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两河轮战(九)

从宋州发来的五千石军粮刚刚抵达绛州梁王驻跸,位于上党平原的贺德伦和侯言也向梁王发来了军报。贺德伦和侯言在军报里称,当面的卢龙军已经增兵至上万人,并非起初的三四千人,同时,军报中还信誓旦旦的说,六月初七,当面的卢龙军又加入了一支新到的援军,目前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一万两千人,且骑兵数量达到了三千。

贺德伦和侯言说,面对如此众多的卢龙骑兵,他们实在无力抽身西顾,否则泽州将有丢失的危险。而一旦泽州有失,卢龙军和河东军便可从太行山涌出,直下河南,洛阳和汴州都将直面卢龙骑兵的威胁,到时候他们就会成为宣武的罪人。

两人还说,因为卢龙骑兵的威胁,再加上卢龙军“器利”,上东山的前后两处军寨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防守,最终还是丢失了,目前高平已在卢龙军兵锋之下,形势危急。

为此,贺德伦和侯言不仅不能抽兵西顾,而且还要向梁王请援,希望梁王能够调一支骑兵,哪怕只有数百骑也好,用以增援高平,对抗卢龙骑兵。他们说,如果没有骑兵增援,至不济也要再向泽州加派些军力,用以固守泽州各处要地。

好吧,梁王从二人的军报中算是看明白了,贺德伦和侯言手掌数万劲旅,却在泽州吃瘪,连上东山这座相当关键的军寨都给弄丢了。但是梁王也不好责怪他们,宣武军中确实缺马,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另外,这两个人一直是宣武军中的重将,卫护的又是紧要所在,一旦责罚,很容易出事。

梁王于是去了封信,好言安抚二人,让他们好生守卫泽州,保证洛阳和汴州的安全。不过梁王也没说派兵增援,他认为这是二人不愿调兵的措辞和借口。数万人打不过数千人,梁王已经够窝火了,怎么可能还给他们派兵?至于卢龙军的兵力问题,梁王是决然不信的,什么已经“会集上万人”?什么某日又调来增援?卢龙军有多少人,梁王自己心里有数,卢龙军在相卫那边需要镇守,在缁青那边还摆了小两万人,怎么可能还有余力派出万人到上党?

梁王确实没有冤枉贺德伦和侯言,不过他的怀疑也不全对,六月初七那天,确实有一支卢龙军进入了上党行营的作战序列,但不是增援,而是轮调。原属营州军的一个枪兵营和一个刀盾营被调回了卫州,顶替他们的是从妫州军中抽调的一个枪兵营和一个刀盾营。

下个月,莫州军的弓箭营和骑兵营也会被调回相州,范阳大营内已经开始进行动员,届时,隶属定州军的两个营将会被调至上党,参加对宣武军的轮战。

不仅是上党地区,缁青方面的卢龙军也开始了第二轮调兵,一支骑兵部队从遥远的白狼山外进入榆关,穿过平州、幽州和沧州,在棣州登上大船,然后渡过黄河,向位于博昌的缁青行营报到。

缁青的济水地区是卢龙军事参谋总署两河轮战方略中的另一极,位于济水之畔的博昌,也同样建立了博昌行营。缁青背靠大河,大河对面就是卢龙所辖的棣州,因此,粮秣辎重的运输和兵力补给要容易得多,加上卢龙军在此作战已有经年,和平卢军的配合也相当融洽,故此博昌行营的规模要比上党行营大得多,规格也高得多。

博昌行营负责的作战方向就是缁青,主要作战目的就是一个:保持卢龙军在缁青的存在,辅助平卢军对抗宣武,牵制宣武军位于河南东部的主要军力。实际上军事参谋总署的两河轮战方略,其制定依据就来源于缁青地区这一年来的作战经验,而博昌行营的组建时间虽然与上党行营相同,都是今年四月,但其存在却早已有之。当上党行营开始第二波次轮换时,博昌行营统辖的军士已经轮换到了第三波次了。

因为卢龙军于天复三年在缁青地区战略目的圆满达成,原定州军、魏州军和怀约联军歩厢将近两万人的规模已经显得略微有些臃肿,长期负担如此规模的境外作战兵团,对于卢龙军后勤司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鉴于此,从天复三年冬天开始,卢龙军便逐步缩减了缁青地区的驻军规模,并适当给予军士轮休。

到天祐元年六月,派驻缁青各地的卢龙驻军已经锐减到了一万两千余人,而原来的各军编制,也几乎已经完全打乱,在博昌行营的军队序列中,既有沧州军这样的主力营头,也有魏州军、怀约联军歩厢这样的次等营头,更有来自定州军、妫州军、幽州军这样的新兵营。

如今,就连卢龙军事参谋总署军队编制中的新兵——赵州军,也从白狼山外赶到了博昌,加入博昌行营的战斗序列。

任遂安今年十七岁,是赵州军左厢的一名普通士卒,赵州军是卢龙军中唯一一支全建制骑兵军,于天祐元年正月底正式成军,如今已经在关外训练了五个月,具备了初步的骑兵作战能力。任遂安所在的左厢骑兵二营,也被都指挥使赵霸迫不及待的发到了博昌,用以检验这五个月的训练成果。

当渡船过了大河之后,任遂安一下船便感到身体不适,这也是河北士卒的通病——晕船。博昌行营在渡口专门有一个军营,除了存放运输过河的辎重粮秣外,也用来接纳刚刚过河的新军。对于晕船的症状,卢龙军后勤司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应对流程。

原地歇息了片刻,肚子里该吐出来的污秽都吐完了,仍然晕头转向的任遂安在军官的呵斥下,被赶到一处空地集中,他们这一都人集合完毕,便立刻开进旁边的军营之中。一入军营,便见到一排排搭建好的军帐,任遂安强撑着身子抵达军帐之内,和同伙弟兄们东倒西歪的躺在了干草垫上。

大约小半个时辰后,一队身着黑衣的医护来到帷帐前,一人伺候一个,将倒在地上的军士搀起,往他们嘴里灌汤。任遂安喝了几口,也说不清这汤到底是什么东西熬制而成,总之有些辛辣,又微微带些回甜,喝下去后感觉舒服多了。

过河之前,便有水军弟兄告知他们,战马有专人负责照料,因此,任遂安他们也不着急,便在军帐之内休息。晕船厉害的,则就此沉沉睡去,症状轻微者,则小声交谈。

任遂安的晕眩感很强,所以迷迷糊糊就睡了过去,也不知睡了多少时候,被自家伙长唤醒,然后跟着大伙儿出了军帐。此刻天色已经黄昏,晚风习习拂面,让任遂安不觉精神一振。

营寨外已经堆了十来个背包,这是弟兄们随身盛放物件的行囊,背包本来都挂在马背上,如今却已经被送到了各伙的军帐外。背包上绣着每个人的名字,所以大伙儿很快就认领完毕。任遂安从自家背包中捣鼓一番,将干粮包取出来,又拿出一个木盂,在帐外略等片刻,从不断逡巡而过的后勤兵抬过来的木桶中盛了一盂热汤,然后蹲在帐外开始用饭。

干粮包中有硬馍和肉干,汤里有肥大的新鲜肉片和菜蔬,任遂安将硬馍掰碎了泡到汤里,然后取出木筷开始大嚼。一边吃汤泡的面馍,一边啃一口肉干,就这么把肚子填了个饱。

当夜无事,伙里的弟兄们便随自己喜好行动,有些聚在一起说说话,有些则干脆去别的营帐串门,还有一些至今没有恢复过来的,则倒在干草堆上呼呼大睡。

等牛角号吹起的时候,各伙军士回归本帐,整个营地顷刻间寂静起来。过不多时,都头、参军和队正结伴而来,挑开帘帐向内探视。伙长向几个上官小声禀告了一番本伙的情况,都头、参军和队正便满意的离开了。

第二天上午,任遂安和弟兄们一起前往马营,在营中找到了自己的战马,任遂安抱着马颈好生亲昵了一番,又拍了拍马背,战马紧靠在任遂安身边,不停的转过头来摩擦着任遂安的脸颊,让任遂安痒得忍不住打了好几个喷嚏。

牵着战马来到一处水塘边,塘里的水引自大河,非常干净,任遂安和弟兄们一道给马擦洗身子,将战马擦得黑漆透亮,这才满意的将战马送回了马营。马厩的后勤军卒将剁碎的干草盛放在食栏中,任遂安抓了一把在手掌里,用力捻了捻,发现碎草中掺杂了少许麦麸,甚至还有舂碎了的豆料,感觉很满意。

在渡口边的军营中休整了一天,任遂安所在的赵州军左厢骑兵二营开始向博昌进发。渡口至博昌之间已经平整出宽阔的官道,沿着官道而行,非常顺畅。官道上不时行进着快速往来的传令兵,还有一队队运送辎重的车队,他们从任遂安身边交错而过,让任遂安和弟兄们逐渐感受到了一丝战场的氛围。rs

第66章 两河轮战(十二)第58章 两河轮战(四)第34章 营州经略(六)第45章 春夏(十一)第65章 饶乐山巅(十九)第17章 辽西双城(十七)第34章 营州经略(六)第141章 国器(三)第2章 西京变(二)第44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第108章 南北战策(二)第58章 河北新军阀(一)第38章 白狼山水间(五)第4章 贝州(中)第1章 魏州血夜(一)第97章 决战上党(十二)第66章 己未之冬(十七)第3章 贝州(上)第122章 南北战策(十六)第84章 东都会盟(四)第81章 东都会盟(一)第66章 饶乐山巅(二十)第28章 诸侯之定(七)第10章 幽州留后(十)第30章 诸侯之定(九)第107章 南北战策(一)第80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第136章 中枢之要(六)第40章 双极(十二)第31章 榆关风云(十)第23章 榆关风云(二)第55章 饶乐山巅(九)第43章 白狼山水间(十)第61章 燕郡问题(六)第39章 卢龙节度(八)第53章 饶乐山巅(七)第54章 己未之冬(五)第59章 河北新军阀(二)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136章 中枢之要(六)第48章 卢龙节度(十七)第19章 大河之东(四)第13章 西京变(十三)第73章 钉子(六)第138章 中枢之要(八)第8章 魏州(三)第46章 卢龙节度(十五)第29章 榆关风云(八)第52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第9章 辽西双城(九)第74章 怀远新思维(六)第123章 河南(一)第68章 燕郡问题(十三)第52章 范阳之春(六)第28章 大河之东(十三)第75章 怀远新思维(七)第67章 燕郡问题(十二)第7章 中官之死(一)第77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第15章 蒋袁合流(五)第63章 燕郡问题(八)第136章 中枢之要(六)第6章 魏州血夜(六)第65章 两河轮战(十一)第15章 西京变(十五)第1章 辽西双城(一)第105章 决战上党(二十)第37章 营州经略(九)第64章 两河轮战(十)第40章 蓟州(二)第80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第12章 北回归线(二)第81章 东都会盟(一)第109章 南北战策(三)第54章 己未之冬(五)第30章 榆关风云(九)第13章 蒋袁合流(三)第100章 决战上党(十五)第67章 非常规战争(四)第1章 西京变(四)第72章 转折(四)第78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第79章 转折(十一)第57章 两河轮战(三)第36章 卢龙节度(五)第73章 非常规战争(十)第37章 双极(九)第19章 整军(二)第75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第53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第45章 卢龙节度(十四)第27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第67章 燕郡问题(十二)第56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第15章 辽西双城(十五)第6章 魏州(一)第69章 仁恕之道(二)第82章 钉子(十五)第47章 卢龙节度(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