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德国投降

在目前的这个情况下,不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下,惹怒苏联的势力。南斯拉夫的铁托恰好就是两国眼中认为的苏联附属势力。

之前英国支持的南斯拉夫祖国军,被放弃绝对不是偶然。毕竟对于英国而言,这种事情早就不是第一次了,还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就已经被卖过一次,再卖南斯拉夫祖国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对艾伦威尔逊而言,这毕竟是几十万条生命,光是这些南斯拉夫祖国军被遣返之后,就有高达十几万人被清洗,对于这些二战的边缘群体,未来的命运未免太过于残忍。

直接原因还是大英帝国做事不地道,知道这些人的下场是什么,又因为是英国理亏,艾伦威尔逊心中确实在想办法,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救下这些人。

听到了巴伐利亚行政长官是巴顿,艾伦威尔逊一下觉得天无绝人之路。

四星上将巴顿,这个名字在后世也算是大名鼎鼎,对巴顿而言最好战争永远都不会结束,和丘吉尔一样,巴顿对苏联的敌视也十分明显,不一样的地方是丘吉尔偷着来,而巴顿甚至已经开始为和苏联开战进行了准备。

世界大战就此结束,意味着巴顿的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就此走向尽头,苏美战争如果爆发,那么继续指挥美军挥师东进,获得更高的荣誉,踏入从军生涯的巅峰,这一切都将顺理成章,与其说他是为了两个国家考虑,为两个民族考虑,为两种政治体制考虑,不如说是在为自己考虑。

如果有办法让南斯拉夫祖国军和目前掌管巴伐利亚的巴顿接上线,艾伦威尔逊认为,巴顿脑子一热很可能会同意这些铁托的反对者,暂时收留在巴伐利亚。因为以巴顿本人的纯军人思维是能做出来这种决策的。

所需要的就是,有人在中间安排南斯拉夫祖国军的领导人和巴顿将军见面。

临近傍晚,艾伦威尔逊这些外交官,换了一个平静的居住地,通宵达旦的为第二天的第二次投降仪式做准备,他们都已经接到了消息,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都会出席。

为正式投降准备文件材料的,大英外交官们,对苏联人事多的举动十分抱怨,“德国人不是投降一次了嘛,苏联人还要让他们投降第二次。”

“根据外交部所说,克里姆林宫方面对上一次的投降感到不满。”艾伦威尔逊翻阅着资料无奈道,“苏联人和德国人血战数年,在投降上被忽视了,提出抗议也是理所应当的。”

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已经举行过一次德国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当时德国政府派出约德尔上将为签字代表。

在苏联的抗议下,为了维护二战同盟国之间的团结,避免刚刚战胜德国就撕破脸的尴尬,而且还指望苏联红军帮助美国解决掉日本,英美盟军和苏联方面达成一致,决定于次日在柏林,由苏联主持再举行一次投降仪式。这次投降仪式确实要隆重许多,双方都派出几乎最高级别的官员出席。

“文件都已经准备完成了,等着明天投降仪式,估计肯定会很热闹的。苏联人肯定会把场面弄的很隆重。”艾伦威尔逊伸了一个懒腰,打着哈欠道。

“说的就好像你很了解苏联的。”艾福尔不屑一顾的笑笑,“应该让军情六局查查你。”

“这个玩笑可并不好笑。”艾伦威尔逊郑重的开口,现在英国内部确实有间谍,甚至军情六局里面就有。

第二天一早,艾伦威尔逊这些外交官起了一个大早,不是去柏林市面上寻找可以拯救的德国失足妇女,而是和空军上将泰德汇合,

泰德上将是受降仪式上代表英国签字的代表。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虽然确定出席,但只是过来表示同盟国之间的团结,因为之前他们已经进行过一次签字了,所以这次接受德国投降的签字代表另有其人。

各国代表驱车赶往柏林郊外的卡尔斯霍斯特,一路上挂着国旗的汽车,在柏林市区穿梭,街边角落,无数柏林市民偷偷的看着战胜者的耀武扬威,心中满是复杂。

“你看他们现在看着可怜,要是易地而处,他们肯定不是这副样子。”艾伦威尔逊歪着头和同事道,“想想他们在几年前羞辱法国人吧,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行使出市区,道路两边已经被苏联红军的士兵所占据,就想是艾伦威尔逊所说的那样,如何把一个场面搞的盛大,苏联确实有这样的天赋。

受降地点已经人山人海,被苏联官兵包围,美英法三国的受降代表纷纷下车,冲着这些苏联红军的官兵敬礼,场地立刻出现了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各国记者则抓紧机会照相,快门声不停记录这彰显同盟国团结,维护世界和平的一幕。

在苏联元帅朱可夫的主持下,这一次被称呼为正式受降的仪式开始了,朱可夫代表苏联宣读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德国代表凯特尔元帅率领着德国代表团来到签字厅时,礼节性的举起权杖向盟国代表行礼。

比起西线盟军的投降仪式,苏联人表现的明显要严苛很多,不过法国代表德朗西将军倒是很赞赏这种举动,五年前,现在代表德国投降凯特尔元帅,正是当时法国投降仪式上的德国代表,更不要提著名的福熙车厢羞辱了。

风水轮流转,战争是赢者通吃的游戏,德朗西将军今天将代表法国,和美英苏三国一起,见证德国的无条件投降,代表英国的空军上将泰德、代表法国的德朗西将军和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巴兹将军,在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的见证下,和苏联元帅朱可夫一起,在受降书上签名。

四周,无数官兵纵声高呼,为来之不易的和平呐喊,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走上前,同苏联元帅朱可夫合影,共同庆祝着德国正式投降。

“我怎么说也是历史见证人吧,虽然没有我的位置。”艾伦威尔逊掐着腰看着这一幕,心里同样对战争的结束感到高兴。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为和平奔走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顿和李奇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问路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兴之主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军统帅蒙巴顿第1558章 痛击美舰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国防大臣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东看的法国第1723章 维尔纽斯事件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七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伦敦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亲美派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会消失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属缅甸”第1757章 诚挚的邀请第三百七十章 内阁秘书的震惊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儿子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爱国王就是爱伊朗第1751章 收缩和转型第1595章 一场车祸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国内政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一百零六章 峰回路转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员风波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劳逸结合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开条件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军官组织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对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电气化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九百二十一章 麦卡锡的NASA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会谈设想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风暴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国退出北约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诺切特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四百零六章 纽芬兰总督第九十二章 大杀器第四百零二章 美国之行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计划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运的后果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业我拯救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国需要你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业第1755章 我是保王党第一百三十七章 烟草利益分配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粮商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里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会议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谈了又没完全谈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亿英镑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纳赛尔在也门第1645章 连任和阴谋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闭式小区第六百八十二章 为了自由世界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锅的艺术第二百七十三章 灵活的昂山第八百六十四章 马丁路德金第1583章 约翰·梅杰第三百一十三章 宝藏陷阱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装待发第四百六十一章亲苏大本营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伦敦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七百零七章 旧识艾福尔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顾问部第七百九十五章 总座高见第八十三章 内阁秘书的担忧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尔逊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货币战争第六十五章 英军在柏林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结束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国钢铁公司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结束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业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斗士卡斯特罗第1562章 下半场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关怀威尔逊第七百五十章 帝国主义兄弟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旧部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红海军出击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欢而散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国不养懒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备又合作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第二百零七章 进步最重要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专员第五百五十三章 伦敦的召唤第五百二十章 争夺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