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善阳的衣食住行

返程的路上,有了东珠这只爱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孙享福要做的事情就多了多了,首先得跟他讲很多汉人的习俗,其实这些,东珠的汉语老师都教过她一些,不过,对孙享福,或者说对于善阳城来说,她老师教的都已经是过时的东西了。

因为善阳城的整个建造规划是孙享福做的,在这里,能够看到更多后世城镇的影子,至少,不会像洛阳长安那样,是坊区制。

孙享福在这里直接上马了街区制,所以,除了大宗商品集中交易区商业街之外,其实全城的临街房屋会非常多,那么,很自然的就会涌现很多商铺出来。

砖瓦建造的民居,都会在临街商铺的后面整齐排列,中间有巷连接,甚至每一间民居,都会有一个门牌号,这个门牌号直接纳入户籍登记中。

而由于将牲畜的交易和存放场所放在了新城旁边的旧城区,让整座新城区的牲畜减少,除了车马行的专业拉客马车和少量私人马车,城内游走的牲畜的数量和中原地区的城池里相当,这会让整个城市显得更加的干净些,毕竟,胡人偏多的地方,牛羊马匹会更多,如果不分流,就会显得很脏。

善阳城周边百里之地,除了水泥路面,就是植被,空气中的尘很少,即便是现在临近九月,在城墙上都可以看到城外密密麻麻的菊花和茱萸花,除了冬雪时节,这里的空气都会非常清新,充满花香。

孙享福终于往家里带女人了,这让虞秀儿心里的警钟大鸣,看到了东珠之后,虞秀儿只是感叹的了一句,“夫君果然是喜欢年轻的。”

想当年,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不就是十三四岁的年纪么。

“你这说的什么跟什么嘛!”孙享福有些莫名其妙的看向出门迎接他的虞秀儿道。

当然,听到虞秀儿这句话,最伤心的还是春桃和红梅,她俩可是快二十岁的老姑娘了,难怪到现在姑爷也不收她们入房,原来······

莫名其妙的,两人就摸起了眼泪,莫名其妙的,孙享福在外面奔波了几天,回到家里,连顿饱饭都没的吃,悲催的他,只好亲自下厨了。

“哼,姑爷果然是有了新人忘旧人,这都多久没有为小姐下过厨了······”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姑爷把做好的饭菜送到那个胡女的房间里去了······”

孙府的气氛有些不对,德叔最先反应了过来,但是想到孙享福都十九岁了,膝下还无子,便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告诉他,苏定方传来消息,李靖的大军还有西域的胡商团队已经进入朔州地界,两天后抵达善阳城。

开会,巡查,是孙享福当上安北都护之后干的最多的工作,还有两天就到,那么城内的接待工作就应该进行了,他要让所有的西域胡商知道,善阳是最尊重商人的地方,他们的到来,作为大唐北方品级最高的官员,会亲自出城迎接他们。

“人这一辈子,最注重的是什么?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我对于你们的要求,就是把这八个字做到现有条件下能够做到的极致。”

一干经营场所的管事被集中到府里之后,孙享福开了头道。具体要办的事情,他早在一个月前就交待下去了,现在,就是检验他们工作成效的时候了。

“家主,咱们善阳,最多到十月就下雪,是以,成衣作坊这边,已经赶制了紧身保暖的棉衣,皮衣,毛皮靴等,不下五万件。如今,咱们在城中的几大铺面已经全部铺货完毕,别说是胡人,就是咱们汉人,也对这些衣服鞋子很感兴趣,城中有领了工钱的百姓,都在挑选购置。”

负责成衣纺织这一块的人,名叫贾诗涛,是从聂三娘属下调过来的,长安的成衣作坊有全套的织布,染布,以及新工艺研发,新产品设计的部门,善阳这边,则是只负责收集原材料,用成熟的工艺大批量制作。毕竟,善阳这里的皮货原材料价格,可比长安便宜的多。

未来,孙享福会在善阳周边农田里种植大量棉花,可以预见的是棉花的成本价格也会很低,那么,它将成为整个北方,对于厚实衣物需求比较大的地区的生产基地。

“五万件太少,光胡商团队的人数都过万,你觉得,他们分一分,各自能带多少商品回国?不过今年产业初创,我就不说了,明年,善阳的纺织业,皮货加工业,制造出来的成品,至少要以百万件为标注,后年,要达到五百万件以上,三年之后,我要让大唐全国的百姓都能穿上棉衣,皮靴,并且有多件可以替换。同时,你们还要保证每年百万件以上的出口,这个小目标,你有没有信心完成?”

“有,小的有······”

孙享福的话就像一个锤头,擂的贾诗涛的小心脏跳动频率都增加了一倍,让全国百姓都穿上棉衣,还得有几件替换,那年产量不得几千万件?这还是个三年计划,小目标?

但是,偏偏,他觉得,这是有可能完成的,因为,长安那边的织布机在工匠们的鼓捣下,在不断的改良,目前善阳作坊的女工,只有千人,却在一两个月内,生产出了五万多件产品,如果人数扩大十倍,全年产出,貌似,第一年的任务,轻松就能完成,后面,只需要继续扩大规模就行,反正做城市规划的时候,孙享福早就给他们划出了足够大的地方做厂房。

他不知道的是,后世随便一个人数过千的制衣厂里,一天的出货量就是上万件,这个国家,只靠不到百分之一的制衣工人,就能满足全球一大半的服装供应。

而且,不要小看了服装行业,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在古时候,穿同样款式的衣服的人,更容易得到认同,孙享福从一开始就下力气推进服饰文化,也是希望大唐在融合其它民族的道路上走的更轻松一些。让融合过后的这个国度,更加牢固一些。穿同样的衣,说同样的话,哪怕肤色不一样,他们也不能像历史上一样,被轻易的分割开。

说完衣,孙享福的目光马上转向了下一个人,他叫罗进,是御膳房总管罗阗的庶子,孙享福与罗阗关系密切,望江楼的后厨大量的启用了罗氏子弟,这个罗进有些头脑,便被罗阗派给了孙享福,任由他使用。

“家主,善阳的粮食储备充足,各大世家在城内的粮铺已经开张,售价比长安还低,现在一石小麦,只卖一贯五,还在继续下跌,另外,朔州之地春上由家主组织种下的田地,都是丰收,由于今年免税,百姓家中余粮颇多,到时候也会拿到市场上售卖,会进一步冲击粮食市场,还会促进价格下跌,应对善阳可能出现的人口大增长,应该没有问题。”

“嗯,这方面数据,我比较清楚,但我对你的期许不止于此,简单快速,有独特口味,适宜在街头巷尾售卖的吃食,你必须尽快研发出更多出来,向善阳百姓推广。另外,你们还要研究一些易保存的食物,作为外卖,做精了这也可以创造大收益的。”

后世,新疆也好,内蒙也好,都有制作馕饼售卖的小店面,有点类似于内地的锅盔,但不加那么多容易变质的材料,炕好之后,能够长期保存,至少吃一个冬天是没有问题的,要是用精面粉制作,在里面加入一些白糖,就是后世人吃来,都是美味养人的食物,何况这个时期,如果善阳城能够大规模的制作,相信过往的商人都会很愿意购买,毕竟,这玩意在赶路的时候当干粮来吃,很方便。

一个地方能不能把人留住,除了粮食储备要足,物价要稳定,甚至廉价之外,美食文化也很关键,善阳很快就会成为一个人口可能会达到数十万的大城市,而且这个城市将会有大部份人是从事工业的,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们未必能像以往那样慢节奏的生活,买菜,做饭,洗锅刷碗,都会耽误青壮劳力的时间。

所以,廉价,好吃,方便,省事的街头饮食文化必须推广起来,至少保证每个街区,都有几家便宜吃饭的地方,这方面,孙享福在后世见过成例,自然知道后面的发展轨迹,所以提前布局了。

“小的已经在城中专门开设了专门教做小吃的培训班,收了些孤寡或者中老年人,妇孺,让他们学习这些烹调技术后,在城中开店,目前已经运作起来三十多家,后面,可能达到一两百家,不过店铺和启动资金,都是以借贷的形式······”

“没事,咱家不差这点钱,让街面上尽快繁荣起来才是要务,脚步可以加快些。”

说完食的事情,自然就是住了。

周纯是管理善阳城所有住房的大总管,不过,今天孙享福不需要听那么全面的汇报,周纯的属下,三个管理客栈的管事便从他的椅子后面走了出来。

“家主,我等所经营的客栈已经全部收拾妥当,试营业了七天,并没有任何问题,至于城中其它客栈,在颁发营业许可证的时候,都护府衙门对他们已经做了诸多限制,他们其实都是在模仿我们经营,这两三天开张的不少,客房加起来,至少能容纳两三万人居住,接待胡商团队,是绰绰有余的。”

既然孙享福放了别家的人进来投资开店,就没打算过做垄断,有些时候,保持竞争是有必要的,反正作为业主,他有房租收就行,孙家自营的客栈原本就不是为了满足市场而开设的,他毕竟是个官,善阳又还没有建驿站,所以,招待朝廷官员和贵宾,就得用到这些客栈了。

由于孙享福把餐饮和客栈分开来经营了,专打客房服务的几家客栈能够做的更传精一些。善阳城最高档的一家客栈,客房舒适度不输于长安的望江楼,最低档的,也有火炕,暖炉热水的配置。只是因为暂时没有那么多的钢筋,没有起什么高层建筑,大多是平房,等有条件之后,高层建筑也是未来善阳发展改造的一个方向。

至于行,则是孙享福最不用担忧的,善阳地界,地势平坦,而且全部修了宽阔的水泥路,由马匹拉动的四轮马车在水泥路上跑动,基本没有什么阻力,是以,孙享福让自己的马夫刘三开设了一个车马行,用一种专门建造的比较宽大的马车,在城中做客运,只要听到铜铃铛的响声,乘客就可以花一文钱上车,马车会带着他们在城中的主干道上行进,一个时辰左右,差不多就能把全程跑一遍。

而且车马行已经有了未来规划,在善阳周边几个城的客运和货运都会做起来,当然,这得基础建设更加完备之后。

明年春耕之后,连通马邑城,应县,怀仁县,山阴县,右玉县和定襄城等善阳周边三百里范围内的水泥路就会开修,当然,还有向草原方向通往新设立的安远县和宁远县的水泥路也会开修,这得看安北都护府的财政和人手情况,一年,甚至三年的发展计划,孙享福心里都有个数,遇到了困难,想办法解决就是。

第378章 农部的工作第120章 急至岭南第422章 又是神来之笔第五十五章 考评艺人第486章 医疗体系升级第704章 久别胜新婚第382章 满月酒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三十二章 重阳登高第488章 春上的东北大地第370章 论洛阳的经济发展第396章 君明臣贤第619章 九垸县学第157章 码头交战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开第598张 复制和引进第623章 孙大力的办公室第438章 官与民的正确相处模式第437章 农工商学院第183章 李绩的奏章第445章 工商业的厉害之处第567章 宴会第643章 甜蜜的负担第733章 到吐蕃第121章 见冯盎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设第128章 轻松获胜第673章 恢复官爵第540章 几点要求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645章 首富诞生第127章 海战第231章 过冬请到善阳来第184章 善阳县候第333章 科学种植逐渐出世第250章 一号地块第329章 演武环节第525章 组建海军第554章 全面布局第687章 又见啃番茄第745章 圣辉已显第164章 秀儿探监第426章 最来钱的产业第三十四章 唱词第517章 赶上了好时候第八十三章 县衙对质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486章 医疗体系升级第429章 打工的人们第768章 封圣仪式第241章 运作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盘第326章 阅兵开始第659章 上门借人第470章 夜袭第514章 大赏群臣第759章 李世民导演的戏码第162章 改变主意第358章 今年科举不授官第八十三章 县衙对质第636章 家族改革头号先锋第441章 夏粮丰收第460章 到处都是大生意第143章 棉甲和新问题第769章 证道成圣第119章 留在扬州?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时第301章 双喜临门第594章 江陵未来的核心产业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五十九章 恶客上门第745章 圣辉已显第七十五章 牧监署的窟窿第682章 开田种植第770章 大结局第584章 九垸县第十五章 好处不少第238章 都来了第134章 对岭南的畅想第487章 贞观五年开局第615章 九州岛海战第477章 列阵完成第299章 踏上圣路第420章 送别第370章 论洛阳的经济发展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396章 君明臣贤第383章 抢风头的车子第683章 武士彟也来了第364章 日新月异的技术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117章 见武士彟第502章 新的投资计划第388章 放榜的正确打开方式第346章 开幕仪式第178章 达成协议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206章 牵马坠蹬第367章 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