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出征天竺,没了李业诩兄弟俩的份

朝堂上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没有人出来反对出兵。

所有人都知道,使团被伏击,此等关系到我大唐脸面的事,若听之任之,那我大唐这些年依靠辛辛苦苦不停征战树立的大国威严,顷刻间就会崩溃,一些暂时臣服于我大唐的小国和部落,很有可能趁机作乱,那会是很麻烦的事。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大唐出兵进剿那是肯定的,不然是要出大乱子的,所以除了一些人保持沉默外,没有人反对用兵。

见群臣如此的反应,李世民也很是满意,“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为兵方为上策,那朕也觉得,该出兵教训一下无知的天竺人,并趁势将诸蛮的叛乱也平定!”

“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业诩又站了出来。

李世民闻之也是一愣,“李爱卿还有什么要说?”

李业诩娓娓而道:“陛下,我使团在中天竺被伏击,而邻近的其他天竺都未对中天竺之举进行阻扰,也未曾派兵救援我使团成员,因此臣以为,对无视我大唐上国之其余天竺诸国,也一并讨伐!还有天竺南面的林邑、真腊使者在朝贺时候,出言不恭敬,辱我大唐上国,因此,臣提议,我出征的大军一并将林邑、真腊也攻而取之!”

在送来的奏报中,还有情报司的秘密报告中,都说明了此次我使团成员受到中天竺的伏击,其他各国都是袖手旁观或者落井下石,甚至我正使王玄策和身边几人逃出后,经过的天竺各国非但不提供帮助,竟然对其进行阻扰,最后王玄策身边的几个人都力战而死,只有王玄策依靠手下的掩护,得幸逃走,与我大唐西宁州的边军遭遇上,才得以保住小命,不然王玄策死了,此事就无从知晓了。

而林邑与真腊的使者在朝会上出言不逊的行为,当时就已经触怒了李世民及众臣,当时就有许多人提出要出兵征伐林邑和真腊,只是被马周、褚遂良以要给民养息为由,谏阻了,如今李业诩把这事与中天竺伏击我使团的事一起提出来,建议一道派兵征伐,群臣们惊异之极,但又不好批驳。

“陛下,臣附议!臣愿领兵出征南方!”又是李世绩站出来,第一时间对李业诩的提议表示支持。如今我大唐兵威日盛,已经位居仆射位的李世绩,也是不能容忍诸蕃国有任何藐视我大唐上国的行为,在出征高丽的战事中,李世绩都没好好地打过几仗,此次不禁有些心痒痒,想趁如今朝中事情有些混乱之时,带兵出征,以躲过一些烦恼事。

接着几位武将又站出来表示同意此计,连不少的文臣,也站出来表示同意派兵征伐。

见群臣们都是如此说,李世民心情大好,“朕也认可此议,既然都是出征南方,就将南方的事一并处置了!”

李世民随即宣布散朝,留下一些武将及重要的大臣们商议出征的事宜。

贞观二十二年六月,李世民发布诏命,因中天竺伏击我使团,杀我使团成员,抢我财物,朝廷决定派大军征伐,同时对有同谋嫌疑的其他天竺国也一并讨伐;因南方诸蛮叛乱,朝廷也举大军讨伐;再有林邑和真腊使者在我大唐朝会上出言不恭,辱我大唐上国,事后也没有请罪悔过的意思,也被列入讨伐的行列中。

诏令中宣布,以西宁大都护韩威为天竺道行军大总管,刘简、王玄策副之,举西宁大都护府兵马五万余人,出西宁州,讨伐天竺,解救还被关押的我使团成员;以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安南道抚慰使、安南道行军大总管,执失思力、契苾何力为副大总管,将兵八万余,出征林邑、真腊;以苏定芳为滇池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梁建方为副大总管,领兵六万,平定诸蛮叛乱。

三路共约二十万左右的人马,从出兵的规模上来看,这也是一场非常大的战役,大唐的臣民们也都知道,此次不单单是要惩罚伏击我使团的中天竺,而是准备将南面的那一块土地彻底征服。

如今东、北、西三面都已经臣服于我大唐,唯有南面,诸多小国还对我大唐时叛时附,对南面这块地方动手,那是迟早的事,刚巧又发生了中天竺伏击我大唐使团、诸蛮叛乱、林邑等小国不尊我大唐上国的事,这不正是给我大唐派军队征伐提供了最好的借口吗?

这些年战事下来,俘获的战俘数量不少,许多基础的建设都由他们去完成,百姓的瑶役明显的轻了很多,所获的战利品也是颇丰,使得因战争而导致的有效支出并不是很大,这也是百官与民间对战事支持的重要原因。

“祖父,您说皇上这次为何不派孙儿出征了?”卫国公府内,有些沮丧的李业诩,正对着侧躺在榻上的李靖问道。

这段时间李靖身体一直不太好了,时常犯病,许多时候都是躺在榻上,再加上这些天天气较热,李靖精神更是差,大多时候李业诩和李业嗣都在卫国公府里陪着李靖。

有这两位宝贝孙儿在身边,李靖心情也是不错,虽然身体较差,不能长时间站立,但还是很多时候要看李业诩兄弟俩的枪法,把他这些年参悟出来的枪法上一些改进的地方,进行指点,在精神好的时候,还把他这几年来整理的兵法注解也对兄弟两讲了讲。

李靖也是知道朝廷将派大军出征南方,但他已经没有精力去理会这事了,或许是因为李业诩兄弟在身边,李靖大感放心之下,全身心地放松。身心放松了,人的意志力也差下去,衰老的也快起来,看着李靖那花白的头发和胡子,李业诩很多时候都感到心酸。

朝廷出征的诏命刚刚宣布,虽然在此前就已经从李世民那时知道,此次出征没有他们兄弟俩的份,但李业诩还是很惋惜,对没能亲自率兵教训一下那个让他在前世时候失去性命的无耻国度,感到非常的遗憾。

不过看到李靖这般样子,李业诩也是觉得自己不能出征,万一出征后几年回不来,那李靖有可能就不在了,自己无法在这位可敬的祖父面前尽一份孝心,给他送终,若是如此,那比失去一次领兵出征的机会遗憾要大得多了。

只是虽然心里这么想,但还是忍不住在李靖面前发发牢骚。

“翼儿,这还要问老夫吗?想必你也明白!”李靖呵呵笑道,“老夫行将就木,若此次派你们两个出征,那老夫临去前,就没有你们两来给老夫送终了…”

听李靖如此说,李业诩和李业嗣都不禁眼圈发红了,李业嗣抢着道:“祖父,您身子还强健着,又有孙道长在照理,孙儿想您一定能长命百岁的…”

李业诩抹了一下眼角,有些哽咽地道:“祖父…”

只是李业诩的话还刚说出口,即被李靖打断了,“你们两个莫如此,人终有生老病死的时候,这是天意,日后莫再说这些话了…今日你们两个都在,老夫也想再说几句话!”

“是,祖父!”李业诩和李业嗣只得应道。

“翼儿,此次出征皇帝未派你领军,除了因老夫的原因外,还有就是照顾你的身体,怕你身体再差下去,无法康复!再者,皇上还是寄重望于你身上,想让你留在京中,助太子办事,还有,皇上也是怕你领军出征再立军功,那你战功太多,真得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也是赏无可赏了,皇上可能也更加提防你了!综合几点,这次不派你领兵出征是皇上的必然选择。让其他将领也立下些军功,平衡一下诸将在军中的影响力,这是大好的事!老夫想啊,以南方那些诸蛮及天竺等小国的实力,根本无法与我大唐军队抗衡,取胜当不在话下!”

其实李业诩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只是多年领兵出征下来,他李业诩的名声已经很响了,几乎大部的人都认为,此次领兵出征会有他的份,就如当年李靖以病体带兵出征吐谷浑一样,只是皇帝的最终决定还是出乎所有人的意外,让李业诩心内有些失落。

“祖父,孙儿明白了!”听了李靖这样一番说辞,李业诩也就无话可说了,与李业嗣对看了一眼,再对微闭着眼睛的李靖说道,“祖父,您小睡一下,孙儿们先出去了…”

“唔!”李靖含糊地应了声,也即闭上了眼睛。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初,出征南方的誓师仪式在明德门外兴行,由太子李承乾代替因身体有恙的皇帝李世民,主持了出征仪式。

李业诩也作为朝中重臣,出席了隆重的出征仪式。

看着披挂整齐的诸将领,李业诩心内不太是滋味,如此规模的大军出征,而且出征地是他最想去蹂躏一番的那个阿三国度,却没他的份,虽然已经清楚了其中的原因,但还是让他多少有些遗憾。

出征前,李业诩也是仔细地叮嘱了一番刚刚从安东回来后不久,又率军出征的苏定芳,对于南方这些地方要如何征服,如何治理,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并将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程务挺、黑齿常之这两位小后生都交给苏定芳,让苏定芳好好地调教他们一番。

作为单独领一军的苏定芳,也是非常认真的听取了李业诩的意见,对李业诩托付的这两位小将,也郑重地表示一定会给他们机会的,并跟着李业诩来到李靖面前,在向这位师尊告别之时,拍着胸脯保证,不平定南方,誓不回京!

一大通隆重的出征仪式后,在李承乾及送行的朝臣们注视下,诸将率着大军,踩着震天的锣鼓响声,缓缓地出发了!

第20章 将军,我们胜了第171章 心迹第48章 新的布署第120章 带曼苏到我帐中来第37章 利器第157章 水师的战力第143章 意外的封赏第95章 刻石记功第12章 不一样的训练(上)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147章 安北有乱第5章 论道第267章 房玄龄的临终劝谏第152章 此人是谁第174章 平壤道行军部的动静第216章 你可以自请除国第121章 帐中春色第121章 赞聂部没有动静第40章 伏俟城内第208章 黑齿常之被俘第130章 松州之战(四)第80章 贞观五年是个好年份第62章 诸将的封赏第72章 小部回纥人的叛乱第16章 喜欢你第31章 是喜是悲?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战上第26章 汉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9章 尚书大人来视察第62章 诸将的封赏第164章 李世绩所担忧的第169章 又见颜如宾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06章 上元节的烟火晚会第65章 侯君集的临别赠言第12章 不一样的训练(上)第191章 很嫩的新罗女王第146章 温柔乡,侈靡夜第5章 给李恪的忠告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47章 会师第121章 赞聂部没有动静第260章 事情很复杂第2章 重生第151章 够味吧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57章 回到长安第1章 邀约第159章 发现敌情第114章 皇后还康健第14章 就一招第98章 吴王李恪的心思第225章 会师于平壤城下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252章 李世民亲迎出长安第196章 夜半时分,金胜曼单独来访第9章 有后了第5章 平康坊头牌红姑的身价第88章 各地的情报第31章 重兵出击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268章 托孤?第96章 长安,我又一次回来了第4章 拍板第7章 较量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4章 拍板第2章 即将开始第36章 血战赤海(四)第218章 金胜曼出现意外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78章 异常情况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178章 看望美人儿第58章 连根拔除第1章 兵制改革开始第119章 河曲之战(中)第43章 到底谁更狠第97章 回家了第35章 血战赤海(三)第245章 倭王宫内血流成河第87章 一堆名将第269章 太子的奏议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156章 老搭档又到一块了第240章 倭王拒绝臣服于大唐第31章 丫头云儿第14章 就一招第107章 拜访温彦博第211章 与苏定芳会合第253章 终于回家了第96章 特战队之功第159章 吐蕃称臣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115章 无奈接受第113章 吐蕃大军压境第105章 不被接纳第201章 皇帝的诏命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