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既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有资产阶级推行的改良变法和辛亥革命,但是由于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革命性不够彻底等原因,这些抗争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应运而生,而且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1920年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随后,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本章完)

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三、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一、党的先锋队性质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工作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宝贵经验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三、不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工作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一、党的先锋队性质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四、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