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思考和担忧

<content>

九垸商会的产业越来越大,赚到的钱,也越来越多,这些钱,除了用来扩张产业之外,还要用于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因为,九垸县现在是大唐的模板,只有这个模板变的更加好,所有模仿它发展的州县,才会更好。

经过孙享福的提议之后,九垸商会和九垸县衙很快就制定出了房补政策,不管县内居民修建两层楼,或者是三层楼,商会大账上,都会一次性给予每户百姓两百贯的房补,每个独立户头,只会补助一次,反正这些钱,也都是大家赚来的,给大家伙花出去,也不心疼。

这个房补政策一出台,九垸县的百姓更新换代自己房屋的热情非常高,因为修建一栋两层楼房,他们自己只需要掏一百贯,修建一栋三层楼,也花费不过一百八十贯,这样的支出,大多数家庭,都负担的起,而且,选择修建三层楼的居多,因为,工匠们告诉他们,这种由混泥和少部分钢筋修建的房屋,住二三十年都没问题,可比之前快速上马的那些砖瓦房屋扎实的多了。

然之后,九垸县就全面进入了秋收,只等秋收完成,建房大业就将开始,人家工程队之所以收高工价,可不是白收的,派的人手足够多,一套房子,加上水泥浇筑之后的晾晒环节,也只需要四个多月就建好,半年以内能够入住,而且,工程队人数过万,加上本地百姓帮工,可以同时开建三千多套,一年就能建成近万套房,也就是说,最多三年时间,九垸的民居,就可以全部换成这种堪比别墅的楼房。

大人们都有事要忙,也没有什么水平,所以,孙大力请来教那些劳工汉语的,是学堂里的孩子们,让孙享福比较惊讶的是,居然有不少孩子,能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学完小学的所有课程。

目前,中学的课程,孙享福还没有将全部教材编好,也没有足够水平教师,所以,这些孩子们平时只能照着孙享福已经编出来的一些课本自学,上课时间很松散,恰巧就被孙大力发现了,临时将他们抽调了过来。

还别说,年龄大多才十二三岁的他们,被用在这个岗位,十分的合适,因为他们有在学校的集体生活经验,有各种本地生活常识,还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处事的逻辑性也较高,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年龄身份,让他们一眼看上去,就是无害的,那些少年劳工们,都愿意听他们的。

所以,这百来个孩子不仅成为了劳工们的汉语老师,还成为了带领他们干活的组织者。

“我看呐,有这些孩子在,今年咱们县一大半的劳力都可以省下来了。”看着那些面带着惊奇之色,在孩子们的带领下,开始劳作的印度劳工们,孙大力有些欣慰的道。

九垸县的食品厂,可是需要生产一部分供往长江下游市场的产品,即便是现在纪南县,钟祥县的产业也做起来,分担了不少生产压力,但是生产任务也不轻,因为商品铺开之后,销量很不错,而九垸县这边有不少青壮劳动力,却是向地各个地方输出了。

所以,平时县里的妇女,老人,基本都是齐上阵,孙享福之前降低他们的工作时间,也是考虑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照看家里,做属于自己的日常,如果不是这些日常家务太多的话,这些妇女们,又怎么会想着给家里男人找小妾呢!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青少年从学堂里走出来,这些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全面优于上一代,几年的学校集体生活,也让他们有了一定的组织能力,有他们统带这些劳工们下地干活,田地里基本就没他们什么事了,反正秋收之后,田地都会空着休养,明年开春才会种,不赶时间,让他们一块块的收割,打晒,学会这些简单的劳动技巧就好。

“最初级的农业技术,其实没有什么巧,就是多做,九垸县的孩子们从小就是跟着大人们干这些活长大的,对于农活比较熟悉,有他们组织,让那些劳工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干就好,多做几遍,他们自然就会了。

不过,就以后的潜力来讲,这些劳工们,最多也就能够堪比咱们这边上一代的普通百姓,而咱们培育出来的这些孩子,却是能爆发出无穷的力量,你看着吧,三五年之后,九垸商会,全部会由这些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接管,你们县衙里的官员们,也会跟不上他们的节奏,到时候,还要能接受现实,给他们腾出位置才好。”孙享福笑了笑道。

这些在全新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乳虎,即将开始傲啸山林,最多再有一两年时间,孙享福将不愁没有人才可用,到那时,即便是大唐扩张的脚步快些,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也用不着担心。

“呵呵,我还巴不得他们比我们强呢!带领劳工干活的事情,我就交给这些童子军了,还别说,商会的各个产业扩大之后,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连我都要被他们拉过去开会,协调各方关系。”

孙大力半笑半愁的走了,孙享福,则是继续在田埂之上,思考着大唐的未来。

若说这个秋天大唐最大的事件,还未必是朝廷在海外新设了耽摩道,而是五姓七家,经过长达七八个月的清点核算之后,终于改制完成,并且对外发行股票上了。

其中,以王家的规模最大,将家族固定产业分配给族人之后,所有对外经营的营生,以及现金存款,折算成了五千万股,分配给族人,每股净资产一贯,他们在报纸上刊登相关信息之后,又向市场上发行五千万股,发行的价格为三贯,上市的当天,涨到了四贯零五十二钱,持有王氏集团三千万股的王旭,以一亿两千多万贯的身价,排在大唐富豪榜的第三位,在长孙无忌之后。

因为,此时富豪榜上的第一位,已经是皇帝李世民。

这几个月,几乎所有向市场增发股份的企业的股票,他都有购买,像王氏集团增发的五千万股,他一口气就买了两千万股,而且是最初的增发价,因为没有计算机统计之类的,根本无法搞什么抽签中新股,交易中心的新股发行,就是直接由原始股东,用发行价,在大盘上挂卖单出售,买家在交易中心拿钱购买,先出手,先得。

比如王氏集团要以三贯钱发行五千万股,他们就会直接在卖盘上挂五千万股,单价三贯的卖单,谁有钱,都可以买,先到先得,卖完了这五千万股,然之后就是自由出价收购,收购的人出的价钱越高,股价就越高,以买卖的最新成交价,为现价。

而在这个世界上,谁又能排到李世民前面呢!所以,只要他愿意买,都能按照发行价购买股票,当然,也不是说,李世民按照发行价购买股票,他就铁赚了,因为,他买的多,一旦开始抛售,没有人接盘,那么,股价就会直落,最终能够套现多少,很难说,毕竟,其原始股的净资产只值一贯钱,再算上增发的股票,每股实际价值,只有五百钱而已。

要问李世民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增持所有在交易中心上市公司的股票,那就要看大唐的船队从海外拉回了多少金银进入铸钱厂了,反正,李世民现在持有的股票的市值,超过了五亿贯,他购买这些股票的实际成本,也差不多达到了三亿贯,这些钱,真正属于皇家的所持有的产业,为他从市场上赚来的,还不到五千万贯,其余的钱,来路大家猜的到,但没有谁说破。

股份改制起到的另一个效果,就是将各个世家隐藏的财富,都挖了出来,自从长孙氏和韦氏作为第一梯队上市之后,大唐钱庄的存款量,就以直线上升的速度在增长,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就翻了一倍多,突破了十八亿贯,而市场上的活钱,却并没有见减少,这倒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

这个民族采矿制钱的历史,已有千年,也就是到了现在,才将大部分老底都抖出来,不过越是往后,上市发行的股票,就越卖不起价钱来了,因为活钱,都已经被这些上市的企业,吸走了大半,大家反而期待李世民大力出手,购买自家发行的股票,像王家,如果不是李世民掏六千万贯,买了他们两千万股,他们的股价,绝对到不了四贯多,也就能勉勉强强按照发行家,把发行的股票卖完而已,因为,他们的盘子太大,一下子,就要圈走市场上一亿五千万贯以上的现金。

而像尉迟老黑,程咬金这样的大户代表们,现在手头上都已经没钱了,全都是一堆股票,还不敢大量往外抛,因为没有涨跌停限制,抛的多了,没有人接盘,价格就跳水了,损失的可就是他们。

不过,相比于后世的股市,这个时期的股市,还算正常,一般价格到了净资产的六到八倍,就没有人出更高的价格买入了,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根据各个家族公布的盈利能力,来计算它的投资回报率,看看自己持有股票,通过多少年分红,可以拿回成本,一般到了八到十年左右,就不会有人买了,与后世动不动几十上百倍的市盈率相比,反倒是现在更靠谱,因为大家买股票的性质不同,这个时代,能玩的起股票的,大多是大户,他们是以投资,拿分红为目的,后世,则是全民参与,以投机赚差价者居多。

当然,改制上市还有一个只有王旭这些世家子们才知道的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瓦解了他们通过借贷经营,把自己的利益捆绑在朝廷身上的目的。

现在,通过股票发行,他们有足够的钱去扩张自己的产业,然而,他们却不敢盲目的扩张了,或者说,不敢做以不是盈利为目的扩张了。

因为,这些经营项目进入股份制公司之后,亏本,大家一起亏,亏的厉害了,所有持股人都受损,到最后,可能将你整个家族都拖垮,背靠了公司,再想推一个人出来背锅,做成坏账,坑钱庄,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整个倒闭清盘。

而且,公司一旦上市了,所有的账目,经营情况,可就受到多方监管了,李世民之所以在各个家族企业都购买一定量的股份,就是因为他要进入这些资产上千万贯的,能左右一个行业的所有公司的董事会,对其经营,保持一定的话语权。

这些谋划,是马周来信问过孙享福,然后建议给李世民的,也是李世民这一年疯狂的收集现金的原因,连几十万贯的购粮款,他都是能省则省,还对外的几笔大宗交易,赚到的现金,可都投到里面去了。

大唐不缺顶尖智者,但缺少足够多的智者,像目前的这些管理体系,以孙享福后世人的眼光看来,有太多的漏洞可以寻,他需要培养足够多的人才,去填补这些漏洞,使其不对国家稳定造成危害,所以,他用脑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看似在乡村里面,除了种粮之外,他什么心都不用操,连生活上的琐事,都有十多个小妾,给他照顾的无微不至,其实他内心里,压力还是很大的,现下的大唐,发展的跨度太大了,一旦出了问题,局面可不好收拾。</content>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724章 收编大业从吐蕃开始第754章 到伊铁尔第650章 对比的伤害第425章 稳步发展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216章 火计退敌第491章 岭南景象第724章 收编大业从吐蕃开始第378章 农部的工作第336章 再起程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义第702章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第四十三章 拜访虞府第三十六章 告白诗第670章 推动教育改革第716章 南方种植事业第610章 对吐蕃的布局第504章 先集个资第267章 受邀第753章 准备出使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481章 大进项第135章 李世民的烦恼第566章 定襄城初体验第731章 新学改革推进第475章 假意谈判第134章 对岭南的畅想第230章 草原东珠第217章 不太真实的伏击战第534章 出手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七十五章 牧监署的窟窿第530章 互为良师第612章 胆子大的走在前面第397章 张公瑾出征第615章 九州岛海战第665章 游园会开始第725章 吓尿了第674章 开春后的打算第425章 稳步发展第八十八章 年号贞观第619章 九垸县学第706章 开武举第381章 各种忙第121章 见冯盎第618章 九垸行第366章 钱庄的真正用途第502章 新的投资计划第450章 效果第584章 九垸县第341章 再向前进一步第478章 城下围杀第536章 荆湖熟,天下足第414章 谈妥第295章 贞观三年第204章 釜底抽薪计第178章 达成协议第240章 都到坑里来第454章 军议第600章 信到长安第542章 武媚娘的天性第749章 孙子语录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478章 城下围杀第三十七章 毁孩子的李世民第288章 密室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08章 准备迎接第542章 武媚娘的天性第412章 约定谈判第十二章 告状第624章 民间的改革第115章 下扬州第二十九章 国之利器第142章 封爵与否第535章 钱粮之论第645章 首富诞生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473章 编组百万工农兵第546章 善阳景象第八十二章 有阴谋第612章 胆子大的走在前面第241章 运作第349章 崔氏的决定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667章 动画片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关政治第303章 农忙伴随着斗争开始第154章 谈事情和忽悠第499章 拜访魏府第二章 饿了吃虫子第556章 抓捕第538章 主动跳出来了第185章 去除枷锁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352章 高句丽寇边第243章 王浩来访第490章 东边战事定第714章 航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