的苏定芳和李业嗣听了也是一头霎水,他们也不知道司隶河东郡、河内郡在何处

“司隶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都离洛阳不远”。夏外袍说道,其实他也不知道司隶河东郡在何处,只是祖父辈们用文字和口述传下来的,就是这几处地方。

“洛阳近处? ”李业诩听到这个熟悉的地名,松了口气,他还真怕几百年过去,什么地名都改了,这些汉人即使东归,也找不到家乡了,“待本将回到长安,一定帮你们找到你们先人的故乡

李业诩说的很坚定,帮助这些一心想东归的汉人后代找到他们梦里的故乡,是李业诩感觉必须要做的事。

“多谢大将军夏外袍站起身施了个礼。

“你再说说是如何擒获突厥可汗铆??。李业诩再问道。

“这些突厥人想抢我们的牲畜和食物夏外袍娓娓说道。

这次夏外袍带着族人们从碎叶一带出发,因大雪被困在了伊列河近,遇上了几百名败逃的突厥人小这些突厥人到他们居住的营帐地抢掠牲畜和粮草,被他们集合族人一阵砍杀,一部分突厥人被歼,一部分被他们俘获,还有一些逃走。

在审问被俘获的突厥人时,作为这部汉人后代头领的夏外袍得知面前这些许多是突厥的头人们,其中竟然有突厥的可汗欲谷设,也得知了突厥人是被大唐的军队攻击,而遭致全军覆灭才逃到这边的。

这些突厥人残部在逃跑过程中,不断地有手下人掉队,或者叛离,到最后只剩下几百人,而且这几百人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又不敢去抢掠人数多部落的食物和牲畜,遇上这几百人的小部落,才敢动手来抢,却还是被发现并痛击了。

李业诩还真为欲谷设叫冤,真是虎落平阳,号令西域的这位突厥先可汗,竟然被几百人的小部落痛殴,还被人家抓了俘虏,难怪会有刚才那样一副饱受打击的模样。

夏外袍也是在俘获这些突厥头人们后,才得知汉人的大军再次开进西北,扫荡胡人的消息,夏外袍在惊喜之余,不顾严冬的天气。举部往伊列河谷一带而来,希望能遇上汉人的大军。

行进的路上很艰辛,一些被俘的突厥人冻饿致死,夏外袍的族人们也有一些损失,但终于找到了大唐军队的驻地。

也正是因为严寒和大雪,他们一路行来基本没遇上什么人,没遭到其他部落的攻击,安全抵达唐军驻地,这是夏外袍最高兴的事。

“你们擒获突厥可汗,此是大功一件,本将会为你们向大唐皇帝请功,你们有何要求也可以提 ”李业诩听了这个神奇的故事般的讲述,心里虽还有一些疑惑,但也很是震惊,也对面前这位带领族人们不忘自己是汉人后代,渴望回归故乡的夏外袍有些惺惺相惜。

这些永不言放弃的汉人后代们太值得尊敬了,夏外袍和他族人的故事足可以写一个大唐时代的东归英雄传。

“大将军,我们不要奖赏,我们只有一个请求,请大将军带我们回中原 ”夏外袍说着,一脸渴盼的神色,“我们已经损失了很多族人,所有的人都不想再失去亲人了

夏外袍在决定进行长途跋涉时也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很多人怕东归途中遭到其他部落的攻击,也怕坚持不到这么长距离的行进,族人损失殆尽,若能跟着唐军回中原,有大军的保护和支持,回到他们父祖辈口口相传的美丽故乡,那将是件很容易做到的事

“这个要求本将答应你”。李业诩也有些为夏外袍和他的族人的执著感到,“我不但会带你们回到家乡,而且还会带你们面见大唐的皇帝”

“谢大将军 ”夏外袍狂喜,

李业诩也不再说什么,唤入军中长史裴行俭,令裴行俭亲自去安置这些想回归的汉人后代,刚训旧口阳…8渔书吧不样的体验!

第102章 皇后之虑第112章 军歌--《大唐军魂》(上)第219章 金胜曼所讲述的新罗国内情况第104章 阎氏兄弟第33章 兰州遇故人第148章 有人上门来敲诈第19章 一群公主来闹腾第172章 攻击熊津城(下)第68章 分兵第141章 准备班师第128章 松州之战(二)第147章 悠闲的日子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当第97章 李世民的大举动第184章 击溃高丽援军第181章 募兵扩军第134章 松州之战(八)第46章 好马第151章 够味吧第141章 曼苏归来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战(上)第97章 回家了第51章 如何善后第161章 谁会约见第9章 这是爱情吗?第80章 诸事进行中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56章 争功第253章 终于回家了第45章 龙涎第202章 歼灭战开始第9章 有后了第241章 幸好你没嫁于倭太子第26章 捷报传长安第20章 初探终南山第22章 再次分兵八十五章 各部都来归附第17章 我们要加紧备战第40章 伏俟城内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84章 大度设被擒第94章 那是曼苏愿意的第93章 怎么会这样?第29章 训练不能受影响第67章 接下来要征伐的目标第114章 五万足矣第226章 李世民亲自指挥攻击平壤第71章 完胜第22章 再次分兵第212章 不战而取乌骨城第29章 西北风云又起第138章 松州之战(十二)第149章 有佳人第205章 朕决定:大军直击平壤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第36章 收留第226章 李世民亲自指挥攻击平壤第249章 似秋风扫落叶第190章 新罗人不得不听令第106章 上元节的烟火晚会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当第120章 河曲之战(下)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39章 麹文泰被吓死第237章 愿内附归唐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战(中)第37章 利器第226章 李世民亲自指挥攻击平壤第72章 凯旋第45章 伊列道行军大总管第94章 那是曼苏愿意的第159章 吐蕃称臣第236章 你为何不自立为王?第214章 几路大军直取平壤第71章 朝会第147章 安北有乱第267章 房玄龄的临终劝谏第15章 再次相遇第21章 世袭刺史的风波第96章 太子监国第208章 黑齿常之被俘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36章 血战赤海(四)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74章 平壤道行军部的动静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102章 皇后之虑第145章 不过是一场闹剧第12章 你对将军人选有何要求第27章 拜访房府第198章 新罗君臣的密谋第14章 就一招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战(中)第193章 新罗人貌合神离第75章 复职第55章 安西大都护府和安西四镇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96章 长安,我又一次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