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

“在山里面走了这么多天,有些情况也该想明白了,咱们为何会遭遇到蒙军大部队的袭击?毫无疑问,铁木真没有跟随速不台他们继续向老根据地突破,而是转头向北,决定跟在拖雷后面。他们应该是要绕过泰山,攻打登州等地,直接捣毁我们的后方。”

潘正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毫无疑问,在山口的那场遭遇战属于瞎猫碰上死耗子,高俊想要偷偷摸摸的从侧面捅蒙古人一下,而蒙古人刚好也想偷偷摸摸的从中线转移到北线。

高峻哑着嗓子,告诉大家还有更可怕的事情,他把何志也的那封信掏了出来,并交给了潘正,让他先读一读。

潘正惊愕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察合台又渡河北上了,这不可能,蒙古纲他们应该拦得住此人才对!”

高俊摇了摇头,他也知道,现在山东太平军的离经叛道已经让金朝上下感到忌惮,但他也万万没有想到坑害来的如此直白而无耻。

“现在的事情非常难办了,咱们已经被击溃于此,没法再贴住中线,老根据地固守的那些寨子压力一定很大。而铁木真又率领主力骑兵跟随北线东进,登州已经很危险了,现如今偏偏察合台又起死回生,海州莒州也不安稳。”赵昉紧锁眉头,似乎是想要寻找一条破敌妙计。

在场的军将们都意识到了现在的情况是多么危急,他们还在泰山上,就像是被洪水淹没的大陆中露出的一座小小的孤岛,在他们脚下是可怕的洪流,蒙古人的洪水已经淹没了整片土地,仅仅留下他们在荒芜的泰山上等待死亡。

“南面还有廖法起率领的湖南飞虎军,这些人一直在临沂一带休整,接受改编,他们还能顶一阵时候,毕竟察合台已经遭受重创,希望那边能够多顶一阵,咱们先解决中路和北路好了。”潘正的意见如此,他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提出这个意见,毕竟白卉和医院的大部分人此刻就在莒州。

“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察合台虽然出其不意,但是毕竟他人马折损已经很多,而中路军困于粮草,此刻估计还要围攻梁山,相比而言,北路的铁木真是最自由的。”僧虔在地图上用手比划着铁木真有可能的进军路线,毫无疑问,铁木真在胶东可以大有斩获。

“虽然从这方面来看,咱们确实应该优先对付铁木真,但是北路拖雷手下的蒙古军马就有三四千,再加上铁木真不下万人的兵力,咱们现在仅存七千多人,怎么可能对付的过?”陈秉彝提出疑问。

现实的情况确实如此,高俊还剩下七千多久经考验的步军,绝非一支可以忽视的力量,然而相比于三路蒙军来说,高俊最多也只能迟滞其中一路。

“最要紧的是我们没有粮草,行军不快!”柳充国也提出意见:“铁木真烧毁山中村落,显然就是不想让我军得了粮草,我军还要慢慢收集粮秣,无论开往北路或者中路,都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这确实是件要命的事,一听柳充国提出来,大家都默默颔首。

“天胜寨也是一处结寨自守的地方,这里面没有粮食吗?”许国发问。

“天胜寨有上万百姓,而存粮只能用到明年春天,百姓们还指望着解围之后在明年开春抢种一轮,要不然的话就只能靠赈济了。”潘正无奈的回答。

“那我们就只能忍痛放弃北路和南路,主力现在立刻出击,总是能赶到老根据地的!”冯达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梁山上都是咱们的老家底儿,只要能保住这里,其他的都好说。至于粮食不够,眼下顾不得许多,只能让天胜寨出粮,只要这一仗打赢了,咱们重重地酬谢百姓就是!”

“可是何先生还在莒州,咱们应该首先保住那里,不少军兵的家属都在那里,咱们现在要是放弃莒州不管,军兵半路走散了怎么办!”张惠立刻提出反对意见。

听着军官们的争吵之声,高俊耳朵有点麻麻的,此时的他确实显得非常无助。

“咱们还是请郎君做决断吧!”军将的声音小了一些,恭听高俊的裁决。

“南路有廖法起,飞虎军曾经是一路强军,未必就输给察合台,只要能保住莒州城,保住军兵家属,坚守上十天半月,情况自有大变。”大家点点头。

“现在的重点是中路和北路,铁木真难对付至极,以咱们现在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击溃北路,所以,我认为应该打击中路军。”

这算是下了最后的决断,诸位将领的脸色让人琢磨不透。

“但是也不能放纵铁木真从容的在北路突破,所以,我需要一支精兵,大家看,沿着山路疾行,直达宝胜寨,抢占这里的山头!”

之前就有好几名军将注意过这里,宝胜寨位于泰山的东北余脉,面朝渤海,控扼着从北清河下游地区通往胶东半岛的交通路口。

如果对手是一支汉军部队的话,控制这里无异于掐断了对手的后路,让对方如鲠在喉,但是对于来去如风的蒙古人,这里真的有用吗?

“现在三路蒙古军我想也并不好受,咱们实施坚壁清野结寨自守,蒙古军难以就地获得补给,也不得不从后方运送粮草,只要能够控制此处,就等于给铁木真下了一道催命符,要他要么在十几天之内扫荡整个登州,要么就让蒙古人饿肚子。这样的话,铁木真也没有时间去援助中路军或者南路军了,他必须首先为自己手下的一万骑兵找吃的。”

人群中一阵骚动,潘正首先表示赞同,但随即又提出问题:“我们能派出多少人?现在咱们只剩下七千人了,还要优先对付中路敌军。想要防守这样的寨子,怎么着也要两三千人。”

“以少量部队坚守宝胜寨,尽可能的牵制住北路铁木真,而大队人马则南下,将中路军彻底击溃。”高俊完整的说出了自己的布局构想:“现在中路的确应该还没能打破几个寨子,依旧处于缺衣少粮的状态,如果能够一举击溃之,他们就会立刻陷入补给全断的可怕经历,全歼也不为难。”

所有的军官立刻挺立起来,他们知道要分配任务了。

第一章 交兵黄河岸(上)第十一章 整军法令(上)第十二章 雪之进军(下)第二十章 云里帝城双凤阙(下)第十三章 老将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七章 憧憬的灾民(上)第一章 醉中看剑,再动星文(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一章 问道中淮上(上)前言第十五章 孤悬敌后,危机四伏(上)第六章 东与西(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二十一章 闲棋冷灶(上)第三章 判?决?待(上)第五章 决(上)第十三章 鱼(上)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四章 镇州的酷暑(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六章 崩溃(下)第二十三章 飞狐坝(上)第二十一章 出击扰乱敌军(上)第二十二章 觉醒的巨人(下)第十一章 纪念柳充国(上)第九章 李世昌游说治军,蒙古军掣肘地道(上)第三章 三段连环高郡王(上)第七章 东真的遗产(上)第七章 战与和(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四章 厉兵秣马(下)第十三章 内侍局(上)第六章 掌新兵军马同西走,隔长河鲁豫大交兵(下)第十六章 汉人们的阴谋()下第十四章 合撒儿的态度(下)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马(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绝,不可以夺(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章 郁闷的军使(下)第一章 自愿的陷阱(上)第十九章 决胜胥浦桥(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二十四章 万物萌(下)第三章 延伸杀伤(上)第十四章 小鹰原(下)第四章 临安暗流 宿迁烽火(下)第十三章 黑鸦与花帽(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风(上)第八章 血战小清口(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败军会讲大实话(下)尾声第十九章 势穷力竭(上)尾声第九章 金光殊途:败军会讲大实话(上)第二章 幸运与善良无关(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义(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决心(下)第十三章 李镇抚搅乱盱眙县(上)第二章 风云断,日月昏(下)第九章 帘卷西山硝烟盛(上)第十四章 黑鸦与花帽(下)第十三章 身体力行:宣传之道(上)第二章 彭义斌元氏就义,高太尉开州点兵(下)第八章 武大公讲礼迎客,李师帅断粮进兵(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态(上)第五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上)第十二章 整军法令(下)第二十章 云里帝城双凤阙(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七章 战与和(上)第二十一章 觉醒的巨人(上)第十九章 俘虏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东风吹血腥(上)第二十四章 大军直下河北(下)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五章 游龙调(上)第十二章 今与来(下)尾声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十四章 方向调整(下)第十七章 闪电部队在前进(上)第五章 不想负责的就无解(上)第十七章 中军帐(上)金朝末期的关河争夺战第二十二章 觉醒的巨人(下)第十四章 单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三章 苦斗营州孙总裁(上)第八章 万壑千岩位置雄(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气象(下)第二十二章 聚贤宾(下)第二十章 反对(下)第十四章 妥协(下)第二十一章 马(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围战(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雳高俊申天罚,上和书严实求苟且(上)第十四章 邢州的结局(下)第十七章 段钟(上)第九章 身当恩遇恒轻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