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为我们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应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权为民所用,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权力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来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始终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用来为小集团和个人谋私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自己只是人民的公仆的观念,自觉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情为民所系,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群众观。我们党的奋斗历程表明,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深厚力量源泉,党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根本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广大党员领

导干部对人民应怀有深厚的思想感情,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关心群众的疾苦,体察群众的喜怒哀乐,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

利为民所谋,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利益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所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利益观,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身心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决反对追求个人享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千方百计地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二)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不断使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就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权益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要清醒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部分群众因为各种原因生活还有一些困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总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宗旨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历史。大学生党员作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应该从党的性质、使命和党的事业成败、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自觉地把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同自己的学习、工作和言行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本章完)

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工作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三、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宝贵经验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五、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三、不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三、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四、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一、党的先锋队性质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三、不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四、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三、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二、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宝贵经验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