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过年了

“丫头,磨墨,给我准备红纸,少爷我要写春联,还有,一会去弄点浆糊来…”

“少爷,什么是春联?”正准备磨墨的云儿好奇地问道。

“…”李业诩无语,这丫头看来没见过世面,连春联都不知道,“就是贴在大门口两边,用红纸写的,写上对句,或者字儿,图吉利,也叫对联…”

“少爷,挂门口的那是桃符啊,不叫春联,”云儿睁着漂亮的大眼睛,一脸迷茫看着李业诩。

这时候还没贴春联的习惯?!李业诩:我,晕…

细问之下,李业诩才知道,这时候的过年,只是用桃木板画上门神,或者写上名字,挂在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用来祈福和辟邪之用。

这李业诩明白过来,怪不得曾有一诗中说道,“…总把新桃换旧符…”估计就是这一回事了。

“没有春联,那少爷就来写这第一幅春联,”李业诩心中很是得意,做别人没做过的事,特别有成就感。

红纸倒有现在的,快过年了,府里都有准备着。把云儿拿来的红纸剪成几段长的,辅在桌上,略一沉思,挥笔写下了有可能是历史上的第一幅春联:“春临人间百花艳,喜临小园四季安!”

“少爷,你的字写的真好,”一旁的云儿喜滋滋地看着。

“来,丫头,把这个贴我们园子的门上。”

“少爷,你歇着,我来吧。”

“你够不着,还是我来!”

⊙ttКan⊙c ○

主仆两人正贴春联间,李业嗣跑了进来。

“大哥,娘叫你过去,咦,你们在做什么?”

“贴春联,过年了,把红对联贴在门上,有喜庆气氛,”李业诩看着一脸惊奇的李业嗣道。

“嗯,贴着是挺好看的…大哥,你的字越发漂亮了,给我一幅,我也贴到我屋门口,”看到李业诩把春联贴到院门两侧,李业嗣有些羡慕地说道。

“好吧,我再写几幅,一会拿过去看看祖父他们要不要。”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朵朵迎新春。”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大哥,挺有意思的”李业嗣在一旁念叨道,这都是后世写滥了的对联,可在这个时代,还是有新奇感的。

“走吧,”李业诩对乐起颠颠捧着几幅对联的李业嗣道。

“大哥,”到了前厅,李栎蹦蹦跳跳地跑了出来,抱住李业诩的腿,“你带我去府门口看看,很热闹耶!”

李业嗣进前厅把对联交给了家仆,吩咐他们去贴起来。

李业诩抱着李栎,李业嗣跟在一旁,兄妹三个来到大门口,看到管家李安指挥着家丁在那里挂两块画有两位神仙模样人物的木板。

“那是挂门神吗?”李业诩问李业嗣,看看又不像后世的门神。

不过马上就反应回来---啥门神,后世的两在门神,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现在都还在世呢!

“少爷,这桃符上画着的是神荼、郁垒二神,”一旁的李安对着李业诩和李业嗣行了礼,接过话题道,“有避邪祛鬼作用”。

原来这就是刚刚云儿说的桃符。

家丁把旧的桃符换下来,把新的挂上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李业诩轻声吟出了这首又是一位大家的诗作。新桃换旧符,真就是眼前这么一回事啊…

“大哥,你又作了一首好诗,你等会,我去把他写下来,”李业嗣飞快地跑走了。

李业诩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又不小心当了一会偷诗贼。

“大哥,晚上你带我去放爆竹,好吗?”双手抱着李业诩脖子的李栎撒娇着说道。

“好的,一会大哥给你做几个特别响的爆竹。”

“好勒,”李栎顿时喜笑颜开。

----------------------

唐朝人对过新年还是非常讲究的,在除夕前,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以求与亲人团聚,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习俗和讲究比后世的多多了。

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朝廷也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皇帝会在年前给大臣们众多奖赏。不论达官显贵府上,还是平民百姓家,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李世民特意给隐藏着的特战队送来的丰富的节日慰问品,这莫大的恩赐让平时异常冷静的队员们都忍不住激动万分。

李业诩也安排队员做了丰盛的年夜饭,且破例让队员们可以饮酒,只是不许喝醉。队员们更是欣喜若狂,只是哨位警戒的安排丝毫没有放松,也没有高声狂闹。除了李成和李万,李业诩的其他几名亲卫,也都和队员们一起过年。

李业诩的父亲李德謇和叔父李德弿也回到了家。

原来李德謇听了当日李业诩与僧辩法师谈论佛事后,好奇心大起,本想回府找李业诩聊一些佛法上的事,但李业诩总是不见人影。

家人却不知道李德謇常回府的原因,还以为是转性子了。

只是年节到了,一家人能在一起团圆,吃顿年夜饭,也是异常开心的。

---------------------------------------

除夕当天,先是由李靖带着到家庙里祭祀祖先、祈福,一连串的活动结束后,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李靖和张氏坐在上首,其余人按辈份依次而坐

府上有身份的家丁侍女,也多半在前厅安排了桌席,其他的,在后厅安排席位。用李靖的话说,忙了一整年了,也让下人们一起热闹热闹了。

李靖也显得特别高兴,不停地与家人说说笑着。对晚辈及有身份的家丁们来敬酒都来者不拒,一一喝干。

李业诩不停地向几位长辈敬了酒,一家人乐呵呵地吃年夜饭。

最高兴的当数张氏和王氏两位府里的主母。看着眼前一个不差的儿孙,张氏是乐的眼睛都快眯成缝了,虽然两个儿子不太成器,但张氏似乎并不太介意,看着李德謇兄弟俩还是一脸慈爱。而王氏则不停地给李业诩兄妹三个夹菜,李业诩碗里的菜都堆成小山一样。

李靖端着酒杯,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表情虽有些不一样,却也是大异于往常。看到李德謇时,只是皱皱眉,没有以往看到时那种厌恶的神情,李业诩的出色表现,让他心里大慰,释怀不少。

年夜饭时还有喝花椒酒的习俗,就是把花椒放在盘中,饮酒时撮一点放入杯中。据张氏讲可以驱寒祛湿。

王氏还给府上的家仆们都分发了一份压岁钱一样的礼物,听边上的李业嗣讲,每年这个时候母亲都会给下人们发利钱的。家仆们个个都欢天喜地,看来这份压岁钱份量不少。

年夜饭吃了个多时辰,接着要年夜守岁,大伙及府里有些没法回家过年的家丁侍女也都挤在后厅。

此时也不分身份地位的高低,大家都嘻闹玩乐着,只是李靖坐在一旁,所有人都有些拘谨。

李业嗣悄悄地挤了过去,把刚刚写就的诗给坐在一旁笑吟吟看着的李靖,“祖父,你看看,这诗写的如何?”

李靖默默地念了几遍,哈哈大笑起来,“这诗写的非常好,只是这字稍稍差一些,少了些气度。”

“诗是大哥写的,字是翟儿写的,”李业嗣有些泄气。

李靖随后把诗递给李德謇,“看看你儿子写的诗,还有那对联…哼,一年到头在外头混,学得了什么,还不如自己儿子这点才学,”又扫了李德弿一眼,兄弟俩都打了个哆嗦。

李德謇接过诗,看了几遍,当下挺是尴尬,“父亲,孩儿…”偷偷了看了眼李靖,又看了看李业诩,无话可说。

边上的王氏也有些恼怒地看着李德謇。

“祖父,父亲,今日是除夕,大过年的,不说扫兴的话,翼想啊,父亲会明白祖父心思的,”李业诩忙起来打圆场。

祖母张氏也怪老头子扫兴,过来说好话,还把李德謇拉到自己身边,看来张氏还是挺疼爱自己的儿子的。

李靖坐了一会,回房去了。

李靖一走,刚刚还有所节制的人都露出了本来面目,玩的更疯了。

和家人嬉闹了半天,李业诩却有些心神不定,悄悄地走出了后厅,一个人转到自己的小园内。

人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喜庆时刻,莫名的,李业诩想起后世小时过年的情景---和爸妈一起吃年夜饭,穿着爸妈给自己新置的衣服,和小伙伴们在屋外放鞭炮,撒欢地跑着,一切都是那么温馨。

突然间有想哭的冲动,有一种强烈的对后世怀念之感,后世的爸妈,不知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可好?!李业诩也知道,若后世也是除夕夜,爸妈在家里定是会异常的伤心,为他这个永远也无法回归的儿子掉眼泪,可是爸妈不知道,他们的英雄儿子,却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生活的好好的。

相隔千年,自己的故乡会是何样?我想回到家乡去看看,可是我能归乡吗?故乡仍在,但我却再也回不去了……

李业诩想着这些,不自觉地流下了两行泪,脑中有些空白,很是无助的感觉,不由的扶着身边的那棵大树。

“少爷…少爷,你在哪里?”身后传来云儿的呼叫声,这丫头看到李业诩不见了,出来找了。

“丫头,我在这儿,晚饭吃的太饱了,出来走走,顺便回来拿点东西,”李业诩猛然醒悟过来,抹去脸上的泪痕。

“少爷,要拿东西吩咐云儿一声就行了,”云儿的一张小脸不知是因为天冷,还是喝了点酒的缘故,有些微微的红晕,白里透红的肌肤,分外的俏丽,“少爷要拿什么?”看着手上空空的李业诩,云儿好奇地问道。

“算了,不拿了,我想起来了,没放在房内,”李业诩对云儿笑了笑。

这个灿烂的笑容,把云儿看呆了。

云儿这段时间太难得看到自家少爷了,更多时候,小园里只有她一个人呆着,有的只是对少爷的想念。倒是在睡觉时,常梦见少爷。想到梦中的情景,云儿满脸通红。

“丫头,怎么了?脸这么红?”李业诩奇怪地问道。

“没什么,”云儿别过脸掩饰道,“少爷,快交正子时了,二少爷叫你去燃爆竹呢。”

“好啊,那我们去,”李业诩跟着云儿来到后厅,李业嗣和李栎正在门口等着他。

“大哥,你说过带栎儿放爆竹的,”李栎噘起了可爱的小嘴巴,“人跑哪儿去也不知道”

“来,大哥抱你去,”李业诩一伸手就把李栎抱在怀里。

新的一年来临,此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之时,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长安城刹时热闹起来,李府的家仆们也已经在园子里燃爆竹了,李业诩一看,有些傻眼,原来所谓的燃爆竹还真是把竹子放到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啪啪的声音。

放下李栎,“你们等着,我给你们做个好玩的爆竹去。”

李业诩飞快地跑到埋藏火药的地方,匀了点过来,量不多,又从土里弄了点干的泥土,碾碎了和火药混合在一起,填在一根竹管里。

该死的,引线没有,看来首要任务还是要弄个引线出来。

截短竹管,还是用老办法,用火药引。

在一干人好奇的目光中,还是由李成来点燃,李成点着了撒腿就跑了。

“轰…”的一声,竹片碎屑四处乱飞,声音虽然没有当时在宗圣宫后面山上那么响,但也足够吓人一跳了。

连李靖也被吓出来了,“什么东西这么响?”

“祖父,是孙儿自制的爆竹…”

第77章 大度设溃败第6章 李靖辞相第171章 攻击熊津城(上)第249章 似秋风扫落叶第139章 终于明白第20章 庙会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63章 杀光小日本第42章 遭遇突厥骑兵第148章 有人上门来敲诈第87章 一堆名将第75章 复职第33章 血战赤海(一)第24章 游泳训练第69章 布置任务第87章 这小子还真行第49章 慕容顺被杀第15章 再次相遇第70章 李业诩的对策第125章 往松州进军第15章 抵达鄯州第151章 南北夹击第45章 吐谷浑复国第70章 攻击第11章 李靖的忧虑第194章 辽东城被攻占第20章 庙会第34章 喝酒闹事第48章 大事也第135章 武才人的驯马之道第22章 再次分兵第82章 夷男被杀第54章 空前的胜利第254章 长安风云四起(上)第8章 琴瑟之合第1章 吐谷浑寇边第55章 抵达并州第13章 李靖请命第198章 新罗君臣的密谋第167章 高丽棒子是懦夫第27章 大汉民族主义者—李业诩第205章 朕决定:大军直击平壤第57章 一边倒的战斗第32章 出征在即第37章 不可思议的第一战第114章 五万足矣第147章 悠闲的日子第227章 攻进平壤外城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战上第49章 过年了第207章 不一般的关怀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82章 李业嗣第140章 松州之战第57章 回到长安第59章 回家第32章 出征在即第29章 训练不能受影响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9章 纨绔们的目的第269章 太子的奏议第75章 复职第142章 又结婚了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247章 攻占飞鸟城第22章 意外第50章 吐谷浑残部的叛乱第110章 这是调查的结果第68章 回纥人归降第51章 元旦朝会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踪第6章 李靖辞相第7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145章 不过是一场闹剧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这样做的理由第49章 慕容顺被杀第72章 小部回纥人的叛乱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75章 龙颜大怒第51章 元旦朝会第101章 新的军队管理模式第170章 攻占新城、卑沙城第25章 奔袭曼头山(下)第115章 检校行军大总管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第49章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第11章 阳春白雪第187章 女王也要听我的第261章 李世民亲自来探望第32章 美味的军粮第103章 战事即将发生第10章 开始募兵第185章 准备与新罗王会合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23章 伏击战(中)第16章 战争布署第166章 百济伏兵撤走了第242章 大军出征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