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

长安城郊天策军和沙陀人打的如火如荼,北城一带的王厚纯集团也在焦急的等待攻城的信号,只不过这一次两军约定的信号不再是飞骑传讯,也不是战鼓号角催动,而是地狱火大队的那一声声巨响。

“老九,时间差不多了吧,中军那边怎么还没有消息传来?再不来小四在城内的布置可就赶不上了?咱们又不能真的把长安城给炸了。”因为受伤所以被安排到攻城兵团的李天一焦急的走过来对着身边伫立不动的王厚纯道。

“再等等——”王厚纯正要说话,忽然之间感到脚下的土地一阵阵的震动,紧接着半空中猛然间窜出一个个巨大的火球,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震地传来。

“天一,北城战事由你负责指挥,告诉将士们,这是收复长安的关键时刻,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勇气来,给大家三个时辰,今天日落之前必须拿下长安城。东城和南城由我亲自负责。”王厚纯脸上露出久违的喜色,对着身边的李天一和柴嘉道。

说完这些匆匆带着亲卫队迂回到南城,第三营已经全部隐蔽在南城和东城等待。而王厚纯一走李天一也立即举起号旗,“全军听令,立即攻城。”战鼓队开始传达将领,各色兵种早就准备好了,几乎是鼓声响起的那一刹那间,呼啸而起的投石车开始将大石和火油罐朝着长安城的城楼扔了过去。

而早就到位的弓箭手也开始在刀盾手的掩护下朝城楼放箭,几乎就在瞬间就将城楼上原本一直驻守的神策军压制下去,箭雨纷飞中,一排排的火箭也开始参与攻击,由于弩炮大队被调走,此刻攻城兵团开始想别的办法,这些从火油弹延伸出来的火箭从弓箭手的手中急速飞上城楼。

在弓箭手压制住城楼守军之后,一队队的步兵开始抬着特制的云梯朝着城墙而去。长安城由于是隋唐两大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城防工事已经完美无缺,特质的原石垒成的城墙高大五六丈高,长安城攻城的云梯都需要特制加长的,比一般的云梯几乎加长了一倍有余。而云梯的出现也让另外一种古老的攻城武器出现在世人眼前,攻城锤和云楼。

只见一大队士兵推着巨大的攻城锤开始缓慢加速,朝着长安城北城的角门冲了过去,这种武器天策军原本已经淘汰了,眼前的这几架还是缴获神策军运过来的,只见攻城锤在加速之后轰然间撞上了角门,巨大的金属交鸣的令人牙酸的声音传了出来,长安城的城墙都随之一动,但是角门依然牢牢伫立在那里,纹丝不动。

不过天策军从指挥到士兵没有丝毫的异状,长安城要是这一下就有动静那就不是长安城了,所以一次不行那就继续,攻城锤一下一下的撞击着城门,令人牙酸的声音也持续不断的响彻全场。

站在指挥台上的李天一和柴嘉对视一眼之后右手一挥,让身后的云楼开始加入战场,云楼其实就是改良版的攻城塔,这种奇奇怪怪的武器却是古代攻城战不可或缺的装备之一。伴随着云楼的出现,一队队士兵开始在地面铺设厚木板,作为拉动云楼的通道。而伴随着云楼的移动,负责战场掩护遮断的弓箭手开始不要钱的朝着城楼投射箭矢,呼啸而过的密集箭雨彻底压的城楼守军不敢抬头,也给了云楼的前进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通道。

只不过长安城实在是太大了,北城的城墙长度达到了七八里,这么长的城墙让天策军只能集中在城门附近,所以对于攻城来说困难重重,这也是胡小四提前进入长安城进行安排的原因。但是所有的布置都需要形势发展来触发,所以对于攻城兵团来说该攻城还是需要全力以赴。

而随着天策军的攻城武器一件件出现在战场上,负责防守的神策军这个时候在将领李顺节的带领下,开始避开天策军集中的区域,从旁以弓箭斜射攻击。这一招一开始让天策军没有料到,瞬间被弓箭射倒一大片。但是李天一的反击很快就弥补上这一块,投石车开始朝着神策军集中的区域轰击,甚至为了加大威力,直接将火油倒在了石头上点燃发射出去,这一下长安城北城顿时再次被浓浓的黑烟所弥漫,巨大的石头带着火焰砸在城墙上,带动着周边的神策军士兵瞬间飞起,巨大的起浪助长了火焰的肆虐。这一下直接将李顺节的攻势瓦解,也让其他各组顺利展开。

这个时候云梯已经被前线士兵架在了城墙之上,一队队天策军士兵手持盾牌和唐刀开始沿着云梯往上冲,而五架巨大的云楼也开始缓缓考上城墙,从云楼顶端开始放出一块块狭长的木板直接搭在了城墙之上。云楼的另一侧柴嘉亲自挑选的冲锋队也准备就绪,顺着楼梯开始快速登上云楼,准备从云楼上直接上城墙。

“命令弓箭手,加大力度掩护将士们登城,一定要想办法将士兵运送上去。”柴嘉挥手让传令兵飞速传达将令之后对李天一道:“天一,你负责指挥,我去上城墙,我估计如果进行的顺利的话可能用不到小四的布置了。”

李天一摇了摇头道:“杨复恭可不是无能之辈,我们大张旗鼓的攻城他不可能没有防备,所以你最好小心点。如果你们能够在城楼坚持一刻钟以上,我会发信号,到时候他潜伏的人手会替你想办法解决问题,你到时候一定要集中人手打开城门。只要城门一开,就算杨复恭将长安城内的十万神策军全部调过来也没办法挡住我们天策军的冲击。”

柴嘉闻言一顿,顿时明白了李天一的意思,笑道:“你放心,只要我的亲卫队上了城楼就不会出现问题。你就等着指挥大军冲入城内执行任务吧。我到时候会带人去接应厚纯。”说完直接跳下指挥台怒吼道:“亲卫队跟我出发,我们上城墙。”

柴嘉的出动意味着天策军的攻城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而王厚纯制定的攻城策略则是利用城外的攻城势头扰乱神策军的视线,掩护城内的玄影卫暗卫策应打开城内,从而扭转局势。而为了保险起见,万一暗卫无法完成任务,需要攻城兵团独立完成任务时,也能够急速打开城门,玄影卫暗卫在北城的右角门做了手脚,而这个手脚就需要有人能够突入城内才能够启动这个步骤。

这种双保险的办法是确保按时拿下城门的最好办法,毕竟玄影卫在长安城内布置的环节太多,很多甚至涉及到了战后,所以不容有失。

再说柴嘉带着亲卫队以急速窜到城墙边上之后开始沿着一座云梯快速向上爬去。为了掩护柴嘉的动作,李天一专门派了一队弓箭手跟踪掩护攻击,阻拦城楼之上守军对柴嘉的攻击。

说到现在这些神策军在李顺节的威逼之下,是硬着头皮闭着眼睛让守城器材一件一件的朝城下扔。各类大石、礌木不断顺着云梯滚落下来,将天策军的士兵砸落在地。这些利用女墙掩护躲避弓箭手的攻击办法逐渐的收到奇效。不过这一次柴嘉第一个往上爬,手持重型铜皮盾牌顶住上面扔下来的石头往上爬。而那些已经站在云楼上的冲锋队见到自己的都统将军亲自登城,顿时放下了所有的包袱,也不管神策军是不是在前面阻拦,上了云楼之后直接沿着斜搭到城墙的木板就往城墙上跳,在连续牺牲了十几名士兵之后终于有人成功的落在了城墙之上。

冲锋队是李天一他们精挑细选武艺高强的战士,所以几乎这位名叫薛洋的第七营士兵一脚踏上城墙,手中的唐刀瞬间挥出,直接砍死一位朝自己扑来的神策军士兵。左手着地的盾牌在地上一按,身形飞起,不顾一切的砸在另外一名士兵的脑袋上,直接将面前的这颗脑袋炸开了瓢,殷红的鲜血混着黄白之物喷射而出,硬生生吓退了周围试图围上来的其他人。

而薛洋也趁着这难得的一瞬间,守护住后续的云楼冲锋队到了城墙之上。而伴随着人数的增多,冲锋队一部分守在原地接应其他兄弟登上城墙,剩下一部开始跟随薛洋去接应柴嘉。

这一变故打乱了神策军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反击,本来神策军的斗志就属于最差的,长安城的神策军与其说是城防军不如说是土匪流氓,这样的军队不可能有什么斗志和能力的。前期还能够在将领的节制下面前依靠城墙而守,但是此时见到有人上了城墙,顿时大乱。

北城中央城楼下的李顺节见到薛洋等人上了城墙瞬间打破了自己的围剿,急忙带着自己的亲卫要冲过来逼着士兵打回去,但是战场之上他不可能立即组织起这支混乱的军队反击。

不过幸好的是薛洋带人要冲过来支援柴嘉,所以双方的距离是越来越近,神策军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密集,薛洋遇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之前还能够依靠自己不俗的武艺冲杀,现在只能够勉强靠着盾牌防御。不过还好,薛洋的后方云楼之上有源源不断的士兵爬山城墙支援,这一波攻势总算不像之前那样铩羽而归。

李顺节调集全部的人手围剿薛洋,却忘了最大的敌人,或者说他现在只能够应付一方面的敌人。云梯之上的柴嘉趁此良机几乎是抢着往上窜,五六丈的高度在没有人干扰之后几乎就在一刹那就结束。柴嘉一把将自己手中的盾牌砸向一名挺着长枪站在城楼上准备刺向自己的敌军,身形一顿猛然间拔高而起,一个鹞子翻身直接上了城墙,人在半空手中的长刀就已经挥了出去,一颗硕大的人头随着刀光一闪飞上天空。

“兄弟们跟我杀,砍了李顺节,打进长安城。”柴嘉一声怒吼,手中长刀狂砍而出,身边围上来的几位神策军一招之内被全部杀掉。

“杀进长安城,活捉杨复恭。”柴嘉上了城墙,薛洋那边和柴嘉前后合一也瞬间斩落身边的对手,和柴嘉汇合。薛洋一边砍死一位小校,一边呼和柴嘉的话。

两边的汇合也暂时减轻了云梯和云楼后续士兵的压力,趁着这一瞬间柴嘉的亲卫队也一个接着一个爬了上来,这一下就给了柴嘉实施计划的兵力和时间。当下柴嘉毫不迟疑,直接命令薛洋道:“薛洋你马上带领冲锋队守住这一段城墙,接应兄弟们上来,亲卫队跟我走,去砍了李顺节。”说完长刀一展朝着李顺节奔去。

李顺节本来是杨复恭的样子,因为勇冠三军被昭宗赐姓李。此时见到柴嘉主动朝自己奔来,脸上顿时闪过一丝戾气,咣当一声抽出长刀嚎叫着招呼自己的亲卫也跟着朝柴嘉冲了过来。

“当当当”两人闪电般就过了三招,柴嘉脸色显出一丝潮红,这个李顺节显然在力量上比柴嘉要高得多,两人三招一过,他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只是脚步一后退,紧接着又扑了上来。

但是此时柴嘉眼神中却忽然闪过一丝嘲讽,接下来的一瞬间,李顺节身边的一名亲卫忽然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刀上前砍在了李顺节的身上,顿时间李顺节身上鲜血喷出,一声怒吼身躯摇晃。而这名亲卫在出手之后毫不迟疑躲入人群中几个闪避居然来到柴嘉的亲卫队之中。

柴嘉见到李顺节染红了半边身子的鲜血,狰狞一笑:“死到临头你以为你是谁啊?今天我就让你去见阎王爷。”说罢脚步闪动之间忽然间出现在李顺节面前,手中长刀劈出,一刀将李顺节的脑袋砍了下来。

这一下兔起鹘落的变化让所有人的神策军目瞪口呆,根本没有料到有这样的变故。李顺节的倒台也意味着北城的神策军彻底失去了抵抗意志,在柴嘉的驱使之下疯狂的朝着城内退去。

长安城的城墙终于被拿下,但是无论是城墙之上的柴嘉还是下面负责指挥的李天一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反而集中起十二分的精神。

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战第五百七十章 天启十一年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中)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军东征(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阗国灭(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后的回鹘人第二百零八章 首发之战第三百零三章 长金线开工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争夺(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对峙的雏形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对决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战定高昌(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换得胡酋慰国人第二十九章 长安之战(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二百章 要当父亲了第三百三十章 火烧虎丘关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战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战(一)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联盟(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舍近求远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长沙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压东南(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绵州之战(一)第七十七章 关中联盟第四百一十一章 瓮中捉鳖(下)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会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义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险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抢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灭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复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战(六)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后的争夺(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第一百四十章 以义之名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军的最后(上)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击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十三章 三年学艺(中)第五百一十章 狂飙突进(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第六百一十八章 舍近求远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联盟(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湾开发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阗国灭(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设卫生部第四百五十四章 龟兹霞光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战(五)第二百七十章 决战岭南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十三章 三年学艺(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烧杭州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死一战(下)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发(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变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准备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军旗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十九章 一战归心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