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社会群体,应该有所追求,并在不懈的追求和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创造价值的活动离不开社会认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入学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亮丽而辉煌。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集中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一共同理想,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团结一致,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纽带。无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应该也能够认同与自身利益密不可分的这一共同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大学生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才能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此,大学生要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奋斗之中,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脚踏实地,发奋学习,增长才干,不断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

(二)树立远大理想,做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理想信念是我们的事业与生活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动力源泉。当代大学生应树立崇高的理想,

坚定的信念。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不过个人的理想只有与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相一致,与祖国发展的历史洪流相融合,与人民前进的伟大步伐相统一,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崇高的理想,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应当志存高远,首先,应该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行动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联结起来,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追求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其次,当代大学生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学习,不论遇到什么的困难和挫折,都不改初衷,矢志不渝。大学生要从我做起,最大限度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献给社会、献给人民。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受锻炼。既志存高远,又立足现实;既勇于进取,又甘于奉献,这是一个大学生应当具有的政治品格和精神境界。

总之,一切有抱负的大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下才能大有作为。这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当代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民族复兴这一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紧紧跟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发奋学习、努力创新、锤炼品德、完善人格、艰苦奋斗,积极为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

(三)弘扬民族精神,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因为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支柱,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大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这是非常可贵的,应当继续发扬光大。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当代大学生要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首先,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其次,要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后,要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态度,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盲目排外。大学生要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弘扬时代精神,做勇敢的改革创新者

改革开放的实践催生伟大的时代精神。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精神表现为一种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精神继承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传统,体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贯穿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贯通时代精神的各个方面。事实证

明,改革创新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前进的不竭动力。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果。面对机遇大于挑战的新形势,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要从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认识中解放思想,从认清目标、明确任务中解放思想,从对比先进、查找差距中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带动事业的大发展。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时代精神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催生的,弘扬时代精神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展开。要把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到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着力回答时代对改革提出的新课题,着力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要把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到加快发展的实践中,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把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到推动创新的实践中,敢为人先,勇于超越,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奋进的改革创新者。

(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大学的青春时光,一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大学生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

总之,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大学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本章完)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工作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三、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三、不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原则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三、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五、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一、党的先锋队性质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四、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一、党的先锋队性质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工作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原则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不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