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倾销商品

“大哥哥,我打算设计一种长续航力的船只,然后改进一下蒸汽机和锅炉,不然的话海军在建立海外据点的时候还需要巡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巧兮手中拿着天津造船厂那边发过来的报告走到李玄清身边道:“这是船厂那边转过来的海军对于山东级战舰的反馈。觉得我们设计的续航力三千五百公里的战舰难以满足他们对于长续航的要求。”

“三千五百公里是有点不足了,不过现在的技术储备能够提升续航里程吗?”李玄清扫了一眼之后叹息道:“不过山东级战舰上面不是已经采用了我们设计出来的三涨式蒸汽机和小水管锅炉吗?再改进的话难度有点大吧?”这一世李玄清没顾得上用什么其他的长度单位来专门统计测量海上距离,不过山东级战舰排水量三千五百吨,航程能达到三千五百公里还真是让李玄清无奈,所以想了想点头道:“抽时间我们去一趟天津,增大续航里程除了增加动力之外,其实还有其他的办法,也不一定是动力的问题。山东级战舰搞不好是在设计优化上面没有做好。咱们的力学研究现如今才刚刚进入摸索阶段,要想让那些设计师勾画出完整的军舰在水中的力学图都是一件难事。”

“大哥哥放心,他们其实做得很好了,到时候我们过去指点一下关键的地方说不定就能够一通百通。”巧兮倒是不像李玄清那样悲观反倒是乐呵呵的笑道,看得出来巧兮心里已经想到了关键点。皇室的大部分资产现如今都在慕容飞雪和巧兮的直接管理之下,李玄清基本上不过问,自然这里面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像巧兮那样一清二楚。

不过夫妻俩将这件事放下之后却看到了工商部送来的最新的一份报告,在岭南铁路开通之后西海郡那边的货物吞吐量开始急速增大,徐家、马家和慕容家三家为首的大唐新兴的航海贸易豪商在西海郡成立了大大小小数十家远洋贸易公司,开始大规模经略西洋贸易,西海造船厂也在铁路运输之下大批量的机器设备和人力运输到位之后步入快速建设时期。

“大哥哥你看,南诏、滇南和广东还有交州一旦和西海郡直线距离被铁路和火车拉近之后沿途所有的地区都会步入发展高峰期。”巧兮笑道:“只是这样一来,以广州为首的各大南洋航线贸易港口只怕要冷落不少。”

“所以我打算组建一家以皇室和国营为主的远航贸易和勘探机构,地点设在汕头。”李玄清笑道:“广泛拓展南洋贸易,勘探南洋的矿产和自然资源,然后进行开采利用海路运输返回内地,这样一来工业发展中所需要消耗的大量的矿产资源基本上都可以从南洋地区获得,弥补国内不足。这项业务光是依靠私人的话,就算是徐家和慕容家都是力有不逮,唯有我们牵头才能够持之以恒。”

“大哥哥说的是,我们经略此刻还处在蛮荒阶段的南洋,才能够让国内的其他商人腾出手来开拓西洋市场,将我们越来越多的商品运输到西洋那些文明久远的繁荣地区赚取财富让帝国能够飞速发展,这也算是剪羊毛反哺我们了。”巧兮歪着头想了想道:“这件事就交给我和慕容姐姐吧,具体需要内阁那边协助和入股的我会去找岑先生的,不过这样的话我们的货轮必须想办法达到排水量一万吨左右才行。区区几千吨的货轮一趟运输也装不了太多的矿石。而且大哥哥水路运输矿产资源的道路一旦拓宽的话势必影响我们的工业布局的。”

巧兮的话也让李玄清一阵沉思,自己的五年工业计划今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北方工业带大部分基础工业都已经全部布局到位,可以说剩下的两年其实是验收成果了。但是一旦开拓海外矿产资源,大批量的从外地运回内地那么最好的发展方向就是沿海各大城市,也就是说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就是后世所说的开放时代了。其实李玄清也知道这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是却和李玄清设想的不一样。在西南经济刺激计划被李玄清点头之后,其实不论是李玄清还是内阁都已经着手将西南地区作为帝国发展的第二个重点区域。西南地区虽然地形地势不好,不利于大规模发展工商业,但是一旦铁路主干线被修通之后,其实西南地区就有了三个贸易出口,西南铁路南北都可以通往外地加上如今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繁忙的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地区的发展潜力可不会逊色北方各省多少。

“暂时别管这个了,海外矿产资源运输要想取得显著的成效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达到的。”李玄清沉吟半晌之后笑道,“咱们还是先商议如何改造船只吧,没有这个什么都是虚的。”

其实在李玄清夫妇考虑海外原材料市场的时候,工商部主导的西洋贸易在天启六年年中的时候达到高潮,不论是身毒半岛东岸已经被西洋舰队强力打开然后建立据点的各地,还是西边的各大势力,对于大唐商人运过来的各式各样的商品都非常追捧。身毒此时已经深陷种姓制度的陷阱之中,加上分裂成无数大大小小的势力,所以在大唐势力强势挤进来之后他们没有多少的反抗之力,虽然面对庞大的地域不论是前线的天策军海军还是后方决策的大唐高层对于这片土地咱都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这么庞大的市场,在初步进入之后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西海郡大大小小上百艘各个远洋贸易公司的货轮就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满载的工商品几乎是销售一空之后,国内的经济在这么强劲的拉动之下开始逐步感受到海外贸易对于工商业发展的拉动。

这种海外贸易拉动之下,大唐的工商业开始全负荷的进行运转,从北方各大省区的工业品开始源源不断的沿着陆路水路往南集中然后在汕头和广州两地集中装车一路呼啸运到西海郡,紧接着就再次装船起运漂洋过海。因为地处三个关键的节点,汕头、广州和西海郡三个交通运输枢纽短短半年的时间发展规模是一变再变,不仅仅广州一举超过开元时期的规模,连带着新兴城市汕头和西海郡都开始逐步朝着超级城市的方向发展。大量的人口在这种发展需求之下从四面八方汇聚城区然后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份子。

时间走到天气六年八月份,在藏区战事进入最后阶段,拉萨等地被薛洋一举拿下的同时,万毅等人从西北那边回到长安述职,此时的李玄清在见到几人之后却感慨万千,西北那片土地在眼前这几人手中终于收回来了,所以在皇宫举行盛大的晚宴招待随行的各级将领,同时答应万毅,西北那边的发展将会成为帝国的重点规划方向,而且鉴于和大食帝国的战和不明,西征军编制暂时也不会撤销,在中央警备营撤回本土之后总参那边会视情况调集其他部队进入西北,重新填充西征军的架子,保持对大食帝国的高度压制。其实西北那边在没有完全纳入到大唐统治系统之前,李玄清都已经想好过了,利用丝绸之路的影响,将大唐的货物运往各地进行销售,从而在经济上完成统一和归化。毕竟在帝国本土尚未完成工业发展的时候重点发展西北有点不现实,目前的帝国财力甚至不允许李玄清在集中发展北方的同时坚兼顾南方,所以在西洋航线发展起来之后李玄清才会让慕容瀚海这么大力将商品往西洋倾销,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利用工业产成品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总参要通知海军陆战队和西洋舰队,如果西洋那边发生有其他势力压制打压我们进出西洋各地的商队时,要提供武力保证,维护我们大唐商人在海外的利益不受侵犯。”李玄清双眼闪烁着精光。这么大规模的倾销工商品时间稍长必然会压制和破坏西洋各地的本土产业,对于那些处于自然经济甚至连封建自然经济都没达到的土著势力来说来自工业时代的冲击会让他们原本的经济模式迅速被破坏,随之而来的冲突必然是不能避免,海军陆战队驻扎在各地的目的就是在必要的时候以军队的强横战力维护大唐的利益。

李玄清和巧兮两人以后世人的眼光是将自己能想到的都提前想到了,几乎整个大唐天气六年两人甚至整个帝国都在围绕着西洋航线忙碌。大规模的运输各式各样的建材之后西洋各大据点陆续建设完毕,而且狮子国作为西洋的中心点也被开始逐渐被开发,新建立的崭新码头之上曲承星准备再次绕过身毒半岛的最南端然后往西北而去,继续开拓前线的据点,曲承星的目标是一路将据点修到大食帝国去,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越过大食帝国继续往前进发。曲承星不知道的是此时他的想法在不久之后就被李玄清正式提出来,大唐这边也在整个西洋航线稳定之后开始逐步朝着探索未知的方向而去。

“皇上,我觉得咱们今年的财政收入比起去年只怕上涨不止三成。”岑天时从之前的忙碌当中脱离出来之后和李玄清一起去骊山暂时修养,两人在骊山边对弈边笑道:“西洋航线的财政收入可是今年的大头,比起小四从吐蕃那边搜罗的金银财货还要多,而且这可不是死钱。钱庄殷红林那小子亲自去西海郡那边完善钱庄建设,和海关建立了一整套的入关和出关手续。”

“咱们的唐币就是一个抢劫国外财富的最要命的武器。”李玄清嘴角微微上扬,接过巧兮递过来的一杯茶一饮而尽笑道:“久而久之整个西洋都会使用唐币进行交易的,那时候我们大唐钱庄会储存整个西洋所有的金银。”李玄清有句话没说出口,一旦情况变成这样的话,唐币的价值只要出现细微的波动都会波及整个西洋地区。不过岑天时没想到这里,他只是觉得西海郡那边一旦将金融和进出关制度完善之后那么每年光是一地的财政收入就会比整个南诏一地的收入总和还要多。

“先生可不要光算财政收入,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才是重点。”巧兮想起来李玄清在今年早些的时候要求财政部进行选用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统计大唐的经济实力,所以笑道:“虽然巧兮不知道具体的数值是多少,但是在强劲的贸易推动之下,国内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怕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而且如果明年还会稳定的话我们还会继续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内阁所需要做的就是一方面稳住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的市场,让工业发展的速度不要因为市场而放慢脚步。”

“财政部统计了大半年了,也不知道祁宏有没有搞出来。”岑天时摸了摸胡子笑道:“不过就算是搞不出来的话也没关系,按照财政收入的增长来推算的话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起码也是一成左右吧?”

“明年有钱了,继续推进西南铁路,一旦西南铁路修成的话只怕西洋贸易的交易量还会增加,只不过有些城市的发展模式需要改变了。”李玄清想了想道:“内阁需要提前和这些省份的布政使府沟通好,让他们提前想办法。”李玄清知道巧兮已经让张强去汕头去组建了一家南洋商贸有限公司,还给流求造船厂和大连造船厂下了一批新式货轮的订单,同时招募人手准备先去探探路。由于张强打着皇室的身份,甚至搞到了一艘复兴级战舰跟随,而李玄清给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东面的琉球群岛和吕宋群岛。

张强亲自带着大概十余艘船只,一千多人的队伍开始出海进行探路,而南洋舰队也会在后期派舰队赶过去,这样一来这两个地方就进入了李玄清的视线并在不久之后成为大唐工业发展的原料产地。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连环布局(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来使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战(三)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二章 贺兰山遇险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黄沙浪滔滔第二百零六章 风起洛阳第一百九十四章 银轮部队第四百八十章 一战惊天下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四百八十章 一战惊天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东迁第五百九十六章 绝境求生(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兰城之战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战(下)第十七章 灵州军营(中)第二百零八章 首发之战第三百零三章 长金线开工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后一个汉人藩镇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云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国之殇(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五百二十章 持节巴格达第五百二十七章 场面压制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长鸣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运河(二)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第二十七章 选拔出征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七十章 奔袭原州第二百章 要当父亲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声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乱世清流(上)第一百二十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十八章 灵州军营(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长洛铁路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围曹仁贵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并州事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战(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极天际海第三百五十一章 归义军遣使第四十三章 丰州新政(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战(三)第二百零六章 风起洛阳第十章 自创武功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三百七十章 诸教隐没(上)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变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对峙的雏形第二百六十二章 钱镠渡海(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一)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战(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变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业的出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复广州第六百零一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上)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只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国(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运河(四)第四章 鬼门弟子第一百二十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国力(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战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湾开发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联盟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诏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三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