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冰山融化

高宗年青之时自然喜爱玩闹, 但自从年纪渐长外加各色疾病缠身, 就很少四处走动了, 等闲只在皇宫之中修身养性,除了太极宫, 大明宫外, 其他都极少踏足,微服游幸这种事更是从未发生。

但是今夜却破了例。

要传阿弦入宫相见, 自是容易。可对高宗而言, 这迟来了十多年的父女重逢,总似少了些什么, 他所知道的阿弦的过往种种,几乎都是从人口中听说来的,隔了一层。

这几日因时常见到阿弦, 身体大有起色,加上阿弦不日就要去雍州,高宗无法按捺自己的心意,索性不再如之前一样只是传阿弦进见, 他想亲自去看一看宫外的阿弦……如果没有了重重宫禁舒服,没有里里外外的宫女太监,他跟阿弦的见面,大概会更自在一些吧。

高宗未曾将此事事先告诉武后, 因他心知肚明,武后绝不会同意。

所以他想到了崔晔。

原本崔晔对他来说,不过是个端正方良的世家之子, 声望极佳的良臣而已,但是不管高宗喜不喜欢,突如其来的、崔晔便多了一个身份,竟将是他的驸马,“乘龙快婿”。

说实话,当从太平口中得知阿弦喜欢的是崔晔的时候,李治心中的震惊,就像是看见了武后身边那忠心耿耿的牛公公忽然间儿孙满堂了一样。

虽然对崔晔并没什么偏见,但李治想象不出崔晔为人夫的样子,所以在卢烟年“病逝”之后,李治并不格外觉着这消息令人震惊,内心隐隐地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但既然是阿弦喜欢的……他又能说什么?何况比起武承嗣以及……沛王李贤(想想还有些后怕),不得不说,崔晔可算是个极好的选择了。

所以李治事先传崔晔,同他说明自己想去探望阿弦的意思,本来还做好了这位品性端直的臣子会拒绝的准备,谁知崔晔只是沉吟了片刻,便拱手说了声“遵旨”。

其实李治并不是“下旨”,而是同他商议。

不过转念一想,李治却也明白了过来。

这正是崔晔的聪明之处,此事自然瞒不过武后的,崔晔这会儿说“遵旨”,等武后知道真相后追问起来,他当然可以用“不能抗旨”一说来搪塞。

方才到了怀贞坊,当李治随着崔晔入内的时候,里头阿弦知道崔晔来到,跳起来相应,那会儿她眼中那闪烁跳动的喜悦,尽数落在李治的眼中。

反观崔晔,却是有些太“冷淡”了,让李治在瞬间生出一种担忧,会不会阿弦用情太深,而郎心却天生如铁。

李治虽不理朝政,让武后一手代劳,但是朝中的一些人和事却也是知晓的,比如……袁恕己是同阿弦一起从豳州来长安的,两个人交情匪浅。

当初阿弦去江南在路上遇袭,袁少卿还竭力请命要前往江南,足见“深情厚谊”。

此刻他提议这两人,目光却望着面前崔晔,且看他如何反应。

“爱卿你觉着朕的提议如何?”李治问道。

崔晔却仍面沉似水,道:“袁少卿为人嫉恶如仇,果决敏锐,可堪重用。且雍州命案至今悬而未决,朝廷派大理寺的人跟户部属官同去,也是理所当然。”

李治挑了挑眉:“哦……那陈基如何?”

崔晔又道:“至于陈郎官,陈大人负责的是京畿守卫,贸然派他外差似乎不妥。陛下若是想让个跟……女官相熟的人陪同,臣觉着不如曾同她去过江南的桓主簿妥当。”

李治道:“桓彦范?他倒是个机警可用的,既然如此,朕再想想。”

说到这,李治忍不住道:“这次皇后又叫阿弦办苦差,你一句话也没有么?”

崔晔道:“阿弦是朝臣,为朝廷效力是应该的。”

望着他冷静超然的神情,李治不由轻叹了声:“早先听说你夜宿怀贞坊,还以为……想必都是别人误传了。”

崔晔道:“那次是阿弦病了,我不放心才看护了她一夜。”

李治欲言又止:“也罢,横竖……对了,今晚上多劳你陪着朕。”

崔晔的回答却出人意料:“臣这样做,也是有私心的。”

李治本来意兴阑珊,听了这句才又转过头来:“私心?”

崔晔道:“陛下如此做虽然逾矩,但是对阿弦来说,却必定是难能可贵的。”

李治定定地看着他:“你……”

崔晔仍是一副淡然无波的样子,语气之中甚至也没什么波澜起伏,但是李治却俨然从他的这句话里听出了深意。

他原本以为崔晔用情并不深,甚至怀疑他对阿弦到底动了几分真心,但是直到这会儿,才仿佛知道……

——也许有的心意,并不是放在脸上供人瞻仰的。

——你自以为看不出,但绝不是不存在。

就像是海深万里,渊渊穆穆。

***

李治在进宫门的时候,掀开车帘看了一眼留在外间的崔晔。

纵然在夜色里,那道影子却仍似渊渟岳峙,风姿卓然。

这会儿李治欣慰地想:也许他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

毕竟……阿弦是他的血脉,又是那样能干出色的孩子,怎么会喜欢错人呢?

——幸而李治不知道阿弦曾命都不顾地喜欢过陈基,不然的话……竟猜不出皇帝陛下会是怎么样的痛心扼腕了。

李治出宫的时候心情激动,就像是少年时候的自己要做什么破格的事。

回宫之时心绪却难得地沉静,原先还因“父女离别”,担心阿弦雍州一行有什么差错,然而经过方才跟崔晔的相处,那些疑虑不知为何悄然消散。

这种好心情,在李治回到寝宫的时候被暂时打断。

宫女上前帮着他将大氅除去,还未整理妥当,外间道:“公主到。”

太平进殿:“父皇先前,是去哪里了?”

李治以为第一个问自己这个问题的必然是武后,却实在想不到竟是太平。

意外之余,李治笑道:“太平如何知道父皇外出了?”

太平打量着他:“我之前来看过父皇两次,都不见您……问起他们,竟也不知道您去了哪里……”

李治咳嗽了声,挥袖示意宫人们退下,他才握着太平的手道:“你来找父皇是有什么事么?”

太平道:“父皇只要告诉我,您去了哪里?”

李治只当她又是小女孩儿厮缠,便随意笑道:“也没去哪里,就只随意走走罢了。”

太平却忽然说道:“父皇是不是去找小弦子了?”

李治大为吃惊,没想到她竟一猜就猜了个正着,忙拉住她:“嘘……”又不可置信地笑问道:“你怎么会知道?难道……是你母后……”

太平的眼圈发红,却并不回答。

李治终于发现她有些举止异样:“怎么了?”

太平道:“父皇……小弦子她、她……真的是我的长姐吗?”

“你……”李治脸色立变,手一抖,竟松开了太平的腕子。

太平眼中涌出泪来:“是真的?”

李治知道她年纪小,未必会懂当年发生了什么,且解释起来也是麻烦。但要否认,却并非他所愿。

“你怎么知道的?”最终,李治问。

太平听高宗这般反问,已是确信了,双眸圆睁:“她就是先前被废后害死的安定公主?”

李治见太平如此,知道再也瞒不过,便道:“太平,你听父皇说……”

太平却皱眉疑惑:“但是人人都知道,她明明是被废后害死了的,怎么会还活着?”

这件事自然是一言难尽。

李治皱眉,把心一横,正要跟太平详细解释明白,便听有人道:“这么晚了,都不安歇是在做什么?”

及时而来的,赫然竟是武后。

李治见武后在这时候来到,心头一宽,却又一紧,宽的是他知道自己不用再费心耗神地跟太平解释了,因为武后必然会“代劳”,但是另一方面,李治却又吃不准武后将会对太平如何说明。

武后走到两人身前,看看高宗,又看看太平,便只对太平道:“这么晚了,怎么还在你父皇寝宫里搅闹,难道不知父皇的龙体需要多加静养么?”

太平见她满面若无其事,本是要再问的,可是面对武后,竟天生有一种让她钳口结舌的“威压”,竟让她无法把那一句“理直气壮”的问话说出口。

武后见她不言语,却又轻描淡写地问:“我方才进来的时候,怎么听见说什么废后,死啊活的?”

李治道:“你索性告诉她吧,她都已经知道了。”

武后道:“哦?知道什么?”

李治皱眉。

武后却反而一笑,话里有话般道:“陛下,您这一整夜来去劳碌,必然是乏了,不如且早些安歇。我带了太平去。”

李治一怔,不等他开口,武后已淡淡地对太平道:“太平随我来。”

***

这一夜,长安城中有许多不眠之人。

其中一个,便是陈基。

先前跟高建离开怀贞坊后,高建因一无所知,还有些惋惜:“好不容易来了一趟,还没有喝的尽兴,那个人是谁,好大的派头,只是来的太不巧了,打搅了我们的兴致。”

高建毕竟是在桐县那个小地方里厮混的,所见的最大的长官便是袁恕己,对于长安城里的显贵等更是缺乏足够的认知。

他只知道崔晔系出高门,是朝中大官,但因为当初在桐县跟崔晔十分“熟稔”,因此那份自然畏惧便减了不少。

相应的,李治微服而至,且又谈笑风生毫无架子,对高建而言,自也认作是跟崔晔差不多的官员,丝毫不知这一位的来头竟是如天之大。

陈基见他一直抱怨,只恨不能揭破“李三”的身份。

高建又道:“大哥,你发觉了没有,弦子好像是越来越出落了,以前在桐县的时候大概是没长开,先前酒楼里我见到她,几乎不敢认,可真是女大十八变,越来越好看了,这还是男装,若是换作女孩儿的装束,再涂脂抹粉打扮打扮,只怕这长安城里也没什么姑娘家比她好看……我现在想起在桐县大家把她当小子看待,呼呼喝喝的,就觉着好笑。”

高建毕竟有了三分酒意,说的高兴,就看着陈基道:“大哥你说呢?”

陈基只能干笑了一笑。

高建总算发现他格外沉默寡言,虽然自从在长安城跟陈基相认后,逐渐发现“大哥”比之前在桐县要寡言的多了。

高建当然不知道,官职越高,自不必像是以前一样伶牙俐齿聪明外露,何况说的越多只怕错的也越多,因此适当的“惜字如金”才是正理。

高建敛了笑,对陈基道:“大哥,多亏你我才能在长安落脚,只是我想,我实在不便再住在贵府里,我已经拜托两个认得之人帮我找便宜好住的房子,尽快找到就搬出去了。”

陈基听他说起这个,才回神道:“你急什么?我又没有让你搬出去……”忽然皱眉道:“还是谁跟你说了什么?”

高建忙笑道:“没有!府里对我都好的很,是我自己觉着长住也不是法子,到底自己住能自在些。”

陈基看了他片刻才也一笑:“既然如此,那就随你好了,不过如果他们找不到好的地方,你就仍住在家里就行了,知道么?”

两人回到侯府的府邸。

之前陈基虽自置买了房子,但武懿宗因官职连升,皇后又赏赐了宅子,他怕委屈了女儿,就叫武馨儿跟陈基陪着自己住。

进府之后,高建自去客房歇息,陈基缓步往回,走到半路,就见一个侍女迎面走来,行礼道:“大人回来了?夫人已经问了好几回了呢。”

陈基一点头,仍是不紧不慢地步子。

不多时回房,见妻子已经躺倒歇息了,陈基正要退出,里头有人道:“好不容易回来了,又去哪里?”

说话的正是武懿宗之女武馨儿,她起身,擦着眼睛看陈基。

平心而论,武馨儿生得并不难看,只是穿着一件粉色的衣衫,衬得脸色略显焦黄,两只眼睛有些无神,但比起武懿宗那副尊荣,武馨儿并没有肖似其父,已经是上天格外的恩宠了。

陈基止步:“我当夫人睡着,怕惊醒了。”

武馨儿道:“我等你等了大半夜,你不回来我哪里能睡踏实,平日里值夜早出晚归的倒也罢了,怎么今日无事,也都这么晚回来,又去哪里应酬了?”

陈基道:“同高建去见一个故人。”

武馨儿一皱眉:“是不是那个女官呢?”

陈基见她“无师自通”,便道:“是,阿弦改日就要去雍州了,所以同高建一块儿去看看她。”

“阿弦阿弦,又是阿弦,”武馨儿有些微愠似的,“她去不去,关你们什么事?那个高建也是多事,不过是来投奔你的罢了,怎么还指使起你来了?”

陈基皱皱眉:“说哪里话,他指使我什么了?”

武馨儿道:“若不是他叫你去,你怎么会这大半夜的不回来?”

陈基哑然:“就算不是高建,我自己去见见她又有何妨?”

武馨儿一急:“我不许你去见她!”

陈基因觉着夜深人静,两人如此口角似的,难免给丫头老婆子听见,改日多嘴的告诉武懿宗,还不知道又有什么波折呢。于是先忍气吞声道:“行了,无端端闹什么,有话明儿再说就是了。”

武馨儿见他退了一步,偏道:“你为什么不答应我?难道是不肯?”

陈基忍无可忍,沉声喝道:“够了,不要无理取闹!”

武馨儿没想到他竟呵斥自己,一愣之下,难过起来:“果然他们说的对,你一定是跟她旧情难忘。”

陈基听见那刺耳的四个字,不怒反笑:“什么旧情?你听谁说的?”

“你不必心虚地打听是谁,”武馨儿道:“当初你不是跟她住在一起的吗?”

这本是陈基的最大心病,所谓的“住在一起”,自是指的平康坊那一段日子。

那段日子,最开始他不以为然,尤其是等挥别后却慢慢发现了其珍贵无可比之处,直到现在,已经珍贵的像是一段梦幻,他自己都不忍去碰触。

没想到第一个过来狠踢上一脚的居然是武馨儿。

陈基一愣之下,哈哈笑了起来。

这会儿外间的丫头老婆子们果然听见,有两个进来道:“姑娘,姑爷,出了何事?”

陈基收了笑:“滚出去。”

那些下人们一惊,武馨儿从没看见他这样冷面之时,不禁也吓得不敢出声。

陈基回头道:“你先睡吧,我还有事。”他拔腿出门,左右看看,往书房的方向而去,也不理身后传出的武馨儿的哭声。

***

怀贞坊。

阿弦手拄着腮,正在烛光下打盹。

送走了李治后,阿弦牢记崔晔说“待会儿就回”的话,便叫下人们自去安歇,自己坐在堂下等待崔晔。

只有玄影仍趴在旁边陪伴着她。

正有些困倦欲睡,屋门轻轻地被推开,玄影抬头看了眼,旋即又安心地闭上双眼睡了过去。

阿弦却仍未醒,已经趴在桌上朦胧似睡。

崔晔走到桌边,看了她片刻,终于小心翼翼地探臂,拦腰将她轻轻地抱了起来。

一抱之间阿弦便发现了,睁开眼睛,半明半暗的烛光中见是他,便无声一笑:“回来了?”

崔晔“嗯”了声:“冷不冷?”

阿弦道:“不冷。”把脸窝在他的肩颈里,舒心地深深呼吸。

崔晔抱着她,送回了房中。

阿弦道:“皇帝回宫了吗?”

崔晔坐在榻边:“嗯,送回了。”

阿弦道:“他怎么忽然晚上来了?吓了我一跳……”

崔晔笑笑:“你不喜欢么?”

“不是……”阿弦闭上双眼想了想,“只是有些不大习惯。”

崔晔摸了摸她的额头,觉着有些热,疑心她是因为在堂下打盹被风吹了。

阿弦会意,探手将他握住:“我没事。你累不累?”

崔晔道:“不累。”

阿弦眨了眨眼,身子扭动,往床内挪过去,抬手拍拍身旁空出来的位置:“阿叔过来躺着歇会儿。”

崔晔一怔,脱口道:“使不得。”

阿弦不以为然地笑道:“只是让你歇会儿,怕什么?又不会吃了你。”

崔晔皱皱眉,本能地觉着这话似乎是……两个人的角色正好调反了。

阿弦握着他的手又拽了拽:“好不容易回来了,不想阿叔就这么快走,我又要去雍州了,虽然不远,到底有一段时候要见不着了,你难道不想我么?”

话说到这种地步,就算是冰山,也要被融化了。

崔晔先起身,将房门掩起。

他缓步回来,坐在榻边,正要躺下,忽然又俯身,慢慢将靴子除去。

阿弦转头瞥见,仍是笑吟吟问:“要不要我伺候大人?”

崔晔的手一抖,脸上没来由热了起来,本来没什么绮念,因为这一句话,心里颇为别扭,想要临阵脱逃,又有些不愿就此败逃。

只得强作无事,将靴子放好,才慢慢小心地平躺下来。

这张床并不算大,阿弦虽尽量靠在里面,两个人之间,却仍不防衣袖交叠,幸而彼此把手放在各自的腰间,才不得碰触。

崔晔的呼吸有一些紊乱,幸而阿弦也未再说什么,再做什么,好歹容他有一刻的喘息时间。

房间内静得让人心生异样。

加上有炉火熏暖,似有一股若隐若现的淡甜香气,无处不在。

为了驱散这种异样,崔晔咳嗽了声,忽然问道:“玄影呢?”

旁边阿弦道:“堂下有炭火,多半是在那里守门了。”

崔晔又想起一件事:“方才我进门的时候,还想着跟你说完就走,大门也没有关。”

阿弦道:“伯伯看见了自会关起。不碍事,我这里又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她长长地打了个哈欠,喃喃问:“几时了?”

崔晔侧耳听了听,万籁俱寂,只有风吹在窗棂上的声响。

他判断道:“子时了。”

耳畔窸窸窣窣地响动,下一刻,手臂被抱住。

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崔晔在瞬间僵住了,他转过头,却见阿弦竟是侧了身,将自己的左臂抱在怀中。

他想抽出,却并未付诸动作。

阿弦慢慢蹭了蹭,额头抵在他的肩头上:“阿叔……”

“嗯?”他的喉头一动。

“我……我想……”阿弦张了张口,然后保持着嘴角半张的模样,沉沉地酣睡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写错名字了,谢谢提醒,赶紧改过来~

第335章 父慈叔斥第298章 这一夜第110章 绝世奇葩第301章 吉星高照第216章 误会解开第348章 孩子第319章 准婆婆驾到第142章 新人笑第362章 将完结第71章 归后第24章 护身符第187章 护身第260章 山和美人第241章 除晦与诛邪第29章 将要财第165章 共处一室第167章 驳斥天后第204章 两无猜第147章 囚于掌中第309章 不可貌相第206章 交心话第210章 红扑扑第189章 无情第39章 救命恩人第283章 扼花第219章 神出鬼没第245章 我喜欢阿叔第65章 天籁第120章 狠第174章 豁然开朗第114章 我第163章 敢爱敢认第67章 双全第93章 只去做第141章 最可爱第213章 皇后新宠第259章 坦白与白第191章 动心第361章 将完结第42章 欲壑如渊第201章 凤凰鸣第318章 我会盯着他第218章 如此渴望第127章 事第158章 行刺皇后第180章 降魔之后第348章 孩子第180章 降魔之后第60章 诛恶第82章 教坏我第109章 那个孽障第234章 遣唐之使第44章 暮色四合第189章 无情第213章 皇后新宠第218章 如此渴望第232章 绕指之柔第27章 免死金牌第29章 将要财第342章 焰火第355章 为你第309章 不可貌相第370章 完结篇第280章 人头而已第231章 两位国公第210章 红扑扑第276章 赐婚旨意第73章 夜之魇第104章 一个好人第173章 蜜汁四溢第194章 眷恋第62章 双全第291章 越王第41章 心跳加快第272章 帝与后第174章 豁然开朗第216章 误会解开第94章 看提要第288章 桃林第366章 完结中第281章 无愁之庄第22章 宿军屯第273章 如父如兄第45章 还我命来第149章 守夜人第210章 红扑扑第75章 老糊涂第369章 完结篇第315章 王府局中局第337章 他要悔婚第327章 阿弟第173章 蜜汁四溢第299章 无法抗拒第245章 我喜欢阿叔第325章 记住第289章 惩罚第151章 皇后钦点第86章 我要他第359章 夫妻道第28章 锦衣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