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阴谋(上)

李遵顼毫无知觉的被请进了议事大厅,看到塔海率领守将们与另一群人正得意的看着自己,虽然并不认识那些人是谁,但是,李朱罗手中的诏书形制还是显而易见,他顿时知道大事不妙。

“奉陛下的命令,处死篡权夺位的逆贼!”塔海一声令下,几名西夏武士抽出刀来,李遵顼尚未及反应,就直接被武士们当场格杀,血溅厅堂,他喉咙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吼叫,颤抖着倒在地上,还微微的在抽搐抖动。

李朱罗心中其实有点害怕,但此时却还是得意的看着这幅不常见的景象,本来此事无需她亲自来的,但她还是要亲眼见证逆贼授首的一刻,多年的复仇大梦今日终于得雪,也无怪乎此时她百感交集。

不过,就在李朱罗离开这段时间,潘正纠集西壁啰乜、张公甫等人抢先宣布废黜李遵顼,但是却依旧保留李安全的皇帝名号。

“嵬名安全和嵬名遵顼都是篡权夺位的逆贼,仁宗之后才是国家正统,你为何只废李遵顼而放过李安全?如此一来,陛下岂不也成了篡权,讲不通!根本讲不通!”从西凉赶回来的李朱罗吃了一惊,立刻去找潘正理论。

“株连不能过多,李安全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西夏也经不住折腾,能少打击一批人就不要砍更多的脑袋!”潘正大义凛然:“西壁啰乜和张公甫都是这个意见,我是做客人的,不好违背主人的意思。”

李朱罗气得简直要发疯,但是随后从陕西赶来的宁浪族大族长宁浪令谟却支持潘正的意见,劝说李朱罗一定要小心谨慎。

一直忠心耿耿护卫李朱罗的宁浪、讹留两大家族得到了做梦也想不到的巨大奖励。兄弟子侄都成了夏国的显贵人物。与此同时,在潘正的建议下,西壁啰乜、张公甫二人也执行了正确的策略,宣布停止一切内外战争,结束征伐,兵士解甲归田,并废除了军布交纳,重新积蓄民力,让百姓休养生息。

消息一出,万民欢呼雷动,而由于之前的内讧,各大王公的力量也都削弱到了几近忽略不计的地步,在潘正既往不咎的保证下根本无从抵抗,也只能纷纷同意。只有嵬名令公拒绝出仕,辞官归隐,好在他也没有什么小动作。

西壁啰乜等人还是保留了一支常备军,总数大约两千人左右,并把各位王公贵族上缴出来的武器全都装备上,成为了西夏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以此来保证新皇帝的位置稳固。

李纯俶虽然天分不高,但好在听话不张扬,也没有铺张浪费的坏毛病,当上皇帝之后,非常乖巧的对张公甫从善如流,这倒是让潘正和李朱罗非常放心。

这段时间里,李朱罗也渐渐消了气,大族长的话确实有道理,西夏已经经不起再三折腾了。看着故国恢复了繁荣面貌,百姓们齐声贤颂恩德,皇帝也对自己的忠贞连下褒奖,获得了中兴府城北的一处府邸,并且皇帝下令他这位侄女可以不经禀报就进入皇宫,甚至个人事务也经常与之商量,这样的荣宠更让李朱罗心花怒放,深感自己成为了祖国的重要人物。

前前后后忙了十二三日,形势日渐稳定,李朱罗没事的时候,就在自己的新家里做些寻常女子的手工活,这让偶尔前来的宁浪大族长大惑不解,不过随即他就微笑起来:

“殿下过去十数年来一直为国家分忧,前后奔波辛苦,现在赖祖宗神灵护佑,终于匡正社稷,谋国已毕,应该谋身了,殿下也在考虑这件事吧?”

一说这个,原本颇为干练果断的李朱罗脸颊也生起红晕,但片刻之后就点了点头:“如果能使两国和睦,我在所难辞!”

族长笑着点了点头,但眼睛里却抑制不住一点失落,可是李朱罗根本没有注意,她现在已经开始编织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了。

但也就是在第十三天,形势已经稳定,潘正与西壁啰乜等人当着中兴府青铜寺祖师的面指天为誓,发誓西夏与大金绝不再互相侵伐。随后,他就宣布辞别,带着骑兵向东进发,直奔延安府而去。

李朱罗知道自己现在留不住潘正,他们各自都有事情要忙。然而,送行还是必要的,望着潘正的脸,李朱罗又是欢喜又是担心,她真的希望两国之间永远和平,并把她与潘正之间的情谊化作两国之间永久的友爱。

“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前方战事紧。”潘正已经上了马,李朱罗盛装出来相送,走到潘正马前,制止了潘正下马的动作。

早有一名侍女端上来一个木盘,里面装着两杯酒:“潘官人,但以清酒一杯送行,祝官人永远健康!”

潘正一饮而尽,李朱罗有些不舍的拍拍马:“你要再回来。”

回去的路可就容易多了,沿途的西夏大小城镇已经得到命令,帮助骑兵们补充,还派出向导为其带路。骑兵们奔驰的很快,也收拢到了沿途消息:僧虔和许国已经动员了全部军队,并亲自率领部分精锐在西夏边境严阵以待,一旦潘正这边有任何不测,他们都将用最狂暴的手段为主帅复仇。

而临洮府大军得知西夏已经趋于稳定之后,也遵照潘正的命令,全军开拔向东,准备参与河东方面的大战。

从头到尾,朝野上下却完全被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潘正已经代表金朝与西夏缔结了合约,完颜珣最近在朝会上还在与群臣讨论今年冬季如何防被西夏人的侵略,并为此头疼不已。

不过还好,陕西方面只要能够凑足粮草,大家相信完颜合达完全有能力阻挡西夏军队的骚扰,在河北,高俊也正在率军北伐,似乎有些成效,今年冬天不必担心蒙古人渡过黄河了。

但是千说万说,不该提起高俊此人。完颜珣此时正处于极度的失败与焦虑当中,他确确实实的知道了高俊不但发动北伐,而且已经完全不再听从朝廷节制,自己连发四道金牌,高俊却是一味推衍塞责,丝毫没有立刻班师回山东的意思。

完颜珣意识到自己果然看错了人,真不知道高俊是将他的野心掩饰的很好,还是人会慢慢变化,但无论如何,完颜珣心里都清楚,高俊背叛将带来灭顶之灾。

思绪回到七年前,完颜珣心乱如麻,从龙功臣们一个个变成逆臣,让他苦不堪言。

第二十一章 马(上)第二十一章 闲棋冷灶(上)第十四章 石横镇强攻战(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马(下)第十六章 蔓缠藤绊(下)第二十三章 万物萌(上)第十七章 烽火扬州路(上)第一章 交兵黄河岸(上)第二章 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十六章 叱咤滦河张实济(下)第五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胜!(上)第二章 桃花尽日随流水(下)第二章 风云断,日月昏(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六章 货物(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败军会讲大实话(下)尾声第一章 欺骗(上)第十五章 庆新春群英共欢宴,备战事诸将再练兵(上)第四章 商业(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六章 孤悬敌后,危机四伏(下)第二章 醉中看剑,再动星文(下)第二十二章 出击扰乱敌军(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杀(上)第十五章 高举正义之剑(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敌人(上)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六章 散漫与果决(下)尾声第三章 春晓曲(上)第四章 金麦(下)第十六章 遍筛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一章 奋进的义军(上)第十五章 瘴气三时作阵云(上)第四章 迟疑(下)第二章 风云断,日月昏(下)第十一章 也王爷掘地三尺,真定府毁家输军(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头领(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一章 陆娘(上)第十章 顾留镇保卫战(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二十三章 匡国军坚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骑(上)第六章 决(下)第二十三章 飞狐坝(上)第十一章 斗百草(上)第十章 史弥远弄权政事堂(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围尾声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三章 北鄙备战急(上)尾声第十九章 梁山鏖战(上)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迁(下)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十三章 鱼(上)第二章 连虏平寇,完颜珣的选择(下)第九章 战争之路(上)第三章 狗(上)第十三章 散(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滞(上)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二章 瘴云滚滚(下)第七章 蒙汉分明:蒙古人的观念(上)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鸡鸣山(下)尾声第三章 厉兵秣马(上)第五章 倍则分之(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七章 尺素传(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气象(下)第三章 金麦(上)第十七章 势不可挡的尖刀(上)第十九章 元好问的任务(上)第十四章 高墙深垒(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马(上)第五章 号角复,烽堠举(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十章 四边扰(下)第六章 范汝增的火铳(下)第十九章 决胜胥浦桥(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九章 冲锋与后撤(上)尾声第二十四章 天地无路,忠义无法(下)第十二章 不管泪水多咸 有一天我会告别从前(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六章 泾渭自分(下)第十章 燕(下)第四章 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骑兵(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报(下)第七章 憧憬的灾民(上)第九章 战鼓鼕鼕(上)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