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动作

中亚细亚和高卢两个战场在短短十几天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大秦军队在扫灭大食远征军团之后一路势如破竹,开始扫荡高卢各地的大食残余势力,或许是知道自己在东面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大秦在西面的军队是动作神速,为了追求速度,甚至很多大食的普通百姓都在这场战乱中被当做牺牲品,倒在了大秦军队的屠刀之下。但是这种屠杀却没有让大食的百姓尤其是天方教的教徒被吓着,反倒是开始展开了各种手段进行反抗,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大食人在高路北快速剿灭,大秦主力部队甚至在天启十三年三月份的时候就已经翻过比利牛斯山脉攻入伊比利亚半岛,但是高卢地区却依旧是战乱不断。甚至在最严重的似乎硬生生的拖住了数万大秦军队。

不过相对于西线几乎是一路凯歌,虽然高卢境内的天方教徒还有顽抗的,但是基本的大形势却不容改变,大秦已经攻入大食帝国的领土,按照伊比利亚半岛大食的剩余军队数量来看,根本就挡不住大秦人的反攻。而就在西线形势大好的情况之下,但是中亚细亚的正面战场却呈现相反的局面,大秦在前线一下子少了十几万军队让大食人逮住了空子,在持续不断的强攻之下,大秦的战线是一路收缩,被大食骑兵军团疯狂的人潮冲击之下,大部分大秦军队防守失败之后甚至已经被逼近到了拜占庭城下。而在大食强大的攻击之下,拜占庭这个耸立在地中海海滨,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要隘的繁华城市是一片混乱。王庭高层已经提前一步回迁希腊,下一步视情况会进入亚平宁半岛,重新回到罗马古城。但是整个城市在大秦高层走后更是一片混乱,无数的富商豪门恋夜奔逃,从巴尔干地区开始往泰西大陆其他地区迁徙而去。而大量百姓连夜逃走之后,整个城市都开始被退回来的军队占据。看得出来大秦王庭是铁了心就算是牺牲掉整个都城也要借此挡住敌人的进攻势头。而且艾利多安的海军舰队在将后勤船队交给王庭运输各式各样的物资库藏以及人员撤离之后开始轻装上阵,在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协助陆军作战,依靠着海军持续不断的炮击挡住了大食人暂时的进攻势头。

可以说虽然大食人的西线远征军团被大秦人用计剿灭,但是他们也抓住了大秦抽调正面战场军队的机会,一举将战线推进到大秦帝国的王都城下,看起来一东一西倒是打了一个对对胡。只是在这个消息紧急从前线传到疏勒之后,万毅和高斯继却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大食人算是在这场对决当中输了。如果他们能够在此前的急促进攻之中一举拿下拜占庭,那么必然可以趁着大秦失去都城混乱的机会扩大战果,甚至可以在法理上宣布大秦灭国,从而将自己在西线失去侧击策应的部队带来的战略劣势扳回来,但是此时被艾利多安的海军挡住脚步,只怕要再想拿下拜占庭就难了。大秦有了喘息之机之后,必然会从四面八方抽调部队前来增援拜占庭,甚至还会要求基辅俄罗斯人再次出动支援。拜占庭势必会再次重演之前在中亚细亚的僵持之势。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只怕大食就真的败局难以挽回了。

“两位大帅,我们是否需要提前安排部队进行应变?”刘璇见到高斯继将地图上大秦和大食的基本态势全部标识出来之后点点头,有点兴奋道:“只要大食的主力军队被拖在拜占庭城下,那么他们的西线军队就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扫平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然后渡海峡南下进入阿非利加洲,那样一来的话大食就要面临两线作战了。”

刘璇对这种局面的形成很显然不满意,毕竟一旦大秦军队渡海峡南下那么大食目前的实力是绝对抵挡不住的,对方的海军优势能够将地中海天堑变成自己最便捷的运输通道。而大唐的谋划是让两者在对抗当中消耗,最后两败俱伤,而不是最终有一方获胜。

“大帅,我看我们可以调集部分军队继续增援埃及。”高斯继点点头,一指点出埃及的位置道:“不论是大秦军队从伊比利亚半岛南下还是大秦重新执行渡海作战由海军掩护陆军进入南方,埃及都是最要命的所在。只有守住埃及,大秦才没办法进入大食的核心地区,而大食人也可以借此机会得到喘息的机会。”高斯继丝毫不看好大食军队能够在短时间内攻入博斯普鲁斯海峡,所以他对于刘璇的关于提前出动军队的想法很赞同。

万毅沉吟半晌之后点了点头道:“参谋长让驻守在河西境内的侯勇立即率部西来进入波斯,让安西兵团全部拔营启程前往卧龙港和苏伊士等地。同时传告后勤部,要求抽调更多的船队前来波斯都督府,加大往埃及境内输送物资的速度。”万毅一句话让刘璇大喜过望,刚要出门就听到万毅道:“把泰西那边的最新情况以最快的速度送回长安大本营,就说泰西局势大变,希望皇上和总参尽早制定下一步方略。”西征军身在最前线,万毅等人组成的西征军指挥部具有独立处置应急状况的权力,但是像这种情况万毅虽然已经做好了军队的预备调动,但是这件事还需要等到总参的命令前来才能具体执行。

不过此时长安的总参高层也已经围在长庆殿和李玄清探讨泰西这边的具体战局变化,得益于万毅和玄影卫源源不断的情报送回长安,所以虽然中间有十天左右的时间差,但是在暗卫将大秦准备暗地里将正面战场的军队抽调出来突然增援高卢之后,不论是李玄清还是徐天翔等人都已经明白,泰西局势大变已经在所难免。

“皇上,我看师兄那边会在近期进行准备了,不然的话只怕时间上会来不及。万一大食在正面战场打得太狠真的将拜占庭给打下来了,那岂不是大秦帝国要宣告亡国了?”王厚纯摇摇头道:“应该让西征军立即派遣更多的军队进入埃及,防止埃及生变,与此同时应该让回鹘兵团和吴欢兵团往西北前线进发,在伏尔加河和里海等前线驻扎,随时准备介入,以免出现万一。”王厚纯的这种激进的做法得到了胡小四和杨天成两人的赞同,这两人都对大秦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表现不看好,现在一下子要是少了十余万军队,那就根本挡不住大食人的含恨一击。

不过李玄清却呆呆的看了半晌拜占庭附近的放大地图,脑海中也在想着在后世奥斯曼帝国攻打拜占庭的时候是怎么攻进去的。那一道博斯普鲁斯海峡可不是如今海军尽失的大食人能够碰得了的。而且只要大秦人不傻的话就一定会让他们的优势海军参战,那样的话这一道天堑可不是说说而已,就算是大食军队投鞭断流也不可能仓促之间渡过去。而一旦大食在海峡面前被大秦人挡住,那么大食最后的机会也会随之丧失。有了海军之后等于在这场大战中大秦已经在战略上牢牢占据了主动权,一旦他们能够在拜占庭城外展开反击,或者西线军队南下进入阿非利加洲那么大食人为了确保自己的本土安全,就不得不从拜占庭前线抽调部队回防,这就等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两线作战会迅速耗尽原本就已经快要到极限的大食帝国。而等到战争潜力耗尽,大食帝国必然会陷入彻底的崩溃。本来大食帝国崩溃也是在大唐高层的考虑之中,但是大唐却不能容忍在大食帝国崩溃的同时,大秦取得最终的胜利,恢复自己所有的领土。所以为了给大秦留下一个对手,或者说要利用战争将大秦帝国也拖入崩溃的结局,就不能让大食帝国在如今的这种局面之下彻底失败,最起码大食帝国在腓尼基运河修通之前必须保存下来。

“回鹘兵团和吴欢兵团要不要提前部署就让西征军指挥部自行决定吧,但是厚纯刚才有一点说得对,埃及方面必须增加兵力,避免在万一的情况,大秦军队分两路攻占埃及,彻底断了大食帝国的最后希望。”李玄清想了想之后继续道:“如今泰西那边的局势虽然已然发生大变,但是有一点其实我们已经实现了,那就是不论是大食还是大秦,其实都已经快要耗尽自己的潜力了,就算是占据着大量肥沃土地的大秦帝国,也不好过。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大变之后,迅速理清楚泰西两大帝国的最新态势,从而选择最好的办法插手其中。”

“皇上的意思我明白,这是打算以埃及为我们的前哨,只要我们在埃及挡住了大秦的军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保护大食帝国本土的名义将此地去全部纳入到大唐的实际统治当中。”徐天翔点了点头道:“如果这样的话只怕要抽调一整个兵团才能够维持住那么大的地方稳定。”

“那就让安西兵团前往吧,不过我想师兄应该先我们一步让张胜率部启程了。”杨天成道:“而且我听说你们总参不是已经批准了陈明征的海军陆战队的大规模调动计划吗?这样一来的话埃及境内至少会保证在四到五个营的军队,足够应付一般性的变故了。”

“好了,我们说下一件事,总参要马上传讯西征军指挥部,告诉师兄他们,给他们最大的权限,一旦发生泰西那边出现了不可控的变化,西征军以及西洋舰队和海军陆战队全部统交给西征军指挥部统一调遣。”李玄清拍了拍手道:“反正原则只有一条,埃及及其腓尼基运河必须全部掌控在我大唐手中。埃及和卧龙港等地区也必将纳入到大唐的海外领土之中,成为大唐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李玄清挥舞的双手和话语让在场的人都一阵兴奋。如今的大唐对外大规模扩张已经基本停了下来,不是说不想开疆拓土,而是国内的人口数量跟不上帝国领土的急剧扩大。所以不论是李玄清还是其他军政高层都改变策略,变成了抢占海外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为主,对于已经探明的具有有价值的大矿场等地才会下决心去直接占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唐才会一方面从容的在各地布局,一方面也可以将那些不重要的地区主动让出来,好方便倾销越来越多的大唐工商品,让国内蓬勃发展的工商业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去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李玄清的话在随后被徐天翔等人迅速转化为具体的泰西应对方略,具体做出了以埃及为核心,趁着两国在拜占庭拼死一战的机会进行军队调动,为下一步的变局真正的形成打好基础。

而几乎就在总参这边的命令开始从长安发往疏勒的同时,张胜那边也已经开始接到命令集合安西兵团最后两个营的部队开始赶往波斯都督府登船渡海西进。而部署在河西境内的侯勇兵团则也几乎就在同时乘火车开始离开河西等地前往波斯和康居两省接替换防。由此西征军指挥部下辖的野战兵团也从四个变成了五个,这还不算西洋舰队本部和陆战队部署在埃及和卧龙港等地的两个营和随后赶来的两个营。这种庞大的编制和牵扯到两个相对独立的作战区域,万毅在和高斯继商议之后也将指挥部一分为二,由高斯继带着部分参谋前往埃及组建西征军前进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埃及境内及其周边的所有天策军。而万毅和刘璇则带着西征军指挥部从疏勒启程前往白水城等地。

大唐的这一手应对非常及时,几乎就在张胜率军出发的同时,还在拜占庭城内的秦空等人也在送走外事部的官员之后得到了前线的最新消息,大食人在后方制造了大量的木筏准备趁夜渡海,但是却被艾利多安识破,并且将计就计用舰队直接将渡海当中的大食军队当成了靶子全部击沉在海峡之中。双方在海峡两岸展开连天大战。大食人损失惨重,但是却没有办法突破海峡一步。

大食人的短促突击战术彻底失效之后,军中原本高昂的士气开始伴随着被堵在海边一筹莫展而开始迅速下降。而也就在此时,一个新的消息开始传来。

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战(五)第十三章 三年学艺(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号计划第五百三十九章 内部发展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战(二)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鹘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运河(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第九十八章 趁乱打劫(上)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后的争夺(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难干(二)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诏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战(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压东南(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肃州风云(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联盟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十五章 点化山贼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难干(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变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战(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州之战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二百三十三章 军政临时会议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战第四百五十三章 杀出无敌威势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来使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战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开元(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财富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时代改变体制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死一战(下)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诏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号计划第五百二十三章 极天际海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旧部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业扩张(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国力(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军东征(中)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三百七十二章 诸教隐没(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十章 自创武功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五百二十五章 铁路修到疏勒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旧交替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一百九十一章 荆南大战第二百四十三章 两京连通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战(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垦戌边和人口迁徙计划第四百七十七章 转战安集延第四百章 突袭护密(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驾临安西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战第四百八十九章 诱敌之计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六百章 工业扩张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连环布局(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