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事也

其实李业诩还是说的有些含蓄,他想看看身为百官之首房玄龄的反应。

房玄龄虽是文臣,但因其在历史上留下的英名,还有几次接触李业诩对其不错的印象,更有今天这般放下身架的问询,都让李业诩觉得房玄龄会认可他的观点…

即使房玄龄不同意他的观点,李业诩也想用理由说服他,李靖已经认可了他的说法,若再有房玄龄的支持,李世民那个好战的帝国主义头子,说不定也不会反对的。

李业诩知道,对于北方这些部落来说,人口和牲畜是他们的根本,尤其是人口的补充,周期特别的长,对北方部落最大的打击就是断其这些根本…在我方没有大规模移民的可能性下,若让他们回归故里,那是放虎归山,日后还将成为祸害。

就比如李靖这次北征俘获的突厥部众,更没有放其归去的道理,几十万人口和牲畜,无论如何讲都是一大笔财富,青壮年可以耕种放牧,或者做劳役,打仗时可以充入军中,补充兵源,妇女可以从事家庭生产,只要不虐使他们就是。

退一步讲,如今突厥领地也纳入大唐的版图,那这些被俘的突厥军民也是大唐的子民,当然要教他们学汉字,穿汉服,学习华夏之传统,如此这般,几代之后,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唐人,这也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是人口的一个快速补充手段,当然更是消除北方部落威胁的一种有效方法。

若此道可行,以后的战争中应该尽量少杀人,多抓俘虏。

如有想造反者,一个字,杀!像那个名震北疆的王胡子一样,历史上的中央政府,正是对北胡民族过于仁慈了,以至于北方的威胁,从来没有彻底消除过。现在有他李业诩在,或许能改变这些,关乎到国家利益的事,决不能含糊。

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任何时候都是最有效的。

只是,朝堂上众多酸腐之士定会反对这种做法的,他们认为,堂堂中华,礼仪之邦,当以德报怨,怎么可如此呢…而唐朝时候,文臣的力量还是占主导位置的。

眼前的两位当朝宰相听了都在沉思。

“虽说有些有违礼数,但讲的很有道理,”李靖故做深思状,看了看房玄龄,表示同意李业诩所说的。

“说的挺在理,只是此议定会遭人反对,肯定有人会说,我大唐是礼仪之邦,即是被俘之众,也得以礼相待,哪能奴役他们,让他们劳作,”房玄龄认真思虑一番后,也表示认同,只是话语中挺犹豫。

“伯父,侄儿觉得最重要的是,怎么做对百姓有利,对我大唐有利,那就是好的做法…”

看来房玄龄也没有完全认可李业诩的话,都是圣贤书读的多了,只顾及面子。李业诩想,下次还是和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讲讲这个问题,那个喜欢杀戮的皇帝或许会欣赏自己观点的。

“翼儿,你还有没讲出来的,继续说,”李靖对自己孙儿的言论可是异常赞赏,当下微笑着鼓励道。

李业诩接着讲道,“隋末多年的战乱,造成大量人数死亡,人口减少近三分之二…”

每一场战争,死亡的人口里面男丁总是占多数,李业诩不知道此时社会男女比例是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比例一定是严重失调。而加快人口增长速度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降低婚嫁年龄,主要是男子成婚的年龄,还有一个就是不为后世人所能接受的,一夫多妻妾。

唐初规定男二十,女十五为初婚年龄,但官宦人家子女,特别是男子大多比这年年龄低就成亲了,就像李业诩,过了年也才十七,也已定亲并将完婚,远低于法定年龄,而要做的,只是将法律条文上相应的规定修改一下而已。

李业诩把这些想法隐晦地提出来,让房玄龄这个善谋的宰相自己去研究。

李业诩又接着说,“在不增加赋税的前提下,鼓励人口生育,对生育多的家庭,不但不增加赋税,还加以奖励…”

此时人口基数小,即使大力鼓励生育,几十年内,甚至百年内,也不可能出现人口爆炸式的增长,现在还是战事不断,而战争是要大量死人的。

李业诩梦想着的征战四方,所需要的兵将无数,伤亡比例也不会低,且征战后的移民、人口自然迁移等一系列后续政策,对人口的需求也不低。

按照李业诩的观点,占领一个地方就要大量移民,攻占的地方都要建立稳固的统治,不然打来打去,也只是白忙活一场。

两位大佬听了继续沉思。

“贤侄,还有吗?接着说,”房玄龄示意李业诩道。

“祖父,房伯父,这些事翼讲不出来更多了,只是还想说说募兵的事,”李业诩觉得前面这些事讲的差不多了,应该说说关于募兵的事了,而这个是李靖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武将支持,文官反对的争论焦点。

“战争是造成人口大量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但很多时候征战又不可避免。就如眼下,四夷未服,天下不能说安定,虽说贞观三年到四年间,祖父率军平定突厥,但北胡部落众多,此消彼长,突厥如今势弱,却还有铁勒、薛延陀、契丹、靺鞨等非常多的大小部落,还有更强大的吐蕃和吐谷浑,这些部落在很长时间内还将是威胁大唐国境安全和百姓安定的主要敌人。而如今,大唐军队还以府兵为主,闲时务农,战时出征,战力不强。因此,必须要改变当前的府兵制度,逐步推行募兵制,以新式方法训练,大幅提高战斗力,打造成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战力超强的军队。战时能快速集结,任何条件下都能出击迎敌…”

“这是翼为这几件事所写的材料,详细的表述都在其中,”李业诩把自己所写的材料拿出来,交给李靖。

李靖却示意交给还在沉思中的房玄龄。

来房府前李靖没告诉李业诩此行为何,是怕他有负担,一些话儿不敢说出来。

房玄龄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从李业诩手中接过写就的材料,仔细地看了会。

然后站起身,一脸肃容,郑重地拱手一拜,“贤侄一番言论,乔受益非浅,请受我一拜,我定会将此番言论写进奏疏。”

吓的李业诩赶紧从座上跳起来,作礼道,“伯父折杀侄儿了,”瞅瞅李靖,却是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

“药师,贤侄之才,实出乔意外,难怪深得皇上赏识,日后啊,前途无量,成就当不在你我之下,”房玄龄笑呵呵地对李靖说道,又露出一丝惋惜的神色,“可惜啊,我家淑儿没这个福份了。”

“皇命如此啊,玄龄,不说这个了,我们再讨论一下奏疏的情况…”

“还有募兵之事,我们商量一下!”

李业诩这才知道,原来是李世民授意房玄龄和李靖,让他们把开发南方和实行募兵制等问题写成奏议,在新年朝会上提出来,让众臣商议,当初自己在李世民面前卖弄般的一番高谈阔论,竟真的让皇帝和朝臣们有了这个心思。

这封建社会政府机构办事效率还真不低。

李靖让李业诩先回府,他和房玄龄再商议一些事儿。

--------------------------

李业诩走出房玄龄书房,转头四处张望,外面空寂无人,想必下人们都被赶到外边去了。

走出园子,往房府大门方向走去。这时,房遗爱不知从哪个角落里跑了出来,“李家大哥,等等我!”

李业诩闻声停下脚步。

胖乎乎的房遗爱跑到身边,交给李业诩一个包裹着东西,“这是我大姐让我交给你的…”

李业诩打开一看,愣住了,竟是一个绣有并蒂莲的香包,还有丝丝的温暖和淡淡的香气。

“这是我大姐平常自己佩带的,”房遗爱露出狡黠的笑容,轻声地说,“大姐在看着呢,”转身跑了。

李业诩观察四周,隐约看到远处一微开的窗户后面露出半张脸,有人偷偷地看着他,正是房淑。

他可不知道,这大半年来,房淑可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境界。

房淑一直偷偷地喜欢这个异常俊秀和气的翼哥哥,而一直以来,李业诩对其也不错,前些年也常一起玩乐,少女的心里早已有了那份心思,也终于等到两家定亲的事,心里乐开了花。

眼看好事马上就要成了,那知道却被当今皇上阻止了,那感觉就像是从幸福的天堂到地狱。

房淑不知道的是,此李业诩已经非以前她所认识的那个一直对她非常好、异常疼爱她的翼哥哥,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如今的李业诩对房淑只有陌生的感觉,或者可能有一点对漂亮女孩子本能的欣赏,但因为这场政治联姻秀,让李业诩对房淑有些打心底的排斥感。

可如今,看着手中的荷包,还有远处看着自己的姑娘,李业诩心里还真不知是什么味儿…

--------------------------------

随后几天,李靖都让李业诩呆在府里。不断有武将上门,李道宗、候君集、秦琼、程咬金等先后来拜访,商谈关于募兵之事。一连串的高谈阔论,直把李业诩折腾的够呛。

李恪这闲的蛋疼的皇子,却常找理由上府来,向李业诩讨教兵法和枪法,把李业诩稍稍一点的空闲时间也挤占了。

李业诩回城后,竟然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连云儿都抱怨,见到李业诩的时候还真少,能和自家少爷说上话的机会更少。

终于,李靖的事也忙的差不多了,亲自带着李业诩往郑府拜访去了。

郑府的家人都从老家回到长安了,包括郑燕的父母,还有郑仁泰的妻儿。

郑仁泰也在府里。

郑府家人对于李靖亲自上门拜访,很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大唐第一名将,当朝的尚书右仆射、代国公,为了孙儿的婚事,竟亲自出面说明事由,让郑家人甚至有些惶恐,所有的疑惑也如烟云般消逝了。对郑家来讲,只要李府没有悔婚的意思,那他们也放心了。男儿先有功业,再成家,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有家人在场,更有李靖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在,李业诩只和郑燕聊了一些寻常话儿,郑燕满腹的相思都写在脸上,眼睛只往李业诩身上瞅,心不在焉地听着众人说话。

-----------------

快过年了,这事儿还真多…

忙忙碌碌中,立春日盛大的庆典活动过去,马上就到除夕了…

第166章 女儿家的心事第15章 再次相遇第94章 那是曼苏愿意的第35章 打了长孙无忌的儿子第38章 寿辰(中)第163章 好戏开场第153章 又见皇后第181章 百济王扶余义慈被俘第88章 安北大都护府的设立第59章 路途艰辛第131章 军事学院开学典礼(中)第68章 回纥人归降第26章 捷报传长安第7章 新任的特卫大将军第51章 元旦朝会第109章 夜探回纥人的驿馆第110章 这是调查的结果第261章 李世民亲自来探望第104章 曼苏来访第102章 皇后之虑第217章 高延寿所提议的第45章 吐谷浑复国第184章 击溃高丽援军第142章 长安,我回来了第21章 巧遇父亲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29章 大战牛心堆(下)第260章 事情很复杂第173章 复职第153章 李靖面授机宜第147章 安北有乱第146章 温柔乡,侈靡夜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战(中)第172章 太子来访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对付世家第227章 攻进平壤外城第15章 抵达鄯州第55章 抵达并州第43章 新的作战手段第161章 谁会约见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64章 李世绩所担忧的第47章 会师第207章 不一般的关怀第107章 拜访温彦博第43章 再次得手第137章 高丽生乱第13章 枪法与兵法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34章 松州之战(八)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218章 金胜曼出现意外第4章 坊间传闻第273章 没开始就结束了第15章 再次相遇第21章 世袭刺史的风波第20章 将军,我们胜了第79章 出征平叛第8章 高山流水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19章 河曲之战(中)第68章 回纥人归降第180章 我们四面都是强敌第31章 丫头云儿第257章 封赏并赐婚第46章 取高昌城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125章 轩然大波第13章 枪法与兵法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11章 训练营成立第196章 夜半时分,金胜曼单独来访第75章 女助手第12章 谁可当主帅?第63章 再访宗圣宫第194章 辽东城被攻占第254章 长安风云四起(上)第22章 再次分兵第45章 吐谷浑复国第164章 遭到弹骇第238章 你这下可是满意了?第148章 有人上门来敲诈第55章 再抵鄯州第10章 开始募兵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75章 复职第96章 特战队之功第31章 是喜是悲?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223章 高藏必须向我大军投降第158章 出海第205章 朕决定:大军直击平壤第52章 双河之战第64章 回到军中第11章 吐谷浑,自找死第66章 北方有战事第43章 新的作战手段第6章 李靖辞相第151章 够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