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舍近求远

“阿也比阁下,你是说让我们绕道从黑海东边迂回过去?”在大食军队面对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拿不出任何办法的时候,阿也比也匆匆从巴格达匆匆赶来。他一方面是亲自押运给养抵达前线,另一方面也是带着阿拔斯的命令而来。时至今日大食帝国的战略形势已经变得异常恶劣。没有海军之后,自己的战争潜力也已经耗尽,以至于远征军团在高卢地区被歼灭之后大食帝国竟然不能抽调军队及时进入伊比利亚半岛进行防守,以至于原本占尽了战略层面优势的大食帝国在变得危如累卵。

不过阿也比提出的绕道黑海东岸围攻拜占庭的办法其实也不是什么好办法,且不说目前大唐军队已经推进到了里海西边,会不会对于黑海有什么想法,光是抽到大量军队绕道而行这么长的时间自己这边能不能及时赶到拜占庭附近都是问题。阿也比那边已经从巴格达附近抽调了最后一支预备队前往突尼斯等地进行准备,他已经对伊比利亚半岛不抱任何希望了,能够守住阿非利加洲的领土对于目前的大食帝国高层而言就已经非常庆幸了。

“乌介阁下,不知道腓尼基运河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了?”阿姆杜拉是此时大食帝国在海峡附近最高统帅,所以考虑了一下阿也比的建议之后问道。他和别的将领不一样,对于整个泰西局势有着全盘考虑,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对于腓尼基运河的开通非常关心。因为只要运河能够开通,那么在波斯外海上操练不休的新式战舰就能够快速进入地中海,然后有了新式战舰的牵制,大秦的海军舰队就失去了作用,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自己这边还可以利用舰队反过来攻击大秦,从而迅速扭转局势。

“由于前一段时间帝国的兵源陷入枯竭,加上教宗那边举行圣战,所以原本聚集在埃及境内修运河的十万民夫陆续被抽调,只剩下三四万人,运河开凿速度大为减慢。还好腓尼基之战之后,我们向大唐移交了近四万多战俘,才将人数勉强凑齐。不过,按照大唐对我们通报的进度来看,他们目前已经将大苦湖和北部的提姆萨赫湖连在一起,也就是说,目前运河从南边的苏伊士出发已经可以直接抵达提姆萨赫湖附近了。”阿也比道:“我预计最起码三月底之前能够抵达拜赫拉地区。”

“那还差得远呢。”阿姆杜拉有些不甘心的叹息道:“如果他们的速度能够快一点,我们倒也还能等得起,但是按照目前的速度,只怕年底之前大唐是无法将运河修完的。可是我们却已经等不及了。”

“那我们大食该怎么办?”阿也比也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此时大食的国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大军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多待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目前有三个办法,其一,和大秦人谈判,将时间拖到年底,等到大唐将腓尼基运河开通之后我们再卷土重来。”阿姆杜拉摇了摇头道:“这一条看似对我们最有利,但是大秦人肯定不会同意。其次,就是向大唐求救,希望他们能够介入泰西,从北线出兵攻击大秦,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东面,给我们一点时间准备。最后一个就是绕道黑海东岸。”阿姆杜拉说完之后所有人都是苦笑不已。这三个办法在目前看来只怕一个都难以实现,不论是让大秦停兵还是让大唐介入,就算是他们同意,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办到的。不过阿也比却不这么认为,反倒是一脸严肃道:“阿姆杜拉将军,不论如何我都要去试试。你这段时间尽量稳住阵线,我需要马上去一趟大唐。”

“如果阁下能够说服大唐参战,那可真是帝国最大的功臣了。”阿也比那充满自信的样子倒是让阿姆杜拉耸然动容,站起身来一把握住了阿也比的手,声音也略微带着一点激动道。

谈好计策之后,阿也比马上动身从中亚细亚绕道直奔大唐而去。而阿姆杜拉显然也没有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大唐身上,所以在阿也比走后立即召开高级将领开会,想办法继续渡海峡进攻拜占庭。这些天的战斗让大食人也基本摸清楚了大秦的策略,那就是依靠着海军战舰在整个海峡之内进行不间断巡航防止己方的偷渡。

“博斯普鲁斯海峡还有马尔马拉海加上东边的达达尼尔海峡这些地方海路是相连的,我们要攻打拜占庭,从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最便捷的。但是我们清楚也就意味着大秦也清楚这一点,所以艾利多安的海军舰队现如今已经全部开进了马尔马拉海,几乎是在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全面巡航,我们根本就没有一点好办法。”一名将领站起身来正打算抱怨但是却让阿姆杜拉忽然想起了什么,所以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独自在帅帐之中来回走动,半晌之后忽然道:“既然艾利多安将自己的舰队全部开了进来,那么我们就舍近求远,从别的地方想办法。”

“将军阁下是打算采用阿也比阁下的办法?绕道黑海东岸?以我们骑兵的速度绕道东岸然后迂回过去最起码也需要十余天到二十天的时间,而且这还是没有遇到什么阻拦的情况下。一旦他们在半道之上受阻,我们势必会陷入两线作战。”之前那名将领似乎对于阿姆杜拉的办法有些吃惊,站起来反对道:“虽然阿也比阁下是好意,但是他并不了解我们前线的情况,所以恕我直言,我不能同意他的意见。”他的话一说出口得到了在场几乎所有将领的支持。不过阿姆杜拉倒是没在意反倒是打断在场将领的议论道:“诸位我并没有要遵循阿也比阁下的意思,阿也比在政务上的能力比起在军事上要强得多,但是刚刚乌拉姆的话倒是让我想到了另外的办法。”阿姆杜拉让人拉开挂起来的地图笑道:“诸位请看,目前不论是大秦人还是我们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和兵力都全部集中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甚至连带着我们两国唯一的一支舰队也因为我们的大兵压境而全部开进了马尔马拉海防备我们渡海峡攻击拜占庭。”阿姆杜拉道:“阿也比阁下也正是因为这个才提出来绕道黑海东岸的办法,但是诚如乌拉姆所言,绕道黑海东岸变数太多,不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但是不绕道黑海东岸,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学学大秦人之前从中亚细亚半岛的那样,从前线秘密抽调兵力绕道西边走达达尼尔海峡或者直接从海上走呢?大秦海军目前全部都在马尔马拉海,只要我们能够保持足够的压力,那么为了拜占庭的安全,艾利多安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其他地区。只要我们能够筹划好,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渡海峡北上,从另外一个方向攻入大秦本土。”阿姆杜拉的办法其实不算什么新鲜事务,毕竟之前大秦人就在他们这群人的眼皮子底下完了一手,而且还玩得非常好,直接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了两国之间的局势。所以阿姆杜拉思之再三决定也来这么一手。只不过有些事情可一不可再,阿姆杜拉要想完成这条瞒天过海的计策需要准备的只怕比起之前大秦人要更加的严密更加的艰难。不过目前他们这些人对于波斯普利斯海峡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所有人都对于阿姆杜拉的发言眼前一亮,当即所有人都开始补充这个计策,所以这场会议整整开了一上午,但是也将阿姆杜拉的这个建议全面完善,变成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乌拉姆,你将撤到后方的骑兵三个军团,火枪队三个军团和火炮三个大队秘密集中起来,采用昼伏夜行的办法秘密朝着达达尼尔海峡附近前进。”阿姆杜拉道:“我会让后勤队的一部分人事先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寻找合适的偷渡点,然后预先制造好木筏等渡海工具待命,等到你们一到就立即开始在夜里渡海而去,渡海之后你们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偷袭拜占庭,给我彻底打乱他们在我们对面的部署。”

阿姆杜拉交代完之前发言的这名叫乌拉姆的将领之后继续道:“为了不引起大秦人的主意,我们还要想尽办法来吸引大秦人的注意力,让他们始终觉得我们费尽心思想到的都是如何度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从正面压过去。所以我决定,我们继续制造渡海工具,然后进行渡海作战,要放开对于大秦探子对于我们前军的侦查,让他们认定。所以这件事由我亲自负责。”

阿姆杜拉果然在随后几天时间里进行大规模的制造木筏的活动,几乎将位于中亚细亚黑海附近的森林给砍光了,大量的木头在黑海沿岸快速被制作出来然后开始朝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狭窄的地方聚集,这一次阿姆杜拉也打算利用这个吸引对方注意力的机会实验一种新设想。这一次这些木筏在天启十三年三月二十的夜晚,趁着昏暗的月光,数以千计的木筏开始在这个最窄处只有六七里的地方进行大规模的排列,他是打算在海面之上摆出一条木筏组成的道路。只要艾利多安不能及时炸掉这些木筏,那么自己实际上就能够直接突破海峡限制了。

阿姆杜拉的这个设想在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这些木筏刚刚铺设好的时候就被艾利多安发现,大批战舰顿时间开始进行密集炮击,海面之上炮声震天,巨大的水柱不断在海面上升腾而起。而阿姆杜拉也不甘示弱早就提前将自己的炮队摆在了海岸线上,和艾利多安进行了大规模的炮战。战至当天下午,艾利多安成功的将阿姆杜拉的木筏近乎于全部击溃,但是他自己也损失了五艘战舰,而且还让阿姆杜拉趁机送了一部分军队到对岸。由于对面的大秦陆军因为根本没有料到这一点,所以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这将近千余人的小部队消失在岸上。这一幕让亲临前线的艾利多安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他不清楚阿姆杜拉到底是什么用意,但是这千余人却真真正正的上岸了。而在随后几乎整个三月底,阿姆杜拉几乎是隔天就开始执行这种战术,而且相比第一次,后面是越来越得心应手,甚至于在黑夜之中偷渡部分军队登岸。艾利多安的海军战舰甚至全部被吸引到了两军阵前,对面的大秦陆军这些天也开始抽调了大量的兵力四处绞杀这些偷渡上岸的大食军队。整个前线都被阿姆杜拉的这种明知不可能成功的战术给打乱了。但是和别人不同的是,艾利多安却不相信阿姆杜拉的真实目的是在做无用功。他反倒是对于每次少则千余人多则数千人的这种小规模偷渡的办法深感担忧,只要大秦陆军不能即使剿灭这些人,那么积少成多,终将有一天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会形成巨大的力量,从而会彻底影响远处的拜占庭王城。所以在又一次挫败了阿姆杜拉的木筏渡海战术之后,艾利多安开始登岸,他要去找陆军统帅,要想办法制止大食人的这一做法。

不过此时在大食军营内,乌拉姆也已经秘密带着骑兵军团悄然离开了,而第二批火枪队还有炮兵大队也在随后的数天时间内悄然从大师军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被阿姆杜拉悄然围起来的空营。

“诸位,明天我们再来试一次。”阿姆杜拉对着所有人再次说道:“截止到今日我们已经送上对岸快一万五千多人了,他们必然会极大的扰乱大秦陆军的部署。所以我想这一次我们肯定能够送上去更多的部队,到时候这些人发挥出来的战力必然会比其他军队更加强大。”

“将军阁下请放心,我们这一次准备的木筏可比上次要多得多,从黑海出发顺流而下可以直接在营前聚集。”阿姆杜拉点了点头,对于这样的回答很满意。他就是要用这种办法施放烟雾弹,彻底让艾利多安和大秦军队的注意力全部被自己以及上岸的那些大食军队给牵制住,只有这样,乌拉姆的偷渡部队才能够在下游一次性成功,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偷袭拜占庭的战术规划。

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罗岛海战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开元(上)第十五章 点化山贼第七十章 奔袭原州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航探险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一百八十九章 组建海军(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业扩张(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三十二章 清缴叛逆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国之殇(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战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线布局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国之殇(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后的回鹘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极天际海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虏比胜仗更重要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三十五章 将不过李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业革命与五年计划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一百二十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难干(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第四百零一章 突袭护密(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纪公审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联盟(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复广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围曹仁贵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钱庄(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战(一)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对决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变第六百零三章 东和西打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阗国灭(六)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诏第四百零七章 请君入瓮(下)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六十九章 错综复杂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钱庄(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沧州之战(七)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第一百二十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三)第一百九十章 组建海军(下)第六百零三章 东和西打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钱庄(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纪念碑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并乱局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动作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上)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第八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百七十二章 诸教隐没(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战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联盟(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军舰队编制和布局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航探险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汉化政策第十四章 三年学艺(下)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归义军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