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战(上)

整个天启二年的二三月份,天策军都在忙着换装,部队不是按照总参的缩编计划裁减人员,安排复原士兵退役,就是带着新发放的全新的武器和军服等装备进行磨合。数以十万计的以前的旧式武器被回收回檀州和蓟州两地。后勤部除了挑选了部分储备以外,大部分都扔进了仓库。至于那些已经破损的武器和盔甲等装备则部分回炉重练,部分则卖给了徐兴夏等准备出海去日本的商人。徐兴夏的远洋船队现在已经颇具规模了,拥有十七艘千吨级的铁壳货轮,二十五艘大型木质帆船,这还不包括运河航运公司的大小船只。在天津造船厂优先供应之下,徐兴夏的船队拥有着国内首屈一指的装备,这次筹备去日本的事情,听说天策军还出动了海军护航,北海舰队出动两艘铁甲战舰伴随,可见徐家在大唐帝国高层心目中的重要性。事实上走到今天,跟随天策军起家的五大豪商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已经不是其他家族和豪门能够比拟的了。因为和这个帝国的缔造者关系匪浅,加上和军政两方的首脑人物来往密切,在这个法制和公平刚刚萌芽的年代,他们等于掌握了大量的机会,能够轻而易举的从当政者手中拿到各种各样的项目。

不过这一次徐兴夏购买了大量的旧式武器和装备却是打算去日本销售的,自从上次李玄清说出了日本多金银矿藏以后,他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唐代时期对于日本还是比较熟悉的,几次遣唐使来唐之后加上后来的鉴真和尚东渡的事情,如果不是唐末战乱,现在应该又有遣唐使来了。不过此时日本应该也是乱哄哄的,所以李玄清才提议去卖武器。

不过和他有类似想法的还有金陵城的张家。自从张起灵掌管张家大权之后,张家全线倒入大唐帝国的怀抱,利用前期在江南的影响,奋起直追隐隐然有了一点加入五大豪商的序列当中,徐兴夏在天津港筹备去日本的时候他也联合广州的云家准备出海去南洋,并且从金陵等地搜罗了很多丝绸瓷器茶叶等国内特产,快船运到广州港储存。

本来两家都计划好了,但是却被驻守广州的天策军告知,近期不要出海,静海军水师经过这段时间修养,已经恢复战力这几天就准备出海骚扰天策军沿海各港口。海军处的南洋舰队已经开始准备出海作战了。因为南洋舰队规模比不上北洋,而且舰船也是淘汰下来的第一代复兴级五艘军舰,所以保持作战状态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了,没有什么余力能够给他们提供护航。

不过也就在此时,从天锦码头启动出发的船只当中赫然就有两艘最新式的铁甲战舰——出云号和出海号。这是天津造船厂设计制造的第二代军舰,因为第一艘被命名为出云号,所以也就习惯称为出云级。之前海军定的军舰分级的办法因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军舰基本上都是实验性质居多,所以并没有采取,不过按照海军的标准第三代军舰会按照正式的分级办法来命名。出云号虽然也是实验舰,但排水量已经达到了一千三百吨,装备了五门最新式的舰炮,而且为了对付人员等目标,在新式舰桥的顶部上面装备了四部机械弩发射装置,可以做到全方位发射密集火箭。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这样的基本配置已经算是武装到了牙齿上了。而且新一代军舰在李玄清的指点下开始走向专业化和专职化,作战舰只就是专门执行海上打击任务的舰船,新式的登陆舰也开始设计并走上船台,这种类似于前世的运兵船和登陆舰结合体的怪物李玄清虽然看不下去,但是却依然同意开工建造,有些东西不怕它不完美,就怕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对于李玄清而言他需要把后世工业革命总结出来的经验尽可能的灌输下去,让自己搞得工业革命能够在中华大地提前降临。

“我说胡大统领,你不要看了,现在沿线的几大港口基本上都配备了石炭仓库,咱们可以直接靠岸补给的。”郭崇韬见到胡小四走出船舱在舰桥上往后看,笑道:“现在海军在各港口拥有优先补给权,所以不用带着庞大的补给船队出发了。这样一来咱们可以依靠八艘铁甲战舰打败静海军的水师,让他们知道铁甲和木头的区别。”

“好吧,你是海军处长,我听你的。”胡小四无所谓的摇摇头道:“这次静海军进攻的消息虽然我们提前知道了,但是大海之上我的玄影卫可帮不到你多少,总参那边说了,最低限度不得让他们越过琼州海峡,否则的话广州和汕头必然遭到骚扰,咱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也将毁于一旦,所以你们海军必须彻底消灭静海军水师部队,给陆上部队打败曲承美提供条件。”玄影卫西南分部这一次立下了大功,成功的将曲承美派水师出击的情报提前搞到手,并且利用飞鸽传书昼夜不停的传到长安。胡小四接到消息之后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赶到天津带着郭崇韬南下,横穿风高浪急的流求海峡抵达广州港,匆匆补给之后立即率领舰队出珠江口寻找静海军水师主力决战。相对于天策军这边都是自由动力舰船,依靠风力和船桨的旧式静海军水师显然能够骚扰的路线不多。郭崇韬的南洋舰队在绕过雷州海峡之后立即散开寻找对方的踪迹。

只是很奇怪的是在各条必经航线之上并没有出现静海军水师的影子,对方仿佛一下子消失了一样,这样郭崇韬和胡小四疑惑不已,对方难道是知道自己准备伏击他们,打道回府了?

“会不会去廉州港了?”胡小四道:“咱们在北部湾这里建立的最大的港口就是廉州港,他们如果袭击那里的话说不定还能够策应他们的陆军攻击钦州和廉州呢。”

“不可能,罗大海他们就是从廉州港来和我们汇合的,如果静海军水师攻击廉州港的话肯定会被发现的。不要忘了咱们可是从天津赶过来的,都已经十几天过去了。”郭崇韬盯着地图脸色凝重,但是半天也没有发现什么。

胡小四摇摇头道:“要我看不行的话咱们就直接去爱州和演州,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胡小四对于海战的模式有点不适应,这要是在陆地上他早就想到一百种办法去侦察对方了。但是奈何的是大海之上无边无际,如果没有碰到的话根本无法获取情报。出海之后就连自己和陆上联系都只能依靠快船传递,太耽误事情了。

胡小四的办法虽然不可能,但是却也给了郭崇韬一点启示,后者想了想开始让参谋去传令,打旗语让罗大海率领两艘军舰和几艘补给船立即出发去爱州,准备分兵去攻打爱州,逼迫静海军水师露出踪迹。而他自己则率领另外六艘军舰继续沿着以廉州为中心的北部湾巡航。

不过罗大海离开舰队之后却在第二天发现了海面上漂浮着几句尸体,还有一些零碎的木头。这应该是海难引起的。只不过此时正值交战之际天策军早就明令所有渔民不得出海捕鱼等待战争结束。所以带着疑惑罗大海让人将这些尸体捞了起来,顿时发现了异状。

“将军请看,这些人身上有兵器砍过的伤口。”本来这些尸体被海水浸泡过之后基本上分不清形状了,但是架不住有一具尸体身上的伤口很明显,是尖锐兵器砍过的痕迹。

罗大海一边仔细查看一边吩咐身边的参谋去查看海图,看看这一代靠近哪条航线。很快参谋就禀报说这是前出南洋和儋州的航线,也是广州出发去南洋的两条分岔路之一。

“糟糕,儋州出事了。”罗大海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直接站了起来立即吩咐道:“赶紧让快船回去禀告处长,就说静海军准备攻打儋州,而且让陆军迅速派人去琼州,防止对方攻占琼州岛。”吩咐完之后只见复兴号上面的旗语和号角螺声响彻不停。复兴好和扬威号迅速转舵东南朝着儋州急驰而去,身后的几艘补给船也开始加速,浓烟滚滚,黑色的烟柱朝着西北方向快速散去。

事实上罗大海的判断是正确的,静海军此时大队人马全部集结在儋州西南方向,无数的静海军士兵在水师部队的掩护下朝着儋州蜂拥而去,准备抢占儋州城。由于天策军占领琼州岛时间太短,岛上几乎没有多少防御力量,儋州城内只有区区国民警卫队第七十六卫一个卫驻守,而且历朝历代对于琼州岛都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之前儋州城几乎都是被海盗占领。天策军来了以后海军剿灭了海盗才将这里纳入到正式的统治范围之内。

此时一个卫的国民警卫队如何是对方万人规模的冲击,几乎是双方一接触城外的滩涂阵地就被对方强势占领,一路碾压着被静海军赶回了儋州城据城而守。

“卫帅,不行啊,咱们得想办法派人出去报信啊,否则的话迟早会被对方一口吃掉的。”进入城内的几百人围绕在卫正李天霞的身边,看着城外在做工程准备的静海军,身边的亲卫喘着粗气道。

“大家放心吧,我已经让小六子朝崖州方向搬救兵去了。”李天霞点点头招呼身边的人去分头准备守城,一边厉声道:“我们虽然是国民警卫队,不是天策军野战部队,但是我李天霞既然身着天策军军服就时刻牢记,天策军是我大唐的部队,皇上创立天策军一来还从来没有逃跑投降的天策军。告诉兄弟们,头可断,血可流,儋州城是我大唐的国土,绝对不能丢。”

“卫帅放心,我们就算是死也不会把儋州丢给敌人的。”李天霞身边刚刚开口的那名亲卫抽出长刀扬空怒劈几下道:“我还想着多杀几个人回头加入正规部队呢。”他的这句话点燃了所有人的激情,这些年轻的小伙子在火热的情怀之下迅速将对方的人数优势给忘了一干二净,天策军自起兵以来战无不胜让所有的士兵都有了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

静海军对于只有区区几百守军的儋州自然是不屑一顾,几乎是攻城器械组装完成以后立即投入进攻,无数的静海军士兵朝着儋州城冲了上去,停靠岸边的水师部队的长程弩机也开始发射弩箭协助地面部队攻城。

李天霞看着蜂拥而来的静海军冷笑一声道:“兄弟们给我搬大家伙来。”话音一落只见身后几十名士兵冒着密集如蝗的箭矢将一个一个的炸药包送上城楼。这也是因为在岛上,儋州之前的天策军野战部队待过,所以储备了不少炸药包等正规军的装备武器。此时成了李天霞手中唯一的依仗,从正规军退役下来的李天霞深知炸药包的威力,所以亲自带着亲卫点燃十几个炸药包扔了出去。只听得“轰隆隆”的爆炸声随即想起,儋州的城墙都被这近距离的爆炸给震得晃动不已,之前还喊杀声震天的城外仿佛被这冲天而起的爆炸声给吓到了,沉默了不少。甚至就连第七十六卫自己的士兵都惊呆了,他们基本上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沙场铁血和他们咫尺之遥,此时见到外面的敌人被自己一通炸药包被炸得声音都消失了,顿时一个个探出脑袋准备张望。

“快回来。”李天霞一声厉喝正要喝止自己的士兵,但是却听到空中忽然想起了尖锐的金属破空之声,顿时急忙大喊道:“快趴下,所有人都趴下。”但是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只见刚刚探出脑袋的十几名士兵几乎一瞬间被对方的箭矢射成了刺猬,倒在了城墙上。

“启动弩炮,给我发射炸药包。”李天霞眼睛赤红,指挥身边的亲卫迅速启动城墙上唯一的一家弩炮,装上炸药包迅速发射,同时迅速拍动那些因为身边同伴身亡而手足无措的士兵招呼他们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旨躲避反击。

城外的爆炸声陆续传来,城楼上第七十六卫在伤亡了几十名士兵之后终于稳了下来,但是李天霞却脸色严肃到了极点,炸药包的震慑并没有让对方退兵,反而让对方看出了自己虚实,看样子这儋州城保不住了。

第一百章 关中发展(一)第一百零五章 两世缘定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九十九章 趁乱打劫(下)第二十八章 长安之战(上)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风云第二百六十三章 钱镠渡海(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汹涌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谍影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战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战象骑兵的盛衰第五百八十章 发战争财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变第五章 纯阳心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压东南(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岛谍影第二百五十八章 断其退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并乱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国(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压东南(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烟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二百七十七章 战象骑兵的盛衰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这个时代第二百四十章 行业准入资质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袭洪州第一百九十章 组建海军(下)第四百零七章 请君入瓮(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四)第五百九十章 圣城之殇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长鸣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战(中)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争夺(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战(六)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战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三百五十一章 归义军遣使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场屠杀第六十一章 西进战略第二十三章 突击强化(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军第一百二十五章 连环布局(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战(六)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七十五章 关中开始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战术第三百零三章 长金线开工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九十九章 趁乱打劫(下)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业的出路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战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梁换柱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锅第四百一十五章 归义军的落幕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第二章 贺兰山遇险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发疏勒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儿井和井渠第二百四十章 行业准入资质第五百一十五章 疯狂的教徒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汹涌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联盟第三百一十七章 丰灵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