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原来他想动的是将领

跟倭国的一场大战。

让李承乾看清楚了很多东西。

同样也激发起了李承乾心中那股子要彻底改变这时代的想法。

火器既然已经现世,那不妨就让历史的节奏再快一些,让历史的车轮再往前转动一些。

可当初一个火炮,一个军械营,一个募兵制,就让满朝文武那般抵触。

接下来他要走的路,显然也不太容易。

可李承乾决定了的事儿,怎会因这些小小的困难,就耽搁下来呢?

竖日早朝。

李承乾立于百官之首,他的身后则是李泰以及已经被准许听朝的李治。

而李治这也是在李承乾回来之后第一次见到他,故而显得十分兴奋。

“皇兄,听说你又打了场打胜仗?”

李治跟个好奇宝宝一样道:“怎么样?那些个倭军有没有被皇兄的威名给吓得尿裤子?”

闻言,李承乾笑了。

小孩子么,就是喜欢问这些。

李承乾转过身,替李治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道:“雉奴,兄长今日告诉你一个道理,你得谨记,这辈子都不要小瞧你的对手。”

“如若倭军听见你皇兄的名字就被吓得尿裤子的话。”

“咱们那些死在战场上的英烈,岂不是都白死了?”

听见这话,李治怔了一下。

他虽然年岁小,但是他却能感受到兄长对自己的教导意味。

当下,李承乾直道:“你可以随便的吹捧我,但却必须要尊重英烈,尊重我们的对手。”

李治年岁尚小,对这些似懂非懂。

而这时,后面的长孙无忌直开口道:“乾儿说的没错。”

“治儿,你一定要明白,这世上没有人是可以被小瞧的,更没有人可以被忽视。”

“这一点,你现在或许不懂,但将来你一定会明白的。”

说完,长孙无忌直看向李承乾道:“乾儿,听说你今日要在朝堂上有个大动作?”

“倒也不算大。”

“不过就是将旧事重提罢了。”

“只不过这一次……”

李承乾眯了眯双眸道:“不再是试验。”

闻言,长孙无忌愣了愣,直道:“那你可有预想过结果?”

“当然。”

李承乾微微一笑道:“无非就是再跟所有人站在对立面呗。”

“你明白就好。”

长孙无忌也笑了笑,随即道:“不过你放心,我永远站在你这边。”

闻言,李承乾的眼眸动了动,最终什么话都没有多说。

不多时,太极殿的宫门便被打开。

随着周公公的一声:“百官上朝!”

李承乾一马当先迈上阶梯,直走进了太极殿内。

此刻,李世民也已经到位,端坐于龙案之后,望着百官。

“诸位爱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听见这话,不等旁人开口,李承乾便率先站了出来。

“儿臣有事要奏。”

随着话音,李承乾迈步出列。

“父皇,此次战役,我军虽大获全胜,但却也凸显出了我军的几个问题。”

“倭军之所以能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攻占河南道近半数城池与领土。”

“无外乎是因为我军集结速度慢,反应慢,当地战将指挥才能不足。”

“因此,我军才会在战争前期遭受那般巨大的损失。”

“如若当初队伍集结快,反应快,能够在战争开始的第一时间便给予应对。”

“之后的结果,肯定不会是这般。”

李承乾直朝着李世民拱手道:“所以儿臣建议,对我朝军制进行大改。”

“从府兵,改为募兵,以后调兵时,也无需再用某某地,某某军来标注番号。”

“除此之外,还要令各地将领,不论官级,皆分成批次的来到长安城进行再度考核。”

“考核合格者,用之。”

“考核不及格者,撤之。”

说完这些话,李承乾直朝着李世民拱手道:“还望父皇准许。”

听见这话亦是满朝哗然。

整改军制?还要裁撤全国将领?

要知道,这可不是小事情。

军队自古以来,就是国之重器,同时也是国之重危。

一个处理不好都会闹的天下大乱。

当下,便有御史站出来道:“陛下,臣觉得,殿下的话虽然有理,但未免有些太过危言耸听。”

“放眼历朝历代而言,我朝军制已经是最先进的军制了。”

“不仅能让军民一体,让百姓理解军人的辛苦,更能让百姓与朝廷的关系完完全全的绑定在一起。”

“而且就算抛开这些不谈,单说上一次太子殿下推行的募兵制。”

那御史继续道:“若是我没记错的话,那一次在凉州推行募兵制时,效果甚微。”

“从前到后,募集在册的将士,总计也没超过两万人。”

“甚至因此还闹出了笑话。”

“例如当初,凉州军奉旨出征,当地的老百姓都不知道出征的是府兵,还是朝廷募集上来的兵士……”

“再者说,军中人才所讲究的也不完全是统兵打仗,还要保境安民。”

“如今全国各地皆风调雨顺,太平无事,太子殿下又何必再度引起没必要的争端呢?”

他说的这些都是事实。

一时间也引起了朝堂上的议论纷纷。

而李世民也陷入了沉思。

良久后,他才缓缓开口道:“乾儿,对此你还有何话说?”

“历史是往前推进的,而不是往后走,所以改革兵制乃是必然。”

“如今的大唐已经走到了这个不改不行的关口。”

“毕竟,如今的战局已经能够说明一切了。”

“如若兵马集结的速度快一点,倭军又岂会在大唐为祸半年之久?”

李承乾继续道:“再者是刚才这位大人所说的问题。”

“他说,军中人才,所讲究的也不完全是统兵打仗,而是保境安民。”

“后面的话,我承认是有道理。”

“但前面这句话,纯属是在放屁。”

李承乾歪着脑袋,看向武将一方道:“且问,父皇身边的这些武将,可有一人不是能征惯战的猛将?”

“将领若不以战为先,还要将领有何用?”

“何不随随便便的找个文臣过去,依旧能保境安民。”

听见这话,李世民点了点头。

“嗯,你说的不错。”

“但是听你的意思,你似是想换了全国的将领啊。”

说实话,兵制的事情,李世民想到了,李承乾自己也承认了。

但是,李世民却着实是没想到李承乾会说裁撤全国将领的事儿。

正如之前所说,这可不是小事情,搞不好就会引起天下大乱。

而也是到这个时候,他方才明白,李承乾口中那不亚于世家之乱的乱局是什么意思……

第891章:襄阳军第553章:怪物第873章:山雨欲来第883章:前夕第98章:李世民的慈父心第823章:刺客与小卒第804章:斩李泰的根第1131章:大唐第一老阴逼第1126章:一对欢喜冤家第1194章:宫宴第733章:李世民的赏赐第90章:送妹妹礼物第108章:我只想把姐姐找回来第146章:帝王的无奈第908章:叛军与叛军第197章:向大唐开城献降第333章:你为何这般待我第285章:千万别走我的老路第1143章:高至行我看你能得意几时第930章:互相甩锅第546章:希望这一切从未发生第946章:想到一块去了第1142章:现在我别无选择第808章:闲得蛋疼第870章:归途第799章:有过于天下第986章:东宫第239章:只能看不能吃第85章:前浪死在沙滩上第831章:凌迟第913章:乱战第582章:其乐融融第48章:狂儿自然得有狂母第467章:这一战便是终战第625章:怎么把他们拍死第632章:兵马调度第1223章:新罗与百济第42章:来自姐姐的威胁第927章:下下之策第303章:来自江湖的宗门第838章:笑话第226章:赵有林挨揍了第313章:灭九族连十户第125章:姐姐杀到第672章:你可是帮了我的大忙啊第989章:你老子有智慧第59章:程咬金的债主第596章:陇右道的天空真美第164章:李崇义妥协了第576章:李世民的教诲第570章:李承乾的独到之处第1229章:怨种李崇义第323章:成人了第718章:翟月秀的小九九第1119章:李承乾的家书第389章:开始监国了第708章:该当何罪第779章:支援到了第924章:商业互吹第547章:刑具与拷问第229章:赵有林落榜了第24章:怒怼满场世家子第298章:我可没说这是请你们吃饭第255章:自不量力第673章:发动决战第1211章:李承乾郁闷了第966章:南疆精锐第123章:颉利被侯君集抓了第116章:油炸蚂蚱它不香吗第833章:全部格杀第679章:回家喽第134章:今晚就去皇宫报仇第1211章:李承乾郁闷了第884章:援军到了第99章:被狼妈骂了第958章:败退第618章:此战非打不可第1111章:一颗人头三百文第331章:苏府诗会第906章:他的变化第1080章:想跟大唐甲士一样第438章:咱们战场上见第653章:我真正想要的是灭族第1046章:李世民来催生了第441章:中计了第821章:厚此薄彼第401章:这刀叫陌刀第459章:我也还是喜欢呀你第547章:刑具与拷问第845章:你服不服第224章:他是不会让你失望的第791章:您这也太草率了些吧第922章:想多了第790章:羞耻二字第805章:做姐姐的思想工作第1224章:李世民惨遭打脸第760章:终于来了第1195章:城会玩的李承乾第1065章:两个女人的对话第267章: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