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劝说王旭

各家的注意力,都在韦家改制分家这件事情上,很快,便有数千人聚集到了城南的韦家大院。

一个关中的顶尖世家,居然说分家,就分家分了,所有族人都得到了一定数量的房屋,田地,生活必须的固定资产等,而所有对外经营的产业,他们全部折价算到了股本里面去,韦家的当代家主韦义节,也就是韦妃的亲哥哥,一边按照名字,给族人颁发股东证,一边叮嘱他们,不要将这些股东证遗失了,凭着它,每年都可以到股东大会上领取分红。

虽然,公司法规定了,这些股份,是可以出售转让的,但是,它就是个下蛋的母鸡,韦氏改革之后,产业一定会蒸蒸日上,留着它,就是留着一个长期的进项。

如果孙享福看到这副场景,一定会赞一句,不愧是历史上雄霸整个唐朝的第一家族,能在李唐两百多年的统治中,出二十位宰相,多位皇后,贵妃,还真是有它的特殊之处,‘城南韦杜,去天五尺’可真不浪得虚名,他们做事的这种魄力,就不是其它任何家族能比的。

不过,分配股份给族人,还不是韦氏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一场人事任命大会,直接让诸多赶来围观的关中其它家族的旁支系子弟,看的眼馋不已。

他们给家族内各个产业的职务,都定了薪酬,某个产业的总管事级别的职务,还有经营分成,这是独立于股份分红以外的收入,以业绩说话,业绩越好,盈利越高,管事的人的收入越高,不设上限。

这等于是给所有家族有能力的旁支系子弟一个挣钱,出头的机会,他们各自的家族,也应该照着这么改才好。

而正当他们以为,家族改革就是这样了的时候,韦义节宣布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韦氏集团,将出资,在禹州开辟百万亩以上的药田,与禹州百姓合作,成立禹州商会,管理这些药田。

同时,他们还与善阳制药厂合作,在禹州开设制药分厂,由韦氏集团出资建厂,组织当地人生产,销售,善阳制药厂则提供制药技术,以多方持股,多方监管的形式,打响除九垸县以外,民间商会组织与地方百姓官府合作,以发展当地资源产业,推进当地百姓福利项目建设发展的第一枪。

当然,还不只是这一个项目,韦氏虽然将制盐秘方交给了朝廷,但是他们毕竟是做了五六年盐生意的熟手,对于所有的制作工艺,销售途径,都是最熟门熟路的,所以,他们一路从辽东半岛,卑沙,山东的登州,莱州,往东南,到明州,泉州再到岭南道,整个大唐本土沿海过万里海岸线,十几个州,三十多个县,与当地官府和百姓合作,开发盐厂。

也就是说,韦氏虽然将制盐的方子交给了朝廷,但是,未来,他们依然能在这个产业上面,占据大头,而也因为韦氏的大举扩张,大多数族内旁支子弟,在韦氏集团的各个子公司中,担任了管事经营者的职位,而拿到非常不错的薪酬。

这就更加让其它家族,人数居于多数的旁支系子弟眼馋了,只要不是傻子,都看的出来,家族这样改制之后,能够爆发出多大的力量,所以,朝廷什么都不用做,他们自己,就在家族里闹了起来。

而当这些家族的当权者搞清楚了韦氏为什么能够这么快速,且毫无阻碍的扩张之后,他们再也坐不住了,虽然那些合作产业的大部分盈利要用于当地百姓的福利,但他们仍然是小有赚头的,而且,能扩大他们家族的影响力,所以,世家改革的浪潮,变的谁也阻止不了了。

“正明兄果然大才,难怪我大哥和二哥,都不是你的对手。”九垸县,民学课放学之后,王旭亲自去将孙享福请到了九垸县新开的一间酒馆之中,相对而坐之后,王旭一边给孙享福倒茶,一边道。

“不是我有多聪明,是他们没有选对路,这个世界上,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站在人民的一边,才是永远都不会败的。就算是做皇帝都是如此,何况是你们这些士族。”

“没有足够的智慧,又怎么能悟的透这么深刻的道理呢!所以,我说正明兄大才,是一点也没错的,今日请正明兄来,只想请教一下,我王家的路在何方?”

孙享福闻言,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王旭,答道,“路,它一直就在脚下,顺着路走,你就能走的又快又稳,反之,则是困难,其实啊!你问的,不应该是路的问题,而是方向的问题,你王家的方向究竟在哪里?”

这个问题,王旭还真不好回答孙享福,说白了,他们王家,就是拥有了顶尖的富贵,却还不知足,这和登上了皇位,还想长生不死没有什么区别,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的话,他们就是作,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那里由得这些前人操心。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前辈先人,也就是一个个需要他们逢年过节的时候祭拜的名字而已,真想他们过的好,其实推动整个社会发展,才更实在些。

因为,一个古人,是无法体会到时代进步之后,人们可以享受到什么的,后世随便一个中等殷实的家庭的老百姓,生活质量,都不比这个时代的权贵富豪差。

“其实,原本,我也只想多给家族赚点钱,挣点产业,得到大家的认可,可是······”

“是王浩让你改变了想法?”见到王旭少有的出现了犹豫,有话难言的表情,孙享福开口问道。

“有他的原因,但有更多我自己的原因,你可能不了解我的过往,我从出生起,便穿着世上最好的衣服,吃着世上最好的食物,有最好的师父教我文武艺,十四岁以前,我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发愁。

我的世界太寂寥了,没有多少能够让我生起兴趣的东西,我从小修炼武艺,就是想着某一天,当我遇到最强的对手的时候,那一战,能够更加精彩一些,其实,我非常的理解我大哥和二哥的疯狂,他们要是再不疯,说不定,我会比他们先发疯。”

王旭这番话,也算的上是深刻的自我解剖了,孙享福听完之后,连连点头道,“我算是知道你们这些富二代为什么都容易产生特殊癖好了,这都是你们从小得到的太多,产生出来的毛病。”

“那正明兄可有解我之症的妙方?”

“有,但是你不会愿意用。”

“你就说说看吧!”

“把你所拥有的一切,全部夺走,让你尝尝从底层奋斗的滋味。”

“这,果然是个我不愿意用的办法。”

“其实,也还有另外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打开你的视野。”

“我的视野还需要打开?”

“非常的需要。”

“愿闻其详。”

“你以为你们王家现在很有钱,是个顶尖的世家了么?在我看来,根本不值一提,知道我被陛下收去的产业么?它每年,都能为我挣一千多万贯,就算我不将其发展壮大,五年,就能挣出一个王家的财富来,如果这些产业不是被陛下收走了,十年以后,我想要对付你们王家,弹弹手指,就能把你们王家玩到破产。”

听孙享福这么一说,王旭有些发懵道,“这,未免有些夸张了吧!”

“一点也不夸张,你应该知道,我从饭都吃不饱,到被陛下没收走价钱几千万贯的产业,用了多久。

所以啊!别以为你们王家很有钱,是能够影响这个国家的大家族,其实,你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两三年,长孙氏就会超越你们,韦氏,也有可能与你们叫板,弘农杨氏的潜力也不小······”

“这不可能,长孙氏在长安改制,成立的长孙氏集团,总股本不过三千万贯,也就比我王氏的一半多一点而已,连崔郑卢李几家都还比不上,韦氏集团,则是只有两千万贯,想要挣到几千万贯,可不是几年能够轻易做到的,那是我王氏数百年的累积,而且,现在我王氏挣钱的速度也不比他们慢。”王旭打断了孙享福的话道。

“是么,信不信,我有办法可以让他们在一天之内,就超越你王家的资产?”

“这,这更加不可能了,你名下的产业都被陛下收走了,家里的余钱,应该一百万贯都没有,如何能做到?”

“因为他们已经改制了啊!而你们王氏没有,听说韦氏有两千万股本,每股一贯钱,你说,我要是愿意用三贯钱,购买他们族人手中的股份,他们韦氏的两千万股份,是不是就变成了价值六千万贯了?这不是超越你们王氏了么?”

“这只是你个人的意愿,怎么可能有其它人愿意用三贯钱,买价值一贯钱的东西,而你现在又没有六千万贯,所以,你这个说法,不能成立。”

“真的没有人愿意花三贯钱买吗?我看大把。

韦氏有大唐最大的煤炭厂,有最大的盐厂,未来,还和数十个州县合作开发当地产业,在禹州,他们有制药厂唯一的分厂,那可是一个开在百万亩高产药田中间的制药厂,其盈利能力,除非是瞎子,都能看的到,而拥有这些东西的韦氏的股份,就是一个能下金蛋的鸡,拿着它,年年都能分钱,只要韦氏有人肯出售,别说是三贯,我估计十贯都有人买,他们只需要卖一半的股份出去,仍然保持产业话语权,所得到的资产,就比你们王家还多一倍,而掌握了天下零售业的长孙氏,其商业优势,盈利预期,还在韦氏之上,现在,你还敢说我的说法不成立?”

“这······”

“别这了,你要是再被你的那些旧有想法所左右,未来一二十年后,你王家别说第一家族了,就是在前一百,也未必看的到你们的名字,所以,沉下心来搞发展,赚钱吧!这样,不仅你们好,对大唐也好。”孙享福拍了拍王旭的肩膀道。

他这几下,险些把王旭的魂都给拍走,这世道变的,他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第363章 征调工作开启第406章 雷人的建议第671章 巡演推广第360章 矿的问题第450章 效果第312章 一脸还比一脸黑第189章 建设封地第196章 快马入长安第187章 孙府迎客第445章 工商业的厉害之处第171章 李承乾探监第五十六章 编排话剧第一百零八章 水轮船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72章 急回关中第125章 审讯第541章 分家的建议第499章 拜访魏府第419章 回长安第324章 孙享福的新想法第423章 春耕调整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种子第605章 贞观七年第742章 孙家的孩子们第669章 生物资源的利用第737章 五年第623章 孙大力的办公室第340章 谈条件第204章 釜底抽薪计第532章 上政治课第408章 经济制裁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662章 调整种植结构第597章 领你看看第391章 杜正伦来访第一百零五章 孙享福的义第482章 雪地装备第381章 各种忙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390章 吃头一锅肉第337章 走进漠北第621章 公告栏第270章 戏剧院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578章 终杀王浩第243章 王浩来访第730章 人类的新时代第142章 封爵与否第550章 海上丝绸之路第567章 宴会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156章 溪村的发展第478章 城下围杀第474章 房谋第353章 应对安排第六十八章 在战斗中晋级第578章 终杀王浩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410章 无知的百姓第734章 宣抚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产业第426章 最来钱的产业第450章 效果第355章 剖腹产子第325章 冯智戴的提醒第445章 工商业的厉害之处第675章 准备迎接新物种第292章 新农村建设的构想第304章 机会来的不是时候第462章 东边战事第376章 科举考题第193章 杀心第581章 醉酒谈话第142章 封爵与否第一百零五章 孙享福的义第631章 制度出台第497章 周务学的想法第559章 擒王浩第761章 家事第318章 如何处理纠纷第553章 国际借贷第423章 春耕调整第730章 人类的新时代第747章 造圣运动进行时第643章 甜蜜的负担第670章 推动教育改革第308章 准备迎接第327章 从点点滴滴做起第422章 又是神来之笔第318章 如何处理纠纷第599章 国家要承受的起失败第701章 李世民来访第228章 再来一计第511章 人才培养第247章 全部都争起来第620章 九垸夜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698章 种子上面坑一拨第245章 两个疯子的碰撞第三十二章 重阳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