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建设封地

重新统计完户籍丁口之后,朔州之地在编民户便达到了一万五千户,这还不算王旭之后可能派过来的四万青壮。

朔州有田地,草场,约五百万亩,其中熟田一百五十万亩左右,除了一些小地主加起来有十几万亩之外,剩余的田孙享福给每户分了八十亩作为永业田,然后还有近十万亩的无主熟田,孙享福全部佃给了家里丁口在三人以上的农户。

草场的面积占整个朔州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其中还有很多煤矿区,孙享福全部都划为了官府所有,未来朔州新田的开发,主要是草场区域,这里是桑乾河流域的中段,其中最大的一个支流桑干河,正好在善阳境内,水源十分充足,沿河可以开出来很多水浇地来,虽然这里的冬季比较长,一年基本只能种一季农作物,但田地里的肥力很足,一季的产量,足够养活这里的百姓。

后世在关中种土豆和在新疆种土豆的产量就是个例子,在土地肥沃,阳光充足的新疆种植土豆,亩产量往往能达到一万多斤,比在关中的产量高出近一倍。

而孙享福之所以有把握在这里种出亩产一石多的香料,也是因为看中了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和日照充足,海拔适中,空气够干燥。

户籍和田地的事情搞定,孙享福就能安安心心的过一个春节了,孙府的房屋已经改造完毕,府中一干人等都住的比较舒服,现在,那些新入府的死囚们很多都跟着府里的工匠学起了手艺,摆弄的最多的,还是农耕工具,即便是大过年的,大家也都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因为只有不断的做事,他们才觉得自己有资格吃孙府厨房的饭菜,才有资格穿孙府暖哄哄的家丁服,还要住那种热气腾腾的房子,这可是比他们原先在家里还要好的生活条件。

与孙府氛围截然相反的是长安,今年没有了孙享福和虞秀儿在,但长安,洛阳两店的经理都以第一届春晚为蓝本,上马了节目,虽然没有多少创新,但仍旧是客人们过年的不二去处,生意好到爆棚。

比较意外的是岭南传过来的撞臀舞和竹竿舞经过了春晚的推广之后,意外的走红了,大年初几的,很多大街小巷的孩子们就开始在街角跳起了竹竿舞,这东西就像跳皮筋一样,在寒冷的时节能够暖和身子,而且,在孙得寿和小妹给竹竿舞编了一个有趣的口诀之后,长安的孩童们跳起竹竿舞的时候,都会照着念这段口诀,大致是这样的。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这是最简单的数字歌,还有一两种升级版的玩法,一种是乘法口诀,一种是除法口诀,可以说,只要学会了全套的竹竿舞,背诵出了口诀,这个孩子,就算是识数了。

就像最近望江楼的小品上出现的一个笑话段子,说是一个学生跟同学讲自己先生考校自己算学的经过,先生问的是三七是多少?那学生说,我当时不知道啊!就管它三七二十一的,答了个十八,结果被先生抽了。

这个段子要是以前说,很多文盲老百姓肯定听不懂,可别小看三乘以七这样的乘法,没读过书的古人,是要数半天才知道结果的,但现在却不一样了,不管是大人,小孩,大家都听的懂了,因为孩子们在大街小巷跳竹竿舞的时候,口诀中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人们的脑海,潜移默化下,大家就都学会了,这是一种别样的文化传播,当人们都懂得快速,精准的计算简单的数字的时候,很多事情办起来效率就高了,也不会轻易的被奸商欺诈,要知道,大唐重量单位是十六进制,钱却是整数计,还有尺,寸,步等一些并不是很统一的计算方式,可是分分钟能把一个普通百姓搞晕头的。

这些都是题外话,自从李淳风发现了席君买怀里的那支四十倍以上放大功能的望远镜之后,就魔怔了好几天,孙享福怕他出事,又给他上了好多节科普课,在他清楚的看到了水里面,自己用肉眼看不到的一些小生物之后,他以往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被推倒了,至少,他不再迷信自己以前的那套医学知识了。

并且他开始很直观的认为,人体所有的病症,都是像大肚症那样,是被毒虫进入了体内,只是因为大家的眼睛看不到那些微小的毒虫而已。

其实这个说法也没什么大错,病菌也算是一种毒虫吧!只是那玩意需要显微镜才能看的到,目前,孙享福还无法造出显微镜,只是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双筒的,可以通过棱镜来调节焦距的望远镜被弄了出来,不过最高放大倍数,没有什么显著提高,而且,这个望远镜的个头,还有些大,没办法,制作工艺还有待提高。

不过,这东西弄出来之后,从海外弄来的水晶矿石算是彻底用完了,研制这玩意的工匠小组开始重点研究用沙子烧制玻璃的工艺。

李淳风去了一封信到长安,拜托袁天罡交给孙思邈,让孙思邈务必到朔州来跟他共同研究医术,在他的病理认知被推翻之后,他觉得自己在医学上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条道路比针线缝合伤口的技术含量高多了。

对此,孙享福是乐见的,他还给李淳风提出了一种制作中成药的构想,比如,将治疗伤寒感冒的药物提炼出来,分药量轻重制作易保存的药丸,只要人伤寒感冒的时候,按照轻重,服用一颗相对应的药丸,病症就会解除,这是能大大的方便患者,减少医者治疗过程的一个办法。

李淳风觉得孙享福说的这个想法很有可行性,他忽略了孙享福眼神里那股子意味难明的笑容,把爱炼丹的道士都忽悠的去制药,孙享福觉得自己功德无量啊!可惜是孙思邈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知道李淳风的信能不能到他手上。

孙享福的安逸日子注定是过不长的,上元节后,李绩收到了朝廷的调令,他要班师回朝了,他所带领的府兵要在春耕前回乡种地,所以,朔州之地的驻军,以后就只有团结营的三千兵马了,而这时,说服了家族,动员了近四万青壮的王旭终于带着人马往朔州来了。

孙享福喜滋滋的给所有人录了户籍,并且安排到了善阳县临时居住,等他们的村寨堡垒建设好之后,会被逐渐的迁出。因为他们要耕种的土地,是善阳县以外的草原。

由于要安排这四万人,孙享福也来顺道来了善阳,这里是他的封地,有五百户百姓将是他食邑的佃户,占了善阳县原住民将近一半的人口,而偏偏善阳县全境有九成以上的地方是草场,他的佃户,都是有半胡特征的牧民。

wωω▪ тт kдn▪ co

“这城墙也太破了,就剩一层土坯,战马一跃可过,还有,城里的房屋,那里像是汉人居住的房屋,倒是像帐篷多些,都得重建,宝林,你确定你爹原先是在这里打铁的?我咱没见到这里有铁匠铺子?”

孙享福到了善阳县城,就没有见到过一件满意的事物,那一千多户牧民,个个都穿的像乞丐一样,原先,他们就只是为梁师都放牧的奴隶而已。

“那个,我爹说了,善阳的铁匠铺子,我家一定会开起来的。”尉迟宝林也是一脸懵,大唐境内,就没有见过这么破的县城,皇帝拿这样的县封给有功之臣,也真拿的出手。

“我看这城也没有什么翻修的必要了,干脆重新建一个得了。”席君买打马在城内各处溜了一圈,发表了自己的建议道。

孙享福现在任命他为团结营副尉,总领一千五百骑兵防守善阳,也就是说,这里将会是他以后的驻地,可这么破的城池,叫他怎么住的下去嘛!

“嗯,建吧!把所有民众都发动起来,这里煤多,咱们发动民众一起烧砖,就在桑干河上建一座新城,让桑干河穿城而过。”

被席君买这么一提,孙享福当即就做了决定,且不说善阳县是他的封地,光这个桥头堡式的地里位置,从战略上来讲,就应该筑一座坚城,有了这座城在,王家向草原深处挺进的信心才会更足。

而且,朔州百姓的经济情况他门清,再不给他们添点收入,估计就开始有人饿死冻死了。

来到了破旧的县衙,孙享福首先就让他任命的临时县令王乾拿了纸笔来,亲自书写起了告示。

“大人这是要出告示?可别浪费笔墨了,那些愚民根本看不懂。在这里要实行什么政令,得靠人敲锣喊。”王乾好心提醒道。

“这可不光是告示,还是一份招工协议,我要招募朔州所有的劳力修筑善阳新城,每天日出之后开工,黄昏之前收工,给工钱三十文,管两顿饭。有人干了活,没有吃到饭,没有领到钱,就可以到这张榜下告状,本官会严惩贪赃枉法的人。”

孙享福没有太多时间消耗在筑城上面,三四月的时候,就是孜然的最佳播种期,所以,城必须得在三个月内完成,那么,他唯一能用的方法就砸钱,找更多的人手来帮忙。

如果按照这个时代地方官的习惯,孙享福只需要出一纸征发令,他治下的百姓,就必须无偿前来服徭役,但是孙享福不会那么干,他要通过这件事情,让百姓们挣到饭吃,挣到钱财,把这个寒冬挺过去的同时,树立官府的信誉,让百姓对官府,对大唐产生归属感,毕竟,这里被突厥和梁师都统治了很久,民心并不在唐。

王乾从孙享福的语气中听出了他与大唐其它官员不同的地方,现在,他所支持的王旭与孙享福是合作关系,而且他们自己也巴不得他们在草原建立的堡垒后面有一座坚城支撑,是以,在领导层面,他跟孙享福保持了绝对的一致,很快,孙享福写的这张告示便在朔州四县一城张贴,而且,几位王家的县令发动了自己招募来的衙役人手,往各家各户去发动,没几日,就聚拢了数千人到善阳旧城。

“临时的帐篷再多搭一些,里面都装上暖炉,还有,把牧民手上的牛羊都买过来,每天杀些肉出来,加到大米里面熬粥······”

前来善阳加入修城人手在实实在在的领到了吃喝和工钱之后变的越来越多,也因此,孙享福和团结营的士兵们整天都忙的团团转,善阳之地从大雪未化的正月开始,就变成了一个万人劳作的超级大工地,直到二月下旬,一座巨大的城廓便在桑干河上逐渐成型。

第347章 农门的新课题第三十四章 唱词第664章 新春游园会第378章 农部的工作第五十四章 服务员到位第257章 回纥臣服第205章 动脑的习惯第383章 抢风头的车子第413章 女子为官的开端第六十二章 白蛇传开演第156章 溪村的发展第368章 定计第382章 满月酒第122章 治病第三章 馋了吃蚂蚱第497章 周务学的想法第210章 回朔州第702章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第600章 信到长安第253章 竞争开始第390章 吃头一锅肉第702章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第549章 北上第663章 海外的情况第142章 封爵与否第304章 机会来的不是时候第168章 情报组织第366章 钱庄的真正用途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146章 制海盐第632章 补短板理论第166章 继续忽悠第310章 种树竞赛第八十八章 年号贞观第五十二章 武士彟贬官第528章 孙魔王的铁血教育第二章 饿了吃虫子第444章 百姓的回馈第255章 后续安排第482章 雪地装备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开第501章 幸福村的财富第305章 对策第三十四章 唱词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产业第三十二章 重阳登高第250章 一号地块第九十八章 放灯第321章 善阳医学院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123章 和冯盎的合作第668章 生物科学第748章 武媚娘的建议第585章 发展计划第494章 钢琴和初级显微镜第七十八章 对山寨的反击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361章 军事装备升级的运作第203章 农门的传承方式第547章 进展第334章 善阳劳教所第358章 今年科举不授官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255章 后续安排第185章 去除枷锁第223章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122章 治病第454章 军议第435章 任务艰巨第119章 留在扬州?第221章 城门激战第341章 再向前进一步第559章 擒王浩第441章 夏粮丰收第九十七章 育种育苗基地第446章 回关中的程处默第五十二章 武士彟贬官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惊的开场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来到第342章 新一轮的忽悠开始第751章 发动第524章 蓝田职业技术学院第251章 中场休息第二章 饿了吃虫子第571章 开幕仪式第747章 造圣运动进行时第300章 大动作第508章 巨额集资第128章 轻松获胜第176章 风雪路第九十六章 笔墨纸砚第412章 约定谈判第724章 收编大业从吐蕃开始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648章 归又去的玄奘第285章 上朝第533章 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