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朝堂之辩

在各地当兵头的人,可都算是当地的地头蛇。

毕竟,手里面有兵有人,有几个不想着欺负人谋私利的?

而这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一句话说得好,打了一辈子仗,还不能让我快活快活吗?

可这些人的快活,都乃是压在百姓的身上的担子。

故而,李承乾可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

毕竟曾几何时,就算他李承乾自己,都在这些人的手上吃过亏。

那一次,那个姓蔡的家伙,着实是给他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呢。

或许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让李承乾打定了主意,要改变大唐的现状。

李世民直朝着李承乾道:“若是换掉全国的将领,岂不是让全国的军队都失去了头领吗?”

“是啊殿下。”

之前就站出来过的那名御史也跟着说道:“如若真是如此的话,搞不好会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啊。”

“乱又能如何?”

“唯有乱,才能治之。”

李承乾望着李世民道:“父皇,当下的时代已经不是父皇那时提着一杆长弓就能打遍天下的时代了。”

“我们有了蒸汽机,有了天火雷,有了火炮,有了击发枪,有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而这些都足以说明,火器时代已经到来。”

“如若将领不能在战场上将火器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的话……”

李承乾直言不讳道:“那要这个将领,还有什么用?”

听见这话,还不等别人开口,那御史便朝着李承乾道:“殿下此言差矣。”

“难道,军中将领就非得会使用火器才行吗?”

“难道,不会用火器,就打不了胜仗了吗?”

“我大唐天威,所过之处,有谁不服?”

闻言,李承乾都快被气笑了。

他这一次终于转过头去看那人。

他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禀太子。”

那御史满面正气的说道:“吾乃御史姚剑!”

“姚剑……”

李承乾细细的咀嚼了一下这个名字。

“我且问你,如若我大唐真的有天威,真的如你说的那般,倭国岂会入侵?”

闻言,姚剑被噎了一下,不过他却依旧强硬道:“自是那些倭人不开眼。”

“可是我大唐的甲士依旧,将他们杀的落花流水。”

“而且参与这场战争的,多数都是太子殿下口中那些不会用火器的人。”

这倒也是实情。

毕竟,击发枪造出来的数量真就不多。

全军上下也就只有李承乾的身边配备了八千人而已。

李恪那边也好,李道宗那边也罢,通通都是没有的。

而最后的结果是李承乾也打赢了,李恪同样也打赢了。

这不还是说明,击发枪的问世与否,其实也没提高多少吗?

“没错。”

“你这话说的太对了。”

李承乾挑眉看着姚剑道:“可你知道,我军有多少人吗?”

“这……”

显然,这姚剑并没有记住。

见状,李承乾的笑声更大了。

“既然你不知道,那就让我告诉你。”

“我军总共出动兵马,有凉州军十万,幽州军五万,襄阳军五万,徐州军三万。”

“而除此之外还有当地的地方军,以及后续父皇派上战场的河间王一众水师。”

李承乾直伸出三根手指道:“前前后后,我军投入战场的兵力,足有三十几万人,更有十几万人在后面负责后勤。”

“可你知道,倭军有多少人?”

李承乾挑着嘴角望着那已经开始没词了的姚剑道:“前前后后加在一起的,总共也就十五万人。”

“三十几万人,打十五万人,打赢了,很光荣吗?”

李承乾直环视众人道:“三十几万人,打十五万人,还被对方打残了两支整编军,让足足十万大唐甲士死在战场。”

“如此战役,你们真特娘的觉得这很光荣吗?”

“我告诉你们。”

“这一战是我李承乾打的。”

“可我李承乾都不好意思面对长安父老的目光。”

“昨日我都是偷偷摸摸的进的城,生怕有人戳着我的脊梁骨骂我。”

李承乾看向姚剑,道:“你说火器不重要,那我且问你,难道还要用十万将士的英魂来告诉你火器的重要性吗?”

“火器用不好。”

“连李靖李将军这个素有战神称号的人都被逼的走投无路。”

“难道,还有人在冷兵器战争当中,比得过李靖李将军吗?”

李承乾抬头看向李世民,道:“恐怕,就算是父皇也不能言之凿凿的说一定能胜过卫国公吧?”

闻言,李世民也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李勣的战绩有多彪炳已经无需赘述。

若论冷兵器当中的步战,这天底下李靖是堪称独一档的存在。

而李世民自是也很厉害,但跟李靖相比的话,两人就是五五开,不一定谁赢谁输。

只不过,连李靖这般的人物,都在火器的运用上吃了大亏,被倭军打的那般惨痛,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当下,也不等旁人说话。

长孙无忌便率先站了出来。

“陛下,臣觉得,殿下说的十分有理。”

“当下,这一场对倭战争已经足以说明我朝军制当中的诸多弊端。”

“而且也足以说明,我朝将领当中的确有许多人都应该好好的适应一下火器时代了。”

长孙无忌直朝着李世民拱手道:“所以臣觉得,应仔细思量殿下之言论。”

长孙无忌的话刚说完。

一旁的魏征也站出来了。

他直道:“臣虽说不赞成太子殿下的一些话。”

“但臣却知道,当下在将领阶层中有许多都是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

“之前朝廷一直都在肃查文官技能,如今也到了好好考察一下武将的时候了。”

听见这二人发言,李世民点了点头。

随后,他看向李承乾道:“那你觉得,当下应该如何做?”

“正是儿臣先前提到的。”

“改革军制将全国各地的军兵都集中在一起登记造册,统一交由兵部。”

“随后,再看人心意愿,募集兵士,以后兵民分家,兵是兵,民是民。”

“两者不得混为一谈,更不得相互参杂。”

“而兵贵在精,而不贵在多,就算一道只募得五万,三万军士。”

“那也要精兵,不留混吃等死的蛀虫。”

“除此之外,还要将个道将领逐一调回长安城进行考试培训。”

“如若能够适应火器时代,自是能够委以重任。”

“若是不能适应新时代,那么对不起,朝廷不养闲人。”

щшш _ttκǎ n _℃o

“而空缺,自是要选用新的人才顶上。”

李承乾直拱手道:“若父皇恩准,儿臣便草拟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呈递给父皇。”

“如此甚好。”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你就详细的写下来吧……”

第692章:战争遗孤第185章:倒霉的李承乾第248章:快乐田舍熊孩子第546章:希望这一切从未发生第34章:程咬金挨揍了第1031章:霸道奶爸护犊子第563章:李承乾太识趣了第543章:全民偶像李承乾第1027章:您忘了您的小程了么第750章:愁滋味第516章:半辈子碰不上的机会第588章:嘚瑟什么呢第357章:李世民杀到第941章:思维局限第720章:李世民的顾虑第679章:回家喽第523章:殿下您就别玩我了第783章:终于见面第32章:给大皇子送人来了第535章:负隅顽抗者死第166章:父皇可解气了第837章:别考验他了第1158章:这里还是交给儿臣吧第267章:放火第822章:去看大门去吧第704章:吃软不吃硬第1158章:这里还是交给儿臣吧第890章:心狠手辣第164章:李崇义妥协了第767章:龟兹的出路第725章:罚她们扫大街第915章:支援抵达第1170章:李承乾的美好生活第1038章:李承乾的顾虑第347章:出尔反尔第728章:送诸公返乡第1005章:两个坏人第982章:荣耀第1209章:不一样的公子齐第331章:苏府诗会第1077章:薛延陀的变化第972章:重启募兵制第1210章:这天底下最大的势力第937章:双线开打第710章:去吓死他第603章:高至行的小心思第185章:倒霉的李承乾第102章:坑爹三人组再集结第909章:投名状第916章:天大的笑话第14章:偶遇小姐姐第829章:为身边人第1138章:因何而强为何而弱第1219章:这些年苦了你们了第1198章:千万别太高看自己第1058章:势均力敌第84章:长江后浪推前浪第990章:你又有什么计划第165章:周泰的抗揍技能包第235章:我们是一家人第765章:击溃第1202章:太子党要敲李恪的闷棍第1206章:敢威胁李世民的家伙第48章:狂儿自然得有狂母第629章:兵出长安城第742章:周公公的提醒第662章:李崇义闯祸了第221章:李听雪疯了第860章:细菌感染第42章:来自姐姐的威胁第1069章:薛延陀的王储之争第141章:经商难道不香吗第418章:李崇义成功了第823章:刺客与小卒第772章:团结一致第447章:和他说说心里话第78章:这皇子我不做了第197章:向大唐开城献降第20章:连宰相都敢打的女人第934章:探子第1185章:归还领土凡事皆无第513章:李承乾的影子第505章:被出卖的李承乾第1208章:公子齐现身第1063章:我带你回北漠第886章:击退第111章:程咬金来给儿子谋前程第846章:别让我太失望第506章:李世民要帮李承乾报仇第624章:我可没吃醋第668章:人比人气死人第1032章:收起你的小动作第1186章:滚刀肉扶余义慈第1180章:准备迎接各国遣唐使第698章:你们可太厉害了第709章:跟他慢慢玩第36章:烧了吧第483章:闭门不迎第29章:黄龙士棋艺技能包第15章:给李承乾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