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加速(四)

在广州,工坊停工、商铺也多有关门的,从巡抚衙门以下,那些平日里被陈凯驱使得脚不沾地的官吏们也大多没有来上值。

收复多年,广州的人口在持续性的回升,很多原本因屠杀而空闲下来的宅院、房屋也被官府售卖、出租了出去,倒是此时,各家各户在门框上张贴着标语,表达着他们对来年的诉求,不一而足。

街面上,充斥着爆炸残留的火药味,人们亦大多无所事事,全无工作的欲望,成天酗酒,打牌,就连那些黄童稚子们也成群结队去讨钱,仿佛整个广东都已经陷入到了崩溃的之中……

大概,在不了解中国习俗的悲观者眼中春节就是这样的日子,但是在中国的商贾们看来,年前却是难得的旺季,几千年都是如此。哪怕是在这样的乱世,同样不能免俗,旁的地方都如此这般了,更别说是恢复已有两年的广东了。

不过,经济危机并不存在,但是在正月里将新近决定建立的票号生意开展起来,那些有心的粤海商业同盟的会员们却也同样是不打算如此的。

腊月里决定筹建,很快就得到了广东贸易商社的注资,经过了正月里的全面准备,到了二月初一,广州最热闹的商业街双门底下街的一处原本的商铺经过了这段时间的重新装潢后终于正式开门营业了。

围观的人群已经挤满了左近能够看到此间的所在,大门前,舞龙舞狮,热闹非凡。牌匾的内容,与往日的票号有些不太一样,并非是某某号的字样,而是书着广东发展票号这六个漆金大字而已,显得很没有文化深度。

不过,这样直白的名号却更加印证了近期的那个传言,使得广州的士绅、商贾和百姓们对于这个新开设的票号有了更多的期待感。

一如粤海商业同盟的其他工坊、商铺那般,此间亦是合股而成。只是,相较着那些所在还多有极大的地域性划分不同,此间的股东是来自于广东各府县的,票号亦是在各府同时开设,这里的只是总号罢了。

股东、掌柜们已经在招待那些士绅、商贾,这些人大多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也都是股东们特特请来捧场的,此间自然是要照顾周全了。他们如斯,下面的伙计们也没有闲着,卖力的向那些看热闹的百姓们宣传着票号的营销口号。

“只要存钱就给利息?”

“不是只要存钱就给利息,是定期储蓄,存够了约定时限才给利息。”

“说白了不就是要拿咱们的钱去做买卖吗?”

“本来就是这么回事,不过,坐在家里白拿钱,还不需要承担风险,那位抚军老大人真是好盘算啊。”

“……”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约定时限,其实就是在拿利息来引诱储存,同时规避风险,降低出现挤兑潮的风险。

早前,广州城的坊间就有传闻,说是陈凯的广东贸易商社注资了一家票号,仍旧是粤海商业同盟的模式。陈凯的才能,外加上粤海商业同盟早前已有的成功案例,在市面上很是引发了不少士绅百姓的兴趣。兴趣在正月里的走亲访友中迅速扩散,同时不断地发酵,到了今天总算是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来了。

人越聚越多,从众的心理本就是人类的共性,少有人不会受此影响的。此间的热闹将双门底下街的氛围推向了新的高度,其间确有一些请来的人物办理了业务,也不知是刻意作秀,还是确实对此有着兴趣,但是不可否认,利息本就是诱人的,尤其是什么也不需要做便可以坐享其成。

于更多人眼里,这无非还是信用度的问题。不可否认,陈凯的威望,再加上粤海商业同盟的成功案例,这些都是有着极大说服力的,就连那些伙计们也在以此作为说服百姓的理论依据,但是陈凯到底涉足多少,或者说这里有陈凯的背景是不是真的,并非局内人就很难得到确认了。

更多人还在驻足观望,也有人开始在诱惑之下动起了心思。立刻做出决定的总是少数,这里与冲动无关,实在是看热闹的人身上带着的基本上都是购物用的银子铜钱,储蓄是计划之外的事情,自然不好混为一谈的。

此间的热闹一如其他店铺开业时的那般,人们大多也已经习惯了,无非是储蓄给予利息的新鲜事儿确有些让人眼前一亮。这样的情状按道理是会在舞龙舞狮表演结束后渐渐冷却下来,可是这一回,表演刚刚结束,人还没来得及散去了,广东布政使司衙门的一位参政却亲自赶来祝贺,同时当众宣布了广东巡抚衙门及布政使司衙门的决定。

“广东巡抚陈老大人与布政使王老大人经过商议,随后在咨议局发起投票,得到了咨议局的通过后,决定以广东藩库为广东发展票号担保,广东发展票号则会向藩库交纳十万两白银的保证金,长期存放在藩库,以确保储户的储蓄安全。后续,储蓄金额若有增多,保证金还会继续提高。广东官府会保障百姓的储蓄安全,同时保证百姓得到应得的本金和利息。”

宣读了公文,参政寒暄一二便启程返回布政使司衙门。轿子四平八稳的穿过了人群,但是那些看着这一幕发生的人们却多是受了定身法影响似的,目瞪口呆着,一时间实在没办法在这样的出人意料之中缓过劲儿来。

“官府,为票号作保?”

“不是说了吗,票号还要向官府交纳保证金,以确保储户的安全。”

“我的老天爷啊,原来之前传闻说陈抚军在里面有股份是真的。照现在这架势,怕不是整个巡抚衙门和布政使司衙门的官老爷们都有往里面投钱了吧。”

“……”

官府,在封建社会是个令寻常百姓畏惧的所在,因为她拥有着直接决定生死的权利。官场的腐败,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官府本身的权威性之大,哪怕是如今的乱世也不能动摇太多。

广东如今的官府从底子上并非是永历朝廷在地方上的延伸,缺乏朝廷中枢的加持本是一件会影响到权威性的因素。但是,如今的巡抚衙门,其下属的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司衙门以及各府县的衙门皆是从陈凯和郑成功收复的潮州开始发轫的,一步步到今天,有收复失地的力量、有守土不失的坚韧、更有营救百姓的壮举和光复全粤的奇勋,这反倒是那个在西南如风中烛火般飘摇的朝廷所难以比拟的。

“十万两银子,我的天啊!都说粤海商业同盟赚钱,竟然这么赚钱啊。”

“你也不看那是谁发起的,能不赚钱吗?”

对陈凯的信心,于广州这片土地是从未少过的。十万两银子,对于寻常百姓每月月钱额那一二两银子而言,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放在东南沿海跑海贸的海商家族,哪个没有十几万、几十万,甚至是百万两银子的家底。贫富差距大,在明末是最不新鲜的事情,这就像后世寻常人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要吃要喝,有钱人一张嘴就是先定个小目标,赚他一个亿,其实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贫穷限制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力,此番筹建票号是粤海商业同盟的集体行动,经过了这两年的快速发展,以及他们过往的家底,资金是最不需要发愁的。

此一番,广东官府的信用极佳,这十万两白银的保证金则无疑是在为广东发展票号的信用平添了莫大的助力,使得人们对于这个存银就可以吃利息的储蓄行为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人群没有散去,反倒是越加的密集起来,以至于没过多长时间,就连双门底下街都拦腰截断了。

人群之中,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学究吹胡子瞪眼,身子竟也微微的颤抖起来。指着那些大肆宣扬官府担保的掌柜、伙计,指着那些拼命往前挤上去咨询的百姓,口中亦是念念有词。

“堂堂官府,竟然为奸商作保。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老学究气得七窍生烟,这边一个掌柜的见状,亦是连忙让伙计抬来了椅子——服务体贴周到,讲的就是一个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这开业的大喜日子,若是闹出了人命来,就算是在法律上不需要他们承担什么责任,也免不了那晦气二字。

面对商家的热情,老学究的手指头哆嗦着指了指掌柜和伙计,随后抖了抖衣袖,转过身去,大步流星的穿出人群,不带走一丝灰尘,表现出了一个读书人应有的气节,直叫那些端坐在票号内饮茶、交谈的士绅们惭愧无地——只要他们能隔着墙看到的话。

这,不过是一个插曲而已,官府为商家作保这样亘古难遇的新鲜事儿发生在了广州城里,百姓们理所当然的懒得理会那个什么体统,他们关心的只是利息的多寡,以及如何才能得到利息。这才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至于官府的体面与否,又有什么关系。

广东发展票号的热闹持续了一整天,一直到晚上关门闭店了才告一段落。距离此间很有一段距离的状元坊,临近牌坊的小院里,父子二人做工回来,家中的老妻和少妇也为她们的丈夫们做好了晚饭。

饭菜的材料都比较便宜,但是烹饪上显然都是花了心思的。只是此间,无论是这双父子,还是那对婆媳,对这饭食的兴趣远远没有今日听来的新鲜事儿更大。唯有那个只有一两岁模样的孩童,反倒是有着更好的专注度。

他们聊的,自然还是双门底下街的广东发展票号的事情。利息,这对于他们这样稍微有些积蓄,但却仍然免不了要努力做工的家庭来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极大的诱惑力。

父子二人在工坊里是听闻的,这对婆媳说来也是听说的,但是小媳妇的娘家本就不远,买菜时碰上了妯娌,而她的那个妯娌却是亲眼所见的,从头看到尾,一点儿也没有遗漏。就是,等她热闹看够了,再想起来买菜的时候,就连菜贩子都散得七七八八了。

“妾身听说,以前在潮州时与咱家比邻而居的那老学究差点儿气个好歹的,说官府这么做没有体统。”

“这跟咱们有什么关系,那老学究,学问是极好的,就是人太酸,比老陈醋还酸。”

小夫妻的结合源于当年两家一起在潮州的相处,那时认识的一些人,放在从前是根本摸不到边儿的,即便是现在也免不了因为身份的差异而少了走动。不过,对于个人的了解,这些却并不会因为这短短两年的时间而消磨太多。尤其是像那老学究似的,张口之乎者也,闭嘴纲常伦理,好像圣人之言若是不存在的话他就连话都不会说了的性子,实在是少不了一个印象深刻。

“定期存一年给一成五的利息,存两年给三成五的利息,存三年给五成五的利息,存五年给一倍的利息。这,把银子放那五年,就能翻翻儿了啊!”

老学究的段子被扔在了脑后,他们直接就进入到了主题。毕竟,这利息是他们当下最关心的事情。

说起来,定期一年15%的利息,看上去确实不少,不过和这个时代的正常借款利率相比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更别说是与高利贷相比了。

中国的商人素来是求稳的,原始积累阶段讲究一个深根固本,稳中求胜。借贷,往往是发生在生意周转不灵,急需注资渡过难关的阶段,这时候借款人为求保本和获利,也会选择提高利息,使得这个时代的民间借贷利率居高不下。

借钱,总是要担忧对方的还款能力的。但是,广东发展票号显然不是因为穷才借钱的,他们既然能拿出那十万两白银的保证金,又能让官府为其作保,显然是不缺银子的。如今还要展开这样的业务,自然也不会是什么造福乡梓之类的胡说八道。

“我听老赵说,存的银子会用来做生意,现在粤海商业同盟的各项生意都在赚钱,不怕还不上的。”

老赵是他那个工坊的账房,平日里精打细算,一文钱都能掰出个八瓣儿的人物,但是该花钱的时候绝不犹豫,也远比他们这样闷头干活的脑子活络得多。

这样的人,看得是极清楚的,显然也是动了心思的。至于他们最担忧的还款问题,旁的不说,还不上,不是还有陈凯呢吗。那位巡抚大人的威望在广东还是响当当的,既然说出了作保的话来,就肯定是一个唾沫一个钉,绝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作为一家之主,他是早已动心了的。只是,要存多少,存多久,这还是需要时间琢磨的。

三天之后,经过了不断地商讨,并且一再的向那老赵取经,他们总算是决定了下来。赶上休沐的日子,一家人便带着积蓄直奔了那处票号,抵达时已是挤满了人,使得那主妇不由得抱怨起了出发太远。

儿媳妇在家看孩子,她还要赶回去买菜做饭,实在耽误不得。这边未免有些焦躁了,尤其是还要排号,而且距离到位还很遥远,就更是如此了。

她已经生出了回去的心思,倒是她的丈夫和儿子却在同样焦急的同时,突然被另一件事情所吸引。

“快看,那不是那老学究的儿子吗,他不是来闹事儿的吧?”

老学究的儿子已经从票号出来了,手里紧握着票号的收据和契约,面上的兴奋只要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得出来。他与这家人做过邻居,虽说读书人和工匠的地位有差,但是当初在潮州时没少麻烦过人家,此间见到了,亦是上前打了招呼。

“听说,令尊不是不太高兴官府作保的吗?”

“这事情啊,家父回家后想了几日,觉得既然是陈抚军家的买卖,还是要捧场的,做人要知恩图报才是。其他的,都是小节。”

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中年儒生兴冲冲的离去的背影,一句“真香啊”的赞叹在耳畔响起,也不知是不是从距离八丈远的那个酒楼里传出来的。

第一百五十六章 挑唆(三)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第八十二章 对攻(下)第三章 四府巡抚(下)(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一十章 先行者(中)写在卷尾的话第四十七章 除夕第五十六章 撕裂(下)第四十一章 明日之血(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雾尽花开(五)第九十四章 种子(下)第五十二章 蓄力(二)第一百三十章 三岔口(五)第一百零二章 再见(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活(四)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七十章 挖坑第一百零七章 数学(上)第五十六章 爆发(中)第五十章 早春时节(五)第一百零七章 数学(上)第八章 当局者与旁观者(下)第一百零九章 先行者(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恶化(上)第九十五章 落子无悔(十)第二章 永历十一年(一)第二十章 加码(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意(三)第八十章 厚积薄发(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串联(五)第三十六章 双赢第二十二章 微澜(中)第八十九章 落子无悔(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远方(一)第一百一十章 织雾(四)第四十八章 挤压(四)第五十二章 图穷匕见(二)第九十八章 季孙之忧(一)第六章 效马骨(一)第四十八章 渐变(三)第六十五章 明修栈道(中)第一百零八章 数学(下)第八十九章 意义第二百一十七章 赠言第十五章 压榨(一)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冬月(上)第七十二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下)第三十章 栽花插柳(五)第十二章 关门打狗(上)第三十三章 各方(一)第三章 四府巡抚(下)(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驱狼吞虎(二)第四十一章 无耻之尤(六)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十九章 加码(一)第八十七章 追亡(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雾尽花开(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一百九十章 展望(一)第七十五章 盛宴第九章 效马骨(四)第十六章 顺治十四年(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二进宫(中)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第二十六章 加码(完)第二十二章 加码(四)第五十一章 蓄力(一)第七十三章 埋人第九十六章 高估(三)第一百零八章 摆事实,讲道理第十一章 遗泽(下)第二十六章 加速(六)第二十二章 微澜(中)第二百三十章 阴谋(下)(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4/4)第三十三章 各方(一)第三章 永历十一年(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序幕第八十七章 落子无悔(二)第一百三十章 陷阱(上)第三十章 永历七年的夏(上)第九十九章 反击(上)第四十三章 明日之血(下)第一百零三章 季孙之忧(六)第七十八章 抉择(下)第五十一章 渐变(六)第七十五章 盛宴第六十五章 螳螂与黄雀(一)第二十六章 栽花插柳(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义绝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一)第八十章 乱象第六十四章 相见(上)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二百章 风暴第八十八章 压缩(下)第二百章 风暴第一百二十九章 旧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