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变化(下)

幸好已经获得了金朝的图书,两人查了半天,发现太和岭居然在河东的忻州,这就更难以理解了,铁木真与哈里巴之间怎么会对山西产生争端呢?难道是哈里发派间谍在这里制造了宣称?

事实上,不光是他们两个人,如果乍一看到这封口谕,其他留在汉地的蒙古将领也会纳闷不已,但是,在刘体没有偷走的那些档案里,还有专门说明这些情况的,太和岭是郭德海给高加索山脉所起的名字,所谓的太和岭,指的就是大高加索山脉下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王国和部族。

尽管对太和岭所在的位置无法理解,但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之后,高俊却突然反应过来,讨来思指的应该是伊朗西北部的圣城大不里士。既然如此的话,铁木真的主力部队应该还在伊朗一带,似乎和巴格达哈里发已经产生了矛盾,也许他们会继续向西推进,这有悖于真实历史的进程,也许蒙古三次西征的扩张范围,铁木真要一次做到。

但是太和岭毕竟是个阴云,高俊决定提早原本今年秋季的行动。继续保持着军备进步,狠抓生产,纺织厂的利润不错,已经继续扩大了规模,不光是从南宋那里换来战略必需品,还从日本运来硫磺,从高丽运来铜器。

生意在持续的进行,外交的合纵连横也从未停止,现如今,南宋方面还忙着侵占军田,短时间内不会在东线发动攻势,招惹高俊这个太岁。而纥石烈志虽然对高俊已经心怀不满,可他终究还是比较信任高俊的,并不会轻易与高俊为难。

而开封朝廷刚刚给高俊加封了一个太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其之信任,从这个角度来说,开封朝廷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什么过分举动,而蒙古纲虽然对高俊颇为怨恨,但毕竟没有朝廷的命令,动一根手指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

而此时,远在高俊千里之外的撒马尔罕,一个青年闷闷不乐的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满腹仇怨无从说起。

一个年轻的蒙古女人走了进来,他身上已经换上了西域人的服饰,漂亮的贴花修衬着身材尤其婀娜苗条。这个女人坐在也古旁边,轻轻地抚弄着自己夫君的头发。

也古在西域的作战很勇敢,并且立下了功劳,得到了大汗的赏赐,但是在八鲁湾之战的时候他负了伤,情形一度十分危急,不过最终还是挺了过来。这一仗蒙古人的损失不小,但还能够继续前进,也古却已经跟不上队伍了,不得不返回撒马尔罕休养。

这座城市曾经被西辽命名为河中府,正处于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是整个中亚地带最富饶的城市,也是传统丝绸之路上无法忽视的重要节点。唐朝输掉怛罗斯之战后,一些中国战俘到达了撒马尔罕,并且把造纸技术传到了西方,撒马尔罕纸一直享誉整个中东世界。

也古在这里听到了许多有关耶律大石的传闻,直到如今,这些中亚人对这个异教徒国王依旧充满敬意,称他公正且有才干,是不可多得的贤明君主。并且,十个撒马尔罕人有九个信誓旦旦的告诉也古,他的某位祖上担任过耶律大石的宫廷护卫,可以作证这位君主已经秘密的皈依了神圣信仰。言之凿凿,声称木速蛮从不说慌。

这种长久的倾慕情绪让也古感到羡慕又嫉妒,甚至他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蒙古也被更强大的力量摧毁了,那么燕京人会不会经常的思念铁木真呢?

这想法短时间内没有结果,而身上的伤是不能容许他继续到西方去作战,可汗已经派人带来了慰问的礼物,抚慰他这位侄子不要心急,伤愈之后,也可以回到东面去,帮助木华黎征讨铁木真的宿仇。

也古确实也想回到东方,但西方的世界一样的神秘有趣,让他一时之间无法定夺,此时他温柔的看着自己的妻子:“你说,我应该往西面去,还是应该往东面去?”

“夫君,不要烦恼,我相信主会指引你做出正确的决定的。”阿勒帖尼轻轻的把头埋在也古壮实的胸前,听着丈夫心脏有力的跳动,在他心脏的位置也挂了一个亮晶晶的十字架,他已经决心皈依。

半个月后,也古迫不及待的从河中府出发,经由讹迹邗等城市,抵达了山脉环绕的虎思斡耳朵,这里是曾经西辽的国都,高大雄伟的汉式城墙让也古感到熟悉又舒心。

耶律大石为西辽选择了一个好地方来建国,虎思斡耳朵处于楚河流域,东面有宽阔的伊宽海子,而南北两面都有山脉,水草丰美,便于农耕放牧,从这里可以控制东西各个仆从国。

想当年,耶律大石带着一支败军从蒙古高原出发,至额尔齐斯河流域,来到中亚,先后降服了高昌王国、东喀喇汗国、西喀喇汗国、康里、葛罗禄以及花剌子模、布尔罕王朝等大小政权,建立了传奇的西辽王朝。他就在这里,让服从于他的各国国王接受他的指令,为他称臣纳贡,派出军队协同他作战。

直到现在,虎思斡耳朵也有许多的契丹人,以至于移剌阿辛走在街道上时,迎面就碰上了两个。

石抹明安死后,也许是念及故情,也古决定把明安的侍卫移剌阿辛收归自己门下,并且给予他足够的机会。现如今,阿辛也成为了有根脚的人,在蒙古世界当中,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按照这样的路线,最终他应该成为一名蒙古的中低级军官,在某座汉地里的县城里当他的土皇帝。

而后者不明所以,被这两个人请到家中,这两个神情激愤的年轻人开始大谈过往的光荣,以及花剌子模混帐的背叛。

这让阿辛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当这两个契丹人提及,现如今虎思斡耳朵有很多契丹人打算重新结成一体,不再遵循蒙古人的号召时,他终于明白了这群人叫他来是干什么。

西域在酝酿着背叛,而且可能很快爆发。

第二十章 冲锋与后撤(下)第二十二章 独行剑再现淮阴郡(下)第二十三章 虚景实情(上)第十四章 汇集四方猛锐(下)第三章 雅俗共赏:元好问改良文艺(上)第十五章 震惊的知府(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十一章 千钧一发的行动(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三章 镇州的酷暑(上)第十五章 胜利与复仇(上)第十八章 从天之义:手把手教你带节奏(下)第八章 尺素传(下)第九章 水火相胜,宋金交兵(上)第十七章 暮迟迟(上)第八章 万壑千岩位置雄(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尾声第十三章 成败瞬间判若云泥(上)第十四章 再会的同乡(下)第十五章 张开手起飞 让年轻无极限(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马(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尾声第二十章 奋战的军兵(下)第十九章 意离离(上)第十四章 鱼(下)第二十四章 物资(下)第十五章 庆新春群英共欢宴,备战事诸将再练兵(上)第八章 尺素传(下)第七章 兵者,诡道也(上)第五章 突骑连营鸟不飞(上)第五章 河桥争夺战(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乱(上)第三章 临安暗流 宿迁烽火(上)第八章 铸炉(下)第四章 李骁奇(下)第五章 范绍光的火铳(上)第二章 红袄起(下)尾声第二十一章 献州的收复(上)第二章 诗人高唱而至(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二十章 耍杂技袁镜变队形,出奇迹太平夜踹营(下)第十三章 三县合讨贼(上)第十章 郁闷的军使(下)第八章 狼烟茫茫(下)第十七章 突围先锋撒千户(上)第一章 船队(上)第七章 失败(上)第七章 军队(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学(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义(上)第二章 荫下行夏启牵情网,灯前对夏师弹箜篌(下)第二十二章 文资与武职(下)第十八章 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下)第六章 东头村(下)第一章 羊(上)尾声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九章 四方馆(上)第一章 赤红血(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无路,忠义无法(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十三章 横刀立马英雄胆(上)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变乱(上)第十章 帘卷西山硝烟盛(下)第二十四章 终举义帜(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对我的若即若离(下)第十章 贺?祝?傲(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乱(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风(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九章 挣扎(上)第四章 新识与故交(下)第四章 白刃纷纷(下)第十一章 前营骑兵(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一章 荫下行夏启牵情网,灯前对夏师弹箜篌(上)第一章 完颜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六章 瘴气三时作阵云(下)第十二章 郑昭先两觐见圣主(下)第十三章 老将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七章 阴差阳错(上)第二十二章 踏营寨高俊破敌寇,扮友军左军赚城门(下)第十一章 竞速宝胜(上)第十六章 游龙调(下)第十三章 再会的同乡(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头领(下)第六章 辛劳的家主(下)第二十四章 物资(下)第二十一章 战斗到底(上)第十六章 左翼垒(下)第六章 货物(下)第十章 水火相胜 宋金交兵(下)第六章 惊心妫川道(下)第三章 泪河在,血海涌(上)第十三章 汇集四方猛锐(上)第十六章 庆新春群英共欢宴,备战事诸将再练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