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

“机会?卿家想要何种机会?”

李渊饶有兴味的问了一句,看薛朗的眼神还带着笑意。薛朗走到圣人对面,郑重的躬身作揖行大礼:“臣近些日子费尽精力写了一点儿东西,装在一个木盒子里,放在随我进宫的贴身小厮长俭处,请圣人拨冗一阅!劳烦圣人派人去取来,臣恳请圣人给的机会,请圣人看完再说可好?”

圣人上下打量了薛朗一眼,颔首:“可!”

应允后,朝身旁的内侍看了一眼,内侍立即会意,脚步飞快的出去。

内侍出去后,圣人也不急着问话,耐心十足的等待着,只眼神时不时打量薛朗一下。薛朗一下子把话说出去后,反而冷静下来,颇有点儿泼出去的水反正收不回来,该说不该说都说了,竟然不紧张了。这样子,倒把圣人惹起几分趣味,对薛朗请他要看的东西,多了几分好奇。

等了没一会儿,内侍便回来,手里捧着一个木盒子,恭敬的问薛朗:“薛郡公,敢问可是这个?”

薛朗点点头:“是的,多谢。”

亲自从内侍手里把木盒子拿过来,打开,拿出一摞纸张……

纸张已被他根据内容分成三份,各自简单的装订了一下。

薛朗:“请恕臣放肆!”

说完,上前把三份东西分开,并排摆放在圣人新做的御案上。放好后,退后几步,躬身拱手:“请圣人御览。”

圣人脸上带着笑容,随手拿起左边那份,刚看了一眼便脸色大变,猛地抬头看薛朗一眼,薛朗神情湛然,眼神清朗,迎着圣人惊讶的目光弯腰躬身抱拳作揖。

圣人表情凝重起来,神情肃然,重又低下头,也不急着看手上的稿纸,而是抓起第二份、第三份都看了一下,只看题目,圣人的表情便越来越凝重,越来越严肃:“薛朗,你可知欺君乃是大罪?”

薛朗正色道:“回圣人,臣敢用项上人头担保,纸上所写句句属实,如有虚言,叫薛朗不得好死!”

圣人深深看他一眼,低头拿起稿纸,细细读起来。偌大的紫宸殿内,一时间竟

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薛朗眼巴巴的望着圣人,这会儿倒是有些紧张起来,这个紧张更多的是怕圣人看不明白他写的东西……

他的遣词造句近乎白话,圣人应该没有什么阅读障碍吧?

薛朗有些忐忑。

第一份、第二份,圣人只是大致的看了一遍,倒是第三份,圣人细细的读了一遍,看得很细,看一下,还会停下来凝目沉思一下,待通读一遍后,还闭目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才点点头,放下稿纸,凝目望着薛朗,眼神似有些赞叹,又似乎有些欣慰,望着薛朗,道:“《制盐术》、《竹造纸法》、《请造鱼鳞图册与黄册之疏》,卿家这三策,一策比一策惊人,即便是朕,看了也不禁心旌摇动,不可自己。卿家何以上此三策?请细细道来。”

“喏!”

薛朗朗声道:“第一份写的是制盐之术。臣在苇泽关时,因协助平阳公主练兵之故,曾大致了解过我朝的盐业现状,知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大家都缺盐。盐业关系天下赋税,国计民生等,乃是重中之重。薛朗不才,特向圣人献上制盐之术,望圣人国库丰盈,我朝不再缺盐。”

圣人点点头。薛朗接着道:“第二份是以竹子为原料的制纸之术。据臣观察,我朝所用之纸张乃是以麻为原料制成。但是,麻的产量有限,既要织布,又要造纸,纸张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臣以为,原材料的紧张乃是其中绝大部分的原因。使用竹子做原料制纸,可大大节省制纸的成本。纸张便宜了,想来读书的普通人便会增多,读书的人增多了,想来人才也就会变多,圣人选拔人才的范围也就广了。”

薛朗顿了顿,继续解释:“第三份,请圣人建鱼鳞图册、黄册。前朝炀帝暴政,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如今天下,土地有多少亩,民众有多少户,想来并没有确切的数据。数据不准确,在征徭役赋税方面,就有大漏洞。有那不遵守王法的人,就会钻漏洞,隐田隐户,偷逃赋税,给朝廷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若是建了鱼鳞图册和黄册,便有了依据和确切的数据。如今我朝初立,百废待兴

,兼并土地,乱占耕地的事情还少,农民失地的情况几乎没有,于此时建造鱼鳞图册和黄册,花费的金钱、精力都不会太过庞大。最重要的是,在国朝初立之时建册,以后如有那藐视王法之辈玩隐田隐户的勾当时也当三思,即便狗胆包天真做了,朝廷也不是无据可依。”

有些话,薛朗没有说得太透,不过想来圣人应该听明白了。建鱼鳞图册和黄册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就是世家士族阶层,最喜欢玩隐田隐户勾当的就是他们。

鱼鳞图册与黄册最大的作用就是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减少土地兼并,减少为了偷逃赋税而成为世家大族隐户的几率,能加强中央集权。

其中的好处圣人应该能看明白。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重视第三份稿纸,看了又看,想了又想。

圣人听得连连点头,道:“此策虽好,然则要做成恐花费颇靡。外有突厥侵扰,内有乱匪未平……前朝亡亡于横征暴敛,不恤民情,我朝当引以为戒才是,难!难!难!”

一连三个难字,道尽圣人手头的局促。薛朗胸有成竹的道:“所以,臣所献三策,制盐之术排第一!”

要论这古代最赚钱的、缴税最多的行当肯定是盐税!盐在古代的地位相当于后世现代的石油,那是谁也离不开,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

薛朗续道:“据臣所知,目前各盐井所产之盐,完全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矿盐、海盐因为制盐之术不得法,利用程度也不高。禀告圣人,若是用了臣所献的新法,多的不敢说,目前的盐产量翻一番是绝对不成问题的。届时,所产生之盐税用来支撑朝廷的各项开支,应可缓解朝廷财政上的压力。何况……”

薛朗顿了顿,圣人催促道:“何况什么?卿家速速道来。”

“喏。”

薛朗道:“何况,还有以竹造纸之术,鱼鳞图册和黄册的建立肯定需要大量的纸张,竹纸造出来,恰当其时,还能节省许多成本。有朝廷率先采用,对于竹纸的推广来说是再好不过。所谓上有行,下必效之。竹纸取代麻纸应该不难也不远了!”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七卷_第588章 触景伤情第三卷_第240章节 太子到来第四卷_第337章 变化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别第七卷_第56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阂第四卷_第339章 饮宴第七卷_第557章 尘埃落定第二卷_第56章 朝议第四卷_第294章 过年福利第三卷_第253章 为何介怀第二卷_第110章 论读书第二卷_第123章 同为吃货的共鸣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开始第七卷_第581章 赈灾之策第六卷_第518章 急诊第三卷_第253章 为何介怀第三卷_第229章 善后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与名相第三卷_第224章 江临带回来的消息第七卷_第576章 开春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为零的阔怕第六卷_第480章 安顿第四卷_第283章 贵妃万氏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辩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会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间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临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阳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动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开第七卷_第558章 时光如水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气质第四卷_第335章 筹谋前程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长安第六卷_第524章 诸般变化第四卷_第340章 论好席纠的必要性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万岁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单身宿舍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会第六卷_第480章 安顿第三卷_第199章 长安行报告会第六卷_第520章 两难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开始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与自省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四卷_第293章 年来了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忧第二卷_第55章 决议第四卷_第290章 点歪的技能点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开第六卷_第493章 补第一更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二卷_第108章 护佑安危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会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觉醒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来客第四卷_第297章 系统:叮!圣人好感1!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断的献礼第七卷_第554章 爱屋及乌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四卷_第400章 旧友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进爵第五卷_第427章 大势所趋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一卷_第20章 搭档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贽礼第三卷_第185章 苏氏一门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开第一卷_第16章 筹划未来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两全第六卷_第535章 坦诚以待第四卷_第353章 给秦王的“大礼”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二卷_第72章 仪式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劝慰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长安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绸缪第二卷_第139章 江临娶亲之内情第三卷_第168章 圣人欲留人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画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过端午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三卷_第221章 敌袭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点!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协力第一卷_第23章 小结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谢